第3章 正氣(四)

“這下,您滿意了吧?!”史朝義將滴着鮮血的刀刃朝父親晃了晃,冷笑着反問。他的聲音不高,卻如同一頭陷入絕境的困獸發出的最後悲鳴。把毫無防備的史思明嚇得接連後退了幾步,咆哮聲全卡在了喉嚨裡。

左右的親信怕他們父子相殘,趕緊衝上前搶奪刀柄。史朝義任由衆人將自己的橫刀卸下,冷笑着搖了搖頭,揚長而去。

“你給我站住!”等他都走出好遠了,史思明這才從驚愕中緩過神來,衝着自家兒子的背影大聲呵斥。“你這忤逆不孝子,馬上給我站住!”

史朝義卻對背後傳來的怒喝充耳不聞,咬着牙,繼續大步往營內走。史思明接連喊了幾聲沒有得到迴應,氣得舉起兵器,衝着兒子的後心便投。以他做過捉生將的本事,這個距離根本不用瞄準兒。今天卻突然失了手,橫刀在空中打了幾個旋子,噹啷一聲砍中得了營牆,木屑飛濺。

聽到來自背後的兵器破空聲,史朝義的身體明顯停頓了一下。然後繼續沿直線大步前進,從始至終,沒有絲毫防備動作。

這使得史思明愈發下不了臺,卻不忍心真的一刀把自家兒子給劈了。擡起右腳,衝着身邊親信死命猛踹,“廢物,都是廢物。愣着幹什麼?去把他給我抓回來,就地正法!”

衆親衛哪裡敢奉命?一個個裝聾作啞,咬着牙苦撐。幾個親信將領也不敢自討沒趣,把頭側到一旁,權當什麼都沒看到。過了片刻,見史思明漸漸打得沒力氣了,行軍長史耿仁智才湊上前,小心翼翼地勸解:“大人,天冷,還是回帥帳歇息吧?!明天一大早,您還要揮師攻城呢!”

“都是你這混帳出的好主意!”千小心萬小心,他還是沒能逃得過去。史思明一腳踹過來,將其踹了個大馬趴。“若不是你非要老夫磨礪他的心腸,我們父子何至於此。你這耿瘸子,白眼狼,一肚子全是壞水!逮着誰坑誰!”

耿仁智平白遭了池魚之殃,卻不敢叫屈。在地上打了幾個滾,笑嘻嘻地爬起來,低三下四地解釋道:“大人請息怒。大人請稍息雷霆之怒。您老好好想一想,經歷此事之後,少將軍還會輕易再對別人手下留情麼?您一向認爲他不夠殺伐果決……”

“去你孃的!”史思明又是一腳過去,將對方踹了個趔趄。心中卻清楚地知曉,兒子心中那最後一絲婦人之仁,隨着今晚砍在顏季明屍體上那一刀下去,恐怕是徹底被砍斷了。從這種角度上看,耿仁智的確有功無過。可這功勞,卻令他打心眼裡不願意給予任何獎賞。

從最後一腳的力度上,耿仁智猜到了史思明心中已經沒了怒氣。笑着向前湊了湊,繼續說道:“不過屬下剛纔在外邊偷聽,卻聽到姓顏的小子,說了幾件比較有趣的事情。不知道大人…..”

“說,別賣關子?!”史思明強忍將眼前那張陰柔的笑臉打爛的衝動,怒吼着命令。

“就在這裡說麼?”耿仁智的小眼滴溜溜亂轉,示意此地並非講話之所。史思明四下看了看,眉頭緊鎖,“他們都是跟了老子多年的好兄弟!比你這白眼狼可靠得多。說吧,別藏着掖着了!”

“屬下只是怕這些話傳出去,容易給大人招來禍端罷了!”耿仁智關子沒賣成,聲音多少有些沮喪,“其實是那姓顏的小子信口開河。大夥聽一聽就算,沒必要當真!”

“有屁趕緊放!老子等着回去睡覺呢!”史思明跺了下腳,很不耐煩地催促。其他將領也滿臉不屑,撇嘴的撇嘴,皺眉的皺眉,在史思明身邊圍了個圈子,將他和耿仁智兩個圍在了正中央。

“是這麼幾句話。”耿仁智清楚自己無論怎樣努力,在史思明眼裡都沒那些粗魯的兵痞重要。咂了下嘴巴,很不甘心地彙報,“屬下當時料到少將軍可能會一時心軟,放了姓顏的。就自作主張,偷偷跟了上去。在充作囚牢的帳篷外,聽那姓顏的小子勸少將軍和大人回頭。說現在朝廷急需挽回顏面,如果大人您肯現在回頭的話,朝廷那邊肯定會既往不咎!並且……”

“放屁!放狗屁。”沒等他把話說完,史思明不耐煩地打斷。“然後等收拾掉了老安,再騰出手來找老子算賬麼?!老子纔沒那麼傻!這句話老子當沒聽見!還有什麼其他的狗屁,你趕緊放出來!”

“是姓顏的小子放,放的!”耿仁智壓低了聲音,滿臉委屈。從起兵那一刻開始,他就一直覺得心中忐忑不安,所以寧願史思明考慮一下顏季明的說法,“他說安將軍和您眼下之所以能無往不利,是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但大唐朝的架子還在,京營的兵將不能打,不意味着其他地方的兵將也不堪戰。一旦等朝廷從邊鎮各地調兵回來……”

“還能調誰?南邊的精兵,都被楊國忠那敗家子給葬送在南詔了。”史思明冷笑着撇嘴,“北邊這幾位,老的老,病得病,就一個封常清,還被太監們害得,失去了皇帝老兒的信任!手中有兵時無將,有將時無兵。能擋住咱家大軍纔怪!你接着說,還有什麼狗屁!”

“那小子還,還說,您和陛下手中的八千曳落河,只會越打越少。而大唐的兵將,卻是越戰越精。郭子儀和李光弼隨時可以殺過井陘關,河西和安西大軍,也在星夜往長安趕。而朝廷還會調一個叫什麼王明允的後起之秀。那個人好像跟少將軍也有些交情,據說本事還過得去!”

“王明允?!”史思明輕輕皺了下眉頭。“朝義跟我提起過他。此子去年在大宛那邊,倒是折騰得挺歡。不過,是不是跟傳言中那樣驍勇善戰,卻要打打再看。至於郭子儀和李光弼兩個,老子帶兵打仗的時候,他們還撒尿活泥呢!等老子拿下了常山,殺了顏老賊。立刻掉頭攻入河東去,看看他們兩個還敢不敢窺探老子的後路!”

“對,先幹掉郭子儀和李光弼。免得他們兩個再給咱們背後捅刀子!”

“對,先拿下河東來。然後側面迂迴到長安城背後,讓狗皇帝無路可逃!”幾個將領聽史思明說得大氣,紛紛開口附和。

一片歡呼聲中,史思明的目光卻慢慢冷靜。“你替我給陛下上道摺子,就說郭子儀和李光弼來勢洶洶,我需要先替他解決了後顧之憂,然後才能趕去跟他會師。咱不能光顧着打別人,自己老家再被抄一次!”

“諾!屬下連夜就去寫!”耿仁智的三角眼中,立刻精光四射。這纔是他今晚最希望達到的目的。投不投大唐無關緊要,關鍵是,史思明要把河北牢牢握在手中。有了這片膏腴之地,安祿山贏了,史家父子可以裂土分茅。倘若安祿山的未來真的不幸被顏季明那小子說中,憑着手中的兵力和底盤,史家父子依舊能跟朝廷討價還價一番。自己和身邊這些兵痞們,也能始終站在勝利的一方,跟着史家父子兩個,平步青雲!

“不着急!”還沒等耿仁智來得及高興,史思明想了想,又迅速推翻了自己剛纔的決定,“你不着急替老夫寫摺子。老安那人疑心重,得讓他主動先給我佈置任務。你先把我軍即將收復常山的戰報,派人老安,給陛下送過去。讓他不要太擔心後路。然後,把最近的軍報找出來,看看郭子儀和李光弼兩個,已經走到什麼位置了。他們雖然都是晚輩,老夫也不能太輕敵了。別忙,還有,把有關大宛那邊的消息,那王洵,王明允的小傢伙,他的背景,脾氣秉性和愛好什麼的,也詳盡整理一份,送到老夫寢帳裡頭。老夫倒不是顧忌那小子,但以他的年齡,日後發展潛力甚爲可觀。若是能收到手中,留着將來輔佐朝義,倒也是一樁合適買賣!”

一連串吩咐了好幾件事情,饒是耿仁智本領過人,也忙碌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派了快馬將顏季明的人頭和戰報一道送往了洛陽。安祿山接到後,精神大振。立刻下令給史思明,命他留在河北,以防郭子儀和李光弼沿井陘關東進。隨後,親自點了虎狼之師,再度氣勢洶洶地殺向了澠池。

休整了一個半月,封常清所部兵馬也約略恢復了些元氣。雖然手中依舊缺乏善戰的臂膀,卻在監軍太監的催促下,不得不硬着頭皮出來應戰。雙方在崤山一線廝殺了十餘日,封常清麾下的壯士大半戰死,不得不放棄營壘,迅速向陝州撤退。

高仙芝也帶了一部分臨時招募的兵馬前來助戰,一樣擋不住叛軍,被逼着跟封常清一道後撤。路上,朝廷卻又下來聖旨,命令二人不準再退,率領殘部就地抵抗。封常清不忍讓徵募來的義勇再白白犧牲,私下找了高仙芝,低聲道:“陝州的官員百姓早就逃光了,你我守在這裡根本沒人任何意義。不如趕到潼關之下,與哥舒翰那廝匯合。雙方合力,也許還能保住潼關不丟。若是潼關也被叛軍攻破,恐怕長安城和陛下就都危險了!”

“道理是這個道理,可陛下最近的脾氣……”自從於安西大都護的職位上被調離之後,高仙芝的銳氣便不復當年。猶豫了一會兒,低聲提醒。

“陛下在京師,怎知道前線的難處?楊國忠和太子兩個,又都不通曉兵事。不如我把手中的兵馬全交給你,然後自己去長安向陛下請罪。也好藉此機會,也能把目前的局面,跟陛下彙報一二!以陛下的深謀遠慮,當會重新考慮戰守之策。”封常清對局勢的擔憂遠甚於個人榮辱,想了想,繼續勸道。

“可那些閹人們,早就看你不順眼了,如果藉機落井下石的話……”高仙芝還是下不了決心,皺着眉,繼續分析利害得失。

“反正封某已經是待罪之身,不在乎頭上再多一條!”封常清以手拍案,大聲冷笑,“讓他們折騰去,還能折騰出什麼花樣來!即便封某死了,軍中留下你一個人,也能保住這支人馬的控制權。否則,萬一把弟兄們全交到哥舒翰手中,他又不是個有擔當的,沒膽子跟閹人硬頂……”

那樣,恐怕十幾萬大軍,都要死無葬身之地!想到可能出現的後果,高仙芝頭上冷汗直冒,咬咬牙,低聲許諾,“那你,多加小心!高某這就寫摺子替你作保。看在你我於安西爲國守土多年的份上,想必皇上也能念些舊情。“

“由你!”封常清知道對方這樣做是完全爲了自己好,笑了笑,長揖及地。“封某這就去了,你自己多多保重!”

“封二,我在軍中等你回來!”高仙芝眼睛登時發紅,送出數步,以手按住刀柄,“如果有人敢對你不利,高某就讓他們看看,我安西軍上下,是不是永遠一條心!”

“高兄絕對不能如此。”封常清迴轉身,笑着搖頭,“安西軍不是高兄的,也不是封某的。陛下,陛下此刻,恐怕最提防的就是有人像安祿山那樣,擁兵自重。封二一條性命不足爲惜,卻不能辱了安西軍幾代將士的聲名。封二言盡於此,高兄好自思量!”

說罷,飛身上馬,衝着長安方向疾馳而去。

“封二!”高仙芝又追了數步,想說些什麼,聲音卻哽咽在喉嚨內。最終什麼也沒說,按着刀柄回了中軍,花白的頭髮被早春的寒風吹得四下飄動。

“咚咚咚!”中軍帳響起了聚將鼓聲,帶着幾分悲壯,幾分激昂。從前線退下來的殘兵們擡起頭,四下張望,滿臉疲憊,滿眼茫然。

分明有十幾萬大軍駐紮在潼關,卻不上前來幫忙,他們在防備着誰?

從洛陽一路到陝州,全是臨時招募的義勇在拼命!這仗,究竟在替誰打?

誰能知道答案?!

第6章 驚蟄(三)第2章 霓裳(七)第2章 天河(二)第2章 天河(一)第4章 社鼠(三)第3章 國殤(八)第5章 紫袍(四)第2章 霓裳(四)第1章 羽衣(三)第1章 笳鼓(六)第4章 霜降(二)第5章 不周山(五)第2章 礪鋒(四)第1章 秋聲(五)第4章 社鼠(一)第3章 壯士(二)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羽衣(七)第4章 樓蘭(三)第1章 殘醉(一)第6章 大唐(五)第4章 英魂(二)第2章 霓裳(四)第3章 霜刃(五)第1章 長生殿(三)第3章 壯士(一)第4章 英魂(六)第1章 看劍(四)第5章 異域(三)第1章 笳鼓(九)第2章 殘醉(二)第5章 異域(二)第2章 霓裳(三)第1章 笳鼓(八)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早寒(三)第2章 霓裳(四)第4章 社鼠(五)第2章 殘醉(三)第1章 秋聲(五)第5章 春曉(二)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國殤(三)第2章 初雪第1章 秋聲(一)第3章 早寒(一)第6章 大唐(九)第5章 紫袍(四)第2章 初雪(七)第5章 雙城(三)第2章 霓裳(二)第1章 看劍(四)第4章 光陰(一)第3章 早寒(二)第4章 樓蘭(一)第4章 英魂(五)第2章 霓裳(四)第5章 雙城(六)第2章 初雪(六)第3章 國殤(六)第5章 雙城(一)第2章 霓裳(七)第4章 英魂(三)第6章 驚蟄(八)第2章 初雪(四)第1章 白虹(二)第3章 陽關(八)第3章 正氣(二)第1章 殘醉(一)第5章 不周山(七)第1章 看劍(三)第2章 初雪(七)第2章 霓裳(五)第5章 不周山(十)第4章 霜降(一)第4章 社鼠(七)第1章 笳鼓(五)第2章 礪鋒(七)第1章 看劍(五)第1章 秋聲(二)第1章 長生殿(二)第2章 初雪(六)第2章 天河(三)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礪鋒(二)第6章 驚蟄(四)第3章 壯士(四)第1章 笳鼓(三)第1章 看劍(一)第5章 不周山(三)第3章 壯士(二)第6章 雪夜(三)第2章 天河(八)第1章 笳鼓(九)第3章 壯士(五)第3章 國殤(五)第5章 異域(六)第2章 礪鋒(八)第6章 大唐(二)第4章 光陰(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