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陳家堡不是你們想來就來的地方

長安城大安宮內,宮娥與宦官各種菜餚酒水一一擺在案几上,李建成陪着李淵吃酒。

就連李建成也沒有想到李淵寶刀未刀,雄風依舊,短短五年時間,李淵給李建成又生了四個李元名、李元祥、李元曉、李元嬰,還有七個妹妹。

李建成的目光不時的落在李淵身上,看着李淵與舞姬手舞足蹈的跳着。

李建成有些疑惑,李淵是北周天和元年(566年),出生在長安。現在馬上就是開元五年,按說李淵也是六十三歲了,看着他腿腳敏捷,腰不酸、腿不疼,李建成就一陣嫉妒。

憑什麼李淵過得如此愜意,而自己卻累成狗了?

現在大唐雖然對外,降服諸國,無論是高句麗、還是新羅百濟,全部老老實實,至於西突厥,已經自發的向更遠的地方遷徙。特別是以執思失力與奧斯曼特勤爲首的五千餘名東突厥殘部,據說已經逃過了蔥嶺,抵達了紅海。

如今,吐蕃已經成了安西都護府的新建六州,在吐蕃原來的地盤上,陳應新設六州共計七十四縣,在東突厥原來的地盤上,設立了安北都護府,下轄二十二州,共五十一縣,加上安東都護府的二十四州六十九縣,大唐在短短五年內增加了足足五十四州,共計一百八十餘縣。

原本在開元元年的時候,李建成爲了節約國庫的開支,不惜充當惡人,裁撤軍隊,裁撤官員,給宗室將降爵養俸,現在好了大唐不會再爲冗官多而苦惱,反而因爲官員太少而頭疼。

不僅僅是因爲新設五十四州,一個州刺史部就需要一名刺史、一名長史(別駕)、一名總管,一名都尉,這就是四名四品官職,一個縣則有縣令、縣丞、縣尉、主薄四名官員,現在大唐新吞併之地,就增爲難了兩千餘名官職。

關鍵是,現在李建成對於世族門閥恩蔭舉薦的用人制度非常不感冒,經過京察、考覈,世族門閥出身的官員,總是出現或多或少的問題。

況且,此時因爲天下世族門閥與朝廷的關係因爲《氏族志》的問題,鬧得非常僵,不僅僅是新置的州縣沒有官員,就連現在的諸多官員都是佔着茅坑不拉屎。

李淵畢竟是六十三歲的老人了,在這個時代,已經算得上是高壽了,他跳得累了,流着汗,氣喘吁吁的來到李建成對面坐下來,擺擺手道:“朕老矣!”

李建成這纔回過神,望着李淵道:“阿爹怎麼會老?”

李淵搖搖頭道:“不服老不行了……”

李建成一指身邊剛剛四周歲的李元吉道:“十九郎、二十郎與二十一郎、二十二郎他們算什麼?”

李淵聞言哈哈大笑道:“阿爹是老了,是看不到二十二郎他們長大成人了!”

李淵心知李建成厚道,不過面對長子,李淵還是裝作無意的笑道:“十九郎也四歲了,也該承爵了,大郎,你可不能虧待你這四個弟弟……”

李建城想了想道:“十九郎封爲許王,二十郎封譙王,二十一郎封密王,二十二郎封騰王!”

李淵聞言心中大定。不過看着李建成眉宇之間鬱結難散,就問道:“大郎心中有心事?”

其實,李淵雖然不過問朝廷大事,不過卻也聽着一些風聲,李建成與世族門閥不太和睦。

接着,李建成將世族門閥不配合,而朝廷又缺乏官員的事情,跟李淵一說。

當然,李建成只是發發牢騷,卻也沒有真指望李淵能出什麼好主意。畢竟,李淵自從登基以後,所有的朝廷政務,幾乎都是李建成在管理,恐怕李淵當七年皇帝,連國庫有多少錢他都不清楚。

李淵道:“大郎,你何不效仿陳應故智?”

“陳應故智?”李建成恍然大悟。

當初,朝廷命東宮右衛率陳應馳援靈州,時任靈州總管郭子和受傷,陳應順勢接遞靈州總管之職,不過當時靈州留下了一個爛攤子。

整個總管府,只剩下長史楊則一人,六個縣的縣官一逃,三被殺,還有兩名官員率領百姓抵抗落下殘疾,只能榮退。

關鍵是當初那個時候靈州屬於前線,官員根本就不願意赴靈州上任。陳應爲了解決官員問題,採取了由吏任官的方式。就是把縣裡的小吏,充任縣令。

其實,縣令縣長之類,根本接觸不到實務,都是下面的小吏打理。陳應用這種手段,解決了無官職可用的局面。

小吏與門閥不同他們都是當地豪強或庶族地主爲主,雖然就地接任縣官,恐怕會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不過,卻可以像其他吏部栓選官一樣,改委派其他縣城。

這個時候,李建成也想通,門下政事堂不是拿不出解決對策,而是非常簡單的重開科舉。

關鍵是,誰敢提這一茬,就會成爲世族門閥的公敵。

楊恭仁清楚其中的厲害,房玄齡、魏徵、包括韋挺、王珪他們全部都明白。可是明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又是一回事?

就像後世的官員財務公開,民間輿論提過N多回,可是毛用沒有。當然今年兩會期間的房產稅問題,同樣沒有期限。事實上,想讓既得利益階級自己割肉,門都沒有。

作爲世族出身的官員,他們無法背叛自己的階級。

李建成笑道:“我明白了……”

李淵道:“可以重開科舉,那幫老狐狸肯定會妥協……”

就在這時,李安儼走到李建成身邊,俯身在李建成耳邊道:“陛下,大事不妙,陳家堡出了事了……”

李建成道:“怎麼回事?”

李安儼道:“程知節帶人去了陳家堡。”

李建成道:“爲了長孫氏?”

李安儼點點頭。

……

陳家堡。

形式越來越嚴峻。隨着陳家堡的莊丁將賬房裡三層外三層包圍起來。

程知節的臉色有點不自然了,他看着長孫無垢胸前的血跡,急道:“王妃,不要……”

長孫無垢望着單雄信道:“請陳總管成全。”

“當陳家堡是什麼地方,客棧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單雄信淡淡的道:“主憂臣辱,主辱臣死,今天誰也走不了。”

就在這時,一陣沉悶的腳步聲想起。程知節循聲望去,只見遠處一隊重甲陌刀軍將士踏步而來。

其實,陳應並沒有把陌刀軍留在陳家堡,這些陌刀軍將士都杜伏威的親衛部曲。

自從天牢出來,杜伏威也明白了,這些親衛陌刀軍將士不僅不能保護他的安全。反而會給他帶來滅頂之災。爲此,杜伏威就把他的親衛陌刀軍將士送給了陳應。

如果沒有這些陌刀軍將士出現,程知節還有信心殺出去,不過,現在他是沒有半點機會了。

程知節麾下的部曲,有扶桑大陸帶來的毒箭,這種毒箭連野牛都中者立斃,對付陳家堡的莊丁自然不在話下。

可是,陌刀軍將士的根本就可以免疫弓箭,至於毒箭射不穿陌刀軍將士的甲冑,有個屁用?

單雄信突然揚起手,長孫無垢只感覺一股巨力傳來,手中的銀妝刀掉在地上。

單雄信看也不看長孫無垢,望着程知節等人道:“放下武器,否則死。”

第三章郭子和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三十二章寡婦製造者(二更求訂閱)第二十五章你們是嫌自己死的不夠快嗎第二十三章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五十三章弱國無外交(二更)第一四三章不經意間觸摸到的真相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四十三章靈州烽煙再起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黃鉞節度安西第八十四章還有誰第十九章語不驚人死不休(二更)第三十七章樹欲靜而風止(三更)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一五九章李世民輕敵中伏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三章郭子和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五十九章裴寂的算計(下)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五十八章裴寂的算計(上)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第六十二章寧死不降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討厭有人拿手指着我第一百零一章齊王妃爲何出現在陛下寢宮第六十五章鋼鐵洪流席捲而下第三十五章殺豬也沒有那麼快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二十章陳駙馬舌戰羣儒(一更)第四章不借就搶(二更)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一二七章牛嚼牡丹暴斂天物第一二零章單雄信必死的理由第六十五章在劫難逃第三十四章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第一五六章本大將軍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第八十四章無事獻殷勤第七十九章一千三百年前的軍備競賽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二四四章天雷滾滾狼突豕奔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七十五章任重道遠時不我待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二八八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二更)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第一八三章化學從娃娃教起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七十六章新身份武瞾的表舅?第十三章讓鋼鐵成爲大唐的脊樑(一更)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四十章鼻子要受罪(一更)第七十二章自污其名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一九零章誰是河北幕後黑手(一更)第三十六章時機成熟第七十六章新身份武瞾的表舅?第五十九章十天之內不會封刀(一更)第一零八章犯我大唐雖遠必誅第二零九章你特碼不按常理出牌(爲舵主冉曦傾城加更)第八十五章白城怎麼辦?第四十八章殺光叛賊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四十二章歷史的拐點(一更)第九十六章加封太子少保第二八三章一朝天子一朝臣要用就用自己人第五十五章是時候以權謀私了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二二八章天下無人不識陳大將軍第二十章皇族真是有錢第一三五章武士彠的男子漢氣概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七十一章最後的瘋狂(中)(二更)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三十五章搶劫的利器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一六二章長孫無忌的困局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四十九章天問第一三五章武士彠的男子漢氣概第一六三章隱藏的神話傳說中的真相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