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

太極宮武德殿內,原本空無一人的盤龍柱前,突然出現一名黑衣人。李淵對此早已見怪不怪了,黑衣人不是別人,正是左監門衛魚彥章。

魚彥單膝跪在李淵面前,躬身道:“陛下,臣覆命!”

李淵從魚彥章手中接過密報,展開一看,李淵面沉似水的冷冷說道:“消息確實?秦王與河北之亂毫無干系?”

魚彥章低着頭,語氣堅定的道:“陛下,臣特意調來玄字號密探!”

就在這時,與魚彥章同樣勁裝黑衣,頭戴斗笠的黑衣人緩緩進入大殿。

黑衣人向李淵拜倒,躬身施禮道:“臣,拜見陛下!”

李淵望着玄字號密探道:“秦王的事,你知道多少?”

黑衣人想了想道:“事無俱細!”

李淵沉吟着緩緩說道:“河北之事……”

黑衣人道:“臣追隨秦王殿下,一起抵達河東,河北之事,臣與秦王殿下確實,一無所知。

李淵嘆息一聲,嘆道:“朕也知道,二郎不會有這樣的心機……”

黑衣人悄悄地擡頭,神色複雜的看了李淵一眼,又飛快的低下頭去。這一刻,我們看清了黑衣人的面目,赫然正是侯君集。

李淵轉而望着侯君集道:“那突厥出兵一事呢?”

侯君集想了想道:“陛下,據秦王麾下的百騎司偵得,劉黑闥當年兵敗身亡,其族弟劉十善逃亡突厥,被頡利可汗庇護在突厥牙帳之中。這次劉十善從突厥返回,得到突厥精銳騎兵萬餘的支持,沒有突厥軍隊的幫助,劉十善不可能那麼快就佔領洺州,鯨吞河北……”

李淵想了想,擺擺手道:“行啦,你回去吧,小心看着秦王。”

侯君集行禮,飛快的退出大殿。

恐怕在這一瞬間,李世民也沒有明白,他所倚重的大將侯君集,居然是李淵的左監門衛玄字號密探。事實上,自從李淵登基之後,左監門衛從原本指揮禁衛的統兵機構,調成爲我特務組織後,李淵就在各處將官身邊安插大將。

李淵得知左監門衛的密報,證明秦王李世民與河北之亂無關,他腦袋中不由自主的浮現起當初李建成向他請旨出征河北的情景。

李建成當時躬身道:“父皇,懇請父皇,廢掉兒臣的太子之位,另立秦王殿下爲太子。兒臣願意領兵出征河北。還請父皇恩允。”

李淵收起心中的念頭,轉身望着魚彥章道:“河北之事,既然與秦王無關,那麼與太子有沒有關係?”

魚彥章躬身道:“回稟陛下,據臣的“天”字號密探彙報,太子與河北之事,並不瓜葛,據“地”號密探彙報,西域近來有異動!”

“陳應?”李淵微微驚訝道:“他的手伸得這麼長,居然到河北了?”

魚彥章搖搖頭道:“不是關於河北之事,而是西域之事!”

說着,魚彥章將一本厚厚的密報,遞到李淵手上。

隨着年齡的增加,李淵的視力也開始下降,他已經看不清楚密報上面的蠅頭小楷了。他沉吟道:“西域出了什麼事情?”

魚彥章打開密報,照着上面的數字念道:“臣,“黃”字號密諜上奏。今歲西域少雨,自武德六年六月至八月,兩個月間滴雨未下。幸運的是,在陳大都護這兩年積極的打灌井修水渠,農田灌溉得到了有力的保證,再加上肥料充足,反而獲得了豐收。今歲西域共計歲收小麥六百二十萬石、慄一百八十萬石、葡萄八十萬石、瓜果三千七百萬石,甜菜五萬石、油菜籽十六萬又七千六百石,棉花二十七萬石……”

黃字號密諜也被陳應同化了,他的奏報採取西域行文格式,用統計報表寫得很簡單明瞭,魚彥章照着念就是了。

剛開始的時候李淵還在發愣,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了,魚彥章每報出一個數字,李淵便會抽一口冷氣,最後李淵的嘴都抽歪了。

他想過西域是肥美的牧場,然而卻不敢想象,陳應居然在西域,僅僅糧食和果蔬這兩項,就超出了關中產出總額。

古代的農民是很辛苦的,往往要連續三年豐收他們才能攢下一年的餘糧,一旦碰到水災旱災蝗災冰雹,糧食大量減產,就要發生饑荒了。然而,西域纔有多少人?恐怕連奴隸都算上,也不過一百五十萬人出頭,勉強超過關中的三分之一。

現在聽說遙遠的西域居然收穫了這麼多糧食,他能不高興麼?只不過在高興之餘,又產生了隱憂。這麼多糧食,陳應萬一自立爲王怎麼辦?

魚彥章也被這一串串誇張的數字所激動,不知不覺中聲音提高了不少:“今年西域應繳納糧稅多達三十萬石,稅款十一萬五千貫……”

李淵捂着胸口,他感覺心臟有些受不了了。

實在太嚇人了!

然而,這個驚嚇還沒有結束。魚彥章接着念道:“花兒溝第三座五十萬斤的高爐於武德六年二月投產,此時西域每個月可生產鋼鐵三千萬斤……”

聽到這裡,李淵簡直如同五雷轟頂。

他接收了陳應在清林裡的鋼鐵作坊,擁有了一年生產一千六百萬斤鋼鐵的能力,加上靈州一千萬斤,還有武器監、將作坊的鋼鐵生產能力,大唐如今每年可以生產三千萬斤鋼鐵,然而就這三千萬斤鋼鐵,用不了十年,大唐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與木質農具說再見了。

一個月三千萬斤鋼鐵的產量對於老百姓來說自然是天大的好消息,但是對李淵來說不亞於滅頂之災。

有鋼鐵就可以打造兵刃和甲冑,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三千萬斤一個月,這樣一個龐然大物,用鋼鐵也可以把人堆死,誰爭得過這個龐然大物啊!?就算李唐關中、河東、河北、巴蜀、江淮全部聯合起來,也只有被吊打的份啊!

李淵急忙搶過這個密報,將密報拿到眼前觀看。報表上的數據很好看,通過那一串串的數字,李淵很容易得知。

西域在這兩年的時間內,已經修了不少於四千裡的柏油馬路,將西州道十九個州連接了起來,這個柏油馬路網絡,將以高昌城爲中心,通向西州道的各個州。如今,乘坐着四輪馬車,行走在這個柏油馬路上,乘上馬車,他們可以在五天之內到達西州道的任何一個州。比起以前來快捷了好幾倍。

木蘭城那邊的骨粉工廠已經投產,每個月產骨粉十萬石,足夠供應西州道十五個縣的農作物種植。

另外,安西軍建立了安西軍折衝府的養殖基地,每一個折衝府如今擁有牛馬過萬,羊只數以萬計,如此龐大規模的畜牧業,不僅可以給安西軍騾馬行軍帶來極大的便利,同時也極大的改善了安西將軍的體質。

如今的安西軍將士是三個月不知肉味,現在雖然說肉食無法敞開量供應,但是每一個士兵,每天可以獲得不低於四兩肉的供應。關鍵是安西軍禽畜養殖場提供的各種糞肥,足以滿足西域各地的肥料需要,換句話說,老百姓再也用不着爲沒有肥料發愁了。

最讓李淵目瞪口呆的是陳應,居然把寶貴的鋼鐵用來修馳道,這個馳道可是耗鋼鐵大戶,平均每公里的馳道就要用掉二十四萬斤,當然這只是平地上的消耗量。可是西域並不是一片坦途,這裡有着數不清的高山和峽谷,不僅需要開鑿隧道,還需要修築橋樑,這些橋樑同樣是吞鋼鐵巨獸,特別是胡楊河河畔,那座橫跨五百步的大橋,居然用掉了一千兩百萬斤鋼鐵。

此時的李淵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

一個月產三千萬斤的鋼鐵固然讓李淵忌憚,然而陳應把寶貴的鋼鐵用來改善農具、修橋鋪路,這讓李淵有一種崽賣爺田不心疼的感覺。

李淵並不知道,陳應就是要向天下彰顯着西域的寶貴之處。華夏民族對於可以種糧食或擁有着寶貴資源的領地,有着近乎執念的執着。

兒皇帝賣了燕雲十六州,北宋一朝念念不忘,事實上,哪怕到了北宋末年,收復燕雲的國家戰略目標,已經堅持不動搖。

一片荒涼的西域,自然沒有人在乎。

可是膏腴之地,寸地不敢丟失。

如今的西域無論農業已經建立了基礎,初具規模,軍田和民田已經開墾超過了一千萬畝。事實上這連西域的百分之一的耕地還沒有利用起來。

在政策的扶持之下,西域今年新建的擁有四十人以上的工廠多達兩百家,再加上前兩年開辦的,西域的工廠數量已經達到驚人的五百家以上,而且還在呈強勁的增長勢頭。

農業和工業蒸蒸日上的必然結果就是周邊地區人口大量涌入,僅僅是上半年,從河西、秦涼、特別是隨着劉十善在河北造反,整個河北成了戰爭區域,這些河北百姓,就拖家帶口,翻過太行山,沿着河套,一路向西。

僅僅河北一地,申請加入西州道戶籍的人口就達到了驚人的六萬人,至於跑過來打工的沒有計算在內。如今西域的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五十四萬,比起三年前足足增長了三倍。

人口衆多就意味着龐大的市場,西域的前景看好。

利用集體式的農莊和軍隊屯田,陳應獲得第一桶金之後,就忙着修建基礎設施。當然,爲了挽留住從關中來到西域務工或是駐紮的將士和其家眷,陳應在西州道十九個州的治所,建立了十九座州學,一百一十七個縣中(加上新設的縣)建立了一百一十七座縣學,但凡駐軍將士子弟或西州道各州百姓子弟,適齡兒童必須入學。

爲了刺激百姓讓家中子弟上學的熱情,陳應還在各州學、縣學設立了免費早餐制度,每一個孩子早餐是免費的新鮮牛奶一升,雞蛋兩顆,饅頭或是肉包子管飽。

午餐也採取了安西將軍三菜一湯的標準。

教育經費是商人乃至本地鄉紳都承擔了一半以上的經費,一來是想討好陳應,二來,自然也是希望這些學校真的能像陳應所說的那樣,爲他們提供大量人才,讓他們的事業越做越大。

畢竟在這個時代,讀書人是非常高貴的。哪怕是讀得懂幾本書,能寫會算,隨便一個掌櫃,一年的收入也可以超過百貫。就是一百個夥計也掙不了一個掌櫃的錢。可是,商號的掌櫃可是很難聘請,沒有足夠的人才,他們的生意也沒有辦法擴大,總不能讓一個目不識丁的夥計充當掌櫃,這樣的話,有多少錢都會賠光。

對於陳應的大手筆,李秀寧已經免疫了。

陳應卻是神采飛揚,驕傲得一塌糊塗。給好幾萬人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啊,這是何等偉大的事業,他居然做到了,真是太驕傲了!

尤其是安西軍將士們,他們得知陳應的舉動,眼淚都出來了。

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出人頭地?他們算是吃足了沒讀過書的苦了,現在好了,他們的孩子遇上了貴人,不必像他們這樣當一輩子文盲了!

一個普通的士兵因爲不識字,哪怕他們奮勇殺敵,立功之後,最多可以做到隊正一級,或者副校尉級別,再高就不可能了。畢竟軍隊也有太多的命令和條款,瞪眼瞎是沒有辦法成爲將軍的。

目不識丁的將軍在歷史上不是沒有,如三國時期的無當飛軍第一任統軍將軍王平,北宋時期的党進,但是這樣的人非常少,而且需要非常大的機緣,可以遇到一個容忍他們不識字缺點的上司。

陳應在西域畫下了宏偉的藍圖,將西域經營成爲大唐的糧倉,大唐的重工業基地,這樣以來,無論什麼時候,大唐朝廷或皇帝,絕對不會允許西域丟失。

哪怕遇到敵人進攻,也會不遺餘力搶回來。

當然,西域的地位一旦重要了,一旦產出了成果,肯定會有摘桃子的人。陳應恰恰最不怕的就是這樣的人,他害怕西域被擱置或是被人遺忘。

ps:今天七千兩更!

第九十九章秦王相求肥差任選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三十九章豐收的喜悅(二更)第六章陳應心中的魔鬼(爲書友37036439飄紅加更)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六十七章馬三寶的逆襲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二八六章手足之情兄弟之義第二八九章帶你的娘子軍前來救駕第三十九章皇室最大丑聞第一七零章來自於闐的無價之寶(一)第一一七章蒸汽機火車跑起來了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六十九章投降降你麻痹(一更)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四十八章雪夜奔襲靈州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九十二章李元吉VS羅士信第二四三章初聞虯髯客張仲堅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六十四章三代以降惟今上纔是大國雄主第三十二章透支天下第七十二章最後的瘋狂(下)(三更)第一八九章東宮和秦王勢必要分出勝負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一三八章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四十九章門當戶對第二十三章誤中副車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一三九章李世民太原遇刺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三章怎樣的悲傷成河第一三零章大唐通利錢莊的房貸業務第七十六章陌刀會教他們學會卑謙(二更)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五十六章久違的幸福(一更)第三十六章我是缺錢的人嗎?(二更)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二五八章不愛紅裝愛武裝(二更)第五十九章卿不負朕朕不負卿第五十三章血色戰旗第二四二章戮力北進直搗黃龍(三更求訂閱)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九十一章悠悠我心第二二五章極品寶馬血裡紅第一五零章封陳謙爲安西國王食邑萬戶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三十四章李世民的意外之喜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九十八章讓天下貴婦們爲之瘋狂第五十四章罵死陸季覽(四更求訂閱)2018我們一起快樂前行!第八十八章西域萬里唱秦風(三更)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十章只要陳應首級(一更)第九十三章神炮手一炮而中第一五七章像宇文昭儀的女子(二更)第一三八章王家伺候不長第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二六七章十萬貫買下河北貴嗎?第十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爲宗師無法無情加更1)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七十二章全軍崩潰逃命要緊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六章最賺錢的行業(二更)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二五二章送個倭女暖牀第九章所圖不小第二三九章命值錢還是人頭值錢(二更)第一三四章無形之中裝逼最致命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七十七章總算沒有來晚第一九二章許敗不許勝誘敵深入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八十八章支援靈州第二三三章會在這裡把血流乾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八十三章侯爵儀仗(二更)第八十七章有些事不能忍第二章宣示主權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一六零章陰謀與刺殺第九十三章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更)第三十六章畫地爲牢(一更求訂閱)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八十章喜歡順杆爬的武士彠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