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

“雷永吉回來了?”陳應微微有些詫異,他隨李世民被俘,按說雷永吉大小也算是一個將領,如果想要議和,沒有必要放掉一個有份量的雷永吉,隨便找一卒子就可以充當信使的任務。

看着周青目光有些躲閃,陳應感覺有些不對勁:“出了什麼事?”

周青張了張嘴道:“主上,您還是去中軍大營看看吧!都吵起來了,差點動起手了!”

陳應是大唐陝東道右副都元帥,在陳應之上,還有李世民這個陝東道行軍兵馬都元帥以及屈突通這個兵部尚書與陝東道行軍兵馬左副都元帥。事實上,陳應只是算三把手。在聽到李世民被俘虜的消息,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以及屈突通、除了留守洛陽的齊王李元吉之外,其他將領如數抵達磁澗唐軍大營。

陳應非常安心的把大營交給屈突通,他就安心的睡大覺。可是沒有想到一覺醒來,居然是這個樣子。

陳應問道:“王世惲是不是帶着議和的條款而來?”

周青點點頭道:“確實是如此,王世惲有意投降大唐,不過卻要求陛下敕冊封王世充爲鄭國王,食邑萬戶,官封河南道行臺尚書令、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聖旨明發天下。同時赦封王世充爲齊國公、食邑八千戶,錄尚書事、參知政事。”

“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陳應道:“恐怕王世惲的胃口不止這點吧?”

周青恭維道:“主上英明,真是一語中的,鄭國將效仿古制,保持王六師。”

根據《周禮》記載:周軍是五人一伍,五個伍爲一兩,共二十五人,四個兩爲一卒一百人人,五個卒爲一旅五百人,五個旅爲一師共計兩千五百人,五個師爲一,共一萬兩千五百人。王世惲要求鄭國將保持六個師就是一萬五千人馬按說還真不多,可是,這事真的太意想天開了,李淵絕對不會同意這麼幹。

如果王世惲真拿到這個條件去跟李淵談,恐怕李淵會一怒之下,把使者推出去砍了。

還沒有等陳應走進中軍大帳,卻聽見裡面傳來一聲暴喝:“簡直就是豈有此理,不知道的還真以爲,打敗仗的是咱們大唐呢,這跟城下之盟有什麼區別?絕對不能同意!”

長孫無忌的聲音傳來:“秦王殿下安全可以暫時不予以考慮,眼下就要緊的是,竇建德二十餘萬大軍猛攻河東,突厥人厲兵秣馬,隨時都有可能南下,眼下我們最怕的,卻還是突厥趁機來襲。所以,必須儘快與王世惲達成和議……”

“突厥南下?”王君廊的聲音在大帳裡咆哮起來道:“突厥被陳大將軍四戰四敗,損失慘重,這個時候,他們怎麼可能南下?”

“不錯。”長孫無忌道:“突厥雖然被大將軍先後擊敗,但只是失地,軍隊主力沒有潰散,他們是遊牧之衆,不像我漢家一般重土慎遷,暫時失去土地對他們的打擊較弱,若是大將軍還在靈州,我們也不怕他們來犯。但現在陳大將軍在河南,突厥人若是趁機來攻,那時我們外部突厥大軍壓境,內有竇建德猛攻不休,只怕靈、豐、朔、勝等州都會有危險!”

劉弘基道:“長孫參軍,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莫不是說,要把王世惲的條件全盤答應下來?”

長孫無忌沉吟道:“這……”

“長孫參軍當然不是這個意思”看到長孫無忌孤立無援,房玄齡趕緊打圓場道:“長孫參軍是以爲,當下要儘快與鄭國王世充達成和議,我們大唐纔有足夠的兵力進行分配。正所謂漫天叫價,落地還錢,這事不能急,越急越要出亂子。總之請王將軍放心,屈突大將軍與長孫大將軍,一定會拿出個最妥當的辦法來的。眼下我們一定要穩住,儘量不要讓突厥有意出兵的消息泄露出去,免得擾亂了民心。”

李秀寧對李世民是關心則亂,看着大帳裡吵成一團,她的心裡更加沒有底。就在這時,李秀寧不耐煩的道:“妥當,妥當,怎麼樣纔算妥當呢!秦王殿下向來要強,手下又有萬餘精銳,若不是情勢危急,他會投降?若非身負重傷,秦王殿下投降嗎?肯定是下面的將領自作主張,現在秦王殿下身負重傷,在鄭軍軍營之中,缺醫少藥,若不是情勢危急,他王世惲會這麼這麼獅子大開口?”

李秀寧說到底還是一個女人,她想的只是李世民的安危,至於江山社稷,在她的心中,還沒有李世民的一根手指頭重要。,別人給她分析說李世民短期之內不會有危險云云,那都是外人冷冰冰的理性算計,但李秀寧一想起李世民很可能是重傷被俘虜,整顆心就吊了起來,卻哪裡能放得下,這時是恨不得衆人不顧一切全力換回李世民。

王君廊道:“平陽公主殿下放心,末將雖然不才,麾下還有六千健卒,等天黑之後,末將就率領部曲潛入鄭軍大營,把秦王殿下營救回來!”

聽到這裡,陳應終於明白歷史上王君廊爲什麼被殺了,這貨說得雖然好聽,就像當年西安之變時,常申凱被俘虜,何應欽主張強勢進攻西安,營救常申凱一樣,這明着是救人,實則是想借刀殺人。

杜如晦道:“難道王將軍不怕王世惲狗急跳牆,欲對秦王殿下不利?”

“自然是不怕的,難道王世充不在咱們手中嗎?”王君廊笑道:“到時候,本將軍就親自押解着王世充去攻鄭軍大營,本將軍倒是要看看,哪個鄭軍將士敢朝本將軍放箭動刀?”

就在這時,李秀寧看到了身在大帳之外的陳應,頓時有了主心骨。

李秀寧急忙向陳應問道:“陳大將軍,你說現在應該怎麼辦?”

衆將領這才發現陳應已經矗立在帳外有一陣子了。

陳應款款入帳,衆將領紛紛躬身施禮道:“我等拜見冠軍大將軍,右副都元帥!”

軍隊是一個講究實力的地方,陳應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向衆將領再次證明,他纔是扶危定難,力王狂瀾的唯一人。

陳應擺擺手道:“諸位將軍免禮!”

此時大帳中爭執的問題其實很簡單,以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侯君集等人主張以議和的方式救回李世民。而王君廊、劉弘基等人則認爲王世惲的代價太大,不主張議和,而是主張以進攻的方式,救回李世民。雙方各執一詞,各有各的道理,李秀寧雖然對軍事也不是外行,只是他認爲這兩個辦法都不好。

屈通突一直沒有發表意見,他看到陳應就笑道:“陳大將軍。你來得正好!就一起議一議,着看是劉大將軍說的有理,還是應該聽長孫參軍的。”

陳應想也不想的脫口說道:“我覺得兩個的辦法,都有問題!”

衆將領同時向他睨來,劉弘基資格老,對於陳應的反駁有些不以爲然地道:“有什麼問題,還要請陳大將軍指教!”

陳應不慌不忙,說道:“議判此事之前,我覺得我們應該先弄明白一個問題,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不政。“

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四十八章被遺忘的偏關第十三章無雙國土房玄齡第九十二章一刀將狗頭砍下來第二十八章火牆與火炕(上)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五零章封陳謙爲安西國王食邑萬戶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二四八章靈州抓緊時間備戰第二十六章羅士信遇刺(二更)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一九零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十章老兵不死第二十四章奪路而逃第九十八章讓天下貴婦們爲之瘋狂第八章四水到渠成洞房花燭(二更)第四十章不服氣死去第一六一章自己約的炮含淚也要打完第二十九章火牆與火坑(四更)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二五六章本大將軍爲國爭光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九十一章坑兒子的爹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六十四章劉武周的底氣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一三三章黃金五千兩打發叫花呢?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七十三章重臣待遇第九十章左武衛將軍(一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二七七章你們這些敗家仔(二更)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三十六章爹爹你趴在娘身上做什麼第五十八章會不會反(爲書友37036439漂紅加更)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一零六章給陳應一點顏色看看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第二四五章死倭人才是好倭人第二六六章只可智取不可力敵(一更)第一四二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十五章神鬼莫測的手段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八十五章人間“兇”器第二零六章有進無退不死不休(爲堂主無想無情加更)第四十四章旁企地叛亂第七十一章陳應是個厚道人(三更)第七十七章總算沒有來晚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五十六章如喪考妣第二三八章必須挖出他身後的人第二十二章火車帶來的靈感第一零八章請太子殿下成全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八十八章西域萬里唱秦風(三更)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三十四章下馬乞降饒爾不殺(四更)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七十八章娶回一個祖宗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二六六章大唐不能成爲陰謀家的天堂第一七七章立馬虎牢氣雄萬夫第二十七章把裡海變成大唐的內湖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六二章長孫無忌的困局限免感言第四十一章尉遲恭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一章都是太帥惹的禍第二四一章殺自己人會殺上癮(一更)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四十八章太子的翅膀硬了(一更)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五十九章裴寂的算計(下)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黃鉞節度安西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一六一章李世績絕對不會袖手旁觀第八十八章西域萬里唱秦風(三更)第二二三章大唐不會重蹈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