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八章天下無人不識陳大將軍

洛口倉,地處鞏縣河洛鎮的黃土嶺上,這裡地處丘陵,形勢險要,土層堅硬、乾燥,又有水路運輸之便。自洛河逆水而上可達當時的首都東都洛陽,逆黃河而上可達陝西潼關和當時的西京長安,順水而下可達山東至海口。

劉統利用特種戰法,出奇不意,成功佔領了洛口倉,這就等於是在王世充的腰眼上頂上了一把刀,早在大業十三年的時候,李密攻佔洛口倉,並且隨後興建興洛城,城池周長四十里,成爲超級大城之一。

劉統佔領洛口倉之後,立即清點繳獲糧食,只是非常可惜,滄海桑田,時過境遷,原本在隋朝時期儲存糧食多達兩千四百萬石的洛口倉,此時糧食早已告馨。昔日三千口可容納八千石糧食的糧窖,基本上沒有糧食了,不過不少糧窖內的地面上散落着零散的糧食,幾乎沒有一口糧窖內都可以清出三五石。動用了五千餘人清理了一百多個糧窖,劉統總得纔得到了五百餘石糧食。

這些糧食雖然有些黴變,有點苦澀,影響口感,可是對於已經窮得要想吃土充飢的貧苦百姓來說,這也是救命之糧,沒有什麼好挑剔的。然而,得到劉統打下洛口倉之後,有李密開倉放糧的前車之鑑,鞏縣周邊活不下去的流民和揭不開鍋的庶民宗族,紛紛拖家帶口的前來投奔,短短一天時間就多達三千餘人前來投奔,隨着時間的推移這個數量肯定大成倍增加。

可是,洛口倉已經沒有了糧食,即使是去清理糧窖裡的犄角旮旯,得到的糧食還不夠塞牙縫的。劉統一邊命所部老弱病殘清理糧窖,一邊打造兵刃,同時也向身在偃師的陳應求援。

不過洛口倉距離偃師不過五十餘里,對於背嵬軍信使來說,這點距離最多三個時辰就可以打了一個來回。

陳應是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收到了背嵬軍的急信,然而,看到劉統求援的信息,陳應卻大喜過望。

就連郭洛和周青也感覺莫名奇妙。陳應對郭洛道:“看來你今夜是睡不成了!”

郭洛拱手道:“請主上吩咐!”

陳應問道:“你去通知孫敬初,告訴他,我現在要用他,讓他把他能徵集的漕船全部給開到佛灘頭待命!”

郭洛詫異的道:“卑下倒是對孫敬初有些印象,他本是猛虎義從的帥都督,他帶着一幫兄弟通濟渠上討生活,好像他還在陳留的西姜寨立了一個寨子。”

帥都督是北周軍制中的領軍軍官,聽上去應該不小事實上,這官非常小爲正七命,就是唐朝的旅帥。當然北周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奇葩,雖然創立了府兵制的雛形,不過名稱讓人感覺莫名奇妙。北周的宇文泰總領軍隊大權,領兵官是六柱國,各領一軍,是爲六軍。六柱國下,每柱國又各設兩大將軍,共十二位大將軍。每大將軍下,又各設兩開府,共二十四開府,是爲二十四個軍。每開府下,又各設兩儀同,共四十八個儀同。儀同差不多就是千人長,也相當於隋朝時候的鷹揚郎將、折衝都尉。每一個儀同下轄五個大都督(相當於校尉)、每個大都督下轄兩名帥都督,每名帥都督下轄兩名都督。

陳應掌握了猛虎義從之後,立既補發了以前侯莫陳氏拖欠的糧餉,這個孫敬初共計支取了七百六十貫錢以及五百五十石糧食,這樣算下來他麾下應該不會低於一百人,有可能更多。

當發現王世惲陳兵在偃師城的時候,陳應就想到了以水路迂迴進攻。當然,這個策略唯一的弊端就是洛口倉扼守着漕運河道,區區四十丈寬的河道,不足百米,洛口倉城的守軍完全有機會可以在岸邊扼守住河道。

孫敬初雖然有幾十條漕運船,不過卻都是百石小船,哪怕僅僅運輸士兵,也不過數十上百人。要想突破洛口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陳應當初命令劉統與尋相,目的就是伺機潛入洛陽,製造混亂,一旦洛陽亂了,王世充的這個一字長蛇陣必然動搖,如果王世充調王仁則麾下回洛陽平定劉統所部,那麼羅士信與張士貴所趁,便可趁機猛攻王仁則所部,側應李元吉與屈突通麾下的大軍,打破王仁則的包圍。到時候,不僅可以打破王世充對李元吉等人的包圍,還可以給洛陽製造更大的壓力,說不定還有奪下洛陽的希望。

如果王世充抽調王世惲所部回援洛陽,陳應都可以藉機一舉突破王世惲的防線,兵臨洛陽城下。然而計劃雖然美妙,不過卻趕不上變化。陳應下令劉統與尋相伺機潛入洛陽,誰能想到他們卻在鞏縣嵩山山區遇到被壓迫的礦工,陳應更沒有想到的是劉統居然率領礦工一舉拿下洛口倉。

這樣以來,擋在陳應面前的河路阻礙就消失了,陳應完全可以藉助孫敬初所部的漕運船隻,將兵馬從水路運輸到洛口倉,那樣以來,王世惲守在偃師就沒有半點意義了。

陳應道:“在佛灘頭有一個孫敬初的據點,你抵達佛灘頭,拿着我的憑信去給他們接頭,他們自然會把消息傳遞給孫敬初。”

郭洛點點頭道:“佛灘頭不遠,卑下這就去!”

陳應望着雨幕,淡淡的笑道:“周青,你去通知馮將軍與魏將軍,讓他們率領各自的部曲,隨時準備拔營出發!”

……

磁澗唐軍大營中,秦瓊騎在馬背上,遠遠的望向鄭軍大營,勒緊繮繩,朝長孫順德抱怨道:“長孫大將軍,秦王殿下許我帶着人上陣,保管將鄭軍前壘突破,你日後補我損失的兵馬即可,人我要挨個親自挑,不許你拿瞎眼斷腳的糊弄我!”

長孫順德還真苦笑不得,秦瓊的擔心好沒有道理,現在這個情況下,他絕對不敢做手腳。果然,隨着秦瓊進入準備的敢死隊陣前,兩千餘名關中精銳早已嚴陣以待。爲了抽調這些死士,長孫順德可是煞費苦心,這個時候不同以往,想讓將士們拼命,代價可不算小。足足發出去了兩千餘個雲騎尉。

雲騎尉是唐朝正七品勳官,雖然無權無勢,卻代表着俸祿,每年不算多約合八十五貫,而且可以世襲。

秦瓊非常滿意調給他的部曲,這些將士裝備一看都是武器監出產的好貨色,將士們也長得人高馬大,一看就不是弱雞。

長孫順德道:“秦將軍,你當年也是跟過王世充,他熟悉你的戰法。你一露臉,王世充能不防你?”

秦瓊不像程知節長得虎背雄腰,一臉精瘦,要是將甲衣脫掉,整個人跟兩淮最尋常的老農沒什麼兩樣,但是一雙眸子精亮有神,神采奕奕,頗爲不凡。

秦瓊望着雨幕中的鄭軍大營方向,喃喃的道:“本將軍在王世充眼中,可入不得眼,他不見得還記得我,他們仗着人多勢衆,現在雨下得這麼大,他們肯定沒有防備,有心算無備,若是攻不破鄭軍大營,老秦以後的秦字就倒着寫。”

長孫順德皮笑肉不笑的道:“那就祝秦將軍好運了!”

雨越下越大,雨蓑不大管用,秦瓊便將雨蓑解去,任大雨澆在甲衣上,將裡襯澆得透溼。甲襯溼衣縛在身上,很不舒服,行走都不便,秦瓊讓隨扈去找長孫順德要兩千套皮甲,讓偷營的甲卒將組甲與裡襯都換下來,貼身穿兩層皮甲。

遮雨棚有雨滴漏下來,落在熊熊大火上,轉瞬間就化爲水汽蒸沒,秦瓊走進死士營帳,聞着肉香,說道:“給我舀一碗肉來,”

他也不拿筷子,更不怕燙手用手指拈了兩塊丟嘴裡,油脂溢口,當真是好享受,才與帳中的死士甲卒說道,“破了敵營,你們跟緊我,我帶你們摸營,也要帶你們回來,一個雲騎尉,也不足以讓爺們把命丟在那裡。等這一仗打完,本將軍已經請下恩令,許你們卸甲歸田,拿着雲騎尉的勳官,回到鄉里找婆娘成家,專挑水靈的,腰粗皮糙的,不拿來委屈你們。”

衆將士鬨然大笑。

這些關中漢子多豪爽,也不覺得雨停去偷營是多大的事情。一名絡腮鬍子笑道:“這時候有個嫌腰粗皮糙的老貨給樂一樂,偷營更他孃的得勁!”

秦瓊道:“你他孃的想的倒美,咱們大營裡又沒有營妓,要是真有,俺老秦說啥也捨出這張老臉成全兄弟們。”

時間不長,長孫順德讓人把皮甲全部送到死士營中,而且隨着皮甲而來的還有兩千多把嶄新的橫刀,這些橫刀與制式橫刀稍微不同,普通死士手中的橫刀都是泛着湛藍色光芒,這是高碳鋼打造而成的橫刀,而這一批新送來的橫刀卻泛着烏光,哪怕拿到火光底下,這也不見得可以反光。

秦瓊笑道:“這刀好啊,簡直就是爲偷營量身打造的!”

秦瓊並不知道這批橫刀,其實並不是武器監打造的,而是陳應的工坊出產的高錳鋼橫刀,這種刀從高碳鋼打造而成的橫刀更堅硬,更加鋒利。

然而,天公真是不作美,這一場豪雨下了整整一夜,直到破曉時分也沒有見停下來的意思,秦瓊直到天色大亮,鄭軍大營卻反而傳來陣陣集合的鼓號。

秦瓊也非常詫異,李世民趕緊下令秦瓊稍安勿躁,派出斥侯仔細偵察鄭軍大營的異動。

事實上,王世充思來想去,王世惲抵抗陳應的壓力太大,根本不敢動,一旦讓陳應攻破偃師,王世惲只好緩緩撤退,向鞏縣撤離,節節抵抗,這個時候,根本就沒有辦法回援鞏縣,去平定劉統之亂。

至於王仁則麾下將士,已經搖搖欲墜,更不可能抽出兵力,爲今之計,只要抽調五千軍卒,由王世偉率領,去平定鞏縣之亂。

在王世充想來,有五千兵馬,平定五六千亂民應該綽綽有餘,王世充心中已經做好了打算,只要王世偉平定了鞏縣之亂,就將這五千兵馬,與俘虜的亂兵,全部交給王世惲,加強偃師防線的力量。

只是王世充並不知道,事實上他已經沒有機會可以逆天了。

……

中國古代對於商業的打壓是非常嚴重,當然除了商人背信棄義,眼中只有利益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工人階級,遠比農民階級更彪悍,特別是前來投奔劉統、尋相所部的礦工、嵩山山區不僅有高嶺土,還有鐵礦和銅礦,雖然數量不大,不過靠山吃山的礦工多達數萬人,雖然大部分人依舊不敢跟着劉統造反,卻有一部分前來投奔。

武器裝備,雖然有一部分繳獲,不過缺口非常大。劉統讓礦工中會鍊鋼的工匠,將繳獲的鄭軍甲冑融化掉,全部鍛造成槍頭,把拓木杆裝上槍頭,就是一名長槍兵。至於弓箭手和戈矛、騎兵等兵種,幾乎沒有。

劉統也非常省事,帶着一百人前來投奔的直接委任旅帥,超過三百人委任校尉,超過五百人像楊大壯這樣的人,也只是委任檢校果毅副尉,果毅副尉之上,以背嵬軍將領充任。此時劉統全軍已經超過七千人馬了,然而騎兵卻不足五百,弓箭手也不足一千人,其他超過四千人都是廉價的長槍兵。

這些礦工因爲平時在開採礦山時需要集體勞作,所以早已在日常生活中培養了一定的默契,經過一半天簡單訓練,居然比訓練農民十數天的效果還要好,至少他們可以聽着各自軍官的命令,前進或後退,有點似模似樣了。

胡逵在造反的路上,已經越走越遠,原本顯得非常蒼老的胡逵,事實上年齡還不到四十歲,看着這些拿着長槍,殺氣騰騰刺訓練的礦工,感嘆道:“有如此強軍在手,攻打洛陽都可以了!”

“哼!”尋相搖搖頭道:“就他們,差得太遠,他們也就勉強有點勇氣和紀律,論作戰技能和血性,不是看不起他們,我用一個團一個衝鋒就可以衝潰他們。”

“老尋,他們不是大將軍麾下的精銳,你不能用那個標準來衡量他們!”劉統苦笑道:“放眼天下,除了大將軍麾下部曲,還有精銳部隊嗎?”

尋相點點頭,嘆了口氣道:“這倒也是!”

胡逵好奇的問道:“劉將軍,尋將軍,你們口中的大將軍是……”

“冠軍大將軍陳應!”劉統與尋相幾乎異口同聲的說道。

劉統還以爲胡逵並沒有聽過陳應的名聲,卻看着胡逵恍然大悟道:“二位將軍原來是陳大將軍的部曲,怪不得,怪不得……”

尋相好奇的問道:“老胡,你也聽過陳大將軍的名號?”

“何止是聽過,那簡直就是如雷貫耳!”胡逵道:“你們問問他們,有誰不沒有聽過陳大將軍的名號?”

陳應是什麼人,要說起來,還真沒有人不知道。

陳應的真正揚名並不是在利州和始州之戰,而是在靈州,四敗突厥。早在突厥如同流行一般崛起,就成了華夏的生死大敵,由於華夏飽受北方惡鄰的荼毒,對於北方遊牧民族,非常警惕,特別是隋朝末年,突厥騎兵在河東、河北、河西、西河甚至幽州肆虐,事實上只要是北方人,還真沒有誰不知道突厥人的兇名。

然而就兩年突厥人居然一下子消停了,這讓大家都感覺不適應。一打聽這才知道,原來唐國有一個大將軍叫陳應的,四戰突厥,把突厥給打怕了。

就連劉統也沒有想到,當劉統公開宣揚背嵬軍是陳大將軍麾下的一支部隊時,不僅將士們訓練的熱情更加高漲,不少宗族與流民,蜂擁朝着洛口倉涌來,哪怕劉統放出消息,洛口倉沒有糧食了,這些流民還是依舊向洛口倉涌來,對於他們而言,陳應這個名字有着莫名的魔力,可以讓他們安心。

PS:月票兩百了,等下加更!

第三十五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二九零章成立大唐皇家商業聯盟第五十五章是時候以權謀私了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五十八章太子賓客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十六章李世民請戰河東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三章這還算一座宅子嗎?(一更)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四十九章下輩子做個好人第八十章招攬羅士信(上)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七十七章驚濤駭浪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一六三章陳大將軍救秦王(萬更求訂閱)第二十八章有些過錯絕對不可原諒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六十九章神池血戰(五更)第十六章百國會盟馬踏長安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五十一章率軍攻打統萬城第九十九章秦王相求肥差任選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一八五章送錢的人來了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二十四章平唐可汗第九十三章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更)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九章誘與餌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一五九章李世民的反攻策略第一四五章李秀寧大鬧秦王府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一百零六章萬年縣最大的地主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第五十七章屁股決定腦袋第一九一章等待摘桃子的人(二更)第五章保全突厥(三更)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五十四章真正的考驗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四十五章受命平叛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十六章李世民請戰河東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十七章相位誰屬第二八一章如瘋如狂屍山海血(二更)第二二八章天下無人不識陳大將軍第一八二章做得鬼中鬼方爲人上人第五十九章十天之內不會封刀(一更)第六十五章留給突厥的機會已經不多了第二五零章吞了一顆蒼蠅第六十九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二十五章武士彠到訪第八十章豔若桃花第二十九章火牆與火坑(四更)第九十三章李世民的疑惑第七十一章最後的瘋狂(中)(二更)第七章集體榮譽感第二八八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二更)第二四七章寧死不做兵部尚書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九十二章李秀寧的憤怒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七十章弱則請服來朝強則叛亂犯邊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二二九章西域大唐工業萌芽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進擊(月票二百加更)第十三章讓鋼鐵成爲大唐的脊樑(一更)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二零五章最典型的明升暗降(爲掌門陳應萬賞加更)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七十章最後的瘋狂(上)(一更)第四十四章撞到鐵板了第一九二章許敗不許勝誘敵深入第八十三再見楊蓉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一二八章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二三九章命值錢還是人頭值錢(二更)第一九五章李世民氣吐血了第四十五章雄吞西域萬里河山(二更)第一百零一章齊王妃爲何出現在陛下寢宮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九十二章放火焚燒大非川第一九四章不必理會繼續進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