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一章援軍抵達點鼓聚將

“靈州?”陳應搖搖頭道:“《中庸》有云,凡爲天下國家有九經,其一則曰:柔遠人也。既懷柔遠客,四夷自然感恩懷德,謂我聖天子在位;只是,這話你信嗎?”

單雄信是瓦崗寨裡除了李密、魏徵、徐世績之外,最有學問的人。他讀過《中庸》,也明白裡面的意思。他搖搖頭道:“諸胡畏威不畏德,雄信不信。”

“然也!”陳應點點頭道:“你去靈州,先向鬱孤尼施之以威,若是他能迷途知返,我還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他執迷不悟,那就不需要客氣。”

單雄信似懂非懂點點頭,遲疑的一下,想了想道:“光憑陳勁勇的一紙密信,恐怕還不足以定鬱孤尼的罪吧?雄信去了靈州是不是要暗中查找他謀反的證據?”

“不需要!”陳應搖搖頭道:“我不是法官,也不需要他心服口服,我只需要他臣服,如果他不想臣服,那就沒有必要留了。”

“不妥。”單雄信道:“鬱孤尼並無失禮的地方,所謂不懷好意,都還只是我們的推測,並未坐實,我們忽然突襲他們,名不正言不順。日後他們對外宣揚主上背信棄義,對我們相當不利。再說他若真的有心背叛主上,防範一定森嚴,只怕討不了好去。”

陳應問道:“依你說該怎麼辦?”

單雄信道:“主上給鬱孤尼寫一封信吧,就說你現在需要他的支援,讓他率領三千騎兵入關,如果他沒有異心,自然會毫無防備的前來,如果派出其部將或者是推脫,那就是有心要反,當然不用客氣。”

陳應點點頭道:“如此也好,本將軍還沒有調兵之權,先與太子殿下通一個氣,請他幫忙辦理通關文碟。”

就在陳應準備給李建成寫信的時候,腦袋中靈光突然一閃。處羅可汗阿史那·俟利弗設應該快死了,他依稀記得那個曾逼得李世民結下城下之盟的頡利可汗阿史那·咄苾也該上位了。

雖然陳應並不是歷史專家,他不記得阿史那·俟利弗設什麼時候死的,也不知道他是怎麼死的,但是有一點卻可以知道,處羅可汗在位期間,東突厥對於大唐還比較剋制,並沒有爆發傾國之戰,他的政治主張以扶持傀儡政權爲主,在處羅可汗在位期間,像劉武周、樑師都、李軌、楊政道等牽制大唐。

可是隨着阿史那·咄苾登上汗位,隨即就入侵雁門,並且成功俘虜唐朝漢陽公蘇瑰、太常卿鄭元璹、左驍衛大將軍長孫順德,自從以後,直到玄武門之變前夕,李建成都被牽制在北方,奉命阻擊突厥大軍,就連平陽公主也在這個期間戰死。

現在,雖然說歷史因爲陳應而改變。然而唯有不變的就是頡利可汗異常仇視大唐,他肯定會趁着大唐的主要兵力東征,與王世充、竇建得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趁機南下。

陳應立即在紙上寫道:“太子殿下,臣近聞突厥處羅可汗病危,恐自久於人世,若突厥汗位交替,定會引起突厥對大唐的戰略轉變,防人之心不可無,請太子殿下早做決斷。另,臣近聞靈武將軍鬱孤尼所處,有突厥使者出沒,擔心其反覆,故請調其率部入關……”

就在陳應的密信尚未寫完的時候,渾厚而戰鼓聲就已經響起,郭洛入帳向陳應稟告道:“竇建德麾下大將軍曹湛率部六千餘人馬叫戰!”

陳應毫不遲疑的下令道:“命令陌刀軍將其擊退!”

終於,陳應寫完了密信,只是還沒有來得及用印,就聽見郭洛再次稟告道:“大將軍,曹湛所部已退!”

陳應這才輕輕將密信交給單雄信道:“你帶着密信,直接前往東宮,面見太子殿下,然後經長安,前往靈州!”

單雄信道:“卑下遵命!”

單雄信收起密信,然後轉身離開。

“等等!”

單雄信轉身,躬身道:“主上還有什麼吩咐!”

“注意安全!”陳應鄭重的道:“萬一事不可違,護送白城縣主入關!”

單雄信心中一暖,轉身離開大帳。

就在這時,腳步聲響起。

李秀寧款款而入。

陳應欣喜道:“三娘,你怎麼來了?”

“我是不是不該來?”李秀寧一臉溫怒的望着陳應道:“你給我好好解釋一下,白城縣主是怎麼回事,我好像剛剛聽到了白城……”

陳應倒沒有隱瞞,直接說道:“靈州來了消息,鬱射設部有異動,東突厥派出使者遊說鬱孤尼,我不敢保證靈州不出意外。無論如何,萬一事不可違,我想讓他轉入關內,畢竟大唐的一個縣主被突厥劫走了,大唐也顏面無光。”

李秀寧狐疑的望着陳應,且信且疑的道:“真是這樣,天地良心,若我有一個字的謊言,叫我萬箭穿心,不得好……”

李秀寧伸手捂住了陳應的嘴。

陳應伸手摸向李秀寧的手。然而還沒有等陳應有下一步動作,卻聽見帳外的戰鼓再一起響起。

“咚咚咚……”

戰鼓聲更急,陳應聽得出來,這一次夏軍進攻人數應破萬了。

李秀寧臉色一變。

陳應的臉色更加陰沉。心中暗罵:“該死的竇建德,你他孃的就不能晚來一會?”

陳應與李秀寧聯袂來到前線的戰場上,卻見密密麻麻的夏軍將士已經擺開了陣勢,一副決死衝擊的架勢,弓箭手在前,刀盾兵在後,數十座箭塔,緩緩樹起。

陳應也不敢大意,急忙命令陌刀軍全體披甲備戰。

然而,非常意外的是,曹湛所部慢吞吞的完成了佈置,卻遲遲不發動攻擊,此時雙方就在五百步的距離上相持着。

陳應倒沒有命陌刀軍將士進攻,畢竟五百步的距離,對於穿着重甲的陌刀軍將士來說,體力消耗也不會少,不如留着力氣多砍幾個人。

可是等了將近半個時辰,夏軍將士卻依舊沒有一絲要進攻的意思。

陳應望着這一幕,豈會看不出夏軍的真正用意。

幾乎異口同聲,李秀寧與陳應道:“他們這是在故意拖延時間。”

陳應與李秀寧目光在空中一碰,相視而笑。

陳應道:“不得不說,這個曹湛是一個聰明人,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擊中了陌刀軍的軟肋。”

陌刀軍將士的鎧甲太重,哪怕是披着鎧甲不動,對於士兵本身而言,也是一種負擔,輕步兵站兩個時辰肯定沒有大問題,可是陌刀軍要是披甲持刀站兩個時辰,估計一部分人都會支撐不住。

李秀寧的臉上浮現一抹擔憂之色,望着陳應道:“這該如何是好?”

“哼哼,陌刀軍不好受,他們也不好受!”陳應望着獵獵作響的“曹”字將旗,臉上露出輕鬆的笑容道:“命陌刀軍一、二、三團原地待命,其他人等立即退回營中休息。”

陳應的優勢就是,這不是平地,只是一個緩坡。他用八九百陌刀軍士兵,也可以守住這個跑馬嶺半個時辰,這些時間讓其他六個陌刀軍趕來支持,最多需要一刻鐘。這樣以來,陌刀軍就有足夠的時間應對突發情況。

果然,當曹湛望着陌刀軍減少了三分之二,心中微微有些着急。他也只要下令讓一半留在原地,其他人進行休息。

雖然陳應這樣可以有效的避免了陌刀軍將士體力消耗過甚的問題,可是同樣,夏軍也採取分兵休息的方式,就形成了兩軍相持。

竇建德麾下的軍隊與陳應在跑馬嶺,不是對持,就是暴發小規格的衝突,似乎竇建德不準備救援王世充了,似乎陳應也對竇建德大軍無處下嘴。

然而,無論是竇建德也好,陳應也罷,他們都在積蓄力量,準備難對方致命一擊。陳應所等的就是長安送過來的戰馬,只要戰馬抵達,鉤鐮槍騎兵通過三五天的適應性訓練,陳應會毫不客氣的對竇建德來一個萬馬踹營。

竇建德事實上也沒有閒着,他知道刀槍無法奈何陌刀軍,他準備打造大量的小型投石機,利用這種可以放在牛車上的投石機,給陳應來一出天女散花。

從戰略形勢來看,此時的天下就是犬牙交錯的一團亂麻。陳應率領左右司御率左右衛率陌刀軍、背嵬軍與竇建德相持,而李世民則在北邙山,與王世充相持。至於巴東地區,李孝恭、李靖這一對搭檔,也在緊羅密佈的準備着對蕭銑的致命一擊。

就在陳應與竇建德的大軍在虎牢關相持的時候,身在洛陽城的王仁則也頗爲着急,他已經準備了五六天時間,隨時可以發動突襲函谷關,可是王世充一直沒有讓出戰,這讓王仁則非常着急。

他每天都會派出出大量的斥侯偵察函谷關方向的情報,只是沒有王世充的命令,他除了親兵和斥侯,根本就調動不了河洛新軍。

王仁則實在忍不下去的時候,就前往王宮去求見王世充。

王世充簡單明瞭的告訴王仁則:“現在時機還不成熟!”

“什麼時候纔是成熟的時機?”王仁則急道:“如今李世民正在北邙山大營中操練士兵,假以時日,唐軍殘兵敗將就會恢復過來,到時候,咱們豈不是更難打?”

王世充道:“朕所慮者唯有陳應,陳應所部與竇建德的大軍在虎牢關對壘,一旦函谷關有變,陳應小兒必然回援,虎牢關距離洛陽不過二百餘里,最多兩天陳應所部就能抵達洛陽,到時候,他再如法炮製,你能不能守住函谷關?”

“這……”聽到到陳應的名字,王仁則下意識的將腦袋往後一縮。

王仁則這個熊孩子已經被陳應打出心理陰影了。

王世充道:“在竇建德沒有完全纏住陳應手腳之前,函谷關暫時還不能動!”

王全則又問道:“那我們就這樣眼看着?”

王世充道:“當初我擔心的是大唐將壓力都壓在我們這裡,而竇建德大軍就躲在背後任我們做過河卒子,但現在竇建德已經來了,距離洛陽不過二百里,無論竇建德是想當漁翁也好,他想做壁上觀也罷,現在他既然加入了這場遊戲,就只能玩到底了。如今已是春耕之際,如果李世民還未取得決定性的戰果便非撤退不可,當然也不排除李世民會寧願錯失春耕也要跟咱們大鄭血拼到底。但這個可能性未必很大。因此掌握着主動權力的,卻是我們大鄭。”

戰爭打的就是經濟、政治和軍事實力,無論軍事還是經濟實力,王世充都落在明顯的下風。

“竇建德要攻佔虎牢關,只怕不容易啊。陳應所部的實力在我們之上,而且漢人善守,如今外八關已經大唐佔據七八……”

不等王仁則說完,王玄應的聲音從外面傳來:“父皇,大喜,大喜啊,唐狗有援軍出城函谷關,增援北邙了!”

王世充有點懷疑王玄應的大腦回路,如果沒有援軍,他打北邙大營都沒有把握,現在唐軍又來援軍,這算哪門子喜事?一聽這話,王世充就惱火了:“唐軍出函谷關增援北邙山,我大鄭將兩面受敵,這算什麼大喜事!”

“父皇有所不知,這支唐軍……”王玄應的眼珠子飛快的一轉,見王仁則在場,趕緊剎住,湊到王世充耳邊,聲音放得極低,所有人都聽不清他到底在說什麼,只看見他在那裡嘀咕個不停,而王世充臉上的表情也走馬燈似的變換着,先是怒,接着是驚,然後是疑惑,最後變成了驚喜,揪住王玄應的衣領低吼道:“當真?”

“千真萬確,就算給兒臣十個膽子……”王玄應笑道:“兒臣也不敢騙父皇啊!”

王世充深深吸了一口氣,道:“此事事關重大,你派人盯死這支唐軍,我隨後就來!”

王世充伸手一指王仁則,朗聲說道:“河洛新軍,立即集合,馬上前往北邙上,不求你將北邙唐營打下來,務必將李世民小兒堵在營中,不得放出一兵一卒。”

王仁則大喜道:“末將領命!”

……

與此同時,身在北邙大營的李世民,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微笑,他拿着密信道:“咱們的援軍來了,點鼓聚將!”

第二七七章大哥再讓弟弟最後一次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一四一章同化從娃娃抓起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七十七章安西新變化廢除徭役第三十四章會不會是苦肉計?(二更)第八十三章鬧大了第一四三章不經意間觸摸到的真相第九十三章目瞪口呆第三十七章戮胡成我名(二更求訂閱)第七十四章來世再見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二章高句麗楊萬春死得真冤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五十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六章輸人不輸陣第一四四章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第二四九章頡利可汗大點兵第二十七章束手就擒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三十八章家世難寧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一二三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二五二章送個倭女暖牀第七十八章吹牛逼的下場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一一四章有糧在手何愁之有?(三更)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八一章可惜,成王敗寇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六十章軍紀的本質就是絕對服從(二更)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二章十六連殺揚威名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二二四章一句話換過親王貴嗎第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一更)第二八四章嚇得魂飛魄散(一更)第二六五章擇天下精銳共禦外侮(一更)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二三七章陳應所圖不小第二四六章買艘車船去釣魚第一八九章東宮和秦王勢必要分出勝負第三十五章所向睥睨(五更求訂閱)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四十九章下輩子做個好人第二一二章滎陽鄭氏那又如何?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四十三章如何才能兩全其美(二更)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四十一章恨意滔天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六十四章垂頭喪氣第一零八章某些人就不是長記性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六十八章李道貞的野望第三十七章樹欲靜而風止(三更)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黃鉞節度安西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一七七章被遺忘的大唐海軍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第二七四章我本張狂無限囂張(一更)第九十一章削肉還母削骨還父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六十八章不出手則已一出手石破天驚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一四三章大筆一揮四十萬貫不翼而飛(三更求月票)第二十九章哪裡不對勁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九十九章誓師祭旗第三十三章殺戮開始(三更)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第十四章意亂情迷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六章紅山堡第六十九章神池血戰(五更)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八十章爲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錢?第三十九章豐收的喜悅(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