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

年紀輕輕的馬周就表現出了八面玲瓏的一面,將陳應的通利錢莊打理得井井有條。第一次作爲陳應的門人,代替陳應前來東宮,馬周也不亢不卑,表現得有理有節。

此時的東宮司府令的官職,也已經更名爲東宮太子家令,負責管理東宮的財物,當馬周完成與新任家令韓悅的交接後,馬周正準備離開。就在這個時候,一名模樣嬌柔,楚楚可人的宮裝美婢來到馬周身邊道:“你是馬周吧?”

馬周點點頭道:“正是區區!”

那宮裝美婢微微一笑道:“太子妃喚你過來!”

馬周朝着宮裝美婢笑道:“還請姐姐帶路!”

“跟我來!”

在東宮曲折的走廊裡走了足足一刻多鐘,馬周來到一處明堂裡。不過馬周並沒有機會面見太子妃鄭觀音,而是隔着布幔向鄭觀音請安:“太子妃有什麼事情吩咐馬周?”

“倒也沒有別的事情,”鄭觀音坐在布幔,抑揚頓挫的說道:“聽韓悅說,這一次你帶了紙幣?”

這次馬周前來與東宮交接武德三年第一季的分紅收益,數額可不小,足足十七萬貫。哪怕武德二年第四季度的時候,只有八萬三千貫,陳應也讓人足足用了六輛馬車,拉了滿滿六車金銀。可是這一次,馬周居然一人乘坐一輛兩輪小型馬車,搬着一個不過兩尺見方的小匣子就直接前來交接。

韓悅沒有見過紙幣,看着區區不過十七捆錢幣,拿不定主意,急忙向太子妃彙報。韓悅知道陳應在李建成的面前,非常有面子,是李建成身前的紅人。可是東宮如今開銷也大,特別是太子妃經常以繡花、女紅、或者書畫再或者歌舞等方面的事情,邀請一部分朝廷勳貴或官員女眷會面,進行夫人外交。

面對這些貴婦和女眷們,鄭觀音的出手也非常大方,動則都是數千貫或上萬貫的花銷。五公主年前小產,剛剛滿月,僅僅向長廣公主送補品、什麼人蔘、鹿茸、燕窩等貴重物品,就多達七千餘貫。淮南公主百歲宴,鄭觀音又給淮南公主送了一對崑山玉環,所謂的崑山玉其實就是後世的和田玉,雖然在這個時候,和田玉遠遠沒有後世貴重,不過由於路途遙遠,價格也不菲。

僅僅太子妃一個的支出,第一季度就多達六七萬貫。韓悅看着已經枯竭的財庫,非常擔憂,可是現在偏偏陳應居然沒有送來一文錢的現錢,卻一盒子紙片。拿紙當錢,只有瘋子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馬週一聽這話,微微一怔,頓時明白了太子妃這是不相信紙幣的信用。不過,想來這也奇怪,拿紙當錢的事情,就是讓馬周想破腦袋,他也想不出來的事情。也只有陳應可以想得到。當然,馬周自然知道這個紙幣,只要建立起堅挺的信用,拿紙當錢,一點問題都沒有。

馬周解釋道:“回稟太子妃,這個紙幣是我家主上發明出來的,目的就是了方便攜帶,只要拿着我們通利錢莊開據的紙幣,隨時都可以到通利錢莊的櫃檯支取等額現錢,分文不差。若是太子妃不信,可遣人去錢莊支取。”

鄭觀音倒沒有意識到紙幣的重要性,她撫摸着眼前匣子裡裝着的紙幣,每一張紙幣上此時還散發出油墨的香味,不過讓鄭觀音非常奇怪的是,這紙幣上的顏色,手指摸在上面,居然不會掉顏色,一百貫後面的圖案也非常奇怪,遼東之東,不就是高句麗嗎?怎麼成了大唐的安東都護府?

事實上,不光是安東都護府,這張大唐版圖上還有安南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安北都護府。安北都護府的轄境將後世的貝爾加湖都囊括進去了,安西都護府則是將整個裡海。這倒不是陳應胡亂畫的。這的確是大唐時期,全盛時期的版圖。

也算是陳應的惡趣味吧,如果有人將紙幣陪葬,說不定將來考古界就會發掘出來,給後世提供一個大唐版圖的實物證據。

鄭觀音微微蹙起眉頭,不解的問道:“如此豈不是多此一舉?”

馬周耐心的解釋道:“太子妃明鑑,今年第一季度,東宮分紅就多達十七萬貫,當然這跟東宮採購一大批裝備有關,不過可以預見,今年東宮的分紅不會少於七八十萬貫,有可能會突破百萬貫,一百萬貫,如果即使全部是金子,也需要十萬兩黃金,我們錢莊根本無法一次性拿出如此多的黃金,如果是銅錢,太子妃知道一百萬貫會有多少嗎?”

鄭觀音原本沒有想到這個問題,可是轉念一想,頓時嚇了一大跳。唐朝一貫錢的重量約等於九斤(五百克),一百萬貫就是九百萬斤,就算是摺合成後世的噸,也多達四千五百噸。一輛兩輪馬車能拉兩千斤,足足需要四千五百輛馬輛運輸,也就是說平均每天就要十二三輛馬車不停地向東宮運錢。先不論東宮能不能存下這麼多錢,關鍵是這麼大一筆財富,肯定會引起其他人的注意。

東宮太子雖然是監國太子,大唐的第二號人物,可是他畢竟不是大唐的第一人。如果李淵開口向李建成討要這一部分錢,李建成能拒絕嗎?

答案是肯定的,李建成不能拒絕。然而這個紙幣卻可以掩人耳目。

馬周看不到鄭馬音的喜怒與表情,趁勢道:“太子妃有所不知,這紙幣還有另外一個好處!”

事實上鄭觀音已經意動了,她聽到這話好奇的問道:“什麼好處?”

馬周笑道:“東宮所有的錢,都可以在太子妃掌握之中,即使是百萬貫錢,太子妃也可以放在看得見,摸得着的地方。”

鄭觀音滿意地點點頭道:“不錯,不錯!我陳郎君說,你書文略缺,雜學博識卻顯於衆人,不知道你打算怎麼謀出身?”

馬週一聽這話,心中微微驚訝。他欠着侯莫陳氏的恩情,受侯莫陳氏資助,如今略有小成,報效侯莫陳氏屬於理所應當。可是他卻沒有想到,陳應居然在暗地裡請太子妃給他謀一個出身。

要說馬周不感動那絕對是騙人的,有的人喜歡嘴上說得天花亂墜,可是實際上卻什麼事都不作爲。而陳應恰恰是那一種,嘴上什麼都不說,暗地裡卻把自己該得的好處,儘量得到。馬周倒不是不想當官,只不過他卻知道,眼下大唐還是門閥世族的天下,他出身貧寒,即使在官場中,恐怕也難有作爲,反而會受到世族官員的打擊和排擠。如果將來陳應可以開府拜相,那個時候再進入官場也不算遲。

陳應能在這個時候想起自己,也算是一個寬厚的主上。

“太子妃問起,馬周便厚着臉皮跟太子妃討個主意。”

鄭觀音淡淡的說道:“陳郎君是太子殿下欣賞的人,你又是陳郎君欣賞的人,有什麼事情,儘管說來,客套什麼?”

馬周道:“如今我家郎君在安撫河南,鄭氏是河南的地主,馬周想把咱們的生意擴展到河南乃至整個中原,還請太子妃給鄭氏通通信。”

鄭觀音微微一怔,沒想到馬周居然要把生意開到河南,以及滎陽鄭氏的大本營。可是這生意,本來就那麼多錢,一旦陳應的商號強勢進入,鄭氏還真沒有抵抗能力。一旦讓陳應的商號出現在鄭氏的地頭,恐怕鄭氏會損失慘重。她剛要張口拒絕,轉念想到,陳應現在是東宮最大的依仗,馬周的意思,恐怕就是陳應的意思。她不能決定鄭家的事情?轉念又去細想答應馬周這事的好處。

鄭氏雖然會損失些錢糧,可是東宮卻佔到收益的三成,鄭觀音僅僅考慮片刻就拿定了主意:“本宮會想辦法的,你且回吧!”

馬周聞言大喜。

……

澗河河畔有一塊河窪之地,這裡的面積大約有一千七八百畝的樣子,當然這裡已經算是新安縣境內爲數不多較大的荒地了,由於這裡地勢低窪,十年之中,有七八年光景都會被澗河水淹。

所以,這裡雖然靠近水源,方便灌溉,卻是因爲地勢太低,經常被水淹,而被荒廢。陳應看到這一塊荒地的時候,感覺非常無語。

這簡直就是像在後世古玩市場裡撿漏,撿到一塊寶地。可是被安置在這裡的百姓也不情願,如果不是官府無償分給他們田地,幫助他們建造房屋,估計一夜之間這些流民就會跑光。

一名老農實在看不過眼,害怕陳應將寶貴的種子浪費在這裡,就鼓起勇氣勸道:“這位少郎君,這裡的地沒法種叻,你肯定被人家騙了,俺是繩池人,早就聽說過這裡,十年都有九荒……”

陳應哈哈大笑:“誰告訴你們這裡種不出莊稼?”

涉及到專業的事情,老農感覺有必要讓陳應明白,種地這活可不是他們這些公子王孫可以搞定的。老農的態度非常執着:“種不得叻,種了也會被水淹,費力不說,還浪費種子。黍、稷、麥、菽、麻都種不得。”

陳應道:“那你們怎麼不種稻?”

老農像看傻瓜一樣看着陳應:“河南怎麼可能種稻?”

陳應搖搖頭道:“應該可以種稻,絕對可以!”

陳應依稀記得後世的時候,他有一個河南籍的客戶,給他送了兩袋杜良大米。陳應記得非常清楚,杜良是開封縣的一個鄉,更何況後世信陽的大米也非常有名。可見河南的氣侯是可以種水稻的。

老農搖搖頭道:“不行……”

陳應堅決的道:“聽我的,就種水稻,我讓人給你們買種子。”

就在這時老農身邊至少二三十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連連朝着陳應磕頭,七嘴八舌的祈求道:“郎君,您就行行好吧!”

“郎君,您就可憐可惜我們這些苦命的人吧!”

“在這裡沒法種稻子,這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

“郎君,您發發慈悲吧!”

“小老兒給您磕頭了,您就放過我們吧!”

……

聽着這話,陳應感覺莫名奇妙。彷彿他做了天怒人怨的事情。陳應不得不感嘆:“舊規矩害死人。

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一四八章就算把天捅個窟窿那也無妨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二零七章人生何處不驚喜(二更)第八十四章日進斗金的聚寶盆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九十五章舉薦徐世績(三更)第一二六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三更)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一百零一章禍從天降第二二九章西域大唐工業萌芽第九十七章富貴險中求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一三九章李世民太原遇刺第二零七章大唐陳氏重工集團(二合一大章)第一七六章賜封永樂公主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三十章作繭自縛第二十四章奪路而逃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七十三章重臣待遇第四十一章磷肥引發廢除死刑法案(二更)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二零三章瓦崗宿將常何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三三章黃金五千兩打發叫花呢?第一八六章長孫無忌的絕望(一更)第三十三章初會李建成(下)第三十八章殺人何須用刀(一更)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六十七章準備下一場國戰吧第一九五章請戰征討西突厥第十二章錢莊是一個好東西(二更)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二五五章那就學着去適應第二十章給我拿下第一五六章本大將軍從來不打沒有把握的仗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二七五章異變迭起席捲而去(二更)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二十二章李世民的瘋狂舉動第一六九章力挽狂瀾責無旁貸第一五七章侯莫陳氏的真實實力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六十五章麻煩大了第五十九章十天之內不會封刀(一更)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八十九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下)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二十八章火牆與火炕(上)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六十二章相互牽制相互制衡第一八九章東宮和秦王勢必要分出勝負第二七六章我們的戰爭纔剛剛開始第十三章讓鋼鐵成爲大唐的脊樑(一更)第七十八章吹牛逼的下場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三十章作繭自縛第一八七章初戰不利退兵二十里第十六章大危機總是多重弊端集中形成的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一七二章窮圖水盡陌刀急援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九十四章笑道最後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八十九章不要把陳應當成傻子第二六四章以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三更)第一三六章此時抽身爲時不晚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六章繼續和稀泥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一六七章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第九十七章唐騎之下何敵不克第二七七章大哥再讓弟弟最後一次第二六八章賭場無父子何況夫妻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八十八章鼠雀谷伏擊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