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

陳應得意洋洋的向李建成解釋道:“此刀用高錳鋼鑄造而成,臣敢向太子殿下拍胸脯保證,在這個世界上,能絕對找不到比它更鋒利的刀,就是傳說中的神兵利器,干將莫邪在它面前,就是渣渣……”

陳應倒沒有吹牛,高錳鋼屬於抗衝壓耐磨型合金鋼,主要應用於採石、採礦、挖掘、煤炭工業、鑄造和鋼鐵行業等。當然,稱其爲削鐵如泥絕對不會有誇張的成分,因爲高錳鋼本身就是切割鋼鐵的最佳刀具。首先高錳鋼的硬度很高,可以達到五百到五百五十布氏硬度,如果換算成洛氏硬度,則爲五十至五十五洛氏硬度之間,高錳鋼抗拉力極強,可以達到一千七百至一千九百MPA。

李建成目瞪口呆的望着眼前的五十名陌刀手手中的陌刀,陌刀的刀背很厚,像一塊沉甸甸的鋼板,刀刃卻比紙還薄,唯一不同的則是,整個刀身喲嘿,哪怕在陽光下,依舊不反光,但是刀刃如雪,泛着寒光,緩緩流轉,冰冷刺骨的寒光。五十名陌刀手,整齊的收起陌刀,刀鋒揚起,再次作出闢擊之狀,一股森冷嗜血的磅礴氣勢陡然而出,令人不寒而慄。

李秀寧忍不住讚歎道:“好刀,好刀!”

李建成深深的吸了一口冷氣,聲音微微顫抖着:“真是好刀,大環刀,環首刀、橫刀……”李建成想腦袋中可以叫得出名字的刀來與陌刀相比,不得不承認,真的沒有任何一種刀可以與陌刀相提並論。

陳應甚是得意,陌刀雖然不是他的原創,然而根據歷史記載,唐朝的陌刀流行唐高宗(李治)調露(公元六七九年至公元六八零年)前後至開元十年之間。開始時使用陌刀是爲了對抗突厥騎兵,後來在諸軍流行則是對付以騎兵稱雄的唐之“四夷”。盛唐時完善的節度使制度使得軍隊的裝備,訓練走向向正規化,陌刀也因此成爲唐步兵的主戰兵器之一,成爲常規裝備,節度使制度的設立使得諸鎮招兵買馬,建立了中大的騎兵,騎兵發揮着重要作用,這又使得剋制騎兵的兵器-陌刀一直流行到晚唐。

陳應讓陌刀提前六十年出現,當然,歷史上的唐朝陌刀是採取高碳鋼鑄造而成,而陳應將陌刀的材料使用了高錳鋼,與高碳鋼相比,高錳鋼的優勢顯而易見的,論起抗衝擊力,高錳鋼是高炭鋼的三倍以上,也就是說,除非使用三倍以上的衝擊力,否則陌刀根本不會折斷。

陳應則繼續向李建成顯擺着:“陌刀乃刀中霸王,它傳承着前漢的雄烈豪放,將會在戰場上創造無與倫比的輝煌,身披重甲,如牆推進,一刀之下,人馬俱碎……手握陌刀的大唐重裝步兵,將會成爲突厥、吐蕃、吐谷渾,契丹、薛延陀等部落的噩夢。”

李建成內心裡非常激動,李世擁有大唐唯一的一支玄甲鐵騎,這是傾大唐舉國之力組建的一支重裝騎兵,這支騎兵沿襲了魏晉南北朝時期,鮮卑慕容燕國建立的具裝甲騎,根據《宋史·儀衛志》:“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南北朝時期的具裝由六個部分組成,分別是面簾、雞頸、當胸、馬身甲、搭後、寄生。面簾是一塊狹長的金屬製的護面,上面開有眼孔,主要保護馬匹面部;

雞頸其實是一副馬頸部的護甲,由甲片綴成,前面有搭扣可以扣上。當胸,馬身甲;搭後,就是馬匹中後的大片護甲;而寄生比較有特點,是一個放在馬尾部的向上翹的掃帚一樣的東西(應該是保護騎兵後背的)。此外,大唐唯一一支改裝了高橋馬鞍與雙邊馬鐙的部隊,就是大唐的玄甲鐵騎,玄甲騎兵武士鎧甲由兩面鎧改爲明光鎧,騎兵的格鬥兵器也由戟改爲長刃的馬矛——槊。

李世民的這支玄甲騎兵在淺水塬大戰時,大放異彩,區區一千五百餘騎兵,一戰擊潰薛仁果麾下的西涼鐵騎近兩餘騎。在以一擋時的情況下,擊潰敗西涼騎兵,足以嘯傲天下,雖然說西涼鐵騎人數不多,遠無法與突厥騎兵相比,然而突厥人可不敢冒然入侵秦涼地區,因爲他們實在害怕兇悍的西涼騎兵,在同等人數的情況下,突厥騎兵根本就不是西涼騎兵的對手。

李建成早就想效仿李世民組建一支隸屬東宮的重裝騎兵,不過大唐初立,國庫非常緊張,他就算是有心,也沒有這個財力,要知道一名玄甲騎兵,裝備價值相當於二十名輕裝騎兵,在唐朝沒有養馬之地的時候,只能用這個方法彌補這個劣勢,如今大唐盡數擁有河西隴西的養馬之地,大唐就更沒有必要用如此昂貴的物資,用裝備這麼一支華麗的騎兵了。

現在看着這支小小的陌刀隊,李建成的心情甚是激動,陳應向李建成道:“太子殿下,你看他們身上的明光鎧甲,雖然與普通明光鎧甲一樣,然而由於採取了抗衝壓力更強的高錳鋼當甲葉片,所以他們比原來的明光鎧甲防禦能力更好,正面的胸甲,只有在三十步以內,使用三石以上強弩,才能對其造成傷害,不過,在這個距離內,三石強弩沒有機會發射……”

李建成的眼睛裡,露出了綠油油的精光。

李秀寧看着明光鎧甲,衝陳應道:“這樣的鎧甲,必須給我一百套。還有陌刀,也要給我一百柄!”

看着陳應遲遲沒有說話,李秀寧心想左右衛率的換裝,太子肯定是利用近水樓臺先得月的便利,陳應自己無法決斷,肯定是無法負責這麼大的財力。李秀寧想了想道:“那就五十具……”

陳應微微一笑道:“一百套哪夠啊,至少也要裝備一個親衛折衝府。”

李秀寧點點頭,非常滿意。

陳應道:“不過,陌刀就算了,那玩意對於娘子軍來說實在太重!”

李秀寧露出了從來沒有露出過的小女兒態,撅起嘴目光兇巴巴的望着陳應。

陳應不慌不忙,衝陳勁勇揮揮手。

陳勁勇捧着一柄帶着小牛皮做成的刀鞘,遞到陳應手中,陳應接過這柄刀,按在刀柄上,手腕微微用力,一泓寒光從刀鞘裡傾泄而出。

這柄刀只有三尺來長,柄長將近兩尺,比陌刀短得多,也窄得多,不過卻和陌刀一樣,通體黝黑,和橫刀稍稍有些區別,居然帶着優美的弧度,修長的刀身,透着濃濃的殺氣。

李秀寧急忙從陳應手中搶過這柄長刀,隨手耍出了一個刀花,利刃破空之聲清晰而綿長。

“好刀!”

李秀寧笑道:“不輕不重,絕對是一把可怕的殺人利器。”

說着,李秀寧衝陳應嫣然一笑:“你對我真好!”

李建成看着李秀寧快要貼到陳應身上去了,不由得咳嗽一聲:“這裡不是說話之地,我們進去說!”

PS:大家愚人節快樂,今天不光是愚人節,同時還是王偉烈士的祭日,英雄不怕犧牲,但是卻害怕被遺忘。牢記歷史,以飧未來。

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二八二章成則爲王敗則爲寇第四十三章打到牀上去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七十七章驚濤駭浪第二五六章規矩就是用來改變的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七十九章楊恭仁的打算(四千字大章,求訂閱)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五章巾幗不讓鬚眉第四十九章天問第一四三章怎麼沒有勝利的喜悅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十七章歪打正着第三十三章一勞永逸(三更求訂閱)第四十八章可汗到大唐的地界了第二十六章居長安大不易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二三七章陳應所圖不小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第五十七章驅羊衝陣第八十五章你有我們急需要的東西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一三八章王家伺候不長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一三四章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七十六章新身份武瞾的表舅?第二零九章激烈留給後人看第三十四章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一三四章無形之中裝逼最致命第一六零章後路斷絕破軍殺將第一四二章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第七十一章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二一四章所謂的權謀都將黯然失色第六十五章一刻鐘破關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一八八章三寸不爛之舌說降河北(一更)第五十九章與衆不同的女子第七章人才啊人才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四十二章平陽公主的心事第三十章作繭自縛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一九二章千金買馬骨(一更)第二章宣示主權第一零四章李世民會獵定襄(二更)第二二零章神擋誅神佛擋滅佛第二五八章兩國交兵禍不及妻兒(一更)第一二三章侯莫陳崇的猛虎義從第二四七章竇建德被殺誰是真兇?(月票加更)第二一九章新概念戰爭(爲護法無想無情加更)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九十三章此地無銀三百兩(一更)第二十五章把自己煮了作乾糧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十章連升十級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八十九章大唐的安危豈能靠女人的胸脯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六十章最後通牒(二更)第二五三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七十七章我生君未生第十三章玩殘突厥(一更)第十六章你以爲朕真的老糊塗了(二更)第一二五章趁他病要他命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五十一章投石機不是這樣做滴第一三四章要想西域發展好只有種草(三更)第十章大凶之地第五十四章真正的考驗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二十一章朕若想殺你你的腦袋焉能安在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二十五章濃濃的酸醋味第二一四章所謂的權謀都將黯然失色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八十四章窮是原罪搶劫是本能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二七零章無心插柳柳成蔭(一更)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