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哪裡不對勁

月上中天,太極宮兩儀殿內,燈火璀璨,一片通明,繁華的桌案和羊絨坐毯排排相依,美酒茶具擺放整齊,粉衣的宮娥和青衣的宦官在宮殿內來回穿梭……

儘管初掌大唐民部尚書的納言陳叔達感覺大唐財稅壓力極大,然而李淵在兩儀殿內的這場夜宴卻依舊耗費頗巨。

兩儀殿內更是富麗堂皇。桌案屏風,哪怕窗櫺除了陰沉木就是紫檀木,鏤空花雕不知費了匠人幾許心血;四面雕花窗全都打開,讓清新的夜風、皎潔的月光直入大殿之中;每位賓客的身邊都點燃了紅泥火爐,座位上鋪着厚厚的貂裘,一點也感覺不到秋夜的寒氣,美麗妖嬈的宮娥、眉清目秀的宦官把獸香碾碎了添進紅泥爐中,青白色的淡煙消散,馥郁的香味,與炊具上的蒸汽瀰漫着,彷彿置身與人間仙境。

按照初唐政治清明,李淵如此鋪張浪費也會有大臣慷慨諫言,事實上所有人都閉上了嘴巴,絕口不提此事。

家國天下,但是家和國並不能混爲一談。哪怕皇帝自承認他是天下,天下就是他,事實上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古代稅賦制度,其實是兩套體系。《漢書刑法志》說:“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稅是向人民徵收糧食,所以是“禾”字旁,而賦是向人民徵收錢財,所以是“貝”字旁。然而事實上稅和賦的分配卻是收到的糧食規國家開支,收到的錢(主要是人頭稅)爲皇室開支。

乾隆所謂的“永不加賦。”其實只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但是他絕對不會提永不加稅,這纔是國家財政收入的大頭。

唐朝雖然並沒有像清朝一樣,有一個內務府專門打理皇室錢財,不過唐朝的時候,國家的財政收入是一致的,皇室開支和國庫是一個錢袋子,不過李淵卻有關隴貴族和山東貴族貢獻的政治現金,這批龐大的財源,不屬於稅收,所以李淵可以肆意的揮霍。

當陳應進入兩儀殿殿內的時候,也感覺目瞪口呆,儘管陳應也算是見多識廣,可是他卻沒有想到李淵舉辦一場宴會,會如此鋪張。

隨着衆臣紛紛進入大殿,悠揚的絲竹聲響起,舞姬則進入場中翩翩起舞。坐在李淵左第一位的是裴寂,第二位的是蕭瑀,第三位的則是陳叔達。坐在李淵右一的自然是大唐太子李建成,右二卻不是秦王李世民,而是平陽公主李秀寧。右三才是李世民。右四了齊王李元吉。

陳應好奇的偷偷打量着李元吉,這是好像歷史上記載連太穆皇后都氣得想要掐死的醜兒子?

陳應非常疑惑,李元吉不僅不醜,反而顯得更加英武,李元吉是李建成、李世民三個兄弟中最高的一人,身高接近兩米。

陳應雖然有幸參加這場夜宴,不過卻坐在下位陪席。

雖然李淵沒有理會陳應,卻一直暗中觀察着陳應,發現這場宴會中,陳叔達反而有些拘謹,鎮定自若的外臣,偏偏是陳應與裴寂。裴寂鎮定不足爲奇,畢竟裴寂與李淵的私交太好了,無論大宴小宴,一般李淵設宴,絕對不會讓裴寂缺席,相反陳應似乎很少參加這樣高規格的宴會。

李淵其實並不知道,在後世陳應所處的時代,吃請辦席的風氣最盛,結婚要請、小孩滿月滿百天滿週歲要請、考上大學要請、喬遷新居要請、老人過世要請……家人有病人要請,自己有病病癒也要請。有一次陳應的一個朋友得了痔瘡,居然還辦了宴席……作爲人情往來,是後世家庭生活開支中非常大的一筆開銷。

在祖國傳統吃請文化下浸淫,從小酒精考驗的陳應,應付這點場面真是毛毛雨啦,畢竟唐朝人勸酒非常文明的,沒有後世那種“感情好,一口乾”、“不幹就是看不起人”的惡霸式勸酒法。

不過在李淵看來,這位侯莫陳的五公子在天下滿朝宰執的宴席上從容不迫,舉止瀟灑磊落,談笑間似有周郎小喬初嫁、羽扇綸巾之風。嗯,此子絕非池中物!

李淵看着陳應,就像那個啥,越看越滿意。李淵的心情似乎不錯,開宴不過小半個時辰,已經微微有些醉意。

李元吉突然挪動了一下位置,端着酒罈來到陳應面前。

“陳大將軍!”

陳應並沒有聽過李元吉說話,彷彿耳邊響起一個炸雷。陳應疑惑的望着李元吉道:“齊王殿下,所爲何事?”

李元吉上前輕輕拍拍陳應的肩膀道:“你很不錯,救了我三姐,我欠你一個人情,將來在長安城,要是遇到麻煩,過來找我,就算天塌了,我給你頂着!”

陳應有點無語,感覺李元吉雖然聲音大了一點,人還是好人。完全不像歷史上記載的那樣不堪。

面對李元吉的勸酒,陳應自然是來者不懼,以這個時代的酒精度,連啤酒級別都算不上,陳應連續與李元吉對飲三大碗。

李元吉看着陳應的目光變得越來越熱切:“爽快,陳大將軍真是爽快,我最喜歡與爽快人交朋友,你這個朋友我認定了!”

陳應原本記得不想喝醉,事實上每一個醉鬼都是這樣,明明不想喝醉,結果喝到身不由已,情不自禁。

慢慢的陳應的意識變得迷離起來。

……

一聲悠然長嘆在陳應耳邊響起,陳應睜開眼睛,突然發現自己居然出現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陳應這個時候想起來了,這裡居然是太極殿的暖閣中。

一股讓人嘔吐的泔水味撲鼻而來,陳應感覺胃裡依舊翻江倒海。

陳應掙扎着起身,這下發現身邊居然都是嘔吐物,陳應急忙跑出暖閣,來到屋外。

暖閣的陽光好大,刺得陳應眼睛好一會兒這才適應過來,用力的拍拍腦袋,他感覺大腦一片空白。

“你終於醒了!”

陳應不用回頭,卻也知道這是他魂牽夢繞的聲音。

陳應回頭,果然看到迴廊裡站着的李秀寧。

只是李秀寧的神情非常疲憊,眼睛裡佈滿血絲。

陳應剛剛想張口,可是自己的胃根本不受自己控制,跑到柱子邊大吐特吐起來,只是陳應胃裡的東西早已吐乾淨了,此時他的抽得非常難受。

一名漂亮的宮娥端着溫水而來,陳應連續漱口,好一會兒這才反應過來。

陳應道:“公主……”

李秀寧鬆了一口氣,眼睛紅紅的道:“你先回去休息吧!”

身上的味道實在太重,陳應只好抽身離開。

臨走的時候,總是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

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九十六章柴氏算什麼東西第七十九章蘇定方的初戰(二更)第五十二章劉仁軌是何方神聖第二零五章最典型的明升暗降(爲掌門陳應萬賞加更)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九章所圖不小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六十三章以言入罪此乃亡國之音也第一五四章命運的女王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一百章奪軍(上)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一四一章木驢之刑第二七六章沒法打也得打(一更)第一五一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三十一章二子奪嫡還是三子奪嫡?(一更)第一六六章陳應是不會虧待表姐的(一更)第九十一章折服許敬宗(二更)第一五一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二七一章除夕之夜喋血太極宮(二更)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三十八章家世難寧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四十八章被遺忘的偏關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二六六章大唐不能成爲陰謀家的天堂第三十四章死神來了(四更求訂閱)第一七四章天大地大吃飯最大第六十五章鋼鐵洪流席捲而下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一四六章意想不到的官第五章盡人事聽天命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九十四章樂極生悲難產了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七七章洺州我劉十善又回來了第一一三章陌刀揚威(上)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二十二章非打不可第二十五章把自己煮了作乾糧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三九章進來就喊救命成何體統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九章秘書少監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二一八章國家的信譽最爲重要第二四零章我們是兄弟各爲其主(爲堂主冉曦傾城加更)第三章急智生擒賊首第二八零章我若死你一定會斷子絕孫(爲掌門無想無情加更)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八十九章端酒賠罪第六十八章消除心魔第二三五章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二三五章陳應最擅長的事情(二更求訂閱)第七十六章女刺客第八章少生兩條腿第二二六章被教壞了的李建成第一六五章陛下臣給你講個故事吧第一八零章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一三七章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二更)第一一四章有糧在手何愁之有?(三更)第五十一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八十二章彈指間八百破萬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二零六章官升司徒拜上公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二七二章李世民你要弒君還是弒父(一更)第一七零章具裝劍士衝陣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十九章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第四十九章門當戶對第三十九章今天本王送你一樁大富貴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一六四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第五十七章安西大護府郭孝恪(二更)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二零二章爲了殺孤可真是煞費苦心第二三五章陳應最擅長的事情(二更求訂閱)第一四五章武魔生到底還是出生了第八十二章天降橫財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一零三章徹底解決突厥第二五五章老子的名聲都毀了第六十五章留給突厥的機會已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