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九寺五監

“道洽政治,澤潤生民。”這最早期中國對於政治一字的解釋,也有掌其政,治禁令的意思,當然,說穿了政治的本質就是維護國家統治的行爲。

中國古代的政治很大意義上是君主和大臣管理和統治國家的活動。這種政治被宣揚爲上承天命,因而施行善政才能上合天意,而惡政則違背天道,會受到懲罰。

中國古代的政治貫穿了個人的日常生活,道德是衡量政治活動的標準。在這種政治下,缺乏制度上的規範,政治的運作更多依靠道德規範。

於是非常荒謬的一幕就出現,只是是道德敗壞的小人,他們可以爲所欲爲,只是在道德方面譴責他。君子就可以欺之以方。

李世民其實也非常清楚,柴紹刺殺陳應固然不對。但是柴紹畢竟沒有造成真正的惡劣的後果,如果在這個時候,二人因爲刺殺交惡,很有可能因爲二人的私怨,上升到全新的高度。比如七十多年前的關隴貴族與山東貴族相爭。因爲二人身處關隴和山東兩個政治集團的陣營中,任何一點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凝成核裂變之災,遺禍無窮。

無論是站在李世民是秦王的角度上來考慮問題,還是站在大唐的社稷上來考慮問題。此時山東集團與關隴集團不應該開戰,而應團結一致,共同對外。

李世民也自然而然的認爲,只要是做了錯事,就承擔相應的代價,只要這個代價足夠有誠意,自然就可以將事情完美的解決掉。比如貴胄殺了一名庶民,殺人償命這條律法,絕對用不到貴胄頭上。如果二人身份相差懸殊,那麼問題反而簡單了,別說殺人未遂,就算真殺了,了不起就是賠錢。

可是,問題的關鍵是。柴紹是貴胄,陳應也是貴胄,如果按照九品中正制來定品,河東柴紹只相當於中上品,而侯莫陳氏則相當上中品,雙方差着兩個品的門第。這纔是真正要命的事情,現在就等於說柴紹事實上等於以下犯上。

以下犯上,往大了說車裂、或腰斬都不過份。當然最理想化的結果是,陳應大人不計小人過,輕輕揭過這一頁。關鍵要看其中怎麼去操作。現在陳應的態度尤爲關鍵。李世民的目光炯炯直勾勾的盯着陳應。

面對李世民的凌厲的目光,陳應沒有半點不適應,也沒有畏懼,陳應坦然的淡淡的笑着,直視李世民的眼睛。

李世民盯了陳應足足半柱香的時間,李世民不以爲然的笑道:“只是什麼?”

“只是,柴駙馬對臣似乎有些誤會。”陳應斟酌着詞語:“或是有人從中挑撥,還請秦王殿下爲陳應主持公道。”

聽着陳應鬆口,李世民也鬆了口氣。自劉文靜被殺,他無動於衷,秦王府的人心開始出現浮動現象,儘管衆人沒有提出非議,但是李世民已經感覺到了異樣。如果再讓柴紹獲罪,難免讓衆人感覺李世民刻薄寡恩。

李世民舉起手中的大碗道:“此事本王已經問清楚了,口供也錄好了。折婁棄疾其實並不是鮮卑人,他是突厥人,因部落被陳大將軍所滅,固而仇視陳大將軍,他利用入幕柴紹職務之便,蠱惑柴紹對付陳大將軍。柴紹不辯忠邪,有惡人所惑,鑄成大錯。本王反京,定會上疏陛下,罷黜其官,褫奪其爵。”

陳應聽了這話,知道此時借刺殺之機,致柴紹與死地有點懸了。李世民拿出最大的誠意就是罷官去爵,不過這都是暫時的,只要將來有機會,爵位也好,官職也罷,柴紹依舊還是可以活得非常滋潤。

如果是從前的陳應,對於這個結果肯定不會清意。

然而隨着地位的升遷和所處的位置不同,陳應考慮問題也不能率性而爲。陳應自然也想得清楚,李世民要保柴紹,李建成也不想殺掉自己的妹夫,如果死揪着這一點不放,那麼很有可能將來少得被穿小鞋。

陳應不怕穿小鞋,可是陳應感覺要除掉柴紹,未必只是光明正大的手段,既然柴紹做了初一,他就應該不能怪自己做十五。反正是你死我活的鬥爭,那只有光憑手段,各施奇謀。

陳應想到這裡,決定還是先賣李世民一個面子。

陳應道:“秦王殿下相信這個結果嗎?”

李世民微微一愣,臉上卻沒有任何尷尬之色:“你的意思是?”

陳應沉吟道:“冤家宜結不宜解,還請秦王殿下向柴駙馬……”

“你能明白最好,這是一樁美事,我也給你交過個底。”李世民笑道:“靈州總管的位置你可能做不長了,陳大將軍入中樞的呼聲越來越高,你最大的問題就是年紀太輕,資歷太淺,有人提議你任諸衛羽林千牛將軍,你意下如何?”

陳應沉吟了一下道:“臣想做點實事,若是九寺五監中有空缺,臣想在補到九寺五監中!”

所謂的九寺五監,也是古代直屬朝廷的部門,與六部算作平級或次平級部門,與六部沒有法定隸屬關係,但職權與六部重疊之多,實際存在分工和制約關係。六部主管政令,九寺五監分別負責某一方面的具體事務。

聽到陳應如此說,李世民暗道陳應非常聰明。三省六部目標太大,以陳應目前從三品下的實職,哪怕是平調,六部侍郎、御史中丞平級,然而無論哪一個官職,陳應都會被架在火上烤,形成衆矢之的,對陳應的將來仕途並沒有太大的好處。

可是九寺五監卻不一樣了,九寺之中的光祿寺、衛尉寺、宗正寺、太常寺、大理寺、鴻臚寺、司農寺、太府寺、太僕寺、秘書監、都水監、少府監、武器監和國子監目標相對較小一些,然後這九寺五監影響力卻不弱,與三省六部一樣,都有直達天聽的權力。

然而九寺和五監卻不一樣,如果九寺相當於後世高官單位,那麼五監則相當於司廳級。陳應名聲不顯,才學雖然有,但是距離擔任國子祭酒的資歷還差得太遠,基本上可以排除陳應成了國子監祭酒的可能,否則一旦這個提名上去,恐怕整個朝廷所有的青流名宿都會集體反對。少府監是裴寂的地盤,這裡被裴寂經營得水潑不進,針不插不入。李世民還真沒有辦法滿足陳應。

秘書監這是李淵的後花園,對於這個部門李世民同樣不會插手,也就說九寺五監中,能讓陳應調入的也不過都水、軍器兩監。

李世民笑道:“九寺如今沒有空缺,五監之中只剩下都水監與武器監有空缺,卻都是正四品官……”

等下還有

第九十八章冷遇第八章招攬尉遲恭第六十四章大人物的待遇(三更)第一七四章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更)第一八四章替大唐守住中原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二十六章羅士信遇刺(二更)第一一六章李世民的逆襲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六十一章憤怒(三更)第二十四章恭迎太上皇重整河山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九十章長安新貴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一八八章強攻不得那就智取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二十六章長得像長孫無垢的女子第二四九章頡利可汗大點兵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十八章党項悍將第五十二章可憐天下父母心第二一八章國家的信譽最爲重要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二十六章長得像長孫無垢的女子第二一三章整飭兵馬開疆拓土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八章東宮八將第八十六章把威脅消滅在萌芽之中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十九章對待畜牲自有畜牲之道第四十四章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第一九零章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二零五章最典型的明升暗降(爲掌門陳應萬賞加更)第十章只要陳應首級(一更)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驚長安(一更)第三十七章鬧夠了沒有第九十一章陳應在下一盤非常大的棋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二一七章蚊子再小也是肉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十章只要陳應首級(一更)第二四零章我們是兄弟各爲其主(爲堂主冉曦傾城加更)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一七三章生擒朱粲大獲全勝第一四零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二八五章不支持李世民的真正原因第一六四章好美的景色啊第一二八章刎頸之交紙糊金錘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二四二章戮力北進直搗黃龍(三更求訂閱)第二二零章神擋誅神佛擋滅佛第一七三章此戰非戰之罪第一一一章李世民深陷定襄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一二二章生而知之不學而爲能第七十四章一個都不會放過第四十一章生米煮成熟飯第一二三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八十一章滾刀肉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九十八章帶她看盡人間繁華第二六二章天策府生死一念而決(二更)第十二章人才難得第九十一章折服許敬宗(二更)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一二五章你在這裡裡面的人是誰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七十二章自污其名第二六四章是非黑白局勢逆轉(二更)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六十三章陳應發瘋了第四十一章生米煮成熟飯第三十三章殺戮開始(三更)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三十章子夜歌(五更求訂閱)第一七九章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妾(大結局)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二五七章戰鬥力廢了一半(一更)第三十七章戮胡成我名(二更求訂閱)第七十二章你是在防誰?第二十七章把裡海變成大唐的內湖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二四七章寧死不做兵部尚書第十章窮得只剩錢了(二更)第六十二章相互牽制相互制衡生命不息夢想不止,老程有話說!第一七五章我不會認命更不會認輸第三十二章何爲王道何爲霸道?第一五一章你做初一我做十五第一二七章單雄信歸心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