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東受降城

就在尉遲恭的親衛隊集合的過程,尉遲恭與這個前來報訊的士兵簡明扼要的介紹了一下民夫叛亂的起因。

得知是尋相的便宜岳丈劉三殘殺民夫,激起了民夫的激烈反抗,釀成民變。尉遲恭陰沉着臉道:“該死,全他孃的該死!”

周圍的天興軍將士們低着頭,大氣都不敢出。

他們不知道尉遲恭所罵的人到底是誰,到底是民夫該死,還是劉三該死。

時間不長,天興軍尉遲恭的親衛隊莫約一千餘人全部集合完畢。然而出乎意料,尉遲恭遲遲沒有下令開拔,衆天興軍親衛將士側耳傾聽着遠處傳來的殺喊聲,疑惑不解的望着尉遲恭。

尉遲恭沒有下令,原因其實很簡單。尉遲恭官宦世家。不過在其父亡故之後,家道中道,尉遲恭曾有一段時間打鐵爲生的經歷。作爲曾經最底層的一員,尉遲恭非常清楚這些民夫的秉性,若非逼得他們實在過不下去了,他們是絕對不會鋌而走險的。現在這羣可憐的人,必逼得活不下去,官逼民反的事情,出現在自己身上,這讓尉遲恭產生一種非常荒謬的感覺。

事實上,尉遲恭對民夫非常同情。當然他也和無數熱血青年一樣,心中有一個俠客夢,痛恨貪官污吏,懲強扶弱,劫富濟貧。尉遲恭怎麼也沒有想到,有一天他會站在弱者的對立面。然而,作爲天興軍主將,平定叛亂又是尉遲恭的職責所在。

所以,尉遲恭站在大帳外,異常糾結。就在這時,天興軍前營偏將軍劉遠濤、左營偏將軍伍凌召、後營偏將軍張仲海、右營偏將軍左嗣源全部抵達中軍大帳。

看到衆將領到齊,尉遲恭的腦袋中靈光一閃,終於想到一個可以兩全齊美的辦法。

尉遲恭道:“前營劉遠濤!”

劉遠濤出列拱手抱拳道:“末將在!”

尉遲恭道:“爲防唐軍偷營,爾部需嚴防死守。”

劉遠濤道:“營在人在,營破人亡!”

尉遲恭又道:“後營張仲海、右營左嗣源!”

“末將在!”

“你們兩部,各調兩千人,加強左翼防守,暫歸伍凌召節制!”

還沒有等張仲海、左嗣源二人領命,便望見尋相異常狼狽的跑來,此時他的頭髮披散開,臉上還有血污。看到尉遲恭,尋相彷彿遇到了救命稻草,語氣中帶着些許惶恐:“尉遲將軍,快命令部隊平定亂軍!”

儘管尉遲恭很想拿着他手中的那根馬槊,將尋相那張臉砸開花。不過,劉武周確實是對他有知遇之恩,讓他叛變劉武周尉遲恭還真做不出來。儘管尉遲恭很同情這些民夫,但是他是官,那些民夫現在變成了匪徒,官平匪乃是天經地義。

尉遲恭道:“尋副將,你不感覺這場叛亂來得太突然嗎?”

尋相正想說:“突然個屁,要不是劉三那個廢物……”尋相轉念一想也是,若是追究起來,劉三固然該死,他也有識人不明的罪責。於是,尋相便順着尉遲恭的話道:“尉遲將軍的意思是?”

尉遲恭道:“民夫突然作亂,想來也是民夫營混入了唐軍細作,唐軍細作蠱惑民夫作亂,定然所圖不小,若是讓其趁亂焚我糧草,或是器械,我軍定會損失慘重!”

尋相想趕緊從這次民變事件中把自己摘出來,立即附和道:“尉遲將軍所言極是,所言極是……“

尉遲恭不再理會尋相,向後營張仲海、右營左嗣源下令道:“後營張仲海、右營左嗣源!”

“末將在!”

“你們二人嚴防糧倉草庫,若有差池,提頭來見!”

“遵命!”

尉遲恭既命令部隊嚴加防守,又臨時制定出了暗語和口令,總算拖延了一柱香的時間。尉遲恭心中暗歎:“本將軍能做的只有這麼多了,爾等若是識相便往綿山跑,或許可以逃得性命!”

這次馬三寶這次舉事,與歷史上的農民起義大有不同。雖然說馬三寶籌備的時間雖然短,然而跟隨馬三寶與娘子軍將士,都是原來的關中義軍大小頭目。他們對於如何蠱惑人心,挾裹百姓有着豐富的經驗。

馬三寶率領這數十名娘子軍將士潛入民夫營,一直隱而不發,就是等一個舉事的契機。當劉三屢次搶奪民夫營的女子,供突厥人銀(和諧)樂,馬三寶就是要等這個民怨積攢到一定程度,終於民怨爆發了。

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馬三寶開始舉事。馬三寶率先娘子軍舊部作爲骨幹,將民夫中最強壯的一部分人組織起來,得到八百餘名敢死隊。於是馬三寶率領這八百敢死隊向守衛民夫的天興軍發起猛攻。

以極短的時間內,將看守民夫營的天興軍三百餘人,盡數殲滅。在戰鬥中,馬三寶表現出了頑強而兇悍的戰鬥作風,不僅威懾了天興軍士兵,同時也給了舉事民夫們極大的信心。

和一般起義部隊不同,馬三寶並沒有率領這支連木棍都沒有做到人手一根的烏合之衆向天興軍守軍的糧倉和草料庫發起進攻。

而是將天興軍大營外的十數座民夫營連續端掉。

當尉遲恭率領親衛隊抵達率先起事的民夫營時,馬三寶已經挾裹了上萬民夫。儘管尉遲恭的親衛隊只有一千將士,可以面對馬三寶率領的上萬連木棍都沒有做到人手一根的民夫。基本上不存在戰鬥問題,如果鎮壓的話,尉遲恭可以說只需要一個急衝鋒就可以將這萬餘民夫盡數擊潰。

然而,馬三寶根本就沒有興趣與尉遲恭決以高低,他早已率領民夫跑進了綿延不絕的綿山中。

望着最後率領八百餘名基本上摸着武器的叛軍,尉遲恭並沒有下令進攻,反而衝馬三寶點點頭,暗道:“還真是一個聰明的人!”

隨後趕到綿山腳下,發現上萬名叛軍已經全部逃至綿山深處,尋相頓時暴跳如雷:“怎麼不進山追?”

尉遲恭淡淡的道:“若本將軍率軍進入剿滅叛軍,大營空虛,被唐軍趁虛而入,你吃罪得起嗎?”

尋相一時無語,他不是想不到唐軍此時無力反攻,然而正如尉遲恭所說,唐軍若是鋌而走險,他還真吃罪不起。

……

黃河東北轉折向南處,有一座高不過十丈,方圓不過兩千步的小丘陵。陳應策馬站在這座小丘陵上,望着黃河北面的土默川(今天呼和浩特平原)一臉感慨道:“恐怕所有人都以爲本將軍會挾勝利之勢,進夏轉而進攻慶州,一舉拿下樑師都。他們絕沒有想到,本將軍居然出現在這裡!”

劉統仔細的打量着這座不起眼的小土丘道:“大將軍,這裡地處陰山山谷谷口,咱們在這裡若是建一座城,若突厥人從陰山內衝出來,必先在這座城下撞向頭破血流,縱然不能完全堵住突厥人的兵鋒,卻也可以爲後方贏得寶貴的時間!”

陳應這才恍然大悟,他原本感覺這裡異常熟悉。經過劉統提醒,這才明白過來。這裡難道不是後來景龍二年(公元702年)張仁願在此築造的東受降城。

陳應搖搖頭道:”沒有必要!“

劉統和許敬宗異常疑惑的道:”大將軍的意思是?“

第一零一章鬱悶的茹綝·臧古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三十章陛下您真要殺微臣第二零六章有進無退不死不休(爲堂主無想無情加更)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四十一章恨意滔天第二十三章一車八馬十萬斤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十八章朕考慮考慮再作決定(一更)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八十七章西征第一戰血染赤砂山第四十六章活埋(二更求訂閱)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一五八章不識好歹送你歸西(三更爲長老陳應加更)第六十三章以言入罪此乃亡國之音也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一百零一章齊王妃爲何出現在陛下寢宮第五十七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爲堂主四季來財會喝酒萬賞加更)第二五一章只殺人不要口供第五十三章封爵延安郡王(三更求訂閱)第六十七章躺着中槍第八十六章尷尬第四十七章排憂解惑袁天罡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九十二章百姓思安天下思安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一二八章陳應的王道與霸道第四十六章一人可抵十萬雄兵(一)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三十六章初見侯莫陳虔會第六十八章急轉而下(四更)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第九十八章吐蕃人怎麼變得不能打了?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八十八章罪惡的奴隸貿易(上)第五十章得道者多助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二十八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第一四八章就算把天捅個窟窿那也無妨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四十三章如何才能兩全其美(二更)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二四一章殺自己人會殺上癮(一更)第三十章新官上任立威第二七五章功夫再高也怕火燒(二更)第一六五章陛下臣給你講個故事吧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第一九五章李世民氣吐血了第七十八章打造一百艘五牙戰艦有必要嗎?第四十一章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一六零章發動雪塬冬季攻勢(二更)第七十四章一個都不會放過第八十三再見楊蓉第三十九章皇室最大丑聞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一百零三章白旌黃鉞節度安西第八十三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七章屁股決定腦袋(一更)第九十九章一箭雙鵰除隱患(一更)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二章宣示主權第二一五章要殺要刮看心情第七十三章兵部尚書參預朝政第六十四章涼州鮮血已經流乾(二更)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三十三章初會李建成(下)第一六四章誰能橫刀立馬唯我陳大將軍第五十三章弱國無外交(二更)第一一零章花兒溝之血肉磨坊第四章得妻如此夫婦何求?(二更)第四十八章道不同不相爲謀(一更)第四十九章下輩子做個好人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一六一章從源頭扼殺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十章老兵不死第七十九章長孫的疑惑(一更)第二一零章被打得懷疑人生了第二七八章秦王殿下許久不見第二十五章濃濃的酸醋味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六十六章一條道走到黑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二七一章洺水河畔不死不休(二更)第一章我李世民會回來的第三十一章這就叫不到大河心不死第二一八章國家的信譽最爲重要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二七三章私通後宮且有苟且(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