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王薄降唐(二更)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同時,渭河流流域也是人文初祖軒轅皇帝和神農炎帝的發源地。渡過渭水北上,也就意味着陳應徹底離開了長安的範圍。

人們嚮往長安的繁華、熱鬧,然而陳應卻非常不喜歡長安這座城市,他感覺自己只要進了長安,就像鳥兒入籠。離開長安城的剎那,陳應感覺渾身上下都說不出的愜意。

當馬車軲轆滾滾行走在渭水的便橋上時,陳應的大腦浮想聯翩,正是這座便橋八年之後,李世民在便橋之上設疑兵之計,與突厥頡利可汗殺白馬結盟,當然這個代價也是相當巨大的,李世民將長安府庫所有財帛全部送給了頡利可汗。

陳應滿是惡意的想着,只要有自己在靈州一日,突厥休想南下一步,恐怕也沒有未來的渭水之盟了。當然若是給自己七八年時間的經營,靈州就算不是鐵壁一塊,至少也是突厥難以涵洞的。

就在陳應浮想聯翩的時候,馬車突然一頓。

陳應掀起馬車的車簾,擡頭衝趙純陽道:“怎麼回事!”

事實上不用趙純陽回答了,陳應自己就已經看到了,官道旁邊出現一大隊彪悍的扈從騎兵,而爲首的一人,居然是陳應的熟人——薛萬徹。

陳應與薛萬徹在涇陽並肩作戰之役,說是戰友也不爲過。

雖然李建成並沒有出現,可是看到薛萬徹出現,陳應哪裡還不知道李建成就在附近?

然而薛萬徹好像在有意顯擺自己的騎術,策馬衝向陳應的馬車。趙純陽並沒有認識薛萬徹,還以爲薛萬徹心存歹意。當既大手一揮,定遠軍越騎騎則排成槍騎兵衝擊隊形。

薛萬徹看着那些端着鉤鐮槍,排成一堵長槍騎兵牆的騎兵,直感覺頭皮發麻。距離陳應的馬車還數百步遠的位置,薛萬徹緊急調轉馬頭,衆扈從騎兵緊隨其後。

“將軍……”

陳應搖搖頭道:“不用擔心,是東宮薛將軍!”

陳應趕緊跳下馬車,從騎兵將士手中要過一匹駿馬,翻身上馬,朝着樹林飛奔而去。

果然沒過多久,遼闊的樹林中有一片大空地,支出一個龐大的帷幕,一身戎裝的李建成看到看着陳應到來,原本冰冷的臉色,出現溫悅:“本宮未能給陳將軍踐行,深感遺憾……”

李建成伸手指帷幕之內,十數只大小不等的矮桌,矮桌上擺着牛羊肉食和若干酒水。

“陳應何德何能!”陳應突然發現薛萬徹麾下的扈從騎兵身上都揹着行軍乾糧袋,箭壺也是戰備狀態雙箭壺,五十隻箭矢,還有羊頭破甲箭(既三棱箭)十隻,水囊、還有陳應發明的單兵睡袋。還有箭囊、水壺、行軍背囊,似乎不像是外出遊玩的樣子。

陳應試着問道:“太子這是要去往何處?”

李建成悠悠的嘆了口氣道:“劉武周分兵猛攻汾州和晉州,三胡向父皇告急,連血書都寫了,父皇……哎,作爲兄長,本宮也不能不管!”

李淵不是不想管晉州,而是隋北海通守鄭虔符和文登縣令方惠整降唐。鄭虔符和方惠整不算什麼,關鍵是王薄要降唐了。

王薄此時和李密並不一樣,王薄控制着東海(今江蘇連雲港)、齊郡(今山東濟南市)、東平(今山東鄆城)、任城(今山東濟寧市)、平陸(今山東汶上附近)、壽張(今山東梁山北)、須昌(今山東東平縣西北)等地,王薄擁有十數萬人馬。李淵爲了保持對王薄的威懾,特意將大唐精兵強將,駐紮在長安附近。

在李淵想來,晉陽兵多將廣,儲備的糧草和甲冑又多,又有竇誕、宇文歆、劉德威等輔佐,一時半會不是有什麼事情。晉陽最大的問題就是李元吉脾氣暴虐,與將領離心離德,只要去一員可以管得住李元吉的人到晉陽,晉陽之危將不戰自解。

陳應聽到這話,心中暗歎。歷史不可避免的還是發生了改變,原本歷史上晉陽之危,李淵先後派出的是裴寂,只是可惜,裴寂同樣沒有解決晉陽之危,反而把晉陽丟了。

裴寂丟了晉陽,影響不大,因爲裴寂本身就是李淵的好基友,二人情同莫逆,哪怕兵敗河東,李淵也沒有怪罪裴寂,一如既往的信任有佳,可是李建成卻不能去,一旦陷入河東這個漩渦裡,李建成再想全身而退,可就難了。

陳應愁眉不展的望着李建成道:“太子殿下,此去河東是不是陛下明旨?”

陳應思來想去,如果不是李淵的明旨,讓李建成趁機抽身,別摻合這趟渾水。

李建成聽起陳應語中隱約有所暗指,眯起眼睛望着陳應道:“難道陳將軍認爲本宮此去晉陽會凶多吉少?”

陳應搖搖頭道:“非是如此,門下只是只認爲不值!”

陳應如果順着李建成的話說,恐怕李建成不去晉陽也不成了。

事實上李建成和李世民一樣,都是帶兵的出身。當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建大將軍府,授李建成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封隴西郡公。李淵自領中軍,就是右統軍大都督則是李世民。李建成奉命率劉文靜、王長諧等數萬人屯永豐倉、扼守潼關、大敗屈突通。李建成只是在被封爲太子之後,這才坐陣長安,不再外出領軍。若是陳應敢質疑李建成的統兵能力,恐怕只會適得其反。

“不值?”李建成目光如電的望着陳應,一字一頓的道:“在陳將軍看來,晉陽作爲唐龍興之地,難道就不值得本宮一去?“

陳應毫不畏懼的望着李建成道:“下臣認爲,太子殿下此時去晉陽,實爲不智!”

“哦!”李建成聽到這話,眼中閃過一絲不滿,臉上掛着溫怒:“按陳將軍所言,如何纔算明智之選?”

陳應嘆了口氣道:“太子殿下,如今王薄、杜伏威等先後投降大唐,若太子殿下此時離京,王薄和杜伏威、李密麾下皆被秦王殿下收爲已用,此消彼長,非是大唐社稷之福!”

聽到這話,李建成的臉上浮現凝重之色。李建成的眉頭微蹙,淡淡說道:“難道晉陽就置之不理?”

“而是兩害相較取其輕,兩利相較取其重!”陳應道:“非是置之不理,而是要分出輕重緩急,晉陽之危,莫過於將帥不和,太子殿下去晉陽可以穩住齊王,難道平陽公主去晉陽,就穩不住齊王了嗎?”

第一百零二章臣不敢奉詔第二八四章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絕不能動第一六四章楊文乾造反真正的原因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一四九章命根子的問題第二一九章更加兇險萬分的戰場第一二四章李秀寧威服三軍的秘訣(一更)第一一三章陌刀揚威(上)第二百七十八章事出反常必有妖孽第十一章就算傾家蕩產也還不起第一三七章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二更)第二三一章等着看好戲吧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五十四章相逢一炮泯恩仇(一更)第二二九章出奇不意冒雨進擊(月票二百加更)第一二六章薛仁貴攜美闖安西第一零一章鬱悶的茹綝·臧古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討厭有人拿手指着我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九十章族不爲己天誅地滅第二三五章常在河邊走沒有不溼鞋第一二六章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三更)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三十一章鑄造軍魂第一六八章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一更)第一零五章黃沙百戰穿金甲(三更)第三十章平陽公主有難第八十七章出鎮西域大都護(二更)第一五六章生殺大權一念而決(一更)第九十章魔高一尺第九十九章人爲財死鳥爲食亡第十一章欲取之必先予之(一更)第一五九章山河變色舉世攻唐第二十六章大唐崛起第二十九章一戰而成全功第三章郭子和第一九八章冤大頭不宰天理難容第二十七章栽贓嫁禍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八十七章出鎮西域大都護(二更)第六十七章馬三寶的逆襲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二一一章你會不會保護我一輩子第十五章夏國凌敬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九十五章一人做事一人當第一三一章縱有百萬何懼之有第十五章不做不錯多做多錯(一更)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一六一章王世充註定空歡喜?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一零五章意馬心猿到卿卿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二七四章無論勝敗生死不相負(一更)第一五二章得罪陳應後果很嚴重(二合一大求票)第四十三章律法與手足之情如何抉擇第一三三章陳應的立威方式(二更)第三十六章戰略計劃第六十三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二更)第九十章長安新貴第十三章割腦袋換糧食第一九八章以戰養戰就食於敵第一三三章陳令公不幸何人得利?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一二二章以己之短擊敵之長第七十八章楊恭仁的打算(上)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五十七章噁心到了第二三八章外強中乾斬首行動第八十三章鬧大了第一五零章被太子妃恨上了怎麼辦?第六十一章屍骨如山血流成河(一更)第十章大凶之地第四十六章人性的劣根第一七八章會叫的孩子有奶吃(爲仁者無敵87加更)第二三一章要麼沒命要麼拼命第一七八章被燒壞的玉鉞第一八三章化學從娃娃教起第十六章百國會盟馬踏長安第三十四章匹夫無罪懷壁其罪第六章陳應心中的魔鬼(爲書友37036439飄紅加更)第一一二章給臉不要要頭何用?第三十五章搶劫的利器第一七七章被遺忘的大唐海軍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四十五章揮金如土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第八十六章尷尬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第十章窮得只剩錢了(二更)第一百章奪軍(上)第七十四章陌刀狂舞尿意盈盈(二更)第五十四章人啊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