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

“公主殿下,你也知道,臣當時只有四千餘將士,要想抵抗二十餘萬突厥軍隊非常困難,更何況役斃突厥可汗這樣的功勞實在太大,臣又私心。就順水推舟,默許此事!”陳應道:“此事,臣連太子殿下都沒有說,還請公主殿下爲應遮掩一二,陳應當牛作馬以報公主大奮發!”

陳應敢這麼跟李秀寧去說,自然不怕李秀寧和李淵去核實。包括阿史那思摩在內,皆宣誓效忠陳應,讓他們做一個僞證,根本不存在任何問題。

李秀寧疑惑的望着陳應道:“可是……這和你去不去晉州有什麼關係?”

“問題?問題大了!”陳應的聲音陡然高了八度:“臣……其實也有私心,私下與俟利弗設有過飢餓粗,只要臣不揭穿他殺害弒兄篡位的陰謀,他向臣承諾不進攻靈州。如今準備進攻晉州的是俟利弗設的親弟弟阿史那咄苾,若是讓臣領兵支援晉州,俟利弗設肯定會下令他的弟弟阿史那咄苾不惜一切代價,猛攻臣所部,到時候沒但晉州之危,無法解除,而且也會勞累大軍損兵折將!”

李秀寧聞言,頓時也沉默了。只要陳應死了,俟利弗設自然不會向一個死人信守承諾,只要猛攻靈州,恐怕不僅晉州危險,而且靈州也肯定保不住。

陳應自然知道李元吉依仗着皇四子的身份,在晉陽胡作非爲,搞得天怒人怨。就算打死他,他也不願意去趟這個渾水。

這個李元吉再怎麼着,也是太子李建成的一母胞弟,關係莫逆,別說陳應就是換了裴寂也一樣拿李元吉沒有什麼辦法。萬一李元吉的驢脾氣上來了,逼着自己去跟突厥阿史那咄苾單挑,這事李元吉還真能幹得出來。

況且,李元吉丟失晉陽就是因爲當時劉武周率領五千名騎兵到了黃蛇嶺,李元吉派遣車騎將軍張達帶領一百名步兵先去試探。張達嫌人太少,堅決要求不去。李元吉強行派遣,一到黃蛇嶺就被殺光。張達憤恨惱怒,就爲劉武周當嚮導攻克了榆次縣城,進逼併州。

車騎將軍在西漢時期爲武將第二品,位次於太尉和大將軍,爲實權軍中第二人。雖然說到了唐朝,車騎將軍僅爲正四品常設將軍,可是李元吉硬逼着一名正軍級將領,帶着一百名士兵當偵察連長,也絕對不是人乾的事。

李秀寧沉默了,眉頭皺起一團。

陳應上前小心翼翼的道:“其實,晉陽之危,看似兇險,實則不足爲慮!”

“哦!”李秀寧好奇的問道:“此話怎講?”

“無他!”陳應道:“晉陽大總管齊王殿下,年輕太輕,不能服衆,若是換一老持承重的大臣前去,節制諸軍,以晉陽數萬精銳之兵,十數萬石積蓄之糧,以及大唐在晉陽的人心基礎,定能保晉陽固若金湯。”

……

與此同時,甘露殿內,一個鬢花白麪上卻無半根鬍鬚的老宦官小心翼翼的給李淵點燃檀香。這名宦官叫馬紹宏,如今官居內侍省內給事。最近李淵睡眠質量不佳,經常會在噩夢之中醒來。馬紹宏急看中眼裡,急在心裡,就讓御醫調配新式檀香,特意在檀香之中加入了些許安神醒腦的藥物。

莫約小半個時辰,李淵昏昏欲睡。馬紹宏走到李淵身前,正勸李淵休息,卻發現李淵眼睛中閃爍着精芒。

馬紹宏微微詫異,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上了嘴巴。然而馬紹宏的一舉一動,卻盡收李淵的眼底。李淵道:“你這老貨,有話就說,有屁就趕緊放!”

馬紹宏進宮是開皇十三年的時候,如今算算也快三十年了,歷經楊堅、楊廣、楊侑、李淵兩國四任皇帝,偏偏馬紹宏雖然不是聖眷獨寵,卻也簡在帝心。

看着李淵發怒,馬紹宏道:“如今在長安城內突然出現一股謠言,說得有鼻子有眼,坳奴以爲,還是需要讓陛下知曉!”

“哦!”李淵眉宇之間閃過一絲詫異,他用左監門衛監視長安,按說有什麼流言,他應該知道,居然讓一名內給事先知道了。李淵道:“什麼謠言?”

馬紹宏躬身道:“是關於靈州總管陳某!”

這所謂的流言,其實李淵還真聽過。大體意思是說新任靈州總管陳應原本乃是陳後主陳叔寶的第二十個兒子,本名陳綽。楊堅滅陳,陳叔寶被俘虜幽禁在洛陽。

楊廣繼位以後,對陳叔寶逐漸放鬆警惕,就連陳叔寶的五子南海王陳虔,後被楊廣委任爲涿令。六子信義王陳祗,爲大業中通議郎。七子邵陵王陳兢,大業中,爲國子監丞。八子會稽王陳莊,大業中,爲昌隆令。九子東陽王陳恮,大業中,爲通議郎。十子吳郡王陳藩,大業中,爲任城令。

二十子陳綽,最終在陳叔寶的異母弟陳叔達的策應下,從幽拘陳叔寶的洛陽逃出,最終陳綽在親信家人和士卒的保護下逃出生天,逃往長安,託庇於蘇護府中,以家奴身份作掩護長大成人。

這個說法很是像模像樣,從年齡上來看,陳叔寶卒於仁壽四年(公元604年),在這一年楊堅病死,在這前後,楊廣的主要精力都在放在奪位登基。而陳應今年看上去十六七歲,然而從蘇護府上得到的確切消息說,陳應應是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出生,也便是說如今陳應的真實年齡是十八週歲,只是因爲皮膚白皙,看上去顯得更小而已。要說陳應就是陳綽,陳後主的兒子,這確實是可能的事情。

在加上陳應在涇陽整軍經武頗有權謀手段,而且在平定旁企地之亂和入援靈州顯示的能力,這都絕非一個普通的奴僕能夠做到的事情,因此這個謠言雖然近期才興起,隨着時間的推移,卻已經傳得沸沸揚揚了。

如果這個消息在楊廣時期,楊廣根本就不會放在心上。現在到了唐朝李淵更加不足爲慮,當面,如果陳應真是陳叔寶的兒子,倒是可以利用一番,將來大唐收復江南,讓陳應掛帥出征,或隨軍撫慰江南百姓。

“一派胡言,不必理會!”李淵卻嗤之以鼻:“陳亡已經三十年了,就便是陳叔寶活着,又能起到什麼作用?”

馬紹宏微微一笑道:“陛下,老奴也就當個笑料,這些事情,其實覈實一下也不打勁,如今這陳叔達正在長安,任黃門侍郎,他是當事人,事情真僞,一問便知。”

李淵點點頭:“夜了,安歇吧!”

就在這時,腳步聲響起。一名小宦官躬身道:“陛下,廣寧郡王求見!”

廣寧郡王是李道興的爵位,他和李道宗一樣,都是李淵四叔李璋的孫子。也算是李淵的堂侄。

李淵自然清楚李道興想來做什麼,用毋庸置疑的說道:“不見!”

小宦官又道:“廣寧郡王說了,陛下不見,他便跪死在宮外!”

“哼,想跪就讓他跪着!”李淵拂袖道:“起駕,去尹德妃那裡。”

第二十七章束手就擒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一百零四章他必須活到那個時候第二十五章艱難的選擇(二更)第八十八章本將軍的鐵槍早已飢渴難耐了第一六九章我是低估了你們的無恥第二二一章新概念戰爭(三)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九十五章一人做事一人當第八十四章日進斗金的聚寶盆第一四零章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第九十章原來都是宇文化及搞鬼第六十九章以其人之道還施彼身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驚長安(一更)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八十章寧殺錯勿放過(二更)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二零零章會見之前殺威棒伺候第一七四章最後的瘋狂第八十五章算計劉文靜第二十六章羅士信遇刺(二更)第九十六章古浪鎮殺意滔天第一三零章紙糊的洛陽城(三更)第八十八章西域萬里唱秦風(三更)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四十章戰陣殺機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二六一章國之將亡必出妖孽(三更)第一二六章背嵬軍進攻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一二零章單雄信必死的理由第八十九章許敬宗的節操(三更)第一七九章打虎親兄弟上陣夫妻兵(第二更)第八章大唐涇陽總管第四十五章揮金如土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三十章平陽公主有難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一四二章小官鉅貪防範未然第九十七章風靡天下第五十五章是時候以權謀私了第二零四章神仙打架小鬼遭殃第十一章遇治則仕遇亂則隱第八十章招攬羅士信(上)第二零一章利益均沾皆大歡喜第一八二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六十八章殺一人爲罪屠萬人爲雄第二八六章手足之情兄弟之義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一五四章皆大歡喜的搶劫第五十六章斬將奪旗捨我其誰第八十章喜歡順杆爬的武士彠第九十二章折服許敬宗下(三更)第七十八章一萬泉邊磨刀霍霍第四十九章一羣養不熟的白眼狼第六十六章人不爲已天誅地滅第五十三章一頓家常便飯弄得軍心大亂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五章誰能力挽狂瀾唯有陳大將軍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五十六章驚人的發現第一四六章李秀寧解決問題的辦法第五十三章太誇張了第一三二章好兵都是打出來的第一七三章此戰非戰之罪第四十一章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六三章必死之戰以殉社稷(二更)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二三四章王世充瘋狂的反撲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二八八章太子你什麼時候當皇帝?第七十六章陌刀會教他們學會卑謙(二更)第九十七章宿命裡的相逢第九十五章大計劃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一一八章僭越大罪相當於扯旗造反第五十八章失敗的暗殺第一百零二章讓松贊干布與頡利爲伴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十三章讓鋼鐵成爲大唐的脊樑(一更)第二十一章李世民的決定(補一)第二三二章血腥撕殺三軍爭勇命已許國此身成鬼第六十章空頭支票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一百零一章禍從天降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二三七章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七十二章柳成蔭第四十七章此情可待成追憶第四十七章大唐皇家軍事學院第一七七章洺州我劉十善又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