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政治風暴(三更求訂閱)

此時的陳應就像一個小孩子,看見一羣螞蟻掉到一個坑裡去,而手邊又有一堆沙子,便忍不住冒出把沙子推過去埋掉螞蟻這樣的念頭來。

這個念頭讓陳應心裡一驚,他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冒出這樣的衝動來,因爲這並非原先的計劃啊——難道是我心中的惡念?可這念頭出現的時候,又顯得何其自然。

揮手之間便判了數千人的死刑——這是何其大的權柄,雖然邪惡,卻又充滿了誘惑力。陳應忽然之間,有些理解項羽、白起等人爲什麼會幹出那樣的大惡事了,或者那不止是一種軍事上的需要,或者那也是一種心理上潛藏着的衝動。

對這些俘虜來說幸運的是,這次等待他們的不是活埋,唐軍之所以將他們趕到這裡,只是因爲在這裡他們難以逃跑而已。

可這時看着底下擠在一起的三萬餘人,陳應卻一時不知該如何選擇。

活埋?

或許還真是一個一勞永逸解決問題的辦法。

諸胡都是畏威不畏德,薛仁貴在龍朔二年(662)率領唐軍與鐵勒交戰於天山,鐵勒派幾十員大將前來挑戰,薛仁貴應聲出戰,獨挑幾十人,連發三箭,敵人三員將領綴馬而亡,敵大軍見之,立即混亂,薛仁貴指揮大軍趁勢掩殺,遂不時,敵人大軍投降.因爲鐵勒騷擾唐邊境達數十年之久,薛仁貴命令將投降兵就地活埋,以除後患。

永淳元年(682年),單于都護府(治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檢校降戶部落官阿史德元珍投奔於自稱突厥可汗的阿史那骨篤祿。阿史德元珍進犯幷州(今山西太原)與單于都護府北境,又入侵雲州,薛仁貴奉命征討。突厥人問:“唐朝的將領是誰?”回答說:“薛仁貴。”突厥人說:“我聽說薛將軍流放到象州已經死了,怎能復生?”薛仁貴脫掉頭盔去見他們,突厥人仔細一看大驚失色,都下馬排隊拜揖,漸漸逃走。薛仁貴乘勢追擊,大敗突厥軍,斬殺上萬人,俘虜兩萬餘(一作三萬)人,奪取駝馬牛羊三萬餘頭,取得雲州大捷。

坑殺掉他們,從而造就自己的無敵的威名!陳應想到這裡,心中一陣激動。就地陳應正想揮手下令的時候,看到一名突厥女人懷抱着一名年幼的孩子,孩子正哇哇大哭。

看到這一幕,陳應的心又軟了下來。他畢竟成不了薛仁貴,當不得讓敵人望風而降的將軍!

陳應朗聲吼道:“你們想不想當一輩子奴隸?”

杜善果將陳應的話翻譯成突厥語。聽到陳應的問話,衆戰俘紛紛搖頭!

“現在本總管給你們指一條明路!”陳應接着吼道:“靈州附近有大小十一座石炭礦,你們將被分配到各自的炭礦之內,以十戶甲,十甲爲堡,十堡爲鎮,全部分爲三十三鎮,或是挖掘,或是運輸,怎麼幹活本總管不管,以挖得最多最快的三個鎮,本總管給你們特赦,赦免你們三個鎮的奴隸身份,給你們落大唐白籍!”

白籍,是唐朝戶籍制度的一種。唐朝戶籍分爲九等,既上上等、上中等、上下等,中上等,中中等、中下等、下上等、下中等、下下等!在這九等之外,還有白籍,所謂的白籍就是用白色的紙書寫的帳薄,專門用於歸附諸族。白籍之上,則是黃籍,這個黃,跟皇族沒有關係,只是代表着更高一層的戶籍。可以算是大唐自由耕農、商賈、匠戶之類。

可以這麼說,白籍在大唐,幾乎等於後世美國的綠卡。白籍之民,依舊享受大唐軍隊的保護和律法的約束。

衆戰俘頓時沸騰了,幾乎無人不動容。成爲大唐的百姓,哪怕只是白籍在五年一考過程中,只要不違法亂紀,按章納稅,沒有不良紀錄,不可以轉化爲黃籍。切切實實的過上好日子。

陳應接着道:“你們要是敢譁變或逃跑,被抓住之後,立斬不赦!任何人只要舉報試圖逃跑或作亂的人,獎勵十石糧食!”

陳應的這個設定,就是一邊天堂,一邊地獄。

從這天開始,靈州城外十一座礦山開始瘋狂的挖煤,衆突厥戰俘都不約而同的玩命幹活,很快,靈州城完全使用煤炭取代的木炭或乾柴。消耗的煤炭,遠遠沒有挖出來的煤炭快,靈州城內的煤炭遠堆越多,快要放不下了。

看着靈州城內到處瀰漫着濃濃的煙霧,到處都是熱氣騰騰。實在消耗不掉的煤炭,楊則尋思着要將整個靈州的所有大街小巷全部修成火炕,讓人們在大街上也感覺不到寒冷。

聽到楊則的這個瘋狂想法,陳應趕緊叫停。

說不定楊則真敢這麼幹。

陳應道:“煤炭再多也不能這麼浪費,這讓樣啊,本總管查閱過靈州縣誌,發現靈州盛產鐵,將突厥戰俘分出一部分去開採鐵礦,讓多餘的煤炭用來鍊鐵!”

“煤炭怎麼能鍊鐵?”楊則雖然不擅長鍊鋼,卻也知道鍊鐵必須用木炭,而且是上好的柳木炭。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事實上古代的這個常識是錯誤的。陳應再怎麼說也是在後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他當然明白,因爲煤中所含的有害成分較多,所以用來鍊鋼的時候會影響鋼鐵的品質。在後世無論鍊鋼還是鍊鐵,事實上用的並不是直接的煤炭,而是焦炭。而焦炭比較純淨,適合鍊鋼鍊鐵。

高爐的建造並不複雜,五十年代末的“大躍進”,號召全國人民鍊鋼鐵,甚至有的小學學生、生產隊村民、副食品商店售貨員都組成一個個鍊鐵小組,建造高爐來鍊鋼鍊鐵。那些高爐的技術水平理論上是能夠鍊鐵的,但是技術掌握不過關,所以大多不了了之。

陳應找來林傳福,將記憶中高爐解釋給林傳福聽。

林傳福作爲專業人士很快就提出了這個高爐中會遇到的技術難題耐火磚和風箱。

耐火磚是用耐火黏土或其他耐火原料燒製成的耐火材料。淡黃色或帶褐色。主要用於砌冶煉爐,能耐1,580℃—1,770℃的高溫。也叫火磚。例如耐火粘土磚、高鋁磚、硅磚、鎂磚等。

陳應雖然知道高鋁磚和硅磚甚至鎂磚,但是他知道的只是一個名稱,連什麼樣式都沒有見過。更何況在這個時代,化學元素還是一片空白想找到這些材料,還真不是一個容易的問題。

陳應並沒有被困難嚇倒,他讓部隊教給魏文忠、高允權和何月京三個負責進行訓練,他則帶着林傳福等一批工匠進行試驗。

沒錯,陳應採取了一個非常笨的法子,就是利用不同材質的粘土,進行反覆實驗。就在陳應在靈州進行大鍊鋼做準備的時候,陳應在靈州之戰的戰報也傳達到了長安。

陳應還不知道他自己這個異世蝴蝶,給長安進行掀起了一股政治風暴。

第二零一章程知節血染風采第七十章投降的姿勢不對(二更)第一四五章朝廷的風向變了第一四九章妥協會養成習慣第二十七章衆生的煩惱無量無邊第二五三章扶持和背叛皆在一念之間第一七一章莫離支不要再做夢了第二十九章等的就是你(一更)第二七七章你們這些敗家仔(二更)第十八章據爲已有第二章扯虎皮拉大旗(四更)2018我們一起快樂前行!第二六九章不問蒼生問鬼神(二更)第一五五章不知不覺陳應也老了第六十九章頡利聽說你的胡旋舞跳得不錯第五十章龍城飛將(三更)第九十六章善惡一念之間第七十五章天子欲賜婚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三章戰場上見(一更)第一五三章原始的化學武器攻防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一章靈武十八鎮第一六零章安西率先進入工業革命第三十章作繭自縛第五十章感覺不對勁第一五九章尷尬的長孫無忌(一更)第二四零章殺了他一了百了(三更)第五十一章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第一九九章英明盡毀丟人現眼第一六七章我非常討厭有人拿手指着我第一七三章會師平壤城下第一百章首戰告捷第一五一章長安再聞娘子軍聚將鼓第二十章背信棄義第八十四章廢太子改立秦王第二十三章苟富貴不相忘第二零五章最典型的明升暗降(爲掌門陳應萬賞加更)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二五五章那就學着去適應第九十八章開國元勳之後第二零二章亡族滅種雞犬不留第二零六章有進無退不死不休(爲堂主無想無情加更)第三十八章刺頭(三更求訂閱)第四十七章此情可待成追憶第八十一章李秀寧的下堂書第九十四章重型雪爬犁第八十六章不留下遺憾第二二二章人死鳥朝上不死萬萬年(求保底月票)第八十五章你有我們急需要的東西第八十章追封汝父樑郡王(一更)第五十五章榜樣的力量第六十七章馬三寶的逆襲第一七八章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第五十八章十字路口何去何從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六十四章垂頭喪氣第七十八章娶回一個祖宗第二一一章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二七零章陰謀敗露生死時速(一更)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二五八章兩國交兵禍不及妻兒(一更)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二七七章你們這些敗家仔(二更)第二五八章鑄犁爲劍征戰四方第六十一章計中計第六十一章刀中王者第八十章爲什麼會有如此多的錢?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一四八章半個時辰攻破函谷關(求月票,求訂閱)第八十三章物竟天擇強者爲尊第一七零章不會有妥協不會有退讓第一五零章根底正纔是最緊要的第十三章進退兩難第二六八章賭場無父子何況夫妻第十五章唐軍會法術第四十五章轉變(一更求訂閱)第二四二章平陽公主大殺四方(二更)第九十三章神炮手一炮而中第三章金秋十月會獵龍城第三章這還算一座宅子嗎?(一更)第四十三章血月殺戮第一四七章不會說人話那就死吧第十九章樹欲止而風不靜第八十九章許敬宗的節操(三更)第五十九章與衆不同的女子第三十章作繭自縛第四十三章如何才能兩全其美(二更)第八十一章三眼神將第一五五章最信不過的就是巧合第六章輸人不輸陣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五十七章屁股決定腦袋第三十二章寡婦製造者(二更求訂閱)第六十一章計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