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

李建成雖然臉上佈滿寒霜,可是他心裡卻笑開了花。

雖然,他的計劃依舊是利用,陳應斬殺劉玄意的罪名,讓陳應被正法,從而完美地將陳應從臺前移居幕後。

計劃雖然是計劃,不代表李建成心中就舒服。

現在好了,李秀寧替他出了這口惡氣。

“以下犯上。”

在封建時代,這可是十惡之一,就算新君登基,或者皇帝想要大赦天下,十惡都不在赦免之列。

表面上,李秀寧在質問李建成,當不當殺?

其實,李秀寧真正的目的就是在質問滿朝衆臣。

只要屁股沒有坐歪,在場的衆人誰敢說不應該殺?在場的文武大臣,他們都是大唐朝廷的既得利益者,享受的就是這個利益帶來的好處。

高高在上,神聖不可侵犯,這是秩序,也是綱常。

如果貴族可以隨意挑釁,肆意冒犯,那還是貴族嗎?還有特權階級的共性嗎?

一旦開了劉玄意這個口子,那以後還得了?

李秀寧非常滿意在場的大臣,特別是劉政會臉上彷彿如同便秘的樣子。

望着這一幕,陳應又喜又憂。

他喜的是,李秀寧終於開竅了,懂得用政治手段去解決問題了。

其實,陳應並不知道。

他其實想錯了。

李秀寧不懂政治?

當然不是,她不是不懂,而是裝作不懂。

李秀寧雖然是李淵的三女兒。太穆皇后竇氏,一生只有五個孩子,四子一女,雖然她排行第三,卻是李淵的嫡長女。

嫡和庶的區別非常明顯,在李淵沒有登基之前,李淵三子三女分別成婚,事實上除了嫡長子李建成娶妻鄭觀音,妻族門第不凡之外,其他都不足而論。

特別是李淵的庶長女,嫁馮少師。可是這個馮少師既沒有郡望,也沒有門第,更沒有才名,雖然歷史留只下隻言片語,說是李世民的親信,但是他什麼建樹也沒有,無非是依仗着長沙公主的身份進入了李世民的視野。

李秀寧則不是一樣,她的親生母親是竇皇后。

以竇皇后的聰明才智,她能不培養李秀寧嗎?

以李淵當時的身份,無論李秀寧嫁給誰,必須與李淵這個西魏八柱國之的一的唐國公嫡長女門當戶對。

李秀寧自從武德四年之後,脫離軍職,退居幕後,彷彿成了透明人。

然而,她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把滿朝文武懟得無言以對。

此時,衆臣的目光,都落在了焦點刑部尚書劉政會身上,衆人或是幸災樂禍。

或是滿臉擔憂。

或是神態怡然。

而陳應則不開心了。

他與李建成秘密執定的這個龐大計劃,最關鍵的是——陳應必須詐死。

一旦李秀寧利用這種方式,給他脫罪,反而會弄巧成拙。

李建成冷着臉,面露譏諷之色的望着劉政會道:“劉卿,你是苦主,你以爲如何?”

“我……”

劉政會作爲刑部尚書。

他豈不知劉玄意確實有自尋死路之嫌。

劉玄意在長安城有自己這個當刑部尚書的爹,無法無天習慣了。

可是,長安是什麼地方?

這是天子腳下,別說是一個刑部尚書,就處是宗室王爺,誰敢橫着走?

左監門衛瞭解一下?

這是天子李建成的耳目,雖然不敢保證,左監門衛可以事無俱細,全部將長安城內的風吹草動都告知李建成。

不過,劉政會卻不敢反駁李秀寧。

他一旦站在朝堂上反駁李秀寧,說以下犯上,不可殺。那麼,他將成爲整個長安,乃至整個天下世族和勳貴的敵人。

佔在整個世族和勳貴階級的對立面,他將會身敗名裂,一無所有。

哪怕他的屁股是乾淨的,可是要論起黑人,世族門閥的戰鬥力絕對爆棚。

對於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史家歷來不乏口誅筆伐的聲討,就連一向公正聞名歷史的司馬遷公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指責秦皇始暴虐的地方多達六十七處。

《漢書》作者班固,在寫到秦始皇的時候,也用了“民力罷盡,斂財不節,法令煩慘,刑罰暴酷”等一些詞彙。

可是,歷史真是這樣嗎?

《史記》曾言“秦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乃分作阿房宮,或作驪山。”事實上,後世考慮古證實,阿房宮夯土臺基上,並沒有任何秦朝宮殿的痕跡,這只是一個規劃。

秦末大亂,驪山七十萬刑徒,沒有參加所謂的起義的大軍,而是甘心情願隨着少府章邯出關平叛,直到被項羽全部坑殺。

感沒有感覺到詭異?生活在水深火熱的刑徒,難道不應臨陣倒戈,共襄義舉?這樣是不是才更符合邏輯?

然而,歷史就是這麼打臉。而我們,偏偏對此執之不疑。

劉政會相信。

一旦他公然表態以下犯上不可殺。

甚至不用等到明天,馬上他就會被黑成一堆臭狗屎,甚至連小時候狗雞摸狗,欺負絕戶門,夜探寡婦門的黑歷史給炮製出來。

坐在錦墩上的裴矩望着劉政會,長長嘆息一聲。

可憐的人,必有可恨之處。

當裴矩再次望向李秀寧的時候,剎那間有些失神。

李秀寧的樣子,似乎變成了年輕時的太穆皇后竇氏。

竇氏是一個奇女子,竇氏年幼時被舅父周武帝宇文邕撫養於宮中,很受寵愛。楊堅受北周禪。

竇氏大哭道:“恨我不爲男,以救舅氏之難。”

竇氏經過廣泛而苛刻的“比武招親”,最終“雀屏中選”的東牀快婿也非尋常人,乃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

李秀寧與其母竇氏都有一個共性,她們對待愛情忠貞,對於意志堅強。

竇氏影響李淵,爲埋葬楊氏隋朝以算是不遺餘力。她爲了保護李淵,不惜用自己的死,將李淵摘出桃李章的必死之局。

而李秀寧同樣,爲了大唐,她赴湯蹈火。

爲了陳應,不惜公然撕下自己戴上了三十餘年的面具。

此時,大唐的文武百官望着站在大殿上神色從容,淡定的平陽公主。

幡然頓悟。

曾經那個叱詫風雲的平陽公主。

又回來了!

平陽公主在隋朝大興城待了兩年,名爲與柴紹成親。

事實上,她的最重要的職責,就是穩居長安,勾連關中豪俠,打探朝廷的風吹草動,爲李淵提供詳細的情報。

她的職責是替李淵清除入主關中的障礙。

真以爲憑藉李淵的名頭,就可以瞬間拉起數萬兵馬,一呼百應。

恐怕李淵在那個時候,也沒有這麼高的威望。更何況,她正式起兵時,李淵、李建成、李世民正在霍邑那個泥潭中深陷,無法自拔。

就在這時,參知政事、尚書右丞戴胄躬身道:“敢問平陽公主殿下,陳駙馬既非大理寺,又非刑部,有何資格冒領刑部與大理寺的職銜?”

李秀寧的俏眉頭微微一皺。

戴胄是大唐最後的法家,作爲一名相國,他要維繫律法的公正。

李秀寧用十惡之一的以下犯上,堵死了衆人的悠悠之口。

畢竟,李秀寧不是法家,這句話看似沒有毛病,卻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執法權。

陳應縱然位高權重,他卻沒有執法權。

雖然陳應是安西大都護府,持白旌黃鉞。

這個白旌黃鉞,其實也是我們在古裝影視劇裡,經常看到的一個更形象的物件,那就尚方寶劍。

陳應撫慰安西,他對安西文武、黎庶以及藩臣有生殺之權。

問題的關鍵是,這裡是長安,陳應可沒有撫慰關中之權。

縱然劉玄意以下犯上該殺。

卻不應由陳應來殺,而是理應三司會審,明正典型。

李秀寧沉默了。

她在想着如何回答。

這個時候,陳應卻躬身道:“臣,有話說!”

李建成看着局勢,漸漸有點超出預料,卻平靜的道:“講!”

陳應朝着戴胄道:“敢問戴相國,足下若是見到有人行兇殺人,是要見義有爲,拔刀相助,還是要作壁上觀?”

這正是陳應的聰明之處。

他其實在偷換概念。

“自然是見義有爲,拔刀相助!”戴胄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的回答道。

在戴胄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他已經被陳應溝裡去了。

陳應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執法權的問題。

而陳應刻意用見義有爲,拔刀相助來干擾戴胄的思維。

陳應臉上浮現自信的微笑,緩緩說道。

“劉玄意身爲刑部尚書之子,草菅人命,人人畏懼劉尚書的淫威,此子當不當殺?”

“血口噴人,你有證據嗎?”

劉政會一口老血噴出。

冤枉,劉玄意雖然混賬,還不至於草菅人命。

至少劉政會不知道。

戴胄一臉凝重的望着陳應道:“陳令公,你有證據嗎?”

陳應點點頭道:“有!”

李建成冷着臉道:“逞上來!”

陳應望着左監門衛大將軍李安儼道:“李大將軍,請拿我的信物,請派人去東市曹門西行十二家,苦主會跟大將軍而來!”

說着,陳應將自己的一個小章取下來。

交給李安儼。

要說陳應有證據嗎?

其實,他還真沒有。

有沒有重要嗎?

其實不重要,冤死的人已經太多了。

何況劉玄意這個紈絝子弟,真是惹是生非,仇家不少。原本,或者大家畏懼劉政會的權勢,害怕得罪當朝刑部尚書,渝國公。

可是,當陳應殺掉劉玄意之後,肯定有人願意站在陳應這邊。

陳應現如今也是在長安城有名的大腿,此時不抱,更在何時。

就算真正的苦主不來揭發,狀告,也沒有關係。

陳應殺劉政會之子的事情,早已鬧得人盡皆知。

其實東市曹門西行十二家,就是猛虎義從的一個據點,當看到陳應私印的時候,他們就會知道怎麼做了。

有苦主,他們就會去找,找不到就會製造出一些苦主來。

到時候,劉政會就算混身長滿嘴也說不出清楚。

第一百六十五章要相富先修路第二三一章等着看好戲吧第五十三章太誇張了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一七三章土地與軍功的直接關係(二更)第一三三章陳應的立威方式(二更)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五十四章救兵來了第九十四章你沒有機會了第二四三章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一更)第一一三章將有五危愛民可煩(二更)第二三零章一定要親自當莊家第七十二章你是在防誰?第八十七章風波再起第一五六章舊規矩害死人第一四七章有些東西是不能分享的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五十四章救兵來了第二十二章詭異的女子第四章關中大旱雪上加霜第二九零章成立大唐皇家商業聯盟第二六九章計出連環攻心爲上(二更)第三十四章李世民的意外之喜第九十四章把他從烏龜殼裡鉤出來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七十五章虧大了第五十三章敵人來了第五十一章聰明反被聰明誤(二更)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一七三章想跑門都沒有第九十六章另類定情信物第一七零章來自於闐的無價之寶(一)第二十章殺貴族分牛羊第二二四章賞罰分明持續開疆第一三一章縱有百萬何懼之有第七十一章無心插柳第四十六章不爲州縣無以至臺閣第一七五章我不會認命更不會認輸第一七六章李世民的底氣到底在哪裡?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二十八章偷雞不成舍把米第一六二章英雄所見略同第二二七章混身是嘴也說不清第十一章欲取之必先予之(一更)第四十七章排憂解惑袁天罡第一四三章大筆一揮四十萬貫不翼而飛(三更求月票)第一三一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一百章松贊干布的奇思妙想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一五七章像宇文昭儀的女子(二更)第七十四章跪下唱征服第一七一章三個和尚沒水喝(二更)第二八六章梟雄無畏時代終結(三更)第一六六章哪裡出現了問題第一章李淵的顧忌第一六九章打仗不需要計謀第一百一十章細節決定成敗第三十八章我魏玄成向來以理服人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一五八章終於想通了第九十九章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一百零二章組建背嵬軍第八十六章胡無人漢道昌(一更)第一零零章惡人自有惡人磨(二更)第一三二章繼承人的問題纔是大問題第四十三章律法與手足之情如何抉擇第一一二章天上不會掉餡餅第六十三章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二更)第五十五章父愛如山母愛如水(二更)第一五二章我的主場我作主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第十章連升十級第一章人逢喜事精神爽(三更)第二五四章人心爭奪戰第十四章雪原陷馬坑第一五二章以上犯上當不當殺第九十二章遇到了騙子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一一三章沒有問題纔怪第五十六章包容四海豪傑爲朕所用(一更)第一八六章陌刀之下無名將(下)第八十二章亂套了第六十四章三代以降惟今上纔是大國雄主第四十四章旁企地叛亂第五十七章屁股決定腦袋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六十章最後通牒(二更)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二二六章明裡一套暗裡一套分類強推感言第一百零七章一刻鐘一把陌刀第五十二章摟草打兔子(一更)第五十八章會不會反(爲書友37036439漂紅加更)第一零六章給陳應一點顏色看看第七十六章欠揍第一四零章大唐工業大學第二十四章平唐可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