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考慮一下如何分髒

看到鄭仁泰心如死灰,垂頭喪氣。

李建成長長嘆了口氣。

還沒有來得及說話,陳應上前一步,指着鄭仁泰道:“鄭仁泰,你是聰明人,千萬不要做傻事!”

“成王敗寇,這一天……某早已有預料!”說完,鄭仁泰就低頭閉口不言。

陳應轉而對李建成道:“陛下,時間不早了,請先回宮歇息吧!”

李建成沉默了片刻,一臉鐵青的道:“一個算一個,不要放過!”

泥土還有三分性,更何況還是一個人。

鄭仁泰等人已經觸及了李建成的底線。

李建成轉身回宮。

房玄齡和魏徵則一臉希翼的望着陳應道:“陳大將軍,您看此事如何處置?”

歷朝歷代,對於謀反處置都極爲嚴厲。

像鄭仁泰這等證據確鑿的謀反,即使不誅九族,也要夷三族。鄭仁泰死不足惜,可是這十萬人,就是十萬個家庭,人頭砍下來容易,可是想長回去就難了。

人口是大唐的硬傷,現在大唐打下來的疆域極廣,比後世天朝還要大上三分,關鍵是人口堪堪三千萬,別說偏遠地帶,就算是河南、河北這些歷史上原本人口稠密的地區,現在也是嚴重缺人。

魏徵並不想殺掉這麼多人,關鍵是這些人全部都犯了法,不處置的話,朝廷的威儀何在?

陳應笑道:“陛下曾言,降者不究,難道玄成欲陷陛下失信?”

魏徵聽到這裡,假裝恍然大悟道:“玄成明白!”

陳應也沒有點破魏徵心中的小九九,都說魏徵不怕死,其實這是扯淡,關鍵時刻他不出面,就是爲了把自己摘出去。現在陳應發話,他也好有人擋雷。

當然,陳應對於這個責任是願意承擔的。

對於陳應而言這些責任,連撓癢癢都算不上。

陳應陰沉着臉望着跪在地上的降卒道:“爾等公然謀逆,罪大惡極,十惡不赦,其罪當誅。”

聽到這話,原本跪在地上的降卒此時嚇得魂飛魄散,身子抖動如同篩糠。畢竟,螻蟻尚且苟且偷生,更何況是人?

衆降卒呼天搶地的哀嚎道:“饒命……冤枉……”

陳應臉色的冷笑越來越濃,冷冷的道:“陛下寬仁,不忍爾等妻離子散,故而網開一面。然,死罪可免,活罪難逃,既今日起,爾等全部發配安西,十年之內遇赦不赦,十年之後,以觀後效!”

這些降卒這才鬆了口氣。

能活。

只要不死就好,安西雖然苦點,冬天冷點,咬咬牙也就熬過去了。

其實,陳應最終的目的,還是進行大規模移民。怎奈,唐人鄉土情節實在太嚴重,無論是多大的誘惑,他們都不願意離開故鄉。

別看闖安西的人多,真正願意在安西安家落戶的人,其實百不足一。就像後世的農民工進城,只要口袋裡賺到錢,他們肯定會返回鄉里。

現在好了,十萬世族門閥私兵,就是十萬個家庭,五六十萬人口,就可以從關中遷徙出去了。無論怎麼說,這都是賺的。

陳應命這些降卒以百人爲一隊,十隊爲鎮,每一鎮再派一個團押送,全部前往多寶山銅礦。雖然說安西大量的戰奴,幾乎全部扔進多寶山去開掘銅礦,可是人力依舊極大短缺,這十萬戶遷徙過去,就可以在多寶山外密佈大小一百多個鎮子,形成多寶山的糧食自給。

……

大理寺天牢中,李安儼再次來到來到王仁表的囚室前。

正巧滿身血污的王仁表醒來,他蹬着猩紅的眼睛,望着李安儼咬牙罵道:“鷹犬,要殺要剮,悉聽尊便!”

李安儼臉上笑容不減的道:“都問清楚了?”

身邊的提牢主事躬身道:“啓稟大大將軍,都交待清楚了。尤其是這個小子,更是把小時候尿牀的事兒都交待了。”

李安儼笑眯眯的道:“既然都交待了,還充什麼硬漢?”

王仁表呸了一聲,扭過頭去不理會李安儼。

李安儼卻又接着道:“真正的硬漢,本大將軍使見識過,那是一個真正的硬漢,到死都沒認過慫。你算什麼東西!”

李安儼沒有給王仁表廢話,他拿着提牢主事的供詞,轉身返回太極宮。

……

李建成返回太極宮,正準備睡下,不曾想李安儼來到,拿着王仁表的供詞,看着上面一個又一個熟悉的名字,李建成的臉抽搐起來。

他仰天咆哮道:“爲什麼……爲什麼,朕待他們不薄,他們何以如此對待!”

此時,一種揹人背叛的感覺涌上李建成的心頭。

特別是溫大雅。

溫大雅是李建成的老熟人,關係不錯。當年李淵起兵前夕,因爲父親死亡,回鄉丁憂的溫大雅被李淵徵辟爲大將軍府記室參軍,專門典掌機要。次年(618),李淵自立爲帝,命爲黃門侍郎。深受李淵的信任。

李淵曾感激說“我起晉陽,爲卿一門耳”。

李世民與其兄李建成因爭奪皇位,展開激烈的鬥爭。李世民表推溫大雅出鎮洛陽,以爲外應。作爲李世民的鐵桿黨羽,李建成對溫大雅不計前嫌,升其任禮部尚書,封黎國公。

沒有想到,溫大雅居然奔走串聯,爲推翻李建成不遺餘力。

李建成將手中的名錄,扔在李安儼面前,大吼道:“將這些狼心狗肺的畜生,全部抓起來,三司會審!”

李安儼拾起供詞道:“臣奉詔!”

接着,大隊的左監門衛將士隨着李安儼太極宮,按照名錄抓人。

李建成動了真怒,就連滎陽鄭氏也下旨抄家。

可能是顧及了鄭觀音的原因,抄家鄭氏這道肥差,居然落在了陳應頭上。

陳應眼看着天色將明,也顧不得休息,一邊點齊人馬,一邊朝着滎陽進發。

三千騎兵,速度非常快。

到了第三天黃昏,直抵滎陽。

陳應不相信鄭氏會鋌而走險,一路沒有遇到抵達,就來到鄭氏祖宅。

三千兵馬包圍鄭氏大宅,然後衝進去抄家。

……

陳應雖然富可敵國,家產數以百萬計,可是看到滎陽鄭氏的府庫,依舊驚訝的說不出話來。

華美精緻、金光燦爛的金飾酒具,幾百斤重一個的銀冬瓜,用幾千斤黃銅鑄的銅柱,成箱成箱的珠寶……這裡簡直比國庫還闊啊!

陳應過了好半天才從眩暈狀態中回過神來,撫摸着一個巨型銀冬瓜,不無感慨道:“難以想象,僅僅是滎陽鄭氏搜刮了這麼多財寶!”

一名鄭氏家丁呆呆的問道:“鄭氏這麼有錢,爲什麼卻不能讓我們吃上飽飯,穿上一件像樣的衣服?”

陳應嘆了口氣,他想起後世的一個段子,窮人是小心翼翼的大方,而富人而是光明正大的小氣。

滎陽鄭氏控制着河南數十上百萬頃良田,又有十數萬戶佃戶,可是他們卻沒有回饋社會。

事實上,歷朝歷代,中國都是有錢,但是中國有錢,不代表朝廷有錢。

比如魏晉南北朝,世族門閥隨便一家,都可以富可敵國。就像東晉時期,掌握着東晉兵權的郗、桓、謝、劉這四大家族,沒有一個人依靠朝廷的財政撥款養活軍隊的,他們都是依靠家族的勢力和錢財。

歷朝歷代,富商、縉紳和官員他們寧可將錢熔成銀冬瓜,也不肯拿出來交一點點的稅。寧原家裡的糧食黴變,錢財生鏽,也不願意捐獻國家。

陳應用力拍了拍一個銀冬瓜,有種哭笑不得的感覺。唐朝的時候,大唐其實並不缺錢,特別是繼承了隋朝的龐大遺產,李氏皇朝獲得了難以估量的財富,山東七宗五望,隨隨便便就拿出一百七十萬貫,這相當於後世的八十億人民幣。

難道說隋朝窮了?

大唐開國初期,光損失十萬人馬的敗仗就打了兩回,從開國到武德九年,光損失軍隊就不下五十萬人馬,別說人馬,就算是軍械甲冑也高達數百萬貫。

但,唐朝的的財政一直紅得發紫。

世族門閥不用交稅,當官的不用交稅,士紳不用交稅,賺到了大筆財富的商人只要掛在世族門閥名下,也不用交稅。

所有稅收都落到了老百姓身上,就這點稅源也大把人跟朝廷搶,比如說藩王、官員、縉紳。按武德律例,爵位的人貴族是免稅的,因此每當將士獲得軍功封爵,或者是當官以後,必然會有很多人前來投獻田產,投獻到他們名下的田,自然就不用交稅了。藩王和官員也不交稅,這兩者都理直氣壯,誰敢去收他們的稅?如此一來,朝廷的稅源銳減,只能在越來越少的田地上拼命加稅,想不出事都難了。

那,這海量的錢財哪裡去了?

藏到地窖去了。

唐朝還沒有工業,更沒有證券、股票這些東東,再加上中國人自古以來樂於積蓄的老傳統,賺到的錢花不完,自然就藏到了地窖裡。那些大富之家生怕被小毛賊光顧,將銀子熔成幾百斤重一個的銀冬瓜,幾個大漢都搬不動,自然就不會有什麼人能將它偷走。

然後,這些錢從市面上消失了,不存在了,直到危機來臨,整個國家陷入恐慌的時候,這些錢纔會從地窖裡流出來,涌入市場拼命採購糧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引發物價飛漲,最終加速整個國家的崩潰……

沒有辦法,一個國家的錢永遠比物資要多出幾倍,如果這些錢全部流入市場購買貨物,物價失控也就成爲必然了。

陳應不完全統計,滎陽鄭氏的錢財,大約在三百八十萬貫左右,一旦這些錢投入市場,大唐的經濟體制就會崩潰。

絕對不能讓這些多錢流入市場,想到這裡陳應望着周圍的將士道:“我們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分髒,”

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十八章害死他們的不是我是貪婪第五章女人何苦爲難女人(一更)第六十三章以言入罪此乃亡國之音也第九章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一更)第二一三章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月票一百加更)第三十六章我是缺錢的人嗎?(二更)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八章大唐涇陽總管第二一四章鄭氏踢到鐵板了第十二章從長計議第七十九章絕不便宜秦王第三十二章初會李建成(上)第一五四章命運的女王第二零八章陳應面前無堅城(月票五百加更)第二十九章火牆與火坑(四更)第二十八章人生自古誰無死第十一章再戰西秦小霸王第八章壘屍爲牆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三十章子夜歌(五更求訂閱)第二八一章四海太平天下長安第七十章被拋棄的柴氏第一二五章你在這裡裡面的人是誰第一四二章報應來了這是命數第九章誘與餌第一百零一章山地梅花陣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六五章戰爭沒有妥協沒有談判第一百章九寺五監第二七零章陰謀敗露生死時速(一更)第一六五章給本將軍輾死這幫傻逼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四十九章鐵樹開花瞞天過海(二更)第九章駭人的戰績第一二二章生而知之不學而爲能第八十二章亂套了第二八八章天大地大老婆最大(二更)第一三二章不站隊要依靠絕對的實力(一更)第六十章 攻佔神池第八十二章宋金剛想跑了第一三一章李世民的野望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四章鹽湖怪事第一四七章不會說人話那就死吧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二六一章李世民被貶爲庶民分類強推感言第六十六章外強中乾的空城計第九章所圖不小第二一二章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第二二八章真怕關鍵時候掉鏈子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二十三章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三十一章血腥絞肉機(一更)第二八三章宋侍中莫讓我爲難(二更)第一七零章來自於闐的無價之寶(一)第九十一章坑兒子的爹第七十六章那一槊的風情第一一九章單雄信投降吧第一七七章洺州我劉十善又回來了第七十五章虧大了第八十四章日進斗金的聚寶盆第一章溫泉池第四章血染涇陽紅遍第六十六章最後一戰不勝則亡第二八二章陳應還有後招?(一更)限免感言第二六零章別無選擇劍出偏鋒(二更)第二七九章我若登基許你楚地封王第二十六章羅士信遇刺(二更)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一一七章本將軍是打出來的第一三六章可憐的吾國吾民(三更)第七章集體榮譽感第一九五章李世民氣吐血了第一八三章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第二四六章擢升兵部尚書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第五十章蘇定方我看好你(一更)第二一八章國家的信譽最爲重要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一七五章首尾不能相顧第一七二章窮圖水盡陌刀急援第二五三章農夫山泉有點田第二八七章君子但不可欺之以方第九十一章坑兒子的爹第一五三章真相真的很重要嗎?第三十四章遊說李淵第二一八章缺德冒煙的損餿主意第一九六章兵不在多貴在精第八十六章四步成詩陳武功第一二七章唐朝的職業化建設第九十九章一箭雙鵰除隱患(一更)第一三七章三天三千里陳應會飛嗎?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七十二章安西王世子親上加親第一七六章季孫之憂蕭牆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