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咱們現在老賬新賬一起算

“真有這麼大的銅礦?”

就在陳應專心地給李建成上奏疏的時候,李秀寧突然來到陳應身邊出聲道。

突如其來的聲音,倒是把陳應嚇了一跳。

陳應循聲望着李秀寧笑道:“只多不會少,按照現在的開採技術,要挖光這座銅礦,至少需要三百年!”

哪怕李秀寧是含着金鑰匙出生的大唐公主,可是她仍舊被震撼到了。

突然,李秀寧一巴掌按在奏摺的空白紙上。

陳應自然不可能將墨水弄李秀寧一手,他嘆了口氣道:“三娘,是這做什麼?”

李秀寧道:“大郎的意思非常明白,你就是安西王,整個安西就是我們兒子的,你怎麼可以拿着兒子的東西送人?”

陳應有些不理解李秀寧的邏輯了,燕郡王是羅藝,燕地難道就姓羅了?事實上,羅藝如果露出一丁點企圖,馬上就會有大軍押着羅藝回長安。無論河間王李孝恭也好,江夏王李道宗也罷,哪怕是吳王杜伏威,他們只是空有着一個名義上的王爵,只是享受着封地之內百姓所納稅賦的一部分而已。

比如河間王李孝恭封地下轄七縣約一萬三千餘戶,這一萬三千餘戶百姓,每年可以交納的稅兩萬六千石糧食,關鍵是這些糧食在唐朝並不值錢,仔細算下來並沒有多少錢。

陳應苦笑道:“賬不是這麼算的,三娘,大唐雖然有藩王、郡王、親王,可是誰可以直接管理其封地的財貨?這話你還真敢說!”

有唐一代,有藩鎮割據,卻沒有諸侯王造反,因爲開唐之初,唐朝就限制了諸侯王的權力。

“安西是你打下來的,大郎已經拿走了安西最繁華的六個州,以及三分之二的人口!”李秀寧笑道:“安西剩下來的地,都是大郎看不上的,現在整個安西都是我們家的,我自然敢說!”

李秀寧指着門外與李嗣業玩着木刀木劍的陳謙道:“你是一個吃過苦的,懂得打拼,難道是指望謙兒跟你一樣白手起家,再打下這麼一個家業?就算謙兒能幹,可是謙兒的兒子呢?咱們的孫子呢?”

每個人行事的時候都有雙重的標準。比如後世,一些男人在外約炮,恨不得遇到一個女人,都想着她會招手既來,一撩就着。可是,涉及到自己的老婆時,恨不得她可以回到明清時期,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別說有什麼男閨蜜,就算跟其他男人說話都會臉紅……

現在,李秀寧就是這樣。以前,陳應無論做什麼樣的決定,只要對大家有利,李秀寧不會在乎陳應會損失多少,可是現在,有了兒子以後,李秀寧就變了。當聽說有一個龐大的銅礦之後,他並不是要貢獻給李建成,而是留給自己的兒子。

陳應搖搖頭道:“三娘,這麼做是不對的,銅也好,金也罷,它們既不能吃,也不能喝,只不過是一堆貴重金屬而已,僅此而已。我們挖出來的銅,必須找到一個傾銷的地方,如今放眼世界,除了大唐,哪兒還能吃下這麼多銅?你想的沒錯,可以趁着陛下不知情的情況下,把這座銅礦,甚至煤礦,全部劃給謙兒作封地,但是開採出來的銅必須花掉,這樣以來,陛下能不知道嗎?”

李秀寧沉默了,瞞得了一時,絕對瞞不了一世。

陳應接着道:“陛下在不瞭解安西的狀況下,我們確實將這座銅礦欺騙下來,不過,你要想清楚,一個長久的銷售渠道重要,還是一錘子買賣重要?陛下現在不瞭解安西,不保證他以後不瞭解,一旦陛下知曉安西的實情,你覺得會有什麼後果?他是赫赫天子,言出法隨,被自己的妹妹和妹婿欺騙,這就是奇恥大辱了。當然,陛下不會在乎一點錢,他更在乎皇帝的威嚴和妹妹和妹婿對他的忠誠。”

李秀寧吃驚的道:“夫君你的意思是對陛下實話實說?可是,若是謙兒將來敗家怎麼辦?他把家業敗光了……”

陳應瞪了一眼李秀寧道:“兒孫自有兒孫福,我們管不了太遠,他即便是窮得無容身之地,那也是他自找的!”

其實,陳應也沒有給李秀寧說實話。

陳應最重要的目的還是給世族門閥挖一個坑,世族門閥也好,地主也罷,古代人都喜歡存錢,把錢埋起來,雖然歷朝歷代都開採各地的銅礦,然而,銅錢依舊不夠用,這才造成了銅貴糧賤。

大唐的一斗,約合後世的十二點五斤,然而一斗米的價格才五文錢,平均下來,每斤米才零點四文錢,就算種了一百畝的農民,一年的收益不過五貫錢,除了稅和種子,淨收益不過四貫多點。

這很不正常。

以前陳應也沒有其他辦法,現在有了這麼龐大的銅礦,銅的價格也會走低,而隨着大量新錢的涌入市場,通貨膨脹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現在李建成在修大唐馳道,陳應也在修,只要參與修建馳道,無論各行各業,都會因而受益。

而百姓的收入增加,可以抵消通貨膨脹的增加部分,然而,世族門閥累世積攢的錢財,會在極短短的時間內縮水。比如,擁有可以購買一萬畝良田的錢,漸漸變成只能購買一千畝,一百畝……

……

長安,太極宮。

李建成愁得白頭髮都多了,可是他和滿朝君臣都沒有想出可以解決財政缺口的辦法。當然,皇帝要想要錢,其實辦法有很多,比如,賣官鬻爵。這事,漢武帝就做過,當然,漢武帝賣的是民爵,不是官職。

特別是通俗演義裡一些稱謂,如某某員外,其實這個官職,稱員外郎,意思是編外人員,閒職一族,也是真實原因是,國庫虧空,則爲了增加財政收入,便開始了買官一說。富人買官只是爲了好辦事,所以買來的官都被統一安排成爲員外。就是說,你只是有這個職位,卻無實權的。所以員外也就成爲了一個富人的代名詞。

李建成也想過賣爵,然而李建成是一個要臉的人,他還丟不下這個面。

可是,李世民的威脅又切實存在,李建成不得不重視這件事情,此時,備戰李世民,已經成了眼下大唐最重要的戰略任務。

李建成捂着頭疼的腦袋道:“玄成,你說現在咱們應該怎麼辦?”

魏徵沉吟道:“眼下這個情勢,那些世族門閥都在等!”

“等?”李建成疑惑的道:“他們在等什麼?”

“等陛下向他們妥協!”魏徵苦笑道:“現在這形勢,已經不是某幾個家族能夠隨意掌控,但最大的二十幾個大家族如果一起逆勢而行,還是有可能將形勢慢慢穩下來的,不過那樣的話……哪個家族願意呢?”

韋挺苦笑道:“如今京兆韋氏已經將臣的議事之權剝奪了!”

王珪也沉默應對。

何止是韋挺,包括太原王氏也將王珪的議事之權拿掉,也就說,他們從最開始的家族核心骨幹,已經排除在外了。

魏徵道:“就算我們政事堂諸相國能夠爲國自損,但你不能要求所有家族都有這樣的大義……”

李建成道:“他們想要什麼?”

楊恭仁道:“他們要得太多了,農場、牧場、礦藏、田園,他們都想要!”

李建成搖搖頭,異常堅決的道:“這不可能,朕絕對不會答應!大唐將士在前奮勇殺敵,爲了國家連性命都拼上了,但如果戰後忽然現自己流血奮戰爭到的土地,卻都落到了一羣腦滿腸肥、無功於國蛀蟲手裡,這讓他們如何能夠接受?朕絕對不會同意!”

房玄齡眉頭皺了皺,道:“陛下不肯答應,那打算怎麼辦?”

李建成沉默不語,他實在也沒辦法。

……

安化門。城門校尉尤子英像日常一樣,在跟着周圍的將士吹噓着,他跟陳應關係如何,如何,如何一陣上陣殺敵,他如何救了陳應的命等等。

雖然安化門守軍將於已經聽了不下八百遍,可是尤子英依舊樂而不疲。

就在尤子英巡視一遍城防,準備結束一天的工作時,突然一隊騎兵急馳而來。

尤子英吃驚的望着馬背上的騎士,此時這些騎士都如同水洗的一般,大汗淋漓。

騎士高舉着手中的紅色信筒,大聲疾呼:“安西大都護急信!”

尤子英心中一慌,莫不是安西出了什麼大事?

馬背上的騎士沿着安化門一路向北急奔,穿過朱雀大街,直抵承天門外。

負責左監門衛的士兵接過陳應的急信,不敢怠慢,他們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太極宮內。

……

李建成看着衆臣實在憋不出什麼好主意,只得無奈的嘆了口氣道:“時間不早了,諸位愛卿下值吧!”

衆人緩緩離開太極宮。

就在這時,李安儼拿着陳應的急報大步而入。

衆臣看着李安儼急切的樣子,自覺的停下腳步。

一旦這個時候,他們這些政事堂的相國們,唯有留下來,省得來回折騰。

果不其然,李建成在看到陳應的奏摺之後,咬牙切齒的道:“現在咱們把老賬新賬一起算!召集六大相國議事!”

第五十章汝可知天高地厚?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六十九章未必會輸第八章陳大將軍從來不會讓朕失望第二章十六連殺揚威名第二三零章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第一六二章出雲關燃五色狼煙第一三七章進可攻退可守立於不敗之地(二更)第十六章你是我的人第一六六章治療暈船最好的辦法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七十一章最後的瘋狂(中)(二更)第一九三章永恆的只有利益(二更)第二二五章極品寶馬血裡紅第四十二章你長得美就不要想得那麼美第二一六章最壞的就是混個從龍之功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一四八章宇文昭儀東市失蹤第四章鹽湖怪事第二五零章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章 突厥增兵第一三九章陳氏不絕猛虎不死(二更)第四十七章此情可待成追憶第一二四章試問天下誰能相抗?第一三七章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第二五九章臨陣倒戈急轉而下第八十章喜歡順杆爬的武士彠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一七九章本宮不死爾等都是妾(大結局)第三十三章初會李建成(下)第一零二章大唐也是多事之秋第一零三章九月烽火驚長安(一更)第一二一章不遠萬里尋找信仰第四十九章門當戶對第六十三章香車美人第八十一章我也給你暖牀(三更)第七十四章扶桑大陸來客李世民的消息第二十四章家族傳承第一七零章命不好怪得了誰?第一四七章大唐生化武器進攻(二合一求月票)第二一零章被打得懷疑人生了第九十九章少年你圖樣圖森破第二十九章如此軍隊打個屁仗第十九章探探李淵的態度第七章不看僧面看佛面(一更)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一一八章陳應的威懾力第二六零章屋漏偏逢連天雨第九十四章笑道最後第四十九章門當戶對第二三九章輔公佑造反了(二更)第二十三章不教胡馬度陰山第一七一章莫離支不要再做夢了第八十二章皆爲大漢之臣妾第一八九章母狼一樣的李道貞第六十四章三代以降惟今上纔是大國雄主第七十三章身世之謎第十四章天怒人怨衆叛親離(爲堂主月皇臺萬賞加更)第一九九章幹好升官發財幹不好滾蛋第三十三章魏徵魏玄成你真有種第二三三章世族門閥還真是有錢第十三章讓鋼鐵成爲大唐的脊樑(一更)第八十六章李世民中計第一七五章代表正議審判你第七章妾身願意爲大將軍做任何事第二五一章強軍在手何處去不得?第六十五章殺人利器第四十三章始畢可汗震怒第一二一章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七十三章死生契闊與子成悅第三十一章明修馳道暗渡河西第三十五章所向睥睨(五更求訂閱)第三十七章樹欲靜而風止(三更)第四十七章若不取之天必棄之(二更)第五十五章這不可能第六十章旁企地要跑了第一五三章蒼天之幸社稷之福第一七六章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月票加更)第八十七章有些事不能忍第一三五章居然嚇哭了第三十七章卿本佳人奈何爲賊?第五十一章意外升官(一章)第二十二章初戰失利第七十三章一地血肉之路(一更)第十六章李世民請戰河東第一一九章大非川大捷正是時候(二更)第五十四章居然癔症了第一七二章看我四十米長的大刀第一一四章長孫無垢的艱難選擇第一五四章命運的女王第九十一章吐谷渾汗王慕容伏允第一六八章陛下我說過跟他們不能講道理第一六四章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第一六八章痛徹心扉的損失第六章休要怪我不擇手段(兩更九千)第九十五章史上第一例刨腹產第一百零五章問世間情爲何物第二四一章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二更求訂閱)第二九一章四面楚歌李淵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