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指點神探

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兩大神探,一是狄仁傑,二是包拯,不過在真實的歷史上,包拯雖然擔任過開封府尹,但這個職位更像是北京市長,一般並不主管判案,而且史書上也沒有包拯擅長斷案的記載。

相比之下,狄仁傑從進入官場後,一路擔任過判佐、法曹,以及大理寺丞,這些都是專管案件審理的職位,特別是在他擔任大理寺丞時,第一年就處理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多人,卻無一人訴冤,可謂是真正的斷案如神。

當然了,無論包拯和狄仁傑是否擅長斷案,他們兩人都是有名的鐵骨錚錚、不畏權貴,這也使得他們在朝堂與民間都擁有極大的聲望,成爲歷史上的一代名臣,哪怕在他們去世後,關於他們的民間傳說也是層出不窮,特別是包拯幾乎成爲半人半神,連陰間的案子都歸他管。

“狄寺丞快快請進,婉兒,上好茶!”張縱也十分熱情的將狄仁傑迎進家中,包拯他肯定是見不到,但見到狄仁傑也是個意外之喜。

狄仁傑也十分的客氣,當下與周吾一同進到客廳,婉兒這時也立刻送上茶水,張縱這纔再次開口道:“狄寺丞的大名在下也早有耳聞,聽說您一年之內斷案無數,許多懸案遇到寺丞也都是迎刃而解,實在讓在下佩服啊!”

“張公子客氣了,狄某之所以能破那麼多案子,並不是我有什麼太大的本事,而是之前的寺丞在其位卻不謀其政,導致案件大量積壓,審理的難度其實並不大,相比之下,張公子你幫長安縣衙破的棖鬼案,纔是真正的大案,狄某現在還有幾個問題想不明白,不知張公子可否爲在下解惑?”狄仁傑對張縱也十分的客氣的道。

“不敢不敢,狄寺丞您有話儘管問,我一定知無不言!”張縱在狄仁傑面前可不敢託大,自己畢竟是業餘的,眼前這位纔是專業的,他唯一的長處,就是從各種亂七八糟的渠道獲取的一些探案知識,而且還不知道是否準確?

狄仁傑也沒有再客氣,當即將自己對棖鬼案想不明白的地方一一講了出來,其中他最關注的就是張縱爲何能從案發的地點,從而確定兇犯的藏身區域,這其中的原理又是什麼?

狄仁傑想不明白也很正常,因爲在棖鬼案時,張縱使用了許多犯罪心理學方面的知識,狄仁傑再怎麼天才,也不可能與後世一個成熟的系統學科相比,張縱也希望自己的這些知識能幫到狄仁傑,於是也講的十分詳細,狄仁傑也是越聽眼睛越亮。

“這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但只要是人,在心理上就會有一些共性,罪犯也同樣如此,比如像棖鬼案這種連環殺手,他們有自己固定的作案模式,那就是殺人後取心,而且他們也會在一定的區域內活動,而這個區域也會以他們最熟悉的地方爲中心,一般也就是犯人的家,也正是利用這一點,我才確定了他們居住的區域,從而抓住了罪犯。”張縱最後總結道。

“精妙絕倫!精妙絕倫啊!古人云朝聞道、夕可死,今日狄某聽張公子這一席話,也讓我平日裡百思不得其解的難題豁然貫通,哪怕明天就讓狄某去死,我也死而無憾了!”

狄仁傑的一番話也是發自肺腑,他平時辦案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但許多都是隻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張縱的話卻從根本上解開了他心中的疑惑,若不是張縱太過年輕,他甚至都有拜師的心思了。

“狄寺丞言過了,我講的這些只是一些形而上的東西,想要將它們實際的運用到辦案之中,還需要狄寺丞您這樣的人努力!”張縱這時再次笑道。

“張公子,不知你對驗屍有沒有研究,比如有沒有辦法判斷一具屍體的死亡時間?”狄仁傑忽然再次開口問道,如果說之前他對張縱的本事還心存懷疑的話,現在卻是心服口服,而且這次也真正的用上了請教的語氣。

“判斷屍體死亡時間的辦法有很多,比如在短時間內,最有效也最直接的辦法就是看屍斑!”張縱的偵探小說也不是白讀的,對於這種最基礎的問題也是張口就來。

“屍斑?那是何物?”狄仁傑聽到這個新名詞也一臉不解的問道。

張縱這時也猛然想到,古代對於驗屍並不重視,特別是在宋朝之前,衙門裡根本沒有專門的仵作,一般都是讓一些貧賤之人去收屍,順便看一下屍體的情況,再稟報給衙門,直到宋朝時纔有了專門的仵作,而宋慈更是將自己的辦案經驗寫成《洗冤錄》,成爲後世的仵作必讀之書。

值得一提的是,就算是在洗冤錄中,也沒有提到屍斑這個名詞,但卻詳細的記錄了屍斑的形成,直到後世纔有了屍斑這個專有名詞。

“人在活着的時候,全身氣血運行,但是當死了之後,血流無法流通,於是就開始向低處匯聚,比如一個人死的時候是仰面朝天,那麼就會在他的背部、臀部等部位形成屍斑。”當下張縱耐心的解釋道。

“原來如此,那怎麼用屍斑判斷死亡時間呢?”狄仁傑聽到這裡也立刻明白過來,他見過不少的死屍,也注意到一些屍體會出現張縱口中的屍斑,只是並不知道成因,也不知道屍斑的用處。

“很簡單,屍斑的形成也是需要時間的,一般要等一到兩個時辰纔會出現,而且剛開始是雲霧或條塊狀,六到七個時辰達到最多,這時會出現大片的屍斑,但這時如果有人翻動屍體,那麼屍斑就會消失,在新的底部出現屍斑,但如果死亡超過一天或一天半,那麼屍斑就會固定一下,直到腐爛都不會消失。”

“原來如此!”狄仁傑聽到這裡猛然一折桌子站了起來,滿臉都是興奮的神色,似乎是想通了什麼事情,隨即他猛然扭頭看向張縱道,“張公子,你有沒有興趣隨我一起去驗屍?”

第一百三十二章 啓蒙教材第一百二十三章 崇賢館讀書第三百七十五章 辭舊迎新第二十七章 我不能說第三百零五章 重病(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李弘的苦衷第九十五章 在下狄仁傑第二百九十三章 表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弓仁來信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訂終身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嶺關第二十四章 稻種送來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物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治的考較第三百零六章 太平來了第三百一十八章 見李治(下)第四百三十章 李賢的野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選址第三百三十二章 弓仁又來了第三百零六章 太平來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賀進士第十八章 前太子黨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兒想見你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物第四百三十二章 吐蕃起義第四百章 李德謇第一百一十六章 長孫兄妹第二百三十四章 婉兒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二章 故意找茬第三百二十九章 婉兒發火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訂終身第四百零九章 李治駕崩第四十六章 香水和女人(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寧兒想見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告別第九十一章 可憐又可悲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機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遷都了(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孫思邈的條件第一章 大寫的尷尬(新書求收藏推薦)第三百四十九章 赤嶺關第四百一十九章 李弘駕崩第八十四章 跟定你了第三百六十五章 拜訪孫思邈(下)第十八章 前太子黨第一百二十三章 崇賢館讀書第一百零五章 夾在中間的李治第三百三十二章 弓仁又來了第七章 價比黃金的月季第八十八章 煤礦的位置第二百八十五章 牛棚第一百章 悲喜並不相通(求推薦收藏)第一百九十八章 有人故意放火?第四百三十九章 凱撒來信第二百二十一章 死前下套第九十二章 遼東捷報第二十七章 我不能說第一百九十章 婚前吃素第一百二十九章 飛奴第二百三十八章 建造中的公主府第四百三十一章 辭官第三百七十二章 壟斷第二十章 化學(求推薦收藏)第四百章 李德謇第二百零三章 兩面身份第四百三十八章 拜訪劉仁軌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來了第二百八十九章 接種實驗(上)第一百三十六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上)第一百二十九章 飛奴第二百八十二章 心理疏導第一百二十一章 初見武媚娘第二百六十一章 作物死了第六十六章 薛仁貴的弓第一百八十四章 攤牌(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賀知章拜訪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來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又被人撞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公子不好了第三十六章 人渣賀蘭敏之第四百三十一章 辭官第一百零八章 好消息?壞消息?第三百二十九章 婉兒發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錢達海的冒險之旅第一百零九章 這女人有毒第一百四十四章 樹神案第一百八十六章 薛紹絕食了第八十三章 什麼時候把人領走?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剿海盜第三百二十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二百四十六章 《錢船長曆險記》第二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薛仁貴的安排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株仙人球第九章 太平公主的未來婆婆第三百二十二章 複雜的關係第九十三章 生意合作第九十五章 在下狄仁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