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拜訪孫思邈(中)

馬車碾壓着積雪,發出“吱吱”的聲響,張縱與太平坐在馬車裡,欣賞外面的雪景。昨天下午他們到達了華原縣城,他們來之前沒有公開行程,當地的縣令事先也並不知情,但是當他們派人通知縣令後,對方也立刻給他們安排好了食宿。

張縱兩人在華原縣休息了一晚後,這纔在今天早上再次乘上馬車趕往風孔山,也就是孫思邈隱居的地方,距離縣城不過幾裡地,所以雖然大雪鋪路,但張縱也依然決定前去拜訪。

“太平,既然你以前見過孫神醫,那在你看來,他是個什麼樣的人?”路上張縱有些好奇的向太平問道,他對孫思邈的瞭解都只是源於後世的一些傳說,根本做不得準。

“夫君你這個問題倒是難住我了。”只見太平這時也皺起眉頭似乎是要回憶着什麼,“當年孫神醫在京城時,我年紀還小,許多的記憶都模糊了,在我的印象裡,他好像一直是個童顏鶴髮的小老頭,身上穿着寬大的道袍,走起路來仙風道骨,就像是畫中的神仙一般。”

“除此之外呢,還有沒有什麼別的,比如愛好之類的?”張縱這時再次打聽道,無論與什麼樣的人交流,投其所好肯定是沒錯的。

“愛好……”太平聽到這裡也再次露出苦思的表情,但想了半天卻還是搖了搖頭道,“我實在記不清了,畢竟當時我的年紀實在太小了,能記住他大概的外貌就已經不錯了。”

張縱聽到這裡也感覺有些失望,不過太平說的也有道理,孫思邈在京城時,太平頂多四五歲,而且太平也不是經常見到對方,只是偶爾纔會見到入宮爲李治或李弘治病的孫思邈,所以印象不深也很正常。

“公子,我倒是收集了一些關於孫老神醫的消息,只是有些可能不是很準確,所以只能做爲參考!”就在這時,旁邊的婉兒卻忽然開口道。

“哦?婉兒你快說!”張縱聽到婉兒的話也露出驚喜的表情,婉兒不愧是自己的好助手,有些他沒有想到的事情,她都替他做好了,有時候張縱都不知道如果自己離了婉兒會怎麼辦?

只見婉兒清了清嗓子,這纔開口介紹道:“據我打聽到的消息,孫老神醫不但醫術精湛,而且尤其擅於養生,這也是他活了一百多歲,依然身體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甚至可以說,養生術其實才是孫老神醫最爲得意之處……”

婉兒事情做了大量的準備,收集到的消息十分繁雜,即有別人對孫思邈的評價,也有孫思邈的一些事蹟,並且她還將自己的分析也加入其中,以便於張縱更加全面的瞭解孫思邈的性格與處事。

比如通過婉兒的講述,張縱知道孫思邈雖然是個道士,深通莊、老學說,而且對佛家經典也有極深的造詣,甚至他還精通天竺文字,將域外的一些醫學思想也吸收進中醫的體系之中,這種廣博的知識也讓詩書人對他極爲推崇,大唐許多知名的學士大儒,都與孫思邈交好。

除了大的方面外,婉兒對一些小的方面也調查的十分清楚,比如孫思邈精於養生,並且身體力行,平時對自己的飲食極爲注意,平時不吃肉不飲酒,以五穀雜糧爲主食,注重休息與勞作的配合。

最爲難得的是,孫思邈在養生中提出了心理對身體的影響,主張養生時的第一要素就是保持心理的平衡,不能一味的追逐名利,節制不應該有的慾望等等,這些思想在後世也十分的流行。

張縱將婉兒說的這些也一一記在心裡,也就在這時,他們的馬車也終於來到了風孔山的山腳下,不過讓張縱沒想到的是,越是靠近風孔山,路上的積雪反而越少,地面上明顯可以見到清掃的痕跡,等到了山腳下時,道路上已經完全看不到積雪,反而有不少人拖家帶口的在道路上排着長長的隊伍。

“爲何這些人不回家準備過年,反而在路上排隊?”太平看着車窗外的人羣也露出好奇的表情問道。

張縱剛開始也有些驚訝,不過當他仔細的觀察了一下人羣后,卻也一下子皺起眉頭回答道:“這些人中許多都面帶病容,甚至還有些是被人擡着來的,看來他們應該是來找孫老神醫看病的。”

“正是如此,我聽說孫老神醫隱居在風孔山後,每天都有無數的病人前來求醫問藥,無論貴賤,孫老神醫都會悉心診治,不過這幾年他年紀大了,所以治病的事就由他的弟子們代勞,現在孫老神醫已經很少親自爲病人診治了。”婉兒這時也再次開口道。

“可是天下間又不是隻有孫老神醫一個大夫,爲何這麼多人都跑來求醫?”太平聽到這裡卻還是十分不解的問道。

因爲外面求醫的人實在太多了,排的長隊幾乎一眼望不到盡頭,這麼多的病人,哪怕有孫老神醫的弟子們救治,恐怕也要排上好幾天的時間,這對於從小就生長於深宮的太平來說,根本無法理解。

“公主有所不知,孫老神醫爲病人治病,都是先治病後收錢,無論什麼樣的病人,來到他這裡都能得到最大的救治,而且如果病人實在付不出診費,孫老神醫就會免了對方的診費,所以長安附近各地的窮苦百姓得了病後,都會跑來向孫老神醫求助。”婉兒再次解釋道。

張縱聽到這裡也嘆了口氣,然後也開口補充道:“這世上並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起病,而且有時就算是有錢,也很難找到醫術高明的大夫,相比之下,孫老神醫這樣的大夫卻是太少了!”

太平聽到這裡也大受觸動,整個人呆愣了好久也沒有再開口,估計這也是她第一次真正的體會到民間的疾苦,張縱也知道她需要一段時間來消化,所以也沒有再打擾她。

馬車越過長長的隊伍,最後來到了孫思邈的住處門前,這裡是個佔地極大的莊子,門前有無數病人在等候,而在大門的正上方,懸掛着一道匾額,上面寫着兩個大字——藥圃。

第五十九章 駱賓王(求推薦收藏)第二十七章 我不能說第四百一十六章 泄露第四百零四章 泥涅師的信第二百四十八章 吐蕃使團第七十七章 催更的來了第三百五十九章 懇求第二百九十章 接種實驗(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剿海盜第二百七十章 武三思第四百三十一章 辭官第二百一十五章 賀蘭敏之的報復第三百三十三章 吐蕃內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孝論》第二百三十三章 禮物第二百三十七章 先斬後奏第二百八十七章 武氏兄弟死了第三百六十二章 醫學堂第一百零二章 復國之路第三百零四章 重病(上)第三百八十三章 賀知章拜訪第三百九十四章 代替薛仁貴的人選第四百二十二章 太平懷孕第四百一十五章 張柬之出山第二十七章 我不能說第三百七十章 火藥第三百二十四章 有緣無份第四百四十五章 局勢第三百八十章 告別第一百四十五章 私訂終身第三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六十六章 薛仁貴的弓第三百零九章 交換問題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魚”死了第二百一十二章 攔截第四百一十六章 泄露第三百零五章 重病(下)第二百九十九章 憤怒的薛紹第三百七十四章 混亂的海外第四百三十六章 清剿海盜第四十章 虎毒不食子第三百四十一章 賀知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狗皮膏藥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株仙人球第三百零三章 怎麼會這樣?第三百五十三章 糟糕的局勢第一百一十三章 蜂窩煤第二十五章 痛斥李治第一百二十七章 符號運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周學士的提醒第二百九十四章 我要娶寧兒爲妻第四百零一章 走後門第四十一章 突然到來的堂兄第三百六十八章 統一標準第三十章 三年之約第三百五十五章 李治的考較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崩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招生第七十章 上官婉兒登門第九十七章 死亡時間第八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四十七章 炒茶第二百八十八章 殺人滅口第三百五十九章 懇求第四百四十三章 昏迷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吃飯能活多久?第六十六章 薛仁貴的弓第一百三十四章 昭陵案發第一百八十五章 談崩了第三百九十一章 洛陽皇宮第一百一十二章 草率的決定第六十二章 講故事第一百八十六章 薛紹絕食了第一百六十章 說服李弘第二百七十七章 過繼李光順第三百五十三章 糟糕的局勢第三百一十一章 二次接種第一百八十七章 娶了公主就是幸福?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孝論》第八十二章 白撿的煤礦第二百九十八章 惡毒的太平第一百五十二章 三個人選第四百二十章 率兵入宮第三百九十三章 加強兵權第四百二十八章 木鹿城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火(下)第四百四十四章 清醒第三百六十九章 投機第二百七十六章 對付武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七章 府兵制的大問題(下)第二百六十章 出事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弘的條件第三百五十七章 告一段落第二百三十四章 婉兒的心思第一百二十五章 兩頭爲難第四百三十三章 出兵第十四章 “忠”表哥(求推薦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被歷史誤導第一百七十一章 保持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