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

第47章 五如六十一東岱

返回的時候,方重勇沉默不語,腦子裡一直都是河西走廊的壯闊場面。牛仙客的敘述,讓他覺得自己要做的事情,並不僅僅是簡單糊弄一下鄭叔清,糊弄一下朝廷就完事了。

這或許關係到河西漢民的生存與發展。

“你是不是覺得事情難辦?某也覺得非常棘手,河西兵制敗壞,只怕長此以往,要出大亂子。”

鄭叔清看方重勇不說話,忍不住感嘆了一句。

“這個……罷了。”

想了想,方重勇感覺鄭叔清一直都“不太聰明”的樣子,很多想法告訴對方,也不過是雞同鴨講而已。

河西的兵制還叫崩壞?那幾乎已經是整個大唐兵制維持得最好的地方了!

如果這個地方都出了問題,那大唐藥丸啊!

方重勇都不知道要怎麼說鄭叔清這個人才好。這個人會做官,但做事的本事很一般。

河西走廊因爲廣泛屯田,番上的府兵又無法返回原籍,只能在河西落戶生子,代代相傳。

因此,雖然他們的後代如今都不是府兵,而是參與“兵募”“土團”一類的“制外兵”,但因爲軍屯的性質,以及河西“地廣人稀”的屬性,其本質還是原來府兵的那一套。

當然,是待遇弱化了以後的版本,賞賜什麼的就別想了。

基礎裝備自購後交給軍屯保管,絕大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田地,家屬亦是居住不遠,番上可以抵除部分勞役。

一人逃跑全家遭殃,自給自足自成體系,再加上河西的土地兼併,被高強度戰爭與高比例從軍家庭所抑制,這讓所有在河西的士卒都只能衆志成城爲生存而戰!

河西要是出不了強軍,那纔是咄咄怪事。

老鄭的狗腦向來都是形而上學,不能對其期待太高。

“如果你有難處,也不是不能想想辦法,河西這樣的情況,某也是覺得束手無策……”

鄭叔清心有慼慼的說道。

此時二人已經穿過春明門進入長安城內,宵禁的鼓聲已經在敲,就要關城門了。

“某隻是感慨先輩披荊斬棘,爲了生存,不惜冒着生命危險開拓河西走廊,打通勾連西域之路罷了。如今河西有事,那自然要盡一份力的。

鄭侍郎請勿慮。”

方重勇對着鄭叔清行了一禮說道。

“好說好說,事成之後必有重謝。你身邊還沒僕從服侍吧,我家裡有四胞胎女僕,過兩天我就把她們送過來。”

鄭叔清一臉肉疼的說道。

“呃,即使伱派人送過來,我也用不上啊。”

方重勇一臉無奈看着鄭叔清,不知道要怎麼評價纔好。

四胞胎女僕,鄭大人還真是會玩!一桌麻將都夠了!

“嗯,倒是忘了這一茬了。不過沒有關係,待你再年長一些,某再給你物色一下。

好多事情啊,沒試過是不知道樂趣所在的。你不要那麼排斥嘛,這些應酬,等你爲官之後都會遇到的,先適應一下也不錯。”

鄭叔清意味深長的拍了拍方重勇的肩膀,自顧自的走了。前面就是興慶宮,該避嫌還是要避嫌的。

一身疲憊的回到家,方重勇就看到方大福等人都是面有憂色。

“爲何你們都是這樣一幅表情?”

方重勇看着平日裡話最多的許遠問道。

“小郎君,今日宮中來人前來知會,國子監不必去了。”

誒?

“說不去就不去了?”

方重勇一愣,萬萬沒想到李隆基辦事這麼隨意啊!

“呃,那倒不是。那位宦官有說辭,說國子監必須年滿十四方可入學,郎君沒有資格。聖人雖然開了口,但仍被國子監祭酒拒絕。”

許遠面色尷尬說道。其實他們都知道有這個規矩,但想着方重勇背景也不太一般,或許有特例呢?沒想到還是不頂用。

不過想想也是,國子監乃是類似張九齡那樣傳統文人的自留地,硬頂李隆基也不是稀奇事,方重勇對此倒是非常理解。

“不去就不去吧,我還樂得一身輕鬆呢。”

方重勇嘆了口氣,誰被這樣耍一下,都會覺得很不爽的。

“對了,那位宦官還說,會給小郎君指派一位老師來講學。小郎君想學什麼,他便教什麼。”

許遠湊過來小聲說道。

“明白了。”

方重勇點點頭,跟方大福說了一聲,讓對方收拾出一間專門的書房來。他自己則是拖着疲憊的身體回到臥房,在桌面上鋪開大紙,點上蠟燭,冥思苦想。

鄭叔清拜託的事情,那是不能不做的,否則連帶的把牛仙客也得罪了。再說了,穿越到這個世界,也不能如一條蛆蟲一般的活着,只管混吃等死。

以河西的涼州爲中心,對吐蕃用兵,那必定是一場長期而全面的戰爭。從牛仙客那邊瞭解的信息看,對陣吐蕃的短期戰爭,與長期戰爭,物資準備是完全不一樣的。

青藏高原缺氧!

這個念頭在方重勇腦子裡來回的旋轉跳躍。

因爲缺氧無法克服,所以唐軍對陣吐蕃,有一條明顯的“地理等高線”。海拔上來了,唐軍就打不過吐蕃士兵了,這是無法克服的。

這一條,便註定了大唐對陣吐蕃,只能等待對方國內大亂,否則,就算偶有大勝,吐蕃人最後還是會捲土重來的。

鄭叔清要上位,就不能把重點搞錯了。撈錢是手段,保障河西戰事的後勤,纔是目的。

方重勇提筆在紙上寫下了一行字:

軍備無法自產。

這是河西走廊局勢當中最大的缺陷與軟肋。

製造軍備所需的木料、冶金、鍛料,那邊都無法提供。原因很簡單,生態環境無法承受。事實上,河西走廊的經濟因爲生態環境的限制,作出了很多讓步。

這個問題,也是長安的問題。

因爲生態環境的限制,唐代開元年間,長安城內並沒有大規模的武器生產基地,主要靠外地調運。武器裝備最初儲備在太極宮東牆下的武庫內。

軍備不能吃不能穿,在國家安定的情況下,不必安排在首都附近佔用自然資源。中樞機構“軍器監”負責管理武備的生產和調度。

牛仙客在河西幹得好,很多人包括張九齡在內,都認爲他不過是個出色的“庫房管理員”而已。

這種看法雖然有歧視的成分,卻也不能說完全沒道理。起碼,軍備無法自產,就讓他這個地方大員的含金量遜色許多了。

方重勇在紙上繼續寫道:官府運力,應全力保障軍備中的耗材,如弓弩箭矢等物,持續輸入涼州,其餘則可以暫緩。

這條跟鄭叔清的職權關係不大,但肯定可以爲他當戶部侍郎加分。

方重勇又在紙上繼續寫道:

河西之絹帛,缺印染、混紡之高端技藝,僅有白絹可與西域胡商互通有無,但市價低廉,遠不如粟特錦。

粟特錦者,中國之絲絹,波斯織造而成,售價不菲,暢銷長安。

未來可在河西涼州甘州等地,推廣安西都護府地域常見的高昌棉,以棉織物代替白絲絹。

民富則國強,河西子民必定拼死效力。

寫到這裡,方重勇心中一陣感慨。

租庸調製度阻礙商品經濟發展,在河西表現得尤爲突出,這也是爲什麼河西走廊的絲織業被戰火破壞後,便永遠沒有再恢復的原因之一。

因爲它是唐代不合理的經濟制度扭曲下的產物,一旦這個外力不存在了,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自然會將其撲滅。

租庸調這種制度,隨着唐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深化,已經越來越不堪重負了。

租庸調要求農戶織布,而絲綢製品作爲“硬通貨”,是可以當成貨幣使用的。所以河西本地人,無論絲織品有沒有市場競爭力,他們都不得不按這個規矩來。

不紡紗,他們拿什麼交租呢?顯然養蠶紡紗性價比最高啊!

至於社會勞動生產率,市場競爭這些東西,當時制定這個制度的決策者們,沒有考慮過。

然而現在殘酷的事實卻是,河西走廊因爲體量有限,再加上外部自然環境惡劣,因此絲織業規模也有限。規模有限,就決定了上限與成長的潛力也有限。

漢代的時候還不明顯,涼州絲綢依然小有名氣。然而到了唐代,隨着紡織業技術的升級,在產業升級中掉隊的河西走廊產絲綢,在唐國國內的市場競爭中,已經沒有任何競爭力!

要麼,這些絲綢交給官府作爲租庸調的一部分;要麼,廉價賣給以粟特人爲主的西域胡商,這些胡商將河西走廊出產的原始絲織品,送到波斯甚至大食進行二次加工,變成“粟特錦”。

再將粟特錦返銷大唐,受到長安權貴們的熱烈追捧。

這也是爲什麼河西走廊西段的敦煌,成爲西域胡商們第一個折返點,因爲他們要帶唐國而來的原料和粗加工產品,返回西域進行“二次深加工”。

這個便是所謂“絲綢之路產絲綢”的說法來源。河西本地之民,在絲綢交易的環節中什麼好處也沒有撈到。

改絲絹爲高昌棉,高昌棉布在長安是有競爭力的,河西改絲絹爲棉布,乃是時代的呼喚,放鬆租庸調,調整其中的內容,勢在必行。

“反正都是廢話,只要聖人看了開心就好。老鄭能當官,我就算交差了。”

方重勇嗤笑一聲,他寫這些的目的,自然不全是爲了能讓河西百姓過上好日子,最根本的還是讓鄭叔清升官。

目的決定手段,提建議沒問題,你要辦法我就給你辦法。

至於執行,他一個半大孩子能談什麼執行?

想到這裡,方重勇繼續在紙上寫道:

涼州與甘州雖糧秣滿倉,但周邊強敵環伺。一旦有風吹草動,農耕無法持續,民夫成了募兵土團,糧秣靡費無算,並非十拿九穩。

可在長安西市設“許可證”之制,西域胡商要運貨出城,必須運糧秣到涼州與甘州,以獲得許可證。

運糧者,可持證出長安交易,並在涼州與官府交易糧秣後攜其他貨物出關往西域。不運糧者不予許可證,只可在長安城內交易。

如此,則涼州糧秣不絕,軍需無礙。

西域胡商挺閒的,讓他們帶帶貨吧,順便讓這些人給吐蕃上上眼藥,玩一玩經濟封鎖什麼的。

方重勇不無惡意的想道。

粟特商人也是吐蕃的供貨商,其中不乏兩頭吃的賤貨。大唐這邊收一收口子,那幫粟特商人也只能站在大唐這邊,期盼戰爭早點結束。

因爲大唐在絲綢之路上,扮演的是絕對供貨商與警察的雙重角色。吐蕃扮演的,只是消費者與劫匪。

大唐敗了,絲綢之路就死了,大家都跟着一起死。

吐蕃敗了,絲綢之路繼續,大家當做無事發生,還有別人來扮演劫匪與消費者。

此時大多數人當然很難看明白這一點,但方重勇卻很容易從已知的歷史大勢中,將其理解透徹了。

前世歷史上,在大唐衰敗後,吐蕃驚覺無利可圖,這纔想起要自己建立紡織中心。

結果這後知後覺的遊戲在粟特人的幫助下還沒玩幾年,席捲青藏高原的農奴起義,就把吐蕃打得稀碎,永遠都沒能再崛起。

吐蕃這個國家,大概到滅亡,都沒想明白自己這幾百年來都在忙活什麼。

“現在還差一條,犒賞三軍的財帛,從哪裡來。”

方重勇一邊想,一邊在紙上寫道:“可令織染署,在長安研發仿製粟特布,並在揚州、洛陽等地生產銷售。所得財帛,以供軍需。”

這是個真正的好主意,但李隆基會不會聽,很難說。方重勇本着盡人事,知天命的態度,將其寫在紙上。

他將完成的疏奏看了看,裡面簡單來說就幾條建議而已。

總結一下就是十六個字:專供軍需,改絹爲棉;許可運糧,仿布籌錢。

“我爲什麼要操這份閒心啊,這難道不該是李隆基要去想的問題嘛。睡覺睡覺,熬夜長不高。”

方重勇匆忙洗漱後鑽進蠶絲被裡。

……

第二天,方重勇沒等到“催稿”的鄭叔清,反而是等來了一個穿着道袍的年輕人,看上去不過是十五六歲,一副道骨仙風不食人間煙火的樣子。

“鄙人李泌,得聖人之命,前來這裡充當教習。”

“噢噢噢……”

方重勇連忙將李泌引進書房。

雙方落座後,李泌淡然笑道:“郎君想問什麼都可以問,想學什麼都可以學。我知道的就告訴你,不知道的話,我就不說話。”

方重勇微微點頭,忽然想起河西的事情,忍不住問道:“河西之事如何?”

“河西本無事,唯吐蕃而已。”

李泌惜字如金,說出了這十個字。

“那吐蕃又如何?”

方重勇繼續追問道。

“五如六十一東岱。”

李泌言簡意賅的說道。

方重勇被他噎了個半死,又不敢問這話到底啥意思,不想暴露自己那空空如也的腦殼。

氣氛一下子僵持住了。

(本章完)

286.第248章 本職工作133.爆更通知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第303章 因吹斯汀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279.第243章 大難起於微末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49章 神童VS神童184.第166章 “低調”第359章 弓月古道170.第154章 打工人的自覺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206.第182章 拯救廢柴金吾衛230.第202章 基哥十二時辰(下)第361章 豪門夜宴(上)第393章 事不可爲第443章 某節帥很強,但過分謹慎第55章 盛唐小學生244.多選題第417章 今日始稱王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254.第221章 狗官雄起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212.第187章 我打你死第355章 人分爲兩種275.第240章 馬太效應第404章 不能說的秘密第56章 唐和鹽,百姓不能承受之重236.第208章 銀槍孝節(上)第86章 一寸山河一寸險305.第265章 老子不是在單打獨鬥第426章 白露之變153.第139章 紙上談兵第88章 你上你能行第311章 套馬的漢子威武雄壯第289章 栽贓嫁禍141.第130章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全忠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241.第212章 長安能源危機第279章 被架在中間的節度使第406章 不坐敞篷車第396章 show me the money177.第160章 驚天弊案(3)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359章 弓月古道第28章 簡單任務覆盤兼求票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336章 放長線釣大魚179.第162章 三年之期已到第445章 摻沙子大法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233.第205章 斬草要除根292.第253章 敵羞吾去脫他衣第318章 他比你先到242.第213章 多少也貪一點吧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307.第266章 高力士做不到的事,奴可以做第29章 《賣炭翁》中隱藏的長安能源危機第299章 刁民害朕的安節帥科普一下唐代基層政務的運作模式第33章 漂洋過海來看你265.第232章 江湖規矩第282章 開閘放水第92章 風來急!第394章 外行指揮內行第323章 滑稽荒唐事,竟出大唐朝第327章 多餘之人114.第110章 “皇恩浩蕩”第285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307章 逐漸崩壞的建制派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第287章 無利不早起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346章 不缺那三瓜兩棗135.第126章 方衙內的自畫像303.第263章 發展產生的問題只能靠發展解決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320章 北斗七星高290.第251章 聖人讓我給你帶個話第38章 過把癮就死?215.關於基哥到底喝不喝酒,轉載一篇文章以第53章 接下來一段NTR劇情好糾結啊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454章 都是熟練工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294.第254章 隴右套路深第431章 權勢滔天,則離死不遠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第446章 兩面三刀190.第170章 大唐科舉資格審查第316章 誰慫誰是狗225.第197章 暗涌121.第116章 團結是有的,就是兵沒有第10章 玩一票大的195.關於“野無遺賢”鬧劇的澄清277.第242章 人還沒來,官職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