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

第二七一章楊天保的真正目的

屁股決定腦袋,腦袋決定思維,思維決定格局。

楊天保知道未來李世民會瘋狂打壓世族門閥,現在還不到時候,李世民非常尊重長孫皇后,而長孫皇后是一個識大體顧大局的女人,在李世民出格的時候,她就會合格的進行勸諫,讓李世民在正確性的道路上前進。

可是,沒有制約的李世民,這纔是可怕的李世民,如果長孫無垢活着,她絕對不會讓李世民去砸魏徵的墓碑,同樣也不會讓李世民固執的進行東征高句麗。長孫無忌也不會成爲權臣,更不會遭遇抄家滅族之禍。

如果楊天保把長安科技學院,請到海內名儒,名師,哪怕再招收平民子弟,李世民也不會容忍長安科技學院的存在。

學會文武藝,賣給帝王家,這是沒錯的,一個可以擁有三四千學生的書院,這樣就太恐怖了。

楊恭仁不是不懂這個道理,聽完楊天保的話,他頓時沉默了。

李世民會容忍嗎?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楊天保真這樣像楊氏族學一樣創辦這麼一座書院,門下徒弟三千,恐怕不等李世民出手,其他大臣就會將這座書院收爲朝廷所有。

就算是強取豪奪,那又如何?

隨便炮製一個所謂的證據,就會讓楊氏進退兩難。

就算楊恭仁明白,這是楊天保的無奈之舉,這是爲了故佈疑陣,爲了瞞天過海,他心中有一個非常大的疑問:“圖啥?”

做什麼事情,都要有動機,花費將近十萬貫,創辦這麼一座龐大的學院,楊天保爲了什麼?

如果想要名?

這更簡單,十萬貫的糧食散出去,楊天保馬上就可以讓萬家升佛,但是有意思嗎?

楊天保沉默道:“阿爹,十年育樹,百年育人,當年,要培養一個人才,用不了一百年,但是十幾二十年的時間,還是需要的,其實阿爹,你看到的長安科技學院,並不是真正的科技學院。”

“不是真正的科技學院?”楊恭仁疑惑的問道:“那在哪裡?”

楊恭仁第一時間就想到暗室,不過暗室作爲應急用是可以的,但是卻不適合教學,一旦在裡面教學,暗室的秘密就會泄漏。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要是多了,什麼樣的人都有。偏偏這個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那種端起碗來吃飯,放下筷子就罵孃的人。

楊天保笑而不語,良久,他說道:“阿爹,你跟我來!”

說着,楊天保率先朝着門外走去。

楊恭仁跟着楊天保朝着遠處明亮的教學樓走去。楊天保非常不習慣這個時代的古文言文,這繁體字讀起來也不算費勁。可這從右到左、從上到下的豎排版式就實在有些坑爹,更難忍受的是,泥馬的連個標點符號都沒有,讀起來就跟牛吃草似的,還得來來回回地嚼!

楊天保充分體會到了穿越者回到古時,把訂立標點符號當作頭等大事來抓的感受。

不過,李世民在朝,不管是想發家致富,還是想搞社會改革,推進科學進步,任何計劃想要付之行動,必須有人。

他想想自己,哪怕到了現在,也不過二十四歲,時間有的是,他就定了一個長期戰略,人才從娃娃開始培養。

楊天保現在不缺錢,無論是雲州的皮具產業鏈,還是羊毛布產業鏈,以及銀行產業鏈,每年都可以爲楊天保賺到不下二十萬貫的錢。

錢呢,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關鍵是到了楊天保這個層次,錢只相當於一組數字,事實上楊天保目前的產業價值相當於百萬貫以上,如果折算成人民幣,大約相當於六十多個億,而且財富增加的速度越來越快。

在這種情況下,他愁的不是賺錢,而是如何把錢花出去,只有把錢花出去,那纔是錢,不花出去,只是一堆貴重金屬,或者布帛而已。

偏偏唐朝的物價又極低,購買力又特別強。

在這個時候,楊天保完全可以多養一些學生,長安科技學院最大規模的,其實並不是什麼廚藝班、農學班,也不是匠作班,而是蒙學班。

秦瓊麾下的親兵、部曲,以及程知節、牛進達、包括李君羨等將領,還有楊天保的部曲、親衛、佃戶、僱傭的夥計,城管甚至是女兵營的親戚、人人都可以推薦名額,只要是七歲以上,十三歲以下,都可以進入長安科技學院學習。

這些教師,也大都是經過凌敬親自挑選,擁有一定的知識量,擁有一定的教育蒙學的經驗,然後,根據楊天保秘密撰寫的蒙學課本,從小就開始培養他們對於數學、幾何、物理、化學等知識的教授。

當然,現在還爲量過早,而是根據這個時代的特色,從《三字經》、《百家姓》學起,最後是《千字文》,這就是所謂的“三百千”。然後還要教《古文觀止》和《文字蒙求》,目的就只有一個:讓小孩儘快學會認字寫字。

楊天保來到一個教室前,一名教師正在講臺上抑揚頓挫的說道:“天地玄地,宇宙洪荒……”

下面的孩子們也跟着念着。

接着另外一個教室中,學生們則說道:“性相近,習相遠……”

“趙錢孫李,周武鄭王……”

楊恭仁朝着教室裡望去,老師是一名二十多歲的青年,穿着身洗得發白的儒衫,頭髮梳得整整齊齊,而學生們則是一身嶄新的羊毛布短衫,頭上戴着襆頭。

楊天保道:“我現在辦的,其實就是蒙學,什麼工匠、廚藝,農藝,其實都是順帶的,只是表相。真正的目的就是辦蒙受學,還是免費的,每天提供早中兩餐,每年負責提供四套衣服兩夏兩冬!”

“這是大好事。這麼大的孩子,也是讓他們父母頭疼管束的年紀!”楊恭仁似乎明白了楊天保的動機,現在長安科技學院光蒙學班就有二十六個,每個班級五十到六十人不等,總共就有一千三四百人。

這些在楊天保這裡免費上學,免費吃穿,他們絕對不能不承楊天保的情份,一旦楊天保將來用到他們的時候,他們絕對會不遺餘力,否則脊樑骨,就會被別人戳斷。

當然,楊天保看出楊恭仁其實想得和他並不在一個層面上,楊天保想要的絕對不是讓他們承一個恩情這麼簡單,而是想讓他們實現自己的理想,快速發展基礎工業。

大唐的問題,其實就是土地問題。

後世日本纔多大點地方,不足一個雲南省的面積,可耕地的面積,大約六千萬畝,至於耕地,只有雲南省的三分之二。但是,日本卻養活了一億兩千七百萬人口。

一個關中平原就有三萬六千平千米,幾乎全部都是可以耕作的耕地,大約相當於五千四百萬畝,如果科學技術能跟上,養活三四千萬人是不成問題的。

但是,無比悲劇的是,當關中人口突破八百萬人時,關中就會出現饑荒。而且還會耗盡大唐的國力。

這個時候,唯一可以改變的就是提高畝產產能,同時提高這個時代的生產力。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楊天保創立銀行就是催化商業發展,哪怕徽州商人給楊天保敲響警鐘,但是,楊天保並沒有改變初衷。

第二一一章唐朝長安學區房第二十六章奉命搶地盤第三零零章殺了他們也是白殺第九十二章沒有市場那就創造市場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二七六章郊遊踏青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六三章真是作了一把好死第一八五章這不是錢的事第二零二章用武將的規矩解決糾紛第二三三章奇葩的請假理由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二二章撿到寶了第十六章秉公執法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二八零章軍部門外的對峙第一一八章田獵之冬狩第二九九章戰爭的腳步第三三零章吐蕃的末日(下)第七十章說好的重用呢第二五九章有條件公開官員財產第九章聞喜裴氏第一六一章楊恭仁心裡苦啊!第一二三章頡利可汗跑了第二六三章資本家的本質第六十八章垃圾車成了寶貝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二二九章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五七章薛瑤的產前憂鬱症第一六四章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第二五零章尋找黃金之城第一八六章官府不會冤枉清白人第九章聞喜裴氏第一三零章生死攸關不勝則亡第一五四章擒賊先擒王第二六七章要想人前顯貴必定人後受罪第一七六章命運之戰不勝則亡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三零九章太陽沒下山不是做夢第一二六章我帶你們去抓頡利第一八四章家族企業化第二五八章迫在眉睫的問題第一四三章讓突厥人感覺絕望的差距第一二五章三個月之內不許抵達第一一六章計劃提前了第二四零章掌握軍權就掌握話語權第三一二章李世民的野望(上)第一二一章連夜進軍第一一三章血的教訓第七十五章不負如來不負卿第一九五章楊恭仁復相第一四九章皇帝也不能隨意用強第一六一章楊恭仁心裡苦啊!第一一七章你會後悔的第九十五章秦王府的二代們第一八四章家族企業化第三十三章要你命的人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二七五章雖無春秋筆法卻有通天術第一零四章楊天保的原始班底第二零三章楊三郎你還要不要臉第二一零章被忽視的女兵營第二七二章用軍法治學用軍訓啓蒙第三二六章邏些城的陷落(下)第二三八章好好補補身體第六章大師兄你變了第二二六章李婉寧所出的難題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二七九章這尼瑪就是一個大坑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八一章拜見駙馬第八十四章多抄幾家(兩更求訂閱)第二五四章徽商的饕餮盛宴第一七一章古代經濟戰爭第二零八章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三一六章松贊干布來了第三一八章大唐天威不可觸犯第一五七章霹靂火揚威第一六零章女憑子貴女憑夫貴第二九九章戰爭的腳步第一二四章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一零一章誰是負心人第一九八章挺橫的外鄉人關於本書的三觀問題做一點解釋第一八九章被人誤會了第一百零三章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五章一擊必殺第一二二章唐軍來了第一五一章噴發的火山第二九七章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十七章坑的就是你第二零六章不合格的說客秦瓊第九十九章是不是很失望第二八五章河源軍攻略之趁熱打鐵第一四六章猶如神助的金帳公主第二零四章丟人丟到姥姥家了第一零五章他有沒有野心?第二五二章額滴,額滴,都是額滴!第三二零章人造雪崩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