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弘農楊氏經濟體制改革

楊天保與李婉寧回到觀國公府的時候,觀國公府剛剛吃完晚飯。

他的大哥楊思誼不懷好意的望着楊天保,又慫恿着他的夫人梁氏提醒楊恭仁,產業入賬的事情不能再託了。

楊恭仁人雖然老了,但是眼睛確實是有點花,不過卻不糊塗。他不等梁氏開口,直接道:“大郎!”

“兒子在!”楊思誼急忙一臉嚴肅的樣子躬身而立。

楊恭仁沉吟道:“通知各房族老,宗祠東配殿半個時辰後召開會議!”

楊恭仁雖然是觀王房族長,然而觀王府並不是專門指楊雄的七個兒子,而是因爲他們都是弘農楊氏長子楊牧的後代,在楊雄時代被隋朝追封爲觀德王,所以纔會自稱觀王房。事實上,他們是泛指,弘農楊氏楊牧到十五世孫楊執柔這一支,其中還包括,楊達一支,楊士貴一支。

聽到這話,楊思誼心中一喜。

只要是召開宗族大會,肯定是重要的事情要宣佈,普通的事情根本就用不着宣佈,當然,最近一次宗族大會還是在三年前的時候召開,那個時候是爲了讓楊天保認祖歸宗。

除非這一次宣佈的事情與楊天保認祖歸宗一樣重要,比如開除祖籍。

像楊天保這種自私自利的性子,確實是夠得着開出祖籍的。畢竟,一個家族最大威脅不是來自外部,而是來自內部,比如像楊天保這樣公然對抗祖宗之法,想要自立門戶的,不好意思,那只有清除出弘農楊氏觀王房。

楊天保聽到這話,也感覺凝重起來。

李婉寧的小手已經浸出汗,她緊緊的抓着楊天保的手。

然而,就在這時,梁氏裝模作樣的望着李婉寧道:“弟妹啊,你有所不知,非楊氏子弟不得入宗祠!”

李婉寧反而不緊張了,她緩緩鬆開楊天保的手,轉而望着梁氏道:“大嫂,莫非你想進入宗祠?”

女人不是不能進宗祠,除非一種情況下,公婆雙亡,夫喪的情況下,那就可以自由出入宗祠。當年楊雄的父親楊紹死後,其母被封爲隋朝廣平國王妃,在開皇十七年(公元597年)纔去世,享年八十歲,比楊紹多活了足足二十六年。那個時候楊雄只是名義上的族長,而廣平國王妃就像太后一樣,不僅可以監督楊雄,還可以進入宗祠拜祭楊紹和楊氏列祖列宗。

不光是楊氏這樣,其他大家族這一條也是墨守成規。

梁氏是嫡門嫡長大婦,如果她可以活得更久,自然可以像廣平國王妃那樣自由進入宗祠,還可以掌握着楊氏大權。

梁氏一呆,心道:“差點着了小蹄子的道了!”別看李婉寧輕飄飄一句話,差點把梁氏引入兩難之地。想進入宗祠,就像朝廷裡想謀反一樣,這個罪名太大了,大到她的腦代頂不住。

梁氏搖搖頭道:“大嫂是婦道人家,怎麼可能進宗祠呢?”

李婉寧道:“誰說婦道人家不能進宗祠?莫非大嫂連這點規矩都不知道?”

梁氏是一個聰明的女人,然而眼下卻被李婉寧幾句話帶到溝裡去了,她並不是不知道女人可以進宗祠,只是想向楊恭仁這個郎舅表明,她無意進入楊氏宗祠,無意謀奪楊氏大權,更不是想詛咒楊思誼早死。

可是,現在李婉寧卻直接質疑她不懂規矩。

梁氏急忙解釋道:“我……我……我不是這個意思!”

李婉寧淡淡的笑了。

心道跟我玩宅鬥,你知不知道本宮生長在什麼地方,那可是人吃人的皇宮,她自從出生以來,天天看到的就是女人踩女人,女人鬥女人,在皇宮那個地方,沒有兩把刷子,會死得非常難看。

楊思訓的媳婦李氏望着楊思訓,壓低聲音道:“弟妹不簡單!”

楊思訓鄭重的望着李氏道:“你們李家的女人,都不簡單!”

楊思訓的夫人出身隴右李氏,卻非李淵的孫女,而是李淵的八叔李亮的孫女,算起來倒與李婉寧平輩,不過他們成親時間早,當時李亮纔是海州刺史,他的孫女嫁給楊雄的孫子,已經算是高攀了。

李氏淡淡的笑道:“奴家省得!”

楊思訓話不多,心眼卻也不少,大嫂和大哥處處針對老三,這是要逼着家族分裂啊!

楊思訓退後兩步,走到楊天保身邊推了推楊天保道:“老三!”

“二哥!”

楊天保對楊思訓一直都非常客氣。

楊思訓沉吟道:“咱們是一家人,吃虧佔便宜,都沒有外人!”

楊天保疑惑的望着楊思訓道:“二哥的意思是……”

“雲州的產業,實在不行,你讓出來吧!”楊思訓拍拍楊天保的肩膀道:“大局爲重,楊氏不能散了,阿爹還要臉呢!”

如果楊恭仁的三個兒子要分家,那麼最丟人的肯定是楊恭仁,教子無方,這將成爲楊恭仁身上最大的污點,以後他在朝野,別想擡起頭做人了。

楊天保苦笑道:“二哥,這不是讓不讓的事,我是……”

不等楊天保說完,楊思訓道:“我知道,你有部曲要養,身邊也要打點,萬年縣有我一座田莊,那是你二嫂的陪嫁,莊子不大,收入倒也可觀,你先用着!”

楊天保聽到這話,感覺久違的溫暖。

二哥,真是一個厚道人。

其實李亮在隋朝的時候,根本就不是重臣,財產有限,雖然萬年地段不錯,不過那個莊子才一千畝地出頭,而且還有三分之一的是三年休耕的劣田,一年撐死也就收入幾十貫錢。

隨着時間的推移,各房族老陸陸續續抵達宗祠的東配殿,排在東配殿兩廂的軟榻上,坐着的都是各房的族老,至於楊天保和楊思誼,都沒有位置可坐,當然以後除非把老傢伙們熬死了,輩份上去了,就可以坐着倚老賣老了。

來得最晚的,其實是楊恭仁的三叔,也是觀王房輩份最長的人,現邗國公楊士貴。

楊士貴是楊雄的幼弟,這個弟弟僅僅比楊恭仁大三歲,也算是楊雄養大的,楊紹死的時候,楊士貴其實才七歲。

楊恭仁與楊士貴的關係不錯,他們叔侄關係,情同兄弟。楊士貴的府邸在西市的西北角居德坊,距離親仁坊有點完,而且是宵禁。

當然,宵禁的只是百姓,勳貴可以獲得通融,就像管理交通的交警,也不是百分百鐵面無私,鬆鬆手自然可以過去。

楊士貴一身酒氣,打着哈欠道:“恭仁,這麼晚了,讓大家過來做什麼?”

楊恭仁看着衆族老到齊,這才起身道:“有些事,需要向大家商議一下!”

衆族老聞言正坐,一臉嚴肅。

楊恭仁道:“凡在天地之間者莫不變,晝夜變而成日,寒暑變而成歲,大地肇起,流質炎炎,熱熔冰遷,累變而成地球;海草螺蛤,大木大鳥,飛魚飛鼉,袋鼠脊獸,彼生此滅,更代迭變。紫血紅血,流注體內,呼炭吸養,刻刻相續,一日千變,而成生人。藉曰不變,則天地人類並時而息矣。故夫變者,古今之公理也:貢助之法變爲租庸調,並乘之法變爲府兵,府兵變爲彍騎,學校升造之法變爲薦闢,薦闢變爲九品中正,九品變爲科目。上下千歲,無時不變,無事不變……”

聽到這裡,楊天保臉色大變,楊恭仁所言的話,就是楊天保當初用來說服楊恭仁要在內部進行變革。

事實上,任何組織和團體,如果沒有內部變革,終究會淘汰,特別是在後世信息化背景下,如果騰訊沒有用微信取代扣扣,而是讓其他通信軟件取代,那麼騰訊還能保持信息產業龍頭的地位嗎?

熟悉阿里巴巴組織結構的人,纔會發現,阿里巴巴其實涵蓋了太多太多行業,當然最重要的是,勵精圖治,是爲了楊氏的重新崛起,而非昨日黃花,落日餘暉。

楊天保似乎明白了楊恭仁的決心,事實上要想改變祖宗之法,困難重重,就像國家的變法先驅一樣,沒有非凡的胸襟,沒有強大如山河的氣魄,是不敢嘗試的。

衆族老一臉震驚,他們不解的望着楊恭仁,想砸開他的腦子,看看他究竟是想要做什麼!

楊恭仁接着道:“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言治舊國,必用新法,治國齊國,二者兼容,其事甚順,其義至明,有可爲之機,有可取之法,有不得不行之勢,有不容少緩之故。爲不變之說者,猶曰守古守古,坐視其因循廢弛,而漠然無所動於中。”

總之,一句話,楊恭仁長篇大論之後,毅然決然地向楊氏產業體制改革的雷區,殫精竭力地振興楊氏經濟,推進楊氏企業體制改革,致力於將楊氏產業工人、農業佃戶、人才教育培養三位一體的大比重起飛。

楊恭仁爲了改善楊氏人才走出去的戰略,實現楊氏可以影響關地方官府,楊氏族學準備開展第一次擴招,採取人海戰術,改變原來的精英教育,將楊氏部曲、佃戶、工匠子弟,一視同仁,擇適齡兒童,統一入學,採取開蒙、淘汰、深入教育的方式,廣種薄收。

打個比方,原來楊氏族學的規模就是三五百人,這些人就算有一半的人可以成材,事實上也只能走出一百多人,除了身體原因,過早離世,或者恩將仇報,改換門庭的白眼狼,那麼楊氏事實上每十年,也僅僅可以培養出一百個縣令的儲備官員,甚至更低。

現在楊恭仁要將楊氏族一分爲二,精英班專門教育楊氏子弟以及精英學生,普通學生在啓蒙後,進行淘汰,採取自然法則,優勝劣汰。

當然,能採取這種方式的,自然是楊天保這個缺德冒煙的貨,他就是把後世的升學考試,給改頭換面,弄到在大唐。

以大唐的財力,要想全部培養楊氏的數萬佃戶、工匠和部曲,這根本就不現實,這個時代生育率實在太驚人了,每家每戶都有兩三個孩子,七八個的也不罕見,數萬戶就是十數萬名學生,這個負擔太重,楊氏承擔不起,親自體會過,楊天保才明白,辦教育是多麼的費錢。

第二項大改革,就是全面提高楊氏產業工匠的福利待遇,其中工匠子弟原本是沒有機會進入楊氏族學學習進修的,現在給他們一個機會,可以統一開蒙,接受這個時代的蒙學教育,就像後世的小學生,然而並非所有的小學生可以成爲中學生,必須經過考試。

自己不努力,自己承擔自己的後果,怨不得別人,省得將來填鴨式的教育,教出一堆廢物。

除了可以讓工匠上學,也鼓勵工匠發明創造,改善生產技術,對於有突出貢獻的工匠,給予股權獎勵,當然這個股份是非常少的,微不足道的萬分股之一。

同時,產業工匠採取全員績效的方式,多勞多得,按勞分配報酬。

農業方面,則是鼓勵佃戶開展績效種植方式,楊氏土地收成,採取固定收租,承包到戶,鼓勵個體化種植。

最重要的部分,則是產業產權的改革,以改原來楊氏子弟所有創業,創業完成,楊氏就把這個產業拿回來,創業人員沒有任何好處,所得與不創業人員一樣的分配,根據血緣關係分配例錢,這樣容易打消楊氏子弟的創業積極性。

現在,楊氏子弟每個人都可以獲得一定的創業資金和創業資源,一旦創業完成,楊氏按照比例收回一定股權,不干涉子公司的運營,就是楊天保的資本投資模式,楊氏就是一個龐大的投資基金。

這一場改革動員會,足足開了一夜,所有成員,全部聚精會神的聽着楊恭仁的改革計劃,還有詳細的產業佈局與分工。

楊天保也不是沒有損失,他的雲州皮具坊交出五成股份,而羊毛紡織坊則交出四成半股份,而北嘖的鹽礦則交出三成的股份,這樣以來,楊天保以後每年的收益會減少將近一半,十數萬貫的利潤則要上交楊氏。

不過,任何人不會干涉楊天保的具體經營和人員管理,對於其他人而言,則是意外之人,比如楊師道,原本他已經失去了對靈州產業的管理權,也失去了利潤分成之權,按照他的分成,每年可以獲得的基礎分成大約是三千貫出頭。

楊氏給楊師道的好處,相當於李世民開給楊師道俸祿的八倍多,怪不得官員心向家族而非朝廷,利之所在。

不過,現在楊師道則重新獲得靈州產業的管理和股權,每年將獲得收益多達一萬餘貫,如果楊師道將靈州產業恢復到他在靈州擔任靈州總管時的水平,他每年將獲得兩萬多貫的收益,這是朝廷俸祿的五十多倍。

當然,這也不是人人得益,至少像楊思玄、楊思哲等無所事事的楊氏子弟,從現在開始,他們的例子將有過去的每個月五十貫開支,削減到了現在的二十貫,減少三分之二。

不過,這些沒有實職,既沒有入仕,也沒有在仕林間獲得名聲的年輕人,他們沒有話語權,想張嘴,他們獲得好處的老子一巴掌抽過去,一邊哭去。

連續一整夜的會議,讓楊恭仁疲憊不堪,楊天保看着楊恭仁的身體有些搖晃,他急忙上前扶住楊恭仁。

楊恭仁看着楊天保道:“三郎,現在這事如你所願!“

”阿爹,時間會證明你今天是多麼英明!“楊天保拍着楊恭仁的馬屁道:”再過兩年看看,楊氏的產業收入將會翻番,未來將會成倍增加,就算富可敵國,也未必沒有可能!“

楊恭仁苦笑道:”只要讓我將來有臉去見家翁就可以了!“

楊天保笑了笑道:”要不,阿爹先去歇息?“

楊恭仁道:”不急,有些事情,當斷則斷!“

楊天保聽出了楊恭仁的意思,馮少東儘早要撇開關係,楊天保搖搖頭道:”這口氣我咽不下!“

楊恭仁理解楊天保與馮少東是平輩論交,但是情感是情感,理智是理智,現在所有的問題矛頭直指李元昌,但是他是李世民的親弟弟。

如果是對他有威脅的親弟弟,倒是容易對付,關鍵是李元昌對李世民而言,根本就沒有任何威脅。

”但是他是親王!“

”親王也非無懈可擊!“楊天保認真的道:”我要讓長安城的人都知道,惹了我,是他們最後悔的一件事!“

第二六零章女人駭人的潛力第三一八章大唐天威不可觸犯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一五六章直轉而下絕望第一零五章他有沒有野心?第三二三章後院失火第二四九章朕拿太極殿作質押第二九九章戰爭的腳步第一五二章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相第三十四章校尉蘇定方第二七九章這尼瑪就是一個大坑第八十五章意外頻發的應國公府(三更求訂閱)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二一零章被忽視的女兵營第一六一章楊恭仁心裡苦啊!第五十四章仇將恩報認賊作父第二一四章啓動舊城區改造項目第十七章坑的就是你第一四七章尚公主的苦惱第二十二章數錢也是一件麻煩事第一七六章命運之戰不勝則亡第一九六章問題有點大了第二八八章吐蕃佈局第二三七章華夏民族頭上的魔咒第二七八章出任河源軍經略使第三二六章邏些城的陷落(下)第一一九章借刀殺人第一三三章空白告身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百章癡情總被無情誤第四十八章巨大的收穫第十五章官匪勾結第二五一章丟棄包袱才能輕裝上陣第七十章說好的重用呢第三三一章敗得一發不可收拾第二四三章來人扔出去第三十六章拖出去杖斃第一八四章家族企業化第一二九章擢升三轉軍功第一八三章光明正大的搶奪第二三零章打死堅決不能承認第三二五章邏些城陷落(上)第四章被盯上了第二九八章寇可往我亦可往第二六五章會哭的孩子有奶吃第十五章官匪勾結第二十七章一不小心當官了第一六五章生存之外都是奢侈品第十章盜亦有道第一四七章尚公主的苦惱第二零零章你看上我的駙馬了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二二四章種地也是一門大學問第七十七章扯虎皮拉大旗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四一章請求越境打擊第一五九章小夥伴們驚呆了第三十六章拖出去杖斃第四十五章楊氏影衛第七十四章薛瑤的身世第三零九章太陽沒下山不是做夢第八十九章年滿十八必須官配(求訂閱)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八零章軍部門外的對峙第二六二章靠山山會倒第十三章疑人不用第五十七章痛並快樂着第一二七章奧斯曼部落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二四八章旗開得勝開門紅第一五零章匆匆驚鴻一瞥第二九一章爛泥扶不上牆第七十八章新官上任第一八二章男人的本能第二十六章奉命搶地盤第三一五章向趙武靈王和霍剽姚學習第二八九章剋制騎兵的戰術第四十三章你算哪根蔥第一二零章突厥人險惡用心第一一六章計劃提前了第八十六章暗夜驚魂(求訂閱)第五十三章生恩養恩熟重(爲無想無情萬賞加更)第三零二章果然是一塊肥肉第十五章官匪勾結第一五五章趁他病要他病第二九五章你還要點臉不第三三二章蘇毗復國了第一七九章屈打成招第二六八章長安科技學院開學了第一四一章請求越境打擊第二零五章來自李世民的敲詐第二八一章河源軍攻略之一先奪財權第一八三章光明正大的搶奪第六十四章給我跪下第四十七章南城十三英(推薦票一千加更)第一四四章四百破萬騎第三零一章蘇毗復國軍第一一零章沒有可比性第二零八章惡人自有惡人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