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

黃抱節焦躁在站在城樓上的一個瞭望口中,遙遙可見太原東西兩側黑壓壓的敵軍營地,燕軍最近的兩次攻城力度大了不少,城牆上戳上了密密麻麻的登城箭,燕軍用攻城梯輔助登城箭,有幾次差點攻進城內。

在這生死存亡的關頭,李崇豹的援軍卻遲遲不見動靜。

他心中不免泛起了嘀咕,對於自己這樣一個殺主投降的叛徒,李嗣業對自己的態度已經說明了問題,不然不會用那種方法來試探他。與其守着李嗣業這個陣營不動窩,倒不如果斷選擇換個主子。太原就是橫亙在李嗣業和史思明之間的一座大門,給誰看門不是看門,反正到哪裡都不會受到信任。

他的家僕悄麼幾地走到了黃抱節背後,低聲說道:“田大夫派來的密使就在樓下。”

黃抱節點了點頭,迅速轉身下樓,來到了城樓底下的一間暗室中。一位身披斗篷的神秘客人正等着他,笑着叉手說道:“在下田悅,代表伯父田承嗣大夫來見你。”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黃抱節神色微變,也擡手抱拳說道:“這次總算派個有分量的人來了,黃某不再懷疑田大夫的誠意。”

“既然如此,請黃將軍談談條件吧。”

要我投降有三個要求。一,我繼續爲河東節度使,二,河東軍依然爲我直屬,朝廷不得干涉,三,河東的所有官員都應當由我來任命。”

田悅諷刺地笑道:“黃將軍昔日殺鄧景山投降李嗣業時,可否向他們提出過這三點要求?”

“昔日是昔日,今時已不同往日,昔日我還只是河東節度使麾下一個小小的軍使,現在我已經貴爲河東節度使,當然要提更高的要求。”

“哼,好。”田悅哼笑一聲,卻輕而易舉地答應了他:“你說的這三條要求,我們都答應你,我們只需要你歸順之日答應我們一個小小的要求。”

“說。”

“李崇豹據守上黨,實乃我們的心腹大患,我希望將軍率河東軍與我們一起進攻上黨,等上黨攻克後,上黨郡也照樣由你河東節度使管轄,如何?”

黃抱節對此毫無愧疚,立刻點頭答應道:“好,我可以與田大夫一起出兵合攻上黨。”

“痛快,”田悅撫掌讚道:“黃將軍不愧是成大事之人,做事果然乾脆利落。五天後便是黃道吉日,百無禁忌,將軍可在五日後正式宣佈歸降我軍,然後我們一起出兵南下。”

“這麼着急?”黃抱節心中還有一絲猶疑,需要時間來思考。

“當然了,兵貴神速嘛。”

“好,五日就五日!我對天盟誓,絕無更改,否則就讓我人頭落地。”

“我們不如擊掌盟誓。”

……

田悅意滿志得地趕着牛車行出了太原城,他坐在車轅上哼着小曲兒,暗想此戰之後必然會得到伯父的重用。勸降黃抱節的計策全部出自他的謀劃,能夠兵不血刃拿下太原,這是連皇帝史思明都要稱讚的大功勞,他今後的富貴權力,就看今天這一遭了。

他一路來到了清徐縣城外,卻在道路上看到許多丟棄的車輪和竈堆,馬路上車轍的也散亂不堪,這一切讓他感到迷惑。等他趕到中軍大營所在地時,看到的是一堆殘留下來的木樁和帳篷。

田承嗣的一名親衛將軍在牽着馬留在狼藉的營地中等他,田悅疑惑不解地問道:“中軍去哪兒了?”

“撤往雲州方向,進攻太原城的左右虞侯軍也接到命令將於明日撤退。”

“爲什麼要撤退?黃抱節已經鬆了口,他們決定在五天後歸順投降我大燕。”

“是嗎?”親衛臉上也是大喜,隨即黯然地說道:“可惜還是趕不及,進攻晉中方向的曳落河與同羅騎兵已經全軍覆滅,李崇豹攻佔了太谷。等不到三天時間,他就會衝破清徐縣攻到太原城牆下,到時候黃抱節那搖擺不定的小人,定然會出爾反爾。”

“那現在怎麼辦?”田悅還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該放棄的時候就要放棄,切莫強求,這是田大夫教我給你的話,不管你輸掉什麼,只要還有性命在,就有機會重新奪回來。”

田悅長長地嘆了口氣,將牛車牽給這名親衛說道:“找個地方把這牛和車賣了,跟我一起前往雲州城。”

……

李崇豹第二日向清徐縣進攻,拿下清徐後第四日率大軍奔赴太原,進攻太原的燕軍已經提前一天撤退。

現在不止田悅,就連田承嗣都爲此戰惋惜不已,僅僅就差三天時間,便決定了一場戰爭的勝負,彷彿是老天爺不給他們機會似的。

田承嗣在站在雲州大同的城牆上,遙望太原的方向蔚然感嘆。這恐怕是他最後一次來到河東,今後絕無有機會取得晉地,幽州范陽也失去了縱深屏障。

聽聞燕軍已經從太原城下撤走,李崇豹也已經率軍來到了清徐縣,黃抱節生生地出了一身冷汗,這可真是太懸了。幸好他準備投降的事情只有麾下的幾個將領知道,這些人以後要在自己的手底下做事,想必應該會乖覺地把嘴巴閉緊。

很快李崇豹派人來太原城傳消息,說是要在第二日入城。黃抱節做賊心虛,決定親自出城迎接,以感謝李崇豹解太原之圍。

當天清晨,天氣異常晴朗,朝陽在大地上灑出橘黃色的光芒,行進的騎兵隊踏出飛揚的塵土。李崇豹的麾旗在最前方飄蕩,白色的豹尾在旗杆上左右擺動,他身後快速行進的騎兵們身後揹着麾旗,數萬面旗幟順着一個方向招展,看上去聲勢極爲浩大。

黃抱節站在城門前手搭涼棚眺望,不由得開口盛讚道:“都道隴右兵爲天下最強,今日一見果然如此,李嗣業、李崇豹父子帶兵有方。”

節度判官韋應物在旁邊覷了他一眼卻笑而不語,只是淡定地望着前方似乎胸有成竹。

李崇豹策馬來到太原城門前,攥着馬繮擡頭望向城牆,堅固的青磚牆壁上嵌滿了牀弩發射的登城箭,但這座城牆卻屹立巋然不動,他點點頭說道:“這裡是大唐龍興之地,王氣匯聚所在,乃是真正的龍城。”

他翻身跳下馬來,笑着朝黃抱節拱了拱手道:“黃大夫辛苦了。”

黃抱節笑着還禮:“多虧了李將軍來得及時啊。”

兩人相視哈哈大笑,黃抱節伸手邀請:“請!”

他們並肩進入城門,其餘將領都各自跟在他們的身後,街道兩旁有百姓圍觀歡呼,這算是黃抱節爲討好李崇豹所特意將的排場。

瞧李嗣業的這個二兒子,年紀輕輕連鬍鬚都沒有生多長,他就算能征善戰有打仗的天賦,但在人情世故方面估計還是個雛雞,只要戴幾頂高帽子天天吹捧拍馬,這小子難免不飄,到時候再對付他就容易多了。

“李將軍,鄧景山昔日在城中的府邸雖不算奢華,但也能夠住人,我命人給將軍收拾了出來。進駐太原的這幾天,你就住在那裡。”

李崇豹歉意地笑道:“鄧景山那不是節度使府邸嗎,我怎麼能夠鵲巢鳩佔?”

“哎,李將軍奪上黨,佔絳蒲二州,又成功救了太原。你的功勞封個郡王都不爲過,如今你與太原百姓有恩,住節度使府邸正是應當。”

“哈哈哈,那就恭敬不如從命啦!”

“那是自然,我們不如先去節度使府邸,我在正堂前已經擺下美酒,還有太原衆多佳麗舞蹈助興,以表示她們對將軍的景仰之情。”

“好好好,”李崇豹臉上抑制不住的喜色,大手一揮說道:“不過在此之前我還想到太原城的城牆上轉一圈,居高臨下好好領略一下龍城的龍虎氣勢。還得勞駕黃將軍大駕伴遊,爲我指點一下方位。”

“那是自然,爲李將軍引遊乃是我的榮幸。”

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六百二十六章 入朝敘功(一)第一百六十五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有態度的樂曲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四百五十一章 與天子辯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五百二十二章 扶持莫拿利王第一百八十六章 跪送守捉使出行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八百四十三章 古浪口大破吐蕃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武裝心靈第四百章 疏勒軍開拔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九章 最後的自由搏擊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爲國事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六百四十九章 誣陷、瓜分、內應第二百四十一章 收公主可敦而還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六十一章 前往東宮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二十一章 張縣尉巧言逼供第一百章 慎重的匪徒第八百三十二章 郭子儀心力交瘁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九百一十五章 南八四處求援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九百一十六章 前方打仗 後方內鬥第六百六十五章 策略最有效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二十四章 血戰之後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三百一十六章 創造老子神像第九百三十章 李豫固守建康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五百二十四章 授北庭節度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二百三十章 潛伏爪牙忍受第二百零三章 蘇祿命喪西域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羅將軍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十二章 安祿山第一百六十六章 李十二孃舞劍器(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急報入長安第四百九十八章 提前挑撥矛盾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七百六十章 當乘勝追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發配蔥嶺之逆旅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五百三十六章 回安西挖掘人才第五百七十八章 野心與代價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五百零六章 如何教導下人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六百零三章 節度使職責第三百九十五章 眼見耳聽俱爲實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官上任跳蕩營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四百五十四章 不欲攀扯第七十八章 驚動李隆基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三百五十四章 該生不生,該亡不亡第六十三章 護送太子入朝第七百一十四章 我期望李嗣業反第六百一十七章 猛火雷破陣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報也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參參謀良策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二百零五章 大義之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