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九章 入朝只爲權勢?

大明宮中朝宣政殿內殿中,李亨端正地站在一面打磨得光可鑑人的大銅鏡前,身上披着大朝會祭天等重大場合才穿的黑色袞冕,冠冕十二旒,代表着皇家的威儀。

這是他自登基以來第一次穿如此隆重的服飾,今天也是進入長安以來的第一個黃道吉日。他要穿着這身袞冕前往太廟祭拜祖宗,告訴高祖太宗的在天之靈,不肖子孫們丟失長安九個月之後,終於把它又奪了回來,您們歷盡艱辛創造的大唐社稷如今還在,我李亨只要還有一口氣,就絕不會讓它落到外人的手上。

李輔國從內殿的邊門溜了進來,躬着身體站在李亨身後低聲說道:“李嗣業今日從春明門進入長安了,暫時下榻在他廣福坊的西涼王府中。”

李亨只是感嘆了一句:“他來得真夠遲的,讓其他兩位等急了吧。”

“他是老資格嘛,又是立下第一等大功的功勳之臣,讓別人等是應該的。”

李亨不在意李輔國的誅心之言,只是低頭看着銅鏡中巍峨挺拔的自己,幾個給他整理袍帶的小太監左右跑來跑去,看上去頗爲辛苦。

李輔國不等皇帝再問,就繼續彙報情況:“他只帶了一名隨從大搖大擺入城,看來是有恃無恐啊。”

李亨面色稍微露出不悅,冷聲說道:“他何必要恐?朕又沒有害他的心?”

李輔國感受到皇帝異樣的目光,連忙把身體彎得更低了。

“他把麾下分爲了三軍,分別駐守在灞上,細柳和香積寺,這三處皆距離長安不超過一日路程。”

李亨整理冠帶的動作凝滯了片刻,然後纔回頭說道:“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關中就是一塊沒有屏障的平地,他把兵駐在哪裡有什麼區別?明日的朝會上你不要插嘴,該如何安排先等朕試探了他的態度再說。朕昨夜醒來細想,如今關中駐守非李嗣業麾下的軍隊數量,連他麾下嫡系的三分之一都不如,如果他是像安祿山、侯景這般的野心家……想想還真是讓朕毛骨悚然啊。”

李輔國撲騰一聲結結實實地跪在了地上,眼中擠出了淚水說道:“這……這全是奴婢及臣子們的過失,若不是我們無能,怎麼會使陛下身邊竟沒有一支屬於自己的軍隊,讓您受此驚嚇,着實該死!”

“唉,你這是做什麼,朕又沒有怪你。”李亨連忙彎下腰,將他攙扶了起來感慨道:“你對朕的忠心我心中清楚,只是你向來性子躁急於求成,世間事皆是欲速則不達,更何況將領任命涉及的不止是權勢,也涉及天下安危,所以愈發要小心翼翼。”

這時太監程元振走進宮門站在兩人身後躬身叉手道:“陛下,吉時快到了,請陛下前往太廟祭祖。”

李亨的神情一下子變得莊嚴肅穆起來,原地向後轉面朝宮門,雙手提着袍帶緩緩地朝外面走去。

……

李嗣業騎着照夜玉獅子行進在春明門橫街上,兩旁的坊牆等建築物雖然沒有遭受什麼大的破壞,但他能夠明顯感受到,今日的長安與往日完全不同了,不止是因爲視野裡有許多倒斃的屍體,也不止是因爲家家戶戶都有人嚎哭着推着屍體往城外埋人。這座城市的雍容華貴和她的精氣神在城破的第一日便已經消失不見了。

這種東西就像是處子的初次一般,破城之後也只有零次和無數次。失去之後也就使依賴這座城市的人喪失了安全感。

他隨處都能見到在街道上乞討的男女,其中有一個瘋瘋癲癲的女人揮舞着破爛的袖子在街上來回舞動,行人紛紛側目躲避。

——————

李嗣業騎着馬匹朝從她附近路過,這瘋女人突然攔在了他的馬前,嘴角抽搐着笑道:“大爺,我給你跳個舞,你賞奴一塊胡餅吃好嗎?”

庫班尼揮起馬鞭做勢要抽她,被李嗣業伸手攔住,他看到了女人蓬亂骯髒的長髮下熟悉的面孔,驚愕地脫口而出:“徐娘子?”

瘋女人依舊搖晃着頭,對這個名字似乎沒有任何反應。一個好心的老翁慌忙將她從馬前拉開道:“看來是真瘋了呀,怎麼還敢攔朝廷命官的馬?”

李嗣業指着徐娘子問老翁:“她家人哪裡去了?”

“唉,”老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全被叛軍給殺了唄,他丈夫私藏了左藏庫的寶貝,被叛軍追索到家裡來,一把火把院子燒了,還把丈夫和兩個孩子給砍了頭。她因爲回孃家借米糧,才逃過一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長安熟悉的一切都在觸目驚心中破碎,那些美好的人和事,如今都已如煙紛飛去。

值此天下危難之際,他竟然還在權衡野心和權力。身爲一個後世的靈魂,首先要做的就是永遠地改變歷史的軌跡,不讓這場災難變成民族永遠的傷痕,爲了達到這個目的,需要把阻擋攔在面前的絆腳石一一清除。追求更高權力只是當做工具更好地實現目標,而不可本末倒置一味追求權欲而忘記初心。

他從馬上回過頭來,吩咐庫班尼道:“如今大難剛過,你去看看長安城哪家道觀比較好一些,安排她進去修道吧。”

庫班尼爲難地說道:“你看她那個樣子,哪家道觀願意收留她做弟子?”

“那就多佈施一些錢財,要是燕小四在這裡,他絕對不會跟我提什麼難處。”

庫班尼立刻像犯了錯的學生般喏了一聲,留下來處理眼前這棘手的問題。

他先給老翁塞了一串錢,讓他看好這位瘋婆娘別凍死了,自己則立即去王府取了錢財,挨個去打聽長安城的道觀。

李嗣業騎馬沿着道路往前走,放眼破敗處皆是觸目驚心,記得他初來長安時,那是一副如斯繁華的景象,現在又是怎樣一副情形?

……

他進入長安後的第三日,凌晨時分前往大明宮參加朝參,接受皇帝所謂的封賞。今天就是他與皇帝李亨之間進行決心衡量的時刻,相互試探看看誰的意志更堅定一些。

今日參加朝參的是皇帝的宰相班子和各部正卿,李亨的內相李輔國手執拂塵站在陛階之上。他所站立的位置和過去高力士所站的位置稍有不同,高力士站位在陛階的右側柱子旁,朝臣們幾乎察覺不到他的存在。但李輔國現在直接站在了皇帝的側前方,宛如一道屏障隔絕在了皇帝和朝臣們的中間。

他穿着紫色官袍,像極了一個權臣,高聲參贊道:

“宣御史大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三鎮行營節度使,西涼王李嗣業覲見!”

“宣御史大夫,中書門下平章事,朔方節度使郭子儀覲見。”

“宣御史中丞,兵部尚書王思禮覲見。”

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一百零九章 一VS三,守塔攻防!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四十三章 今年冬天特別冷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九十六章 雖勝猶敗第三百一十四章 相逢不相識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三百七十四章 裴都督法斷私通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五百八十一章 家有賢妻第五百三十五章 副都護郭子儀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三百九十九章 反派的二三事第七百九十五章 三軍何所謀?第六百五十四章 招降阿布思部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八百章 朝廷的反應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九十六章 苟且的親王第四百三十章 入宮覲見楊太真第二百五十一章 幾壇金貴的酒第四百一十七章 悲歡離合知心人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一百二十三章 赴任蔥嶺守捉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七章 西市有擂戰第五百三十七章 李佐國的滿月宴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五百零三章 天寶歸仁軍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生死之際,父子之間第九百二十八章 長江水戰(中)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來的寄託與雞湯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查西域商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賀莫達幹竊以爲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一百零二章 逃脫入大漠第九百三十五章 兄弟鬩於牆第六百零七章 撒馬爾罕之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堅守不如反攻第四十章 西市街道對壘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八百一十一章 史思明成香餑餑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九十一章 每逢佳節必喝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八百三十九章 陰間登基大典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八百四十五章 投降者衆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六百九十六章 千隴道上亂象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六百零四章 利誘頓毗伽葉護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四百一十四章 撿來的孩子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二百六十七章 右相李林甫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楊府拜會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四百一十一章 爭鋒敵對 牧歌交織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四百零一章 隔河襲擾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七百零三章 流言四起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第二百八十五章 蔥嶺行商知遇第四百五十二章 徐賓與戴望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六百二十四章 出場就是巔峰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談謀商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一百零五章 大漠沙如雪,兵不厭詐第五十一章 牢中冤家路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