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緊備戰

天寶十載三月,安西四鎮節度使李嗣業從各城各鎮抽調兵馬往疏勒鎮一帶集結,又抽調了北庭瀚海軍的兩個騎兵營,共計兩萬人。這兩萬人的後勤補給加在一起是不小的開銷。除去他們行軍攜帶足量以外,還徵調了百姓疏勒運送糧草。

疏勒鎮鎮使趙崇玼接到李嗣業的命令,立刻命令工匠帶領疏勒軍修整疏勒城旁邊的烽燧堡,將它臨時改建爲了一座衛星城,用於囤積運送來的糧草。一時間整個安西四鎮都動員了起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從新任節度使身上帶來的緊張氣息。

李嗣業其實已算不上新任,他是安西陣營中根基深厚的老資歷,雖然比不上安思順那種熬到老的老將,但也有十四年的履歷。他曾擔任過疏勒于闐兩任鎮使,又當了五年的副都護,這些知名的安西將領曾經都是他的部下,此乃他就職之最大便利,不需要磨合,他手中的安西已經是鐵板一塊,這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高仙芝擔任節度使期間,把封常清從疏勒調到了龜茲,奏請朝廷命他爲朝散大夫,節度判官。李嗣業到任後,直接往長安發送了兩道奏疏,請求任命封常清爲安西副都護,任命段秀任北庭副都護、節度判官,田珍爲瀚海軍使。至此他的左膀右臂和班子已經形成。

從龜茲出發前夕,他把封常清叫到跟前,拍着他的肩膀說道:“我準備從前往疏勒備戰以迎擊大食,你留在龜茲留後調度錢糧。”

封常清叉手應喏,同時也有些擔憂地說道:“大夫,我聽聞大食軍英勇善戰,尤其是大食馬耐力強勁,能長途跋涉,耐飢耐寒,大夫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你說的沒錯,我自然要謹慎再謹慎,而且還要給你們弄一堆大食馬回來,與突厥馬進行配種,雙方互相彌補短處,定能給安西騎軍帶來好馬。”

“那我就祝大夫心想事成,馬到成功。”

……

第三日,李嗣業率領中軍浩浩蕩蕩行出龜茲城,身邊文武有段秀實、田珍、岑參和戴望。,他們穿過拓厥關,途徑白馬河,河面上唐軍修建了兩座木橋,大批糧草由馬車拉着從橋上經過。

李嗣業站在河畔的山頭上,遙望運糧隊連綿不斷,一眼望不到邊。

田珍在他的身邊咕噥道:“大食軍真的要來麼?我們從西域過來的商旅中打聽,根本沒有半點的風聲,倒是聽說大食人這兩年忙着改朝換代,那邊打得不亦樂乎,白衣皇帝變成了黑衣皇帝。”

李嗣業嗤笑道:“還黑衣皇帝,那叫哈里發,從商旅口中能得到即時的情報嗎?全都是延遲的,已不知是猴年馬月的事情。”

他回頭對戴望吩咐道:“戴六郎,等到達疏勒後,你立刻召集一批人組成流散商隊,前往怛羅斯和大食掌控的邊塞城鎮撒馬爾罕、布哈拉,打探他們的虛實。重點查清騎步兵數量和糧草補給。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喏。”

段秀實從馬上探過頭來插嘴說:“只打探這些好像還不夠吧,對方的主將是誰,是否受那皇……哈里發的信任,他能力怎麼樣,打過什麼仗,知道這些纔是知己知彼。”

李嗣業擡頭不急不緩地吐字:“並波悉林,是執掌呼羅珊地區的大食總督,他也是新興的阿拔斯王朝的開國功臣,他在這新興的王朝中的地位,怎麼說呢,相當於李靖、李績之於大唐。”

“這麼牛掰啊,”田珍驚訝地張大了嘴:“這我們能幹得過嗎?”

“我這是給你們上緊弦,不是讓你們畏敵。他跟你我一樣,都是兩個肩膀扛一顆腦袋,都是會說話會喘氣的人,他也會犯錯,也會有戰敗的時刻,所以你們不必有畏懼心理。不過據我猜測他不會親自參與這場戰爭,而是在後方坐鎮指揮,派自己的心腹大將齊亞德·本·薩利赫前來,而這個齊亞德也是能征善戰之輩,如果要拿他類比的話,就相當於大食的候君集。”

“這也相當了不得了。”段秀實緊跟着說道。

“我這樣對你們說,是讓你們提高警惕,激發鬥志,我們安西軍如何才能夠愈來愈強,那就是要不斷戰勝周邊的強敵,我們打敗過突騎施人,打敗過吐蕃人,從今天開始我們要打敗大食人,只有這樣我們纔敢說自己無敵於天下。”

四人同時在他身後躬身叉手:“我等願與大夫同心戮力,將大食逐出河中九國。”

片刻之後,李嗣業領着中軍跟在運糧隊的後方,協助他們穿過俱毗羅沙漠,正好遇上了從疏勒來沿着驛站傳遞的信使。驛使看到節度使隊伍的旌節六纛,連忙拽住馬繮,翻身下馬叉手稟報:“卑職參見大使!”

李嗣業騎在馬上,居高臨下問道:“可是從疏勒傳來的公文?”

“正是,還請中丞參詳。”

燕小四上前從信使手中接過信件,回來遞交給李嗣業,李嗣業拆開信件不動聲色地看完,纔回頭對衆人說:“趙崇玼得到了粟特商旅傳來的信息,據說大食的一支偏師已經進駐到怛羅斯城,並揚言要攻下安西四鎮。”

幾人一聽俱面色凝重,這才意識到黑衣大食軍真的來了,同時又驚歎於李嗣業超強的的預知能力,能提前做出應對安排。

李嗣業則在猜想平行世界曾經的歷史演化,當初高仙芝是此刻纔得到消息,然後才龜茲調集大軍長途跋涉翻越蔥嶺,進攻怛羅斯城。他要改變這一歷史進程,必然要重新更改戰爭態勢,不受心理暗示的影響。

“好大的口氣!”田珍立刻在馬背上俯身叉手:“大夫,我田珍願領瀚海軍騎兵擔當先鋒,給大食人以痛擊。”

李嗣業擺了擺手道:“不急,我們按部就班,先到疏勒鎮再說。”

他們加快了行程,一路趕到了疏勒鎮,進城之後已經是天黑,李嗣業臨時下榻在疏勒都督府邸,將四人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在書房中的油燈下擬定計劃。

“綜合雙方的優劣勢,黑衣大食是新興王朝,擁有良好的軍隊動員能力,不缺乏銳意進取的姿態,這兩者我們也有,所以不足爲慮。其次高仙芝敗光了我軍在河中九國中的人脈,這些粟特胡多半已經倒向大食軍,助長了他們的兵力和氣焰。儘管如此,我們還有兩個盟友,寧遠國和葛邏祿。所以,先走兩步棋。第一,派出細作扮爲商旅刺探敵軍情報,此事由戴望負責。第二步,請客吃飯。”

田珍探過臉來,碰上了燈光問:“請誰?”

“當然是請寧遠國王和葛邏祿可汗。”

“好像太客氣了吧,以前調用他們打仗的時候,可沒請過客,他們不得照樣屁顛屁顛地跟着我們後面。”

第八百五十二章 在印度稱帝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三百六十七章 燈下獨謀大業第二百八十九章 突騎施餘波第一百二十四章 這個守捉城有點兒窮第四百四十二章 戴六郎入夥蚍蜉第六百八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陽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四百三十三章 山賊草寇第六十四章 何爲一刀流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八百一十九章 黃河灘迎敵備戰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八十六章 皇家秋獮狩獵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四百九十六章 禮物各顯神通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七十章 加餉與主持考課第三百二十二章 將軍中丞請笑納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一十四章 右相府辨敘功勳第八百一十七章 李泌獻策被拒第四百六十四章 我是隴西李氏旁支?第四百二十章 即將動身入長安第二百零一章 吃禁閉第八百八十四章 嚴武兵敗身死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六百七十九章 楊國忠僞託查案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七百四十三章 鳳翔之戰(上)第七百九十二章 相州鏖戰第六百三十二章 三聖之作第四百四十六章 暗室驚心之言論第七百九十六章 是敵還是友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七十八章 入城洛陽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邊令誠獻白駝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五百一十九章 說服楊釗第四百九十五章 別跟前程開玩笑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一百八十四章 故友遠至蔥嶺九百一十一章 獻誠鐵騎攔崔寧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七百二十三章 楊國忠殺瘋了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一百五十三章 高仙芝挑動觀虎鬥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華商隊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八百四十六章 新的遠程武器第一百零四章 強與弱,意志的較量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百九十九章 遲來的警告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五百零六章 內斂的情與卑微的人第二百七十七章 提調段秀實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一十二章 四校尉酒肆擺宴第九十八章 最後一句忠言第三十八章 封大倫與廢物點心第九百二十九章 長江水戰(下)第三百四十六章 中途改道分別第二百八十一章 歸家之人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五百三十九章 大生意大謀劃第一百九十三章 接頭的具體細節第七百二十二章 兒女姿態 朝堂勢危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六十六章 互傳絕招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五百四十三章 爲岑參跑動疏通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三百九十八章 不請客自來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八百七十七章 遙望劍閣第三百一十八章 將軍的先見之明第八百六十四章良禽擇木而棲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長安第八百三十五章 進攻斜峪關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離間第五百八十八章 鞭策邊令誠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七十九章 含嘉倉獎賞士卒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七百八十一章 小人一時得志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到安西龜茲城第八百二十八章 定大略安頓河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