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莫賀可汗求降

經過六個晝夜的綢繆準備,安西軍在撥換城內外共炒制了九十萬斤炒麪,殺羊兩千頭,醃製肉乾六萬斤,攜帶牛馬騾一萬多匹,經過精簡後的安西軍共一萬一千人。

第七日清晨,安西軍經過簡單的祭天儀式後,正式出動遠征。副都護程千里留後坐鎮,同時收拾他們留下來的爛攤子。

他們從撥換城開拔向北挺進,經過大石城,翻過勃達嶺到達了頓多城外,渡過真珠河後,便將天山的南脈甩在了身後,面前是起伏的丘陵和高山牧場。

這裡是有一條通往碎葉的商路,先抵達熱海湖畔的凍城,再到賀獵城和葉支城,最後到碎葉鎮的衛星城佩羅將軍,然後就是碎葉鎮了。開元二十七年進攻黑姓吐火仙可汗時,安西軍走的就是這條路。

不過如今他們就得不走尋常路了,因爲牲畜需要循着草場吃飽了才能動彈。雖然還接近原來的路線,卻是在幾個草場之間轉折行進,最終來到熱海湖邊。

唐軍出動的消息已經被突騎施的遊牧斥候們發現,他們迅速折返回去,交替接力傳信至碎葉北邊羯丹山下放牧的突騎施汗帳中。

莫賀可汗的多數部衆都集結在這裡,背靠着碎葉水的高山牧場清涼解暑,小日子過得是愜意舒服。

斥候長騎着三匹馬來報信,他趟過碎葉水,來到設在山陰處的可汗牙帳門前翻身下馬,兩名守在帳外的可汗親衛舉刀攔阻,斥候長出示信物高聲道:“我是斥候長,特來向可汗稟報唐軍動向。”

兩名衛士不再阻擋,放斥候長進去,徘徊在汗帳附近的闕啜特勤有心留意,攔在這斥候面前問他:“安西軍可是有了什麼新動向。”

斥候長認出這是可汗第三子,不敢有所隱瞞,和盤托出:“安西軍軍四天前已經渡過了真珠河,朝碎葉城攻來,如今怕是已經到了熱海湖畔。”

“怎麼會?”闕啜特勤大驚:“我們才燒掉他們的糧草,怎麼還能夠有能力長途行軍?難道安西軍也和我們突騎施人一樣,也開始趕着羊羣邊放牧邊打仗了嗎?”

斥候長低頭抱胸說道:“這個屬下並不清楚,不過根據前面斥候傳回來的消息,並未見過有什麼羊羣。”

闕啜皺起眉頭苦思,這斥候長沒有得到他的許可,不敢擅自離開,猶豫着僵立在哪兒。闕啜連忙擺擺手說:“趕緊向我父汗稟報吧。”

斥候長行過禮後,連忙往牙帳中去見莫賀可汗。

可汗盤膝坐在胡牀上,肩膀舒適地向後躺着,依坐在他身邊的是兩位年輕可敦,也是他聯姻的部落埃斤之女。

斥候長進帳後,將唐軍進攻的消息稟報給他,莫賀並沒有多大反應,好像在他的預料之中。

“你下去吧,讓他們隨時探報。”

斥候抱胸行禮告退後,三子闕啜也來到大帳門外,向可汗抱胸行禮:“兒子見過父汗。”

“進來。”

賀莫可汗對於自己的兒子,也沒有體現出親疏之別,口氣冷淡地問:“你也有事?”

闕啜低垂着眼睛,餘光豔羨地瞄了一眼父汗身邊兩位漂亮的可敦,迅速將目光斂回,端正得像個乖孩子老實回答:“父汗,兒子聽說唐軍已經渡過真珠河,現在已經到達熱海湖畔,以這個速度行軍,再有五天就能攻到我們碎葉。兒子特意趕來恭聽父汗下令。是否要兒帶兵出征拒敵?”

莫賀疏離地搖頭道:“去通知一下,把你兄長咄陸葉護和弟弟彌路特勤、及各部埃斤都叫過來,本汗要在帳中議事。”

“是。”

闕啜特勤連忙跑出去當傳話筒,莫賀可汗也把兩位可敦遣走,只留下一個更爲美貌高鼻藍眼的姬妾站在身後。

不到一個時辰,聚集在碎葉水一帶的各部落埃斤陸續來到了可汗牙帳中,他們掀開簾幕進入後,躬身抱胸向可汗行禮,然後按照預定座次胡坐在羊氈上。

莫賀可汗肩靠着胡牀,將花白的髮辮垂在胡牀靠背上,姬妾站在他身後依次解開辮子,用篦梳細細梳理。

“突襲燒糧好像沒起什麼作用,安西軍還是打進來了,把你們叫到帳裡來議一議,該怎麼辦?”

話音剛一落下,各部埃斤就像得了集體性失語般,各自低垂着頭不言。倒是最靠跟前的三個兒子神情憤慨,欲搶坐起來說話。莫賀心思略動,乜起眼角問大兒子:“咄陸,你說。”

長子咄陸單膝跪地抱胸稟道:“可汗,安西軍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召集臣服於他們的部落小國,以衆擊寡進行合擊。所以兒子以爲,父汗應該主動出擊,趁着他們還未串聯,將安西軍擊潰,安西軍一潰,這些小國就如無木之葉,紛紛飄落四散了。”

可汗又問三子闕啜:“闕啜有話要說?”

“父汗,兒子願替父汗領軍,一舉將安西軍擊潰,把夫蒙靈察、高仙芝等人的頭顱獻給父汗做酒器。”

莫賀可汗暗自感嘆,還是年輕好啊,年輕氣盛不畏懼,能夠初生牛犢不怕虎。

他故作興奮對衆人說道:“我的兩個兒子勇氣可嘉,不懼強敵,不過如今正值春夏牧場茂盛之際,實在是不宜作戰,所以本汗的意思是,向安西軍投降請和。”

莫賀可汗話音剛落,可汗的三個兒子驚詫莫名,齊齊抱胸討問道:“父汗,這是爲何……”

“我意已決,你們休要再問。”

……

夫蒙靈察領軍到達賀獵城時,莫賀可汗派使者送來降書。

使者被兩個兵卒押解進城中,夫蒙靈察坐在一棵倒伏的胡楊枯木上,身邊站着列位將軍和戴尖頂盔攥着橫刀的親衛。

“過去!”

兩名兵卒一推搡,把他送到了夫蒙中丞面前。這使者畏怯地倒退兩步,才又低頭抱胸行禮道:“可汗派我前來送上降書,送上犛牛、健馬各千頭,表示永遠臣服大唐,惟安西都護府馬首是瞻,並且自降爲突騎施可汗。”

夫蒙靈察發出曬笑聲:“他本來的封號就是突騎施可汗,怎麼就自降了?”

使者連忙改口:“可汗自知惹罪了安西都護府,激怒了大唐,本欲自罪卸任汗位,無奈各部埃斤跪地割耳捴面苦苦哀求,可汗才勉爲其難繼續擔起職責。不過可汗爲了謝罪,已經將自己禁足,以表示真心悔過。”

“自我禁足?”夫蒙靈察怒而發笑:“他的自罪方式倒是挺特別!”

他身邊的安西軍將領拄刀呵呵發笑,使者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才壯起膽子討問:“不知中丞欲使可汗如何?”

“非是我要與他過不去。”夫蒙中丞抖了抖明光鎧的袍肚,摘下兜鍪目視使者說道:“唐律有十惡之罪,莫賀達幹派兵伏擊十姓可汗史昕,殺我安西軍。這是不義與謀叛罪。但犯十惡,遇赦不赦,合該死罪。若是莫賀自知難逃國法,就請他自縛雙臂前來投案,某念在他主動認罪的份上,可將他押至長安,交於朝廷三司會審!”

使者漲紅了臉,哆嗦着嘴脣反問道:“我們是突騎施,自有刑律,豈能以唐律斷我可汗?”

“此乃叛逆之言。”夫蒙靈察擡起兩根手指指着使者,高聲說道:“你回去告訴莫賀,若他自認爲唐臣,那就前來認罪伏法。若他已謀叛自立,那我夫蒙靈察奉旨討逆殺他更是理所應當。”

第五百零四章 高陵授田封邑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七百四十九章 血腥洛陽第六百三十八章 驛站人情多消磨第十四章 包圍突發現場第九百章 北強南弱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一百一十五章 虛榮是一種病(感謝就不說憋死你的打賞)第四百六十五章 貧道看得明白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七百五十八章 誘敵深入伏擊戰第六百五十六章 大勃律之戰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橋頭君恩薄第六百九十二章 讓簫郎中去查第二百四十章 可汗與葉護之死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六百零五章 對陣康居城第五百零五章 繼承爭奪者躺贏第三百六十一章 一鎮佈防圖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七百六十二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職校尉第四百四十五章 溫泉對浴談用兵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八十九章 王妃身邊的親人們第四百九十三章 安思順與楊釗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三百六十章 上任疏勒鎮第八百八十九章 誰野戰無敵第四百二十一章 與老兵同行第七百零八章 趙叢芳見錢眼開第一百三十七章 我要你們種棉花第三百零八章 蔥嶺寶藏地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與人才競爭第一百四十四章 旅率擋路,參軍相助第八百五十三章 舍遠求近回長安第六百七十一章 會面楊國忠第五百七十七章 金錢的威力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轉機第三百四十章 安西龍武結怨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二百四十四章 冒雪搬師安西第二百六十三章 愛得不惜此身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二百三十八章 破城第三百零七章 印綬可定人心第三百九十七章 仙女的夫君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三百七十八章 疏勒屠宰場第三十六章 加盟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後患第八百七十四章 無奈棄城而去第三十九章 押上性命搞宣傳第一百七十五章 持質者,智鬥之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六十九章 李嗣業獻策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一百三十八章 蘇赫動腦子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第四百九十章 耐旱植物與原材料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姓可汗之爭第二百一十四章 蓋中丞整軍備戰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頭守捉使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崇雲入京第一百四十九章 尤關棉被的商戰第三百六十五章 知兵之苦第一百一十三章 並波悉林隔河對峙第六十章 朋友與鄰居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楊家三姊第六百七十章 面聖求募兵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十章 擊敗扎齊列第四百二十九章 張氏之死第七百零九章 天寶販奴事件第八百零三章 相持三門峽第三百三十二章 美美的咥第八百三十四章 追擊與逃亡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七百八十九章 東京畿漕運使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九百二十章 勸郭子儀離襄陽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一百一十一章 峰迴路轉第六百二十一章 談判初期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二百八十六章 營門阻擋高仙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