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八章 趙正一求建道觀

李枚兒將雙手負在身後,扭頭對門外叫了一聲:“進來吧。”

書房的鏤空木門打開,一個身穿麻衣的削瘦身影走進來,李嗣業回頭去看,這位道人可太清苦了,腳穿草鞋,麻衣破碎不堪,頭頂連個巾子都沒有,髮鬢滄桑蓬鬆,只向後插了支竹簪。

道士進門後四處打量,像是在看風水,神態灑脫自然,不似一般小民對官很畏懼。

李嗣業權且把他當做道門中人,伸手邀請道:“先生,快請坐。”

這道人盤膝坐在蒲團上,搖頭晃腦指着屋頂說:“整個院子中,就數這個房間順風順水,最適合用來做婚房。”

“這裡也行。”

李嗣業沒有反對,十二孃站在門外監控着呢。

“李將軍,貧道根據你和李娘子的生辰八字,推算出下個月初九便是上上大吉宜婚嫁的好日子。”

“初九,這都快月底了,十五天快是快了點兒,可以。”

李嗣業點頭答應之後,便負手不再言語,這是等待客人主動告退。

誰知這道士並沒有走的意思,雙手微微合攏,擡頭望着李嗣業的頭頂說道:“貧道曾雲遊四方,所學雜蕪,先後拜在張果天師、太素真人葉法善、羅公遠天師門下修法,如今不敢說精通大道,但也術法有成了。”

道士說完這句話,眼皮垂下閉口不言,該許是等着李嗣業追問吹捧。畢竟這三位在眼下太有名,即便是不信神佛的武夫走卒都略有耳聞。葉法善精通符篆歷經五朝,羅公遠與不空三藏鬥法傳遍坊間里巷。可惜李嗣業對這個不感興趣,後兩個名字對他來說等於符號,張果不就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嗎拜張果老爲師這個經歷倒是可以拿出來吹吹。

也許他真的是在吹牛。

李嗣業對着枚兒招了招手:”去找十二孃要兩錢銀子,給這位道長些茶水錢,天色不早了,送道長早日回去吧。“

道士連忙睜開眼睛,見擺資歷這一招不太靈,拽着袖子伸手道:“等等,貧道還精通望氣之術,剛剛我未入書房之前,就見將軍屋頂上有五色氣團環繞……”

“打住,打住!”李嗣業連忙攔住他口無遮攔:“你藉口看洞房風水,看黃道吉日,來某家中可是有別的事情?”

道士擡手作揖:“確實是有事相求。”

“有事就說事,別扯這些沒用的。”

“其實,貧道早就該與將軍坦誠求問,貧道名叫趙正一,來自九宮山九宮觀……”

“說事情。”

趙正一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開口道:“我想在疏勒城中開設道觀。”

李嗣業揪着鬍鬚點了點頭:“開道觀,這是好事情,身爲疏勒鎮一方主官,我允許你在城內開觀,城內倒還有不少空地,地址你自己選,可以免去你的佔地費,如果牽扯到拆遷,你自己擺平。”

趙正一感激地雙手伸展並揖行禮:“感謝將軍爲貧道開方便之門,只不過貧道尚未籌集出建觀的資金,所以請求將軍能夠募捐一二。”

跟我要錢

我沒跟你要錢都是看在本土教的份兒上,你還想在我這兒敲出錢來

“某在磧西軍中服役數年,爲官清廉,不計私產,所以愛莫能助,趙道長還是想辦法自己籌措錢財吧,送客!”

“等一哈,”趙正一慌忙說道:“李將軍,我道祖太上玄元皇帝乃是將軍始祖。如今這磧西之地佛家獨大,安西四鎮無我道門一宮一觀,將軍難道就眼睜睜地看着先祖的學說,道家的法旨阻隔在玉門關以東嗎”

李嗣業頗爲無奈,這大帽子扣得一套一套的,敢情我要不出這錢,就變成不肖子孫,民族罪人了嗎。

確實是,道家的思想更側重於向內求索,清淨無爲,所以不像別的宗教那樣廣泛傳銷遍地開花,長安已經有了大食教,波斯教,景教,拜火教的教堂,道家卻窩在中原還沒出玉門關。

天底下沒有一個道士是熱衷於往外傳播的,這本身就脫離了道家的學說,那這個趙正一是這麼回事兒呢

李嗣業笑着搖搖頭,耐心勸說他:“你要修道觀,在長安多好,遍地居士,也好募集資金。在這疏勒城中,卻不是個好地方,此地百姓多信奉佛陀,也有信奉拜火教,大食教,你這道觀怕是一時間不會有百姓接受,所以還是改變主意,我給你些錢回中原募集錢財修建宮觀,豈不是更好”

誰知這趙道士卻長立而起,望着門外的夜色,露出決然神色說道:“誰說這磧西就是他西方教羣魔亂舞之地道祖玄元皇帝曾遊大墟崑崙,造訪天山瑤池西王母,這天山和崑崙山不正是位於磧西之南北嗎。我在這疏勒城中籌建道觀,也是爲了追思道祖蹤跡。”

“你要這麼說的話,我還有一個辦法,你回長安去求見聖人,請他給安西下一道聖旨,要求都護府撥錢出動人力,安西四鎮你想修在哪兒,就修在哪兒,如何。”

趙正一轉身拍着手背嘆氣道:“我要是能見到聖人,還至於千里流浪來到這磧西嗎”

李嗣業敏銳地捕捉到一點信息,此人並不是熱衷於傳教事業的道士,況且道士就沒有熱衷於傳教的,不過是個投機分子,他要修道觀的事情,估計也是幾個月裡一時心血來潮想出來的。至於爲什麼來到這佛教昌盛,道家幾乎不涉足的磧西,定然是爲了博出位。這是唯一可解釋得通的地方。

道士這個職業在長安、洛陽最吃香,畢竟距離皇家近嘛,無論隴右李還是趙郡李都是信衆,隨便哪個大戶人家贊助一場齋醮,就夠道士吃半輩子。但吃香的地方就業壓力也大,長安僧道多如牛毛,想要如張果、羅公遠,葉法善那般獲得殊榮,被皇帝拜爲天師,估計他奮鬥一輩子,都不會有這樣的成就。

但人家趙正一道長有逆向思維能力,主動跳出長安這個羣道相爭的地方,反而遠赴西域在疏勒如此遙遠的地方牆外開花,修建起了道觀,並且往來於天山和崑崙之間。將來一旦傳出點兒名聲來,傳回到長安傳到聖人的耳朵裡。光標題的噱頭就讓人耳目一新,西域唯一一座宮觀的創始人,向西傳道第一人,聽着牛逼不牛逼在天山和崑崙山之間修行傳道,這格調高不高

這簡直就是逆向思維營銷的典範,農村包圍城市也不過如此。

可就算是趙正一想得再好,想得再妙,李嗣業還是不肯出錢幫他,這對他好像沒什麼實際性的好處。再說修道觀要花的錢可不是個小數目,不是施捨三瓜兩棗的,他現在所有的錢,都要花在刀刃上。

“趙道長,真遺憾,某能力有限,還是幫不到你,不如你去龜茲試試或是去伊吾高昌那邊兒離天山更近。”

趙正一心說廢話,連你這個正牌的李家子孫都不肯出血,那些夫蒙靈察,高仙芝胡人安肯幫我

第九百零二章 吞併江北第八百九十一章 兵者詭道傳謠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九百三十一章 病虛忌憚大將第十七章 讖語解密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五百九十八章 渴塞城之戰開幕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六百六十九章 興都庫倫懷古第二百四十二章 將才難得第八百一十五章 孺子初試牛刀第五百一十九章 伽延從託孤第一百零一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第四百五十章 敵我混亂之際第七百一十章 圖讖激反志第五百一十三章 長安近日事第七百五十五章 準備克復長安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二十七章 梅妃學藝第五百三十一章 右相登樓辨欲第三百二十八章 平康名妓不好惹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四百零二章 敵軍燒糧第七百四十五章 智取大散關第八百四十一章 收復白亭、交城守捉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七百五十章 房琯自薦欲復長安第五百六十二章 重新回味評品第七百五十九章 細柳原大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隴右李姑臧長房第七百四十二章 肅宗登基得李泌第三百八十四章 獨立思考主動探尋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自相安等待天明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關陷落 玄宗出逃第四十四章 飢餓營銷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六百八十四章 韋見素抱病推諉第五百八十三章 高仙芝張口要錢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吹草動殺人第一百四十八章 物資已經送達第一百四十六章 棉被引發的舌戰第七百三十章 調走李光弼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人出將軍之右第一百六十七章 吐蕃軍出動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六百四十章 涼薄君王心思第五百八十七章 分贓不均第八百五十四章 先政治交鋒後戰爭第五百九十四章 我要宴請盟友第五百三十三章 右相的逆行巔峰第四百三十四章 青樓楚館發牢騷第六百七十三章 渭河亭辯勢第八百六十五章 二龍山伏擊第一百五十五章 來曜許諾第三百一十一章 黃雀在後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三百五十五章 休整第七百八十八章 如此朝參第二百一十章 恩義不可負第一百二十六章 帶兵應當有擔當第五章 長安物貴,居大不易第一百三十三章 蘇赫拉布的腦回路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六百二十八章 酒宴授勳獎賞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八百八十七章 出兵伐燕第八百六十七章 敗軍之將無處逃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四百四十四章 前往溫泉宮第四百五十三章 我不是戴六郎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四百三十五章 欲搭救張小敬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二百二十九章 書生強悍,校尉善謀第一百六十四章 女子不好惹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七十一章 東宮官員售票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四百零八章 碎葉川第三百零五章 關山遠道,未雨綢繆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一百九十五章 校尉入撥換 點卯折衝府第六百一十八章 名將敗退有方第十一章 長安第一夜第二百四十五章 隨隊遠行歸長安第五百六十一章 瑰寶如羽衣霓裳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官言商第四百三十九章 玩耍也是門道第七十七章 楊洄上躥下跳第六百一十五章 兒戲般的談判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一百五十九章 當兵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