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宗呂賣身降唐

宗呂帶來的兩名桂射手隱隱察覺到不妙,握着腰間刀柄退到宗呂身後,與貢覺贊等七人隱隱形成對壘之勢。

葛日朗連忙站出來當和事佬:“宗呂,何必這樣呢,千總並無惡意,不過是想叫你將功補過而已。”

貢覺贊嘿聲笑道:“宗呂,昨天我們損失了整個千人隊,如此大的罪過,需要人頂起來。我想了想,這次掃蕩蔥嶺識匿部,從頭到尾都是你來謀劃的,這罪名你不背誰來背?就算你拒絕斷後將功折罪,將來東岱東本怪罪下來,你也免不了頭戴狐尾被梟首示衆。”

果然如此,貢覺贊已經準備將私自出動全軍覆沒的大帽子扣在他的頭上,宗呂的心臟宛如墜入了冰窖般寒冷,可又無可奈何。

這貢覺讚的祖上是赤年鬆讚的旁系直親,不是他這種靠征戰廝殺一步步從庸升爲桂,再升任軍官的奴從出身之人可以抗衡的。

宗呂這一瞬感到了絕望,對整個世界的絕望,他以爲已經改變了螻蟻般的命運,但這血淋淋的現實告訴了他,撕破真相之後,他還是那個被當做奴隸驅使的‘庸’。

貢覺贊聲音變得溫和起來,但聲調裡依然帶着高高在上的冷峭:“宗呂,只要你肯捨命斷後,就等於將功補過,我回去之後向東岱東本美言,你們家仍然是桂戶,你的兒子成年後,依然是桂射手,他無需像你這樣,經過無數次流血拼殺,才能換來桂戶的身份。”

宗呂沉默了,這的確是他能爲家人唯一留下的財富,爲了不讓自己的兒子淪落爲用來消耗的庸護持,他還能怎麼做呢?

他微微躬身,朝着貢覺贊抱胸行了一禮:“謹尊你的命令,希望千總不要食言。”

貢覺贊蠕動着嘴脣笑了笑,又指着他身後的兩名桂射手說道:“你們兩個也一樣,英勇戰死,善報積厚子孫,你們的家人日後也是桂戶。”

兩人也朝貢覺贊抱胸行禮,三人各帶悲憤神情翻身上馬,朝着來時的路途奔去。

貢覺贊只向他們的身影看了一眼,便吩咐衆人上馬,抄近路趕回坦駒嶺。

宗呂三人身體處於最疲憊的狀態,整整奔逃了一天,連一口糌粑都沒能吃上。他們這些桂射手是從來不攜帶乾糧的,所有的食物給養都是庸護持負重攜帶,如今庸護持們都已經逃散或死於非命。

可惜臨死前都沒能吃頓飽飯。

他們在山口前勒住馬匹,遠處的丘陵坡已經有十騎唐軍,殺氣騰騰地朝這邊奔來。

兩名桂射手拽着馬繮的雙手微微顫抖,他們這是來送死啊,爲首的唐軍軍官戰甲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兜鍪下藏着陰沉的欲擇人而噬的雙眼。他的背後插着陌刀如同戰旗的旗杆,刀頭跳動着青色光芒,這獨特的旗幟綻放的鋒芒,足以讓任何人觀之喪膽。

宗呂扭頭左右看看身邊兩位桂射手,按下心頭的寒意問:“你們兩個,誰先上?”

“我來。”

一人抓起槍桿,策馬衝了上去,李嗣業驟然抽出陌刀,光芒掠過,鮮血飛濺,桂射手的人已經滾落到馬下。

宗呂機械地扭過頭,問另一位:“你呢?”

這人渾身顫抖,卻也壯起膽氣發出了震破喉嚨的喊聲:“啊!”

他跨着戰馬衝了過去,結果依然抵不過一刀,李嗣業迎頭斬下,連人帶馬都被砍得血肉模糊翻到在地。

面對躺在地上變成一灘血肉屍骨的人馬,宗呂的上下牙關直跳,原來越是等到最後,越是無法面對死亡的恐懼。

李嗣業面無表情地直視着他,冷冷地說道:“就剩你了,上來吧。”

宗呂無法動彈,這就是他們留下阻敵的結果,三個人不能擋住敵人片刻,他的捨身赴死還有任何意義嗎?

李嗣業等得不耐煩了,冷聲說道:“既然你不肯上來送死,那就勞頓我來解決你。”

他雙腿一夾馬身,雙手提着陌刀上前,刀鋒剛要掄起,宗呂突然慘叫出聲:“別殺我!投降!”

李嗣業揮出去的刀鋒突然停留在半空,宗呂緊閉的眼睛緩緩張開,他在懷疑自己剛纔是否喊出了那句話,懷疑自己是否還活着。看着停留在頭頂的刀鋒,身體的所有部件都還能夠活動,他顫抖地翻下馬,跪在了李嗣業面前,失去了一個勇武的桂的尊嚴。

“吐蕃約如統屬喀葛魯豪奴東岱麾下坦駒嶺駐軍堡五百總宗呂向您投誠,”他說完這段非常繞口的話之後,主動擡起頭說道:“官長,敵首千總貢覺贊命我前來阻擋你,他挾持着識匿部伽延從大將軍的妻女,已經抄近路迅速趕往坦駒嶺,我也知道一條近路,可以助官長在半路截住貢覺贊。”

“很好,”李嗣業讚許地點了點頭:“那就走在前面帶路。”

他鬆了一口氣,朝着李嗣業連着三叩首,才茫然失措地站起來。

宗呂翻身上馬,當他決定投敵的這一刻,內心反而平靜了下來,有什麼比活着更珍貴?過去所堅持的一切信念早已崩潰。只要藉着唐軍的手把貢覺贊除掉,沒有人能活着逃回坦駒嶺。他隱姓埋名地活着,吐蕃人也都會以爲他戰死了,家中的妻兒會被當做殉國者的家屬,桂的身份也不會被摘掉。

他帶着唐軍從喀喇崑崙山脈中較凹的山嶺上翻過,在這五月多的天氣裡,山下的蔥嶺原野上已經綠油油一片,喀喇崑崙山脈的衆多山峰上卻白雪皚皚,冷風從山間刮過時,衆人的臉上像鞭子抽打般澀澀地疼。

還好地勢較低的地方,積雪已經融化,沿着褐色的山石能夠摸索出一條路徑,遇到陡峭山坡時,衆人便牽着馬行走。他們晝夜不停歇,直至第二天清晨,已經開始走下坡的路段。

宗呂已經疲累得說不出話了,腳步踉蹌地貼着馬匹行走。李嗣業命令衆人在一塊巨石下休息,衆軍卒們取出壓縮餅乾和醃肉啃食,就着水袋中冰冷的雪水咀嚼強嚥下去。

宗呂有幸也分得了幾塊壓縮餅乾和醃肉,細細咀嚼幾口,只覺得這東西比糌粑還要美味,鹽分充足,還有動物的油脂香味。

休息了近一炷香時間後,衆人再次上路,他們來到低窪的山谷間,見到了久違的綠草灌木,一條清澈河溪打着浪花捲兒向下遊流淌。

宗呂停住了腳步,指着河溪旁的山道說:“就是這裡,他們所繞的近路,這裡是必經之地,你們埋伏在此處等待,必能將他們全部攔住。”

宗呂連忙上前兩步,眼見立在李嗣業兩側的軍漢作勢要抽出鋼刀,他迅速剎住腳步,對李嗣業祈求道:“待會兒你們誅殺貢覺贊等人時,我可不可以躲起來,別讓他們看見。”

“怎麼,怕被他們瞧見你投敵?”田珍等人在旁邊奚落地笑道:“這有什麼可丟臉的?你們吐蕃豪貴祿東讚的孫子不也降我大唐了嗎?還被賜予漢姓論,名弓仁,授羽林衛大將軍,封安國公,食邑千戶。你雖不及他們身份尊貴,但日後入我唐軍,衝鋒陷陣,實心用事,當個校尉、中郎將什麼,不比給你們那狗贊普賣命強?”

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相猜第八百二十五章 郭子儀中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兩軍列隊出長安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權將亡於內耗第二百六十八章 雜事尤其瑣碎第九十章 陰冷最是帝王家第六百五十八章 預謀伏擊戰第三百六十二章 記裡鼓車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九百零八章 蜀中變亂始末一第八百零七章 走馬換將戰潼關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四百五十八章 爲戴望求情免死第一百一十五章 移師頓多城第六百三十九章 楊李鬥秋風第八百五十五章 說服失敗卻生他計第八百一十三章 會戰河東攻上黨第三百一十章 協議條條款款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七百七十六章 陝郡大戰崔乾佑第八百五十一章 金錢維繫聯軍第八百八十章 兵不厭詐第四百三十六章 景龍觀密會第六百九十四章 投鼠忌器第七百五十二章 秋風陳濤斜第十八章 聞氏父女第五百六十章 一曲蕩清濁(已重補)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八百零六章 忌憚與偏見第五百二十章 翻越坦駒嶺冰川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一百八十五章 別離循循善誘第七百零五章 皇帝真實想法第八百四十七章 撤退是技術活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二百零四章 城中會面高仙芝第三百二十九章 夫蒙中丞初組班底第九百二十四章 爭分奪秒爲江城第八百三十章 李亨甘苦自知第一百三十一章 墾田欲種棉第七百三十三章 東都洛陽淪陷第一百一十六章 夫蒙獨擋一面(感謝輝塵飄紅打賞)第七百一十九章 皇帝派人探底第一百一十二章 喋血陌刀殺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三百一十七章 家有閨中損友第五百八十二章 採訪使陪同遠征第五十六章 興化坊功名路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一百一十三章 清點勝利果實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與梨園春第三百四十九章 困境之戰第五百六十四章 右相又後悔了第二百八十七章 士別三日當裂目第六百四十四章 官多不壓身第十六章 立功者入獄第八百六十三章 燕軍攻太原第三百一十三章 石塔驛閒談軼事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六百三十七章 杜子美入幕爲賓第九百二十一章 郭令公趁夜突圍第六百八十六章 上差入河西第四百五十九章 誰爲英雄,誅汝之心第六百八十五章 爲查案也爲權欲第六百二十九章 議定龍朔永徽軍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一章 從擂臺打到長安城第五百五十六章 加緊排演第八百三十六章 郭晞被俘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四章 成爲不良人第八百二十一章 最後的堅守第七十三章 即將開幕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三十一章 權貴易傷人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窮途之策第五百九十二章 各種宣旨接任第七十章 太子拍板,楊洄深謀第一百一十四章 巧遇大食商隊第二百九十三章 羊腿它不香嗎第八百八十一章 李峘投降獻成都第一百五十四章 審案就是互相撕第五百七十二章 節省開支巡視商路第六百二十章 我方擬定條件第一百零八章 射人?還是射水袋?第八百四十四章 元氣大傷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難卻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關冷人心第六百六十六章 高段位套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漁陽鼙鼓動地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五百一十六章 血戰連雲堡(下)第五百零九章 品茶論戰第七百三十一章 貴妃銜土陳情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軍做兒戲第九百二十二章 張巡身陷囹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