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二章

裹兒,好久不見!

楊守文站在李重潤身後,朝裹兒頷首,卻沒有開口。

這種場合裡,他不方便站出來說話,一切都應該是由李重潤出面。

畢竟,李重潤是太子李顯的長子,是李裹兒的長兄。他帶了太子內率府的兵馬前來,其實也表明了太子李顯的態度,想要趁此機會,來確立李重潤未來地位。

所以,楊守文不準備站出來。

裹兒倒是想要跑過來,卻被李仙蕙攔住。

“裹兒,大庭廣衆,切莫失態。”

裹兒雖千百個不願意,可是見長兄走上前來,她還是強忍着心裡的不快,迎了上去。

車馬,早已備好。

李裹兒甚至未來得及與楊守文說話,便登上了車仗。

不過,她很開心,因爲楊守文來接她了……這對於裹兒來說,已經非常的滿足。

裹兒還俗,要先返回東宮。

李重潤和楊守文說過,李顯今天爲了迎接裹兒,特意留在家中等待,並且安排了家宴。

楊守文當然理解李顯的心思,於是跟着隊伍,一路返回洛陽。

他沒有主動去和李裹兒說話,而是透過車窗的縫隙,不時看到裹兒在車中向他凝視。

四目相交,楊守文都會還以微笑。

這也讓裹兒心滿意足,一路上都帶着燦爛笑容。

楊守文把裹兒送到了東宮外,便告辭了……雖說他和裹兒的婚事已經確定,但畢竟沒有成親。李顯在東宮擺設家宴,既然是家宴,那麼楊守文參與就有些不太合適。所以,他雖然很想和裹兒說話,卻還是按捺下來,目送車仗進入東宮。

待東宮大門閉攏,楊守文才率領緹騎前往上陽宮值守。

畢竟,上官婉兒已經和他說的清楚,要儘快掌控上陽宮,以保證上陽宮的安全。

從某種程度上,似乎也表明了,武則天可能覺察到了一些狀況!

她所相信的人並不算太多,而楊守文父子,絕對在其中。所以,她才把飛龍兵,也就是如今的飛騎交給楊守文。這,也足以讓楊守文,感受到了一絲絲的警惕。

武則天發現了什麼?

竟然把一直隱藏起來的飛龍兵拿出來,加強上陽宮的守衛呢?

又是忙碌的一天。

天黑下來時,楊守文返回銅馬陌。

昨日上官婉兒的突然到來,使得銅馬陌總算是穩定下來。

在知道幼娘去了長安後,楊氏也不再慌亂。這幾年,銅馬陌楊府其實一直都在動盪。,先是楊守文出家,後來是楊承烈前往西域,到如今女兒剛回來,就被委派了任務。

楊氏知道,幼娘不是普通人。

她無法瞭解太多內情,索性也就不再過問。

這一整天,楊氏就帶着一月在家中玩耍,看到楊守文回來之後,便張羅着開飯。

只是,楊守文卻沒什麼胃口。

晚飯匆匆吃罷,他就回到了八角樓內。

這些日子,吉達並不常在銅馬陌。大部分時間,他都在陪伴米娜。因爲米娜的壓力很大,在經過了和太子李顯的溝通之後,米娜最終決定,不會使用薩珊波斯帝國的名義立國,而是改用呼羅珊國的名字,與大周朝廷進行溝通和談判。

當然,這種談判,只是一個低層次的談判,更不會通報鴻臚寺。

談判雙方,一邊是米娜等人,一邊則是代表太子的韋鐬。同時,太子府更派人前往庭州與楊承烈聯絡,一方面需要楊承烈呈報朝廷,另一方面也需要調查呼羅珊國的具體情況。這,將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期間的談判也會非常的艱苦。

米娜第一次面對如此事務,難免壓力巨大。

一方面,漫長的談判令她心力憔悴,另一方面,則是在感受了大周朝廷強大的國力之後,更急於取得成果。這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女人來說,絕對是一種折磨。

好在,楊守文拜託了李林甫幫忙。

雖說李林甫只是一個小吏,卻畢竟出身宗室。

對於這種事情,他的眼界和能力,絕非等閒人可比。或許,他拿不出什麼大主意,但是在一些細節方面,卻給予米娜一些指點,也足以加快這談判的速度……

當然,他能幫忙,也是看在楊守文的面子上。

楊守文可以覺察的出來,李林甫是個極有野心的人!

不過,楊守文並不在意!

在後世,李林甫是個譭譽參半的人物,而且毀大於譽。但不可否認,這絕對是一個能力出衆的人物。天寶之後,盛唐依靠着李林甫持續了十數年的盛世。而李林甫一死,便發生了安史之亂。倒不是說,李林甫活着就能阻止安史之亂。

但如果他活着,至少可以避免巨大的損失。

更何況,李林甫而今方及冠,尚未成丁。張說據說即將執掌鳳閣,而張九齡也在步入政壇。有這兩人在,楊守文有的是時間,來調教李林甫。只可惜姚崇宋璟兩個開元宰相對李旦忠心耿耿。據說,李顯數次招攬,都被二人嚴詞拒絕……

也許在他二人眼中,李旦纔是真命天子吧!

對此,楊守文不予置評。

看了一會兒書,楊守文有些累了,便準備歇息。

可就在這時,八角樓的門卻被人叩響。

這個時候,會是誰來找我?

楊氏已經帶着一月休息,而在門口值守的獒犬,也沒有任何的動靜,想必不是陌生人。

楊守文疑惑的走到門開,把房門打開。

可未等他看清楚,一陣香風襲來,夾帶着一絲絲酒氣。一個嬌柔的身體撲入了楊守文懷中。

“裹兒?”

楊守文看清楚了懷中的佳人,不禁一怔。

可未等他再開口,裹兒已伸出雙手摟住了他的脖子,緊跟着獻上了一個香吻……

其實,在去劍南道的路上,兩人便有耳鬢廝磨。

拉拉小手,親親小嘴也很普通,不過兩人始終恪守着禮數。

那丁香小舌進入了楊守文的口中,令楊守文血脈賁張。

“兕子哥哥,裹兒今晚不走了!”

雖已入秋,但天氣仍舊炎熱,兩人的衣衫都很單薄。特別是楊守文已經準備睡了,所以只穿了一件半臂汗衫。溫香軟玉入懷,再加上裹兒那柔柔的聲音在耳邊迴響。那場面,便是柳下惠重生,怕也難以把持住,更不要說兩人早有感情。

不知道裹兒爲何會這樣,但一切都已經不重要。

楊守文也忍耐不住,一把將裹兒抱在了懷中,大踏步向八角樓上行去……

一邊走,兩人的衣衫一邊脫落。

八角樓外,小鈴鐺咧嘴輕笑,上前把房門關好。

她便坐在門廊上,和匍匐在門廊上的四隻獒犬相視,那張俏麗的小臉,更紅撲撲的。

“裹兒,你今天這是怎麼了?”

雲雨方歇,裹兒好像一隻小貓,蜷縮在楊守文懷中。

聽到楊守文的詢問,她猶豫一下,輕聲道:“兕子哥哥,我與你說一件事……但是,你不能生氣,也不能怪我,好嗎?”

“什麼事?”

裹兒似乎有些害怕,道:“其實,張九齡讓幼娘隨行,是因爲我。”

“啊?”

裹兒當下,把之前的事情和楊守文說了一遍。

末了,她說道:“可我並未讓張九齡把幼娘帶去長安,只是想讓他提醒你,向我父親提親。沒想到,他領會錯了,居然把幼娘帶走。我聽說,長安那邊有些混亂,好像還死了人,非常危險。所以,我後來又找了神秀大師,請他幫忙。

兕子哥哥,你不會怪我吧。”

楊守文就覺得,張九齡當初要帶上幼娘,有點古怪。

原來……

不過這好像也怪不得裹兒,一方面是張九齡自作主張,另一方面,幼娘也是自告奮勇。

看着裹兒那楚楚可憐的小模樣,楊守文又如何真的生氣。

他話鋒一轉,輕聲道:“裹兒,你今天……是怎麼了?”

“我不想在家。”

“爲何?”

“父親和母親爭吵起來,確是心煩。

可他們的事情,我又不好開口。母親雖說犯了錯,卻並非故意;父親雖責罰母親,也事出有因。這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看到他們爭執,也是第一次看父親責罵母親……兕子哥哥,自從我回來洛陽,就發現父親變化很大,越發的冷酷了!”

楊守文,不知道該怎麼說。

李顯的變化,他當然可以感受得出來。

但是,這似乎又很正常……他身處這樣的環境,怎可能沒有改變?若還是似聖歷二年,剛回到洛陽時那般唯唯諾諾,又怎可能穩固地位,與相王李旦分庭相抗?

李顯,是個好人。

但是面對着九五之尊的皇位,他也會發生變化。

而且,在楊守文看來,李顯對韋氏的責罰並無過錯。他甚至覺得,如果李顯能夠保持對韋氏的這種管教,就不會再出現什麼被韋氏毒殺的事情。當然,歷史上李顯到底是被誰殺死?沒有人清楚!史書是由勝利者所書,而那時候的勝利者,是李旦。

想到這裡,他不禁用了些力氣,把裹兒摟抱的更緊。

而裹兒則蜷縮在他懷中,炸了眨眼,把粉靨貼在了楊守文的胸口。

“兕子哥哥,等一切都穩定下來,我們可不可以像之前那樣,再出去遊玩呢?”

“嗯?”

“到時候,帶上幼娘,咱們離開洛陽,好不好?”

楊守文眼睛一眯,敏銳覺察到了裹兒這話裡,似乎有別的內容。

“裹兒,你是不是知道了什麼?”

“皇祖母已經決意改元,中秋賞月大會之後,她就準備還政,讓我父親登基……

母親就是因爲這個,所以在家宴過後,找父親討要官職安排族人。

想當初,父親被貶廬陵,母親族人的確是受了許多的苦。但說到底,便是母親當初干預太多,令皇祖母最終發怒。現在,父親纔有了一些起色,母親就又要……

我不知道她這樣做是爲了什麼,可我覺得,她會給父親帶來災禍。”

說到這裡,裹兒抽泣起來。

“可不管父親還是母親,都很寵愛我。

我真害怕,有一天他們真的反目,我該如何自處呢?”

“兕子哥哥,要不我們去遊玩吧……我記得你說過,這天下很大,咱們一起去看看?”

裹兒淚眼朦朧,看着楊守文。

楊守文則把她摟在了懷中,輕輕撫摸着那一頭柔順的秀髮。

裹兒心裡的苦,他當然清楚。

而且他還知道,如今的李顯,並非那個歷史上懦弱的李顯。在穩固地位的過程中,李顯已經展露出來,李氏血脈之中那特有的冷酷。而韋氏,卻是一個野心勃勃,希望有朝一日能夠成爲武則天一樣的女人。那麼他二人之間,必有矛盾。

李顯,還會如歷史上那樣,對韋氏百依百順嗎?

說句實在話,楊守文心裡也不是很清楚。

他沒有見過韋氏,但是卻聽說過,韋氏對他並不是很滿意。

想當初,在滎陽刺殺他和楊承烈的人,怕是和韋氏有着莫大的關係。而在楊守文抵達洛陽之後,韋氏和他頗有一種王不見王的意思,從來都不會單獨召見他。

這,可不是一個丈母孃對女婿的態度!

以韋氏這麼大的野心,這麼要強的性子,早晚會和李顯衝突。

到那時候,讓裹兒又該怎麼辦纔好?

“兕子哥哥,怎麼不說話?”

“好啊!”

楊守文笑道:“其實,我也不喜歡在洛陽……洛陽居大不易啊!

裹兒你想要離開,我就陪着你。嗯,咱們帶着幼娘,淺黃擎蒼,可以到處走,到處看。”

“你真願意離開洛陽?”

楊守文聞聽,笑了。

他輕輕掂了掂裹兒的鼻子,低聲道:“其實我很清楚,我並非官場中人。

家中,有我父親支撐,足以穩定局面。

相比之下,我一直覺得,我那兄弟其實比我更適合官場。我聽說,他這幾年在國子監頗有些得意,如今雖我父親去了庭州,可依舊有人會時不時提及他的名字。

我,更喜歡陪着你,浪跡天涯的那種生活。”

裹兒聽罷,笑得很快活。

她又在楊守文的懷中擠了擠,那胸前的豐腴,只讓楊守文又是一陣血脈賁張。

他猛然翻身,把裹兒壓在了身下,卻引來了裹兒的一陣驚呼……

第68章 各有心思(下)第328章 俠客行(二)第210章 鄭十三郎第683章 中計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465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五)第729章 各有算計第579章 斥責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670章 和蠻第454章 賜婚第321章 朝天闕(十一)第370章 楊某赴約而來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631章 凶神惡煞第376章 曲覽第650章 驚變第631章 凶神惡煞第289章 歡喜冤家(六)第193章 重逢(二)第64章 風雨欲來(下)第339章 約定(上)第234章 血統論(一)第171章 結個善緣(上)第119章 一夜第139章 歲寒三君勾魂香(續2)第241章 上神都(五)第721章 歸途(一)第347章 七裡亭(下)第557章 阿史不來山口(三)第301章 命案第104章 赴約第440章 西山校場(三)第692章 毒士(下)第80章 後路第551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693章 鬧劇第115章 一夜(四)第547章 最長一日(二)第549章 最長一日(四)第244章 一路向西(中)第315章 朝天闕(五)第510章 真主信徒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394章 狼子野心(上)第459章 越人歌(上)第352章 死士(二)第647章 驚變(七)第186章 持刀的猴子(下)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527章 紅忽魯奴兒(三)第121章 兵臨城下(下)第93章 飛狐破(上)第732章 神人共憤第737章 重逢第461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一)第208章 愛蓮說第570章 丘升頭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48章 女兒吟(下)第425章 王滿渡(三)第643章 驚變(三)第182章 女嬰(上)第326章 弘農楊氏(上)第606章 追兇(二)第198章 青之醉酒詩百篇第257章 歸義(一)第382章 他在說謊!(上)第590章 小鸞臺的前世今生第384章 盜亦有道(一)第124章 第一日(一)第671章 明秀的勸誡第643章 驚變(三)第90章 阿布思吉達(下)第96章 又見神秘人(一)第478章 往事第604章 封況的糾結第733章 先發制人第160章 聖歷二年(上)第655章 風和日麗,刀光劍影第468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八)第615章 火燒武家樓(一)第226章 那年十八(一)第104章 赴約第467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七)第433章 病第229章 潘家之難(下)第七百五十二章第371章 非我族類,稍安勿躁第115章 一夜(四)第56章 故事(下)第314章 朝天闕(四)第333章 徵事郎(上)第756章 大結局第321章 朝天闕(十一)第2章 生離死別第563章 六出花第666章 夜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