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持刀的猴子(下)

武則天的臉色,漸漸緩和下來。

李顯雖然是河北道大元帥,但實際上只是個掛名,並未參與其中。李顯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洛陽,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而他想要了解河北戰局的唯一途徑,就只有從狄仁傑那邊遞來的奏疏。如果狄仁傑都沒看過這份奏疏的話,李顯也不可能。

“太子,你起來吧。”

武則天的聲音,柔和許多。

李顯戰戰兢兢起身,那懦弱的模樣,卻讓武則天微微蹙眉。

這種模樣,又怎說得帝王氣概?她不喜歡李顯的這個樣子,但同時心裡又很清楚,也唯有這樣的李顯,纔是最佳的繼承者。李顯或許沒有雄才大略,或許算不上什麼明主,但他有一樣是武則天看重的,那就是委任寬和,性子非常的柔和。

這樣的李顯,在武則天有朝一日還政後,武家纔可以得以保存。

相比之下,相王李旦也很寬厚,但是在武則天眼中,李旦的寬厚背後,確是心機頗深。

她不敢保證,她死之後,李旦登基會饒過武家。

這也是李旦乃至改姓留在神都,陪伴武則天八年,到最後仍舊是選擇了李顯的原因。

“如此說來,衆卿都不知此事?”

“聖人明鑑。”

武則天輕輕點頭,臉色稍霽。

“既然如此,那就責太子徹查此事。

另,傳朕旨意,昌平縣尉楊承烈忠勇剛直,遷幽州司馬之職,爲正七品上;其子楊守文文采出衆,武藝高強,更兼秉性忠厚。朕特封爲御悔校尉,爲從八品上。”

唐代的官制,分爲職事官和散官兩種。

散官有文武散官構成,被稱之爲散位從屬於個人的結位。故而也稱之爲‘本品’。

在唐代,本品和職事官是兩分另立。

職事官隨才錄用,遷徙不定;本品則依靠‘勞考’而穩步上升。

所以,職事官必有散位。而散位卻未必會有職事,說穿了這就是一個頭銜和榮耀。

這御悔校尉就是個武散官,若入軍中,與折衝府旅帥相當。

一般而言,得散位者。大都是憑藉門蔭結品。楊守文原本只是個白身,卻一躍成爲從八品上的武散官。換做普通人的話,說不得會爲這麼一個職務而感到雀躍。

武則天治下,素來一言九鼎。

衆人或許有人心懷不滿,但是又無可奈何。

“朕有些累了,衆卿退下吧。”

狄仁傑等人連忙躬身往外走,可就在狄仁傑要邁出紫辰閣的門檻時,卻聽得身後傳來武則天的聲音道:“懷英,你留下。”

他一愣,忙轉身過來。

這時候。武則天已經轉過了鳳案。

她邁步走下臺階,來到了門口。

有宮娥取來一件斗篷劈在她身上,她這才邁步走出紫辰閣。

“開春以來,懷英身體多次抱病,朕心中非常掛念。

有幾次準備去探望懷英,可卻因種種緣故,最後不得成行。今日驚蟄,御花園裡的桃花,想必也發芽了,懷英陪朕走走。說說話,讓朕這心裡也能夠輕鬆一些。”

“聖人所請,老臣之幸也。”

兩人一前一後,沿着紫辰閣的長廊緩步而行。

“那斬啜。近來可有動靜?”

“據細作回報,斬啜返回黑沙城後,接連吞併數個部落,實力大增。聖人此前調張仁亶前往幷州,是一個很好的對策。張仁亶才幹出衆,而且性情剛毅。必能在幷州做出一番事來。只是,斬啜在塞北實力日間增長,還需早些有應對之策。”

“朕何嘗不知道這些,只是……”

武則天嘆了口氣,輕聲道:“懷英隨朕多年,當知朕所憂慮何事。

外面謠言,朕是牝雞司晨,根本不足以重現太宗之雄武之姿。可懷英應該明白,非是朕不願,實文武不願配合。如去年河北道之戰,若無有人暗中之勢,突厥焉能勢如破竹,攻城略地?還有萬歲通天元年,朕不相信百萬雄兵陳於河北,卻被區區十數萬契丹人打得丟盔棄甲?呵呵,朕不傻,朕這心裡面,都清楚的很。”

說到這裡,武則天不由得咬牙切齒。

狄仁傑感到了一絲寒意,連忙道:“聖人所言不過揣測,以老臣所見,文武百官都還算盡心。”

“還算嗎?”

武則天的聲音裡,透着悲涼。

“懷英,連你都不願與朕說實話了?”

“老臣……”

武則天擺擺手,停下腳步。

“前幾日,樑王找到朕,說是想要與太子結親。

他欲以繼魏王迎娶永泰郡主,以其子高陽郡王迎娶安樂郡主,不知懷英怎麼看呢?”

“這,此乃聖人家事,老臣不敢多言。”

“懷英,朕只是想與你拉拉家常話,你何必如此拘謹?”

繼魏王名叫武延基,是武承嗣的兒子。武承嗣原本是魏王,他死後,武延基襲承。只是,武則天很不喜歡他的名字,於是就讓他改爲繼魏王;而高陽郡王名叫武崇訓,是武三思的次子。

狄仁傑怎不知道武則天心裡在擔心什麼?

他沉吟一下,輕聲道:“老臣以爲,這兩樁親事極好。”

“嗯,朕也問過太子,他對此也沒有反對。所以朕覺得,等春暖花開之後,請懷英你代爲做媒,成全這兩樁婚事,你看如何?”

狄仁傑笑了,“此事,老臣責無旁貸。”

武則天的臉色頓時好了很多,她扭頭笑道:“朕就知道,懷英你一定明白朕的心意。”

她說完,邁步向前走。

就在這時候,就見從遠處急匆匆跑來兩個樣貌極爲俊美的青年。

前方的侍衛和太監對這兩人並未阻攔,甚至還讓開了道路。兩個青年來到武則天面前,便一臉關切之色道:“聖人,這麼大的風雨,怎麼還在外面走動?若生了病,豈不是讓我們心疼死?方纔五哥還說譜了新曲,要爲聖人吹奏一番,請聖人評鑑。”

“五郎,又譜了曲子嗎?”

“呵呵,六郎還爲此專門編了舞呢。”

“那朕定要好生欣賞。”

不知不覺中,武則天和狄仁傑已經拉開了距離。

那兩個青年分立左右,更阻絕了狄仁傑和武則天之間的交談。

“懷英,今天就到這裡吧。

那件事就拜託你,有所決定之時,告訴朕就好。”

武則天倒是沒有忘了狄仁傑,只是她此刻,心已經不在這裡。

看着武則天漸行漸遠的身影,狄仁傑輕嘆一聲,臉上更隨之浮現出了落寞之色……(。)

第162章 聖歷二年(下)第246章 薛小四和薛小牛(一)第84章 變天了(下)第613章 無題第603章 驛站伏殺(下)第21章 醜丫頭(上)第302章 梅影初現第209章 改姓第52章 長眉羅漢(下)第485章 明秀獻策第98章 又見神秘人(三)第694章 優雅的巫女(上)第472章 驚變(上)第91章 步步緊逼(上)第635章 蜀道難(二)第8章 楊承烈(下)第454章 賜婚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258章 歸義(二)第544章 那個男人第462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第467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七)第285章 歡喜冤家(二)第629章 鷹犬第277章 家在東都北市中(三)第233章 大風起兮第206章 太平第209章 改姓第520章 被坑了!第546章 最長一日(一)第667章 夜襲(二)第292章 應制(上)第713章 檣櫓灰飛煙滅第518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下)第633章 旅途第328章 俠客行(二)第233章 大風起兮第279章 我乃李林甫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725章 幼孃的心思第116章 一夜(五)第129章 萬歲樂,不得已(一)第567章 援兵第602章 驛站伏殺(上)第719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下)第336章 太平(下)第104章 赴約第62章 噩耗(下)第211章 三皇觀(一)第363章 撲朔迷離(一)第364章 撲朔迷離(二)第738章 無題第522章 吉達(二)第235章 血統論(二)第206章 太平第381章 海鶻第286章 歡喜冤家(三)第662章 樑九(一)第395章 狼子野心(下)第690章 狗血劇第483章 離奇第81章 盧永成歸來(上)第89章 阿布思吉達(上)第722章 歸途(二)第640章 伊人何處尋?第586章 夜探天馬城堡(二)第517章 九斤九兩九錢金(上)第390章 心狠手辣第七百四十五章第502章 裴巽第712章 前夜第462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二)第392章 秋風亭裡話安南第597章 薄露之死第470章 從此世上無安樂(十)第190章 爾一文抄公(下)第423章 王滿渡(一)第54章 看走了眼(下)第49章 盧永成(上)第413章 追尋明十三第184章 持刀的猴子(上)第656章 餘波第256章 春夜喜雨第604章 封況的糾結第七百四十八章第238章 上神都(二)第503章 刺客信條(一)第743章 呼羅珊國第455章 我不想做駙馬第437章 暗流第437章 暗流第七百五十五章2015 感謝有你第431章 吉凶一念間第736章 任他雨打風吹去第494章 時鳴春澗中(上)第288章 歡喜冤家(五)第457章 李過是李裹兒!第339章 約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