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皇恩浩蕩

不否認有利益輸送,分了大筆利益給部下,還承認有私心,鄭鵬的話音一落,崔潤陽面色一變,有些恨鐵不成鐵地看了鄭鵬一眼。

天啊,這是在朝堂,還是在政敵惡意攻擊的情況下承認,以爲這是小孩子過家家嗎?就算說的是實話,說出來也沒人贊你誠實,就是傻的也知打死也不要承認,這不是傻,是瘋了。

要不是顧忌在朝堂,崔潤陽還真想以長輩的名義賞鄭鵬一個嘴巴。

歐陽明率先發難,多名官員爭相彈劾,分明是有組織地攻擊,這麼多人中,最引人注意就是李林甫,除了他的官職相對高外,還是出自李唐宗室,連李唐宗室的人都發聲,是出自皇上的授意?

要真是這樣,磨還沒卸就要殺驢,太急了吧。

所有人都看得出情況很不妙,這個時候鄭鵬還渾然不覺,仗着自己受到皇上的寵信就口無遮攔,什麼都敢說,不知道天下最反覆無常的就是皇帝嗎?

幼稚,天真。

崔潤陽和關心鄭鵬的人暗自擔心,而太子李瑛、歐陽明等人嘴邊都露出不易察覺的冷笑:天作孽,尤可恕,自作孽,不可活,承認有私心,那就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到時就是有人想替他開脫也難。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鄭鵬身上,鄭鵬渾然不覺地說:“私心就是我發現將士們太苦了,我就想他們過得好一些,後顧之憂好一些,士氣高漲一些,就把錢分給他們,這事沒有徵詢過兵部的同意,也沒得到皇上的允許。”

李林甫馬上質問道:“鄭將軍,你這是知法犯法,應該罪加一等。”

鄭鵬向李隆基行了一個禮:“皇上,微臣自律不強,在征伐吐蕃時也犯了很多錯誤,願辭去徵西將軍一職,回家閉門反思。”

話音一落,在場人的面色都變了,兵部尚書王晙皺着眉頭說:“李侍郎可能不瞭解軍營,軍中的士氣需要錢財來提升,正所謂重獎之下必有勇夫,鄭將軍以區區不到一萬人的代價滅了吐蕃,那些錢財起了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徵西軍在吐蕃需要安撫盟友、購買糧草、獲取情報等等,這些都需要用到錢,據某所知,兵發吐蕃後鄭將軍從沒伸手向兵部、向朝廷要過一文錢,再說鄭將軍的錢都是用在打仗和獎勵部屬上,自己沒往家裡拿過任何錢,要是這樣也算是知法犯法,豈不是寒了天下將士的心?”

歐陽明一臉無畏地反駁:“王尚書的話,請恕某不敢苟同,正所謂國有國法,軍有軍規,不能打着鼓舞士氣的名義知法犯法,要不然置律法於何地?”

崔潤陽大聲喝道:“荒謬,將在外,軍令且有所不受,何況鄭將軍有自行決斷的權利,歐陽御史要是覺帶兵打仗這麼輕易,何不領一軍親自上陣,爲大唐攻城掠地呢?”

就在衆人吵吵嚷嚷時,李隆基忍不住了,大聲喝道:“肅靜!”

李隆基本來還打着看戲的心態,看看這些人到底要幹什麼,也看看鄭鵬怎麼應付,沒想到聽到鄭鵬說引咎辭職、閉門自過的話,當場就坐不住了,這傢伙那是什麼認罪,分明是乘機撂挑子,嫌做官麻煩,就想着回家過錦衣玉食的生活。

昨天全城巡遊,鄭鵬中途看到妻室,當場就跟裴光庭以身體不適當假,拉着妻房共乘一輛馬車,以他的脾氣,幹什麼一猜就知,李隆基心情好,已經一隻眼開一隻眼閉,放任他了,沒想到鄭鵬得寸進尺,連官都不想做,想回家享福。

明明一句“有皇上的旨意”就能推卸的事,硬是應付得錯漏百出,分明就是斷自己的仕途,李隆基聽得怒從心起。

李隆基一聲令下,在場的人一下子全沒了聲音,誰都聽得出皇上心情不好,沒人敢這個時候再逆他的意,爭吵的人,包括鄭鵬連忙行禮請罪。

看了看噤右寒蟬的臣子,李隆基的眼神先瞄了一下不動聲色的李瑛,又把目光轉向李林甫,最後把目光落在鄭鵬身上,沉聲說道:“朕有旨意給徵西將軍鄭鵬,可以權宜行事,一切都在朕的掌握之中,彈劾一事,無須再提。”

說罷,李隆基繼續說:“若是誰覺得能像鄭鵬一樣開疆拓土,揚大唐國威,朕也能給予同等便宜行事的權力,爾等都退下。”

“皇上英明。”出列爭辯的大臣在李隆基一錘定音後,沒人再敢反駁,各自退回自己的位置。

李林甫有些不甘地瞄了鄭鵬一眼,有些悻悻地回到自己的位置:低估了皇上對鄭鵬的包容,也低估了鄭鵬的狡猾,好一招以退爲進,本想彈劾鄭鵬貪婪兵權、營私結黨,沒想到鄭鵬先是承認自己的過失,又主動請辭,反而得到皇上的同情和支持。

幸好,皇上雖說支持鄭鵬,但沒有訓斥自己,算是不幸中的萬幸。

虧了,李林甫心裡暗暗可惜,自己本想做一個像魏徵一樣的諫臣,沒想到皇上一句話就替鄭鵬開脫掉,諫臣做不成,還多了鄭鵬這個敵人,對了,博陵崔氏的人估計也不會再待見自己,唯一的好消息太子李瑛估計會重用自己。

衆人都回到自己的位置後,李隆基瞪了鄭鵬一眼,扭頭對一旁的高力士說:“力士,宣旨吧。”

鄭鵬越想偷懶,李隆基越不肯放手,要是平日,肯定要狠狠訓斥他一頓,但現在是朝會,先記下,晚點再跟他算帳。

兵部尚書王晙說得很好,立下那麼大的功,要是不好好賞賜,那不是寒了天下將士的心,真有戰事誰還會替李唐賣命?

高力士連忙應了一聲,然後站在金階上,拿出一份聖旨,大聲叫道:“徵西將軍鄭鵬接旨。”

“微臣鄭鵬接旨。”鄭鵬連忙接旨。

高力士乾咳一聲,很快開始宣讀起來:

“門下:徵西將軍鄭鵬,宣德明恩,守節乘誼,受任於困境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守境安民,懲惡揚威;獻俘太廟,益顯臣節,廣得民意,深慰朕心,現特封雲麾將軍,加封冠軍候,食邑一千戶,賞佩銀魚袋,欽此。”

鄭鵬楞了一下,這才叩謝道:“皇恩浩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雲麾將軍是從三品,鄭鵬識破吐蕃實施的流匪計劃,率領不到一萬的徵西軍,仗着火器的神威,硬是把大唐一百多年沒滅掉的吐蕃給滅了,這可是蓋世奇功,升到雲麾將軍一點也不過份,也不值得驚喜,而冠軍候則是給鄭鵬一個意外之喜。

冠軍候也就是開國縣候,大唐爵位分爲九等,開國縣候排第六,再晉升一級就是縣公,鄭鵬三十歲不到就封了開國縣候,這已經很了不起,別看只是一個縣候,可加上“冠軍”兩個字,就是國公也沒它威風。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西漢名將霍去病以赫赫戰功拜驃騎將軍,封“冠軍候”,意思是功冠全軍,從此,冠軍候就成爲一種傳奇的封號,只有立下不世戰功、威望很高的人才會被授予冠軍候的稱號。

當聖旨宣讀完時,朝堂上散發出一陣驚歎聲,一些武將,看着鄭鵬的眼睛滿是羨慕妒忌恨。

以鄭鵬的戰功,升官晉爵沒有例外,別說縣候,就是晉爲開國縣公甚至開國郡公也不意外,要知吐蕃在大唐建國之初就不斷製造麻煩,在一百多年中大唐不知花費了多少人力、物力跟吐蕃纏鬥,不知多想撥掉這根眼中釘、肉中刺,一直未能如願,鄭鵬只用了七年時間,不到一萬將士,就完成先人沒完成的偉業。

甚稱唐代的封狼居胥。

鄭鵬沒想過當“霍去病”,不過看李隆基,很有效仿漢武帝的陣式。

朝堂上的官員,都是有見識的人,一時間,衆人看鄭鵬的眼色都有了異樣。

306 重型投石機683 軍令狀,沒忘吧297 阿史那獻的驚訝775 坌達廷的陰謀049 購買豪宅(求收藏,謝謝)618 底牌與命運373 衣錦還鄉825 先讓小人得意272 逮到肥羊了153 金先生的處理藝術475 姐妹鬥心778 要出大事540 空手套白狼693 我真不是聖人414 奇葩的賣家817 喜事連連506 趣味比賽608 老謀深算的坌達延108 知人善用746 赤德祖贊最後的尊嚴809 姝兒不善妒455 張說受罰143 音樂的力量262 花式調整職務363 一物治一物155 調試成功625 龜茲驚魂473 變臉與變天201 不如趁早歸去469 質疑與努力120 四美搶一郎306 重型投石機618 底牌與命運253 虎頭隊271 被看輕了034 黃老虎的自我救贖722 沒有信任,談什麼理解737 兩國交戰,攻心爲上702 歲月不饒人730 兵臨邏些城421 打起來了428 郭可棠的擔心406 張大媒人013 意外的驚喜674 白色的金山860 有酒有故事的李林莆798 脫離險境313 強奪峰城118 四大花魁835 懂事的胖下人868 特殊的宴請099 苛富貴,無相忘711 兵發吐蕃046 一拍即合022 主角出場730 兵臨邏些城547 祭酒蔡嘉621 變故(上)102 拉風的代價(求收藏)147 太黑了吧(第四章)103 偶遇丁門令225 弘文館挑畫243 流落民間的皇族宗親?895 落花流水672 石頭山鹽礦開張884 二個賭約746 赤德祖贊最後的尊嚴439 人生巔峰355 開胃小菜889 連城病危398 不歡而散355 開胃小菜223 走進宮廷的鐵板燒221 又見故人364 崔源服軟534 蒸餾酒788 你以爲你是誰082 人就別掂記了(求收藏)693 我真不是聖人552 無聲的戰場343 初次鬥法159 孔雀東南飛666 西門四軍020 小鬼難纏770 城外激戰117 周府壽宴694 頭柱香045 郭可棠的疑惑206 賺了一個美女356 出手不留情547 祭酒蔡嘉199 捨近求遠的庫羅660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580 正選名單724 可悲的棋子170 栽髒嫁禍393 新宅峻工746 赤德祖贊最後的尊嚴155 調試成功726 赦免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