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這個鄭鵬是妖孽(求首訂,謝謝)

看到衆人都準備好後,錢公公大聲宣佈:“左教坊優秀節目選撥賽正式開始,現在請候都知先開始。”

李隆基還沒來,候思良就已經做好了表演的準備,八百多人的表演規模,再排一次也不容易,在李隆基沒發話或暗示,錢公公還是讓候思良先開始。

候思亮大聲應了一聲,給李隆基行禮後,有些挑釁地看了鄭鵬一眼,那樣子好像在說:我等着看你出醜。

“各隊正作最後準備。”候思亮很快穩定情緒,開始調度麾下的成員。

像這種大型的舞蹈表演,人數有八百多人,爲了方便管理,每個陣列都設一個陣正,由陣正管理陣列的紀律,要不然,別說準備,就是讓候思亮數一遍人數都夠嗆。

聽到準備的聲音,最先有反應地古箏的隊正,只見他站起來,大聲說道:“古箏隊就位。”

“琵琶隊就位。”

“大鼓隊就位。”

“箜篌隊就位。”

“長笛隊就位。”

.....

八百多人的樂團,有如軍隊一樣令行禁止,很快就準備完畢,看到樂團這樣高效,鄭鵬也暗暗點頭。

一切就緒後,候思亮大聲吼道:“起鼓。”

“澎”“澎澎”“澎澎澎”

聲令一下,三名赤着上身、孔武有力的大漢,手裡拿着兩個木製大鼓錘,整齊而用力地敲起三面碩大的戰鼓,那震撼而富有節奏的鼓聲,很快就把人的注意力帶到音樂中去。

鼓聲轟隆,節奏緊密有力,那三名壯漢不時還一起吆喝一聲,那激昂有力的鼓聲,讓人有一種置身於戰場的感覺,鄭鵬好像聞到硝煙的味道。

真不愧是朝廷設立的機構,光是這鼓聲,就知水平很高。

鼓聲響起,很快,琴聲、箜篌聲、笛聲、琵琶聲等樂器聲紛紛響起,大有一呼百應的效果,在催人奮進的樂聲中,執戟的舞者和揮着長袖的藝伎進場,在樂聲中舞戟,在樂聲中舞蹈。

這次改編《秦王破陣樂》,候思亮花了不少心思,最讓他驕傲是加入了女藝伎,用戟的勇猛和女伎的柔美,演譯着鐵血與柔情,給人一種賞心悅目的節目效果。

不知是不是皇上駕臨的緣故,這一次發揮得異常出色,一曲奏完,全場皆靜,在場的人都被樂聲感染,或是激動或是陶醉,好像餘音還在耳邊環繞。

“很好”李隆基開口點評:“樂器之間的配合,比上次有了很大的提升,延續了破陣樂宏大激昂的特性,還創新地從中加入女藝伎,襯托勇猛之餘,也爲歌舞增添觀賞性,有這份心思,不錯。”

李隆基自幼喜愛音律,能歌善舞,會編曲,還精通幾種樂器,是音律方面的大行家,很快就作出中肯的評價。

“謝皇上謬讚,微臣愧不敢當。”候思亮面露喜色,連忙跪下謝恩。

皇上有贊,做臣子要謙虛。

“很好”對李隆基來說,是很高的評價了,要知道他對音樂一直持着嚴謹的態度,就是他最看重的梨園,演奏時稍有差錯,也會下令停下,當場指正批評。

李隆基評價時把候思亮的那點小心思全說出來,簡直就是找到候思亮的“G點”,誰都看得出,候思亮臉上有掩飾不住的笑意。

不少人有些同情地看着鄭鵬,心裡想的是,這次賭約鄭鵬怕是要輸定了。

誰叫你這麼狂妄,說話不兜着點,讓候思亮鑽了空子,這一次候思亮還發揮得那麼好,想要翻身,難了。

最慘的是,鄭鵬好像想走一個過場,隨便叫了一夥還流鼻涕的孩子,僅僅訓練了三天就來參加比賽,三天能幹什麼?

要是隻有自己人在這裡還算了,誰料想到皇上駕臨。

好吧,丟臉丟到皇上面前,以後前程暗淡不說,要是讓皇上覺得是尸位素餐,在混空餉,丟了官身事小,要是一生氣,保不準要掉腦袋。

這運氣,也是差得沒誰。

很多人同情鄭鵬,也有人幸災樂禍,例如候思亮。

候思亮謝完恩後,走下經過鄭鵬時,眼裡露出戲謔的目光,嘴角掛着嘲諷的冷笑,壓低聲音說:“鄭鵬,我可買了五百貫你輸,努力哦。”

這是故意挑釁還是策略?在上場前擾亂自己的情緒?

鄭鵬面不改色地說:“好,某會努力。”

死到臨頭還嘴硬,候思亮心裡冷笑着。

“現在有請鄭樂正表演他的節目。”錢公公大聲地說。

風宮廳傳出一陣稀稀嘩嘩的掌聲,這時那八百多演奏人員已經撤離,中間留出一塊很大的空地。

鄭鵬也不耽擱,向高高在上的李隆基行了一禮,又請示了錢公公,然後走到那羣孩子前,看到他們有些緊張,笑着打氣:“都不要急,放鬆點,一會好好唱,唱完再帶你們去吃大餐,大夥說好不好?”

“好!”一羣孩子高興地叫了起來。

小孩子就是這樣,一聽到吃的,就連害怕都忘記了。

這,這是表演?

下面的候思亮差點沒笑出來,這個鄭鵬真把左教坊當成是自己家呢,在皇上面前也不嚴肅一點。

李隆基也被鄭鵬的舉止弄得有些迷惑,扭頭小聲問道:“錢公公,鄭樂正表演是什麼節目,怎麼選了這批孩童?”

錢公公也有些尷尬,家醜不可外揚,也不好說鄭鵬和候思亮,都不稀罕說這二個人,一個狂妄一個不要臉,以至資源極不平衡。

“這是他們兩人商議的結果,鄭樂正表演什麼節目,老奴也沒有過問,他這個人,總喜歡給人意外的驚喜。”錢公公有些尷尬地說。

李隆基呵呵一笑,也不再說話,而是饒有興趣地看着鄭鵬,有點好奇,看鄭鵬用一羣孩童,能玩出什麼花樣。

鄭鵬沒有理會那麼多,讓一百名孩子排成四排,小的在前面,高的在後面,呈一個半圓圍着,排好隊後,轉頭看看那三名跟着的女樂官。

女樂官會意,三人拿出一支長長的羌笛,對鄭鵬輕輕點點頭,示意已經做好了準備。

在場的人大吃一驚,都想着鄭鵬會從簡,沒想到他真簡約到這種程度,人數僅有一百孩童,樂工只有三名,樂器只有羌笛一種,不過一想到鄭鵬只有三天時間,就是想弄複雜一點也來不及。

敗家啊,不少樂官都在心裡暗罵鄭鵬:難得有機會在皇上面前表現,沒想到鄭鵬就這樣浪費,要是機會給自己,肯定比有候思亮還拼命。

“羌笛?看來這位鄭樂正是要唱歌,還是旋律較爲宛轉的歌。”李隆基開口評點。

羌笛是華夏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已有2000多年曆史,音色明亮,清脆婉轉,常給人以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羌族人民常用它來抒發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的情感,主要用於獨奏。

一次用三名女樂官,估計是唱歌的人比較多,一支羌笛不夠,所以用三名女樂官同時演奏。

吹奏羌笛主要採用鼓腮換氣法,一口氣可吹奏幾分鐘,甚至整個一首曲調,技巧性要求很高,這也是鄭鵬選了三名有點年紀樂官的原因。

年輕的樂官有點難以駕馭,特別是三人合奏,還要達到三人合一的獨奏效果。

“開始!”看到準備完畢,鄭鵬毫不猶豫地叫開始。

三名女樂官相互望了一眼,很有默契地把羌笛放在嘴邊,齊聲吹奏起來。

就在樂官吹奏的瞬間,風宮廳內響起非常婉轉、悠揚的羌笛聲,那清澈的音色、優美的旋律,彷彿在訴說着淡淡離愁,極具感染力。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只是一小段羌笛聲,風宮廳內等着看鄭鵬笑話的人,一個個閉嘴不言,候思亮的臉色,第一次現出一絲凝重。

只有一直沉默寡言的丁橫,嘴邊露出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

李隆基眼前一亮,那手忍不住握緊紫檀大椅的靠手,有些驚喜地說:“咦,這曲調...朕從沒聽過,新編的?”

對一個愛好音律的人來說,聽到一段沒聽過的優美旋律,猶如好色的人發現一個絕色美女一樣令人激動。

錢公公眼裡也露出一絲吃驚的神色,神色中透着一絲如釋重負,聞言馬上應道:“老奴也沒聽過這個曲調,可能是...”

話還沒有說完,李隆基很快打斷:“別出聲,開始了。”

錢公公哪敢反駁,連忙用手捂住着嘴巴,生怕打擾了李隆基的雅興。

此時,站在大廳中央的一百孩童,終於齊聲唱了起來到: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天之涯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

曲的旋律優美,詞寫得婉轉動人,配上羌笛明亮音色帶給人虛幻迷離、動人心魄的感覺,再加上孩童那純淨得有如天籟的聲音,把那種與友人離別的淡淡離愁表演得淋漓盡致。

一時間,全場人都聽呆了,特別是坐在紫檀大椅的李隆基,不知什麼時候閉上了眼睛,一聽邊一邊用手指輕敲着椅背,好像在輕聲拍和一樣。

完全沉浸於在美妙的歌聲中。

這個鄭鵬,妖孽啊,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一出手就給人一個巨大的驚喜。

今天四更,現在是第一更!喜歡本書的書友來個訂閱,要是能送張月票,那就更完美了。

825 先讓小人得意093 知恥而後勇078 魏州第一才子793 嘎隆拉山743 勢如破竹104 夢迴長安015 鐵板豬雜390 願賭服輸529 用人不疑507 又賭上了315 火燒連城056 翻臉成閻羅413 長安房市463 女人之間的戰爭858 新官上任三把火240 鄭鵬求見179 偏見與隔閡237 興師問罪613 內訌188 蘭朵的自信191 第一輛自行車830 又見郭可棠471 見證奇蹟的時刻033 蝴蝶效應723 忍無可忍150 一路女人香268 金鷲小白372 特殊的來客263 任人唯親?486 申王的自我救贖049 購買豪宅(求收藏,謝謝)146 賞金萬兩(第三更)748 治安不是一個小問題368 卑鄙父子562 猛虎千騎營136 秦王破陣樂195 頻臨破產的使團022 主角出場298 一笑泯恩仇213 愛哭的孩子有奶喝557 過江龍與地頭蛇236 飢餓營銷547 祭酒蔡嘉252 宴無好宴331 霸道696 借題發揮559 堅如磐石791 終於踏上歸途093 知恥而後勇242 還是副的592 一語中矢329 坑爹792 蘭朵的不甘232 郭可棠的商業觸角209 大食國王787 兩份大禮623 要出大事755 危機,有危也有機529 用人不疑353 冷笑與嘲弄679 厚顏無恥718 天降橫財201 不如趁早歸去230 皇帝也不能免俗371 特別的禮物411 將士們的幸福時光810 再次上朝142 皇上駕到200 蘭朵的風光史198 要告御狀的蘭朵858 新官上任三把火332 能好好商量?358 崔源的憤怒504 人活一張臉779 危機來襲649 這個護衛有點冷528 少了一個人333 一夜春夢了無痕177 鴻臚寺寺卿336 皇帝也有難處896 長安暗涌749 示威480 堵心的老小子803 李林甫的猶豫138 自信還是狂妄?716 死於安逸639 次仁的憤怒193 鄭鵬是福星192 激將法763 判若兩人的贊蒙429 庫羅繼位124 際遇來得有點快064 分紅677 飛逝的光陰985 崔源取名519 舊人見新婦066 幸好不是敵人(求收藏)428 郭可棠的擔心881 開始收復失地800 蓬萊殿設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