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託甥

顏宅所在的敦化坊位於長安東南隅,東至長安外郭城牆,南臨曲江池、芙蓉園、慈恩寺。曲江流水蜿蜒,夾岸菰蒲蔥翠,柳陰四合,碧波紅蕖,依映可愛,最是文人雅集之所。春秋之日,曲江左近權貴賢達文人雅士雲集,遊宴吟詠之間,佳句美卷流佈遠近。

而貞觀永徽年間,因南朝舊族秘書監顏師古建宅於此,而同樣擅長書法的歐陽詢也住在這兒,更有著作郎沈越賓不約而同在此長居,三者亦均爲江左士人,都人便常常稱此爲吳人坊。

而杜士儀要找的顏六郎,在此坊之中無疑赫赫有名,而且人緣極好。自進了敦化坊西門,無論是坊中武侯,還是其他路人,在他打聽的時候每一個都盛情指路不說,到最後十字小街的一棵大槐樹下,下馬詢問的杜士儀向坐着看書的一個年方十歲許垂髫童子問路時,對方聽到是來拜訪顏六郎的,頓時蹭地一下站了起來,好奇地打量着杜士儀好一會兒,這才彬彬有禮地說道:“這位郎君今日來得實在有些不巧,我家六兄早起出門會友,至今尚未回來。”

一路上指路的人雖熱情,卻都沒說顏曜卿不在家,這會兒杜士儀聞聽此言,意外之餘還有些遺憾。然而,那童子說着便又笑着說道:“只不過,遠來是客,若是郎君不介意,時近中午,不妨到家中用一頓便飯如何?六兄雖不在,但其餘諸位兄長都在。”

王縉還是第一次到敦化坊來,剛剛路上還特意讓杜士儀拐到曲江去瞧了瞧,見風景美不勝收,心中倒遺憾沒有在這兒尋一處寓所暫居。這會兒聞聽這童子此言,他不禁從車上探頭張望,隨即就乾脆跳了下車,又好奇地問道:“小郎君說顏六郎是你家六兄,你也是顏氏兒郎,不知名諱排行如何?對了,你剛剛說諸位兄長,你家中兄長很多麼?”

“我姓顏名真卿,在家行十七,二位郎君喚我顏十七即可。”童子說着便是一笑,隨即有條有理地說道,“我家中兄長總共有十六位,其中如今於這顏氏祖宅居住的便有六位,除卻六兄出外訪友,如今還有五位在家中。”

“卻原來和我家中一樣,都是兄弟多。”王縉屈指數了數,便笑着說道,“我河東祖宅中也是兄弟最多,如我便已經排行十五了,竟是比你家兄弟還多些。”

杜士儀見王縉煞有介事地正和顏真卿瞎掰這些,想起自己還臨過顏帖,他心裡頓時又好氣又好笑。想想此刻應該到顏宅不遠,他便索性到牛車旁請了王維也下來,復又來到那和王縉一問一答一板一眼的顏真卿面前,輕輕咳嗽了一聲便說道:“顏十七郎,今日我們三人不告而訪,着實有些唐突。我是京兆杜士儀,這是太原王氏王維王縉兄弟,既然你說顏家其他兄弟都在,可否帶我們前去?”

顏真卿連忙揖禮見過,當下爽快地在前頭帶路,杜士儀便吩咐牛車和隨行赤畢等人在後頭緩緩跟着。順路拐過了一兩處民居,他便只見前頭一座白牆大院,門前卻只有一人看守,膝頭擺着一冊書,說是看門,還不如說是在看書。當顏真卿帶着他們到了門前時,那正在看書的年輕短衫後生連忙擡起頭,旋即站起身打招呼道:“十七郎君,今天這麼早就看完書回來了?”

“是有客來拜訪六兄,我便請了回家來。”顏真卿一邊說一邊伸手請了杜士儀三人往裡走,而那年輕後生目送着人進去,突然想起一事,揚聲說道:“十七郎君,今日通化坊殷宅派人來接,殷夫人打算回去了!郎主剛剛就遣人來問,郎君是一道回去,還是再住幾日?”

“我和大姑母一塊回去,阿孃也該想我了!”

聽着這番對答,杜士儀少不得思量這殷夫人是誰,就只見對面一門處,幾個年輕人簇擁着一位花甲老婦從其中緩緩出來。見顏真卿慌忙讓道行禮,叫了一聲大姑母,而這老婦一耳用絹帕包住,他不禁心中一動,和王維王縉亦是連忙拱手不迭。

而那老婦含笑上了前來,向顏真卿低頭問了一聲,隨即便訝然問道:“京兆杜士儀?可是今科京兆府試解頭杜十九郎?”

不等杜士儀點頭或否認,她又若有所思地看着王維和王縉道:“可是作‘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王十三郎?今歲京兆府試本是龍爭虎鬥,可惜王十三郎一時錯過,六郎他們兄弟幾個還嗟嘆了許久。”

“不想些微聲名,竟入殷夫人之耳。王兄今科是無妄之災,所以如今病體痊癒,我便請了他和十五郎一塊出來訪友散心。”杜士儀從容又行了一禮,這才笑道,“只沒有想到,不曾訪着顏六郎,卻得遇節義殷夫人。想當初夫人上殿濺血爲叔鳴冤的義舉,我還是孩提之時便感佩不已。”

殷夫人頓時訝異地挑了挑眉。她正是顏真卿的長姑顏真定,高宗朝王皇后被廢后,王皇后舅父柳奭亦是受牽連被殺,而因爲她祖父顏勤禮的繼配柳氏乃是柳奭之妹,因此顏勤禮一度也被貶。此後武后當權,她因才學被選入宮中爲女史,孰料酷吏肆虐,又羅織罪名,欲置顏勤禮元配殷氏之子,她的叔父顏敬仲於死地。危急時刻,她帶着兩個妹妹上殿陳情割耳明志,最終終於使叔父得以免死,然則她的堂兄弟,柳氏與顏勤禮所出五子,最終卻是終身不得入仕。直到武后崩逝後,這一條禁令方纔得以根除。而顏真定因嫁殷履直,因而常被人稱爲殷夫人。

當年那場大案對於當事人來說刻骨銘心,但對於尋常人來說,已經是過眼雲煙不復記憶了。王縉便是幾乎一無所知,而王維博聞強記,杜士儀這一提醒,他便驚呼道:“我記得當年殷夫人裴夫人岑夫人姊妹三人一塊上殿鳴冤,一時傳爲美談,卻不想今日竟然能得見真人!”

那割耳鳴冤的舊事對於顏氏一家來說,可以說是深深的痛楚,但也可以說是門風家聲的最好寫照。聽得外人居然知道這段舊事,從小便是聽着這些事情長大的顏家兄弟幾個不免對這三位來客生出了認同感。尤其是回京等候遷轉的顏春卿便爽朗地笑道:“這幾天一直聽人說杜十九郎博聞強記,進士科第一場帖經竟是考得比明經科的人更好,我本就想見一見,誰知道竟是人送上了門來!”

顏杲卿亦是笑道:“王十三郎的詩才亦是名揚京城,今日家門何幸,竟是二位一塊來訪!只可惜家父和六郎一樣,都出去交遊了,否則必定喜不自勝!大姑母,既是來客,不妨你也稍留片刻如何?”

殷夫人雖已漸入暮年,但平日最喜和晚輩論文談書,此刻當即爽快地答應了下來。而在衆人談笑風生入後宅花園時,顏真卿這年紀最小的童子自然而然便有些被人忽視了。別人不注意他,杜士儀卻怎麼也不會忘了這位楷聖,時不時瞥上一眼,見其沉靜自如,心中不禁有了些計較。待到了後園,自有僕婢來設了一張極大的高足長食案,兩邊各設一張又長又寬的坐榻,而食案的窄頭兩處,則是一頭設了一張方坐具,卻是殷夫人坐了。

這樣的後園宴飲,王維在長安見得多了,杜士儀和王縉也覺得如此更自在,即便如此,殷夫人仍是笑着解釋道:“三兄賦閒在家和賓客談道論文相娛,也都是如此擺設,正好無拘無束。若不是此刻時辰近午,去曲江池邊上倒更自在。說起來,杜郎君和二位王郎君如此年紀便打算試進士科,真是後生可畏!”

杜士儀還不及說話,顏春卿便點頭說道:“諸科之中,進士科最難,帖經之才,能試明經的不在話下,然則雜文策論二道,卻足以讓人知難而退。我於博聞強記上自詡出類拔萃,然則詩賦卻非所長,而策論也稍遜三分,不在文采,而在立意。”

見顏杲卿和其他幾個顏家兄弟亦是附和,紛紛言進士科之難,竟是幾乎更勝制科,又歷數顏氏自唐以來從顏希莊、顏康成到父親顏元孫在內的三位進士,如顏春卿顏杲卿這樣已經得了明經出身的搖頭嘆自己不得進士第,杜士儀見年紀最小的顏真卿始終默然不語,他不禁若有所思地問道:“顏十七郎剛剛在樹下,不知道看的是什麼書?”

“是大姑母令我抄的《三都賦》和《恨賦》、《別賦》,默誦之間另有所得。”顏真卿見幾個兄長並殷夫人都看着自己,而王縉更是笑眯眯地衝自己豎起了大拇指,他不禁有些赧顏地說道,“顏氏一門近些年來都未有進士科及第,我想勉力試一試,將來一定要進士科及第!”

杜士儀隱約記得顏氏三代之內彷彿有六位進士,這放在後世明清也已是讓人歎爲觀止,更不要說是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唐朝。此時此刻見顏真卿這一言之下,四座鴉雀無聲,他便笑着說道:“有志不在年高,顏十七郎好志向!”

王維回過神後亦是大爲敬服地說道:“我也是打十三歲開始方纔立志於科場,顏十七郎少年立大志,將來必不同凡響。”

王縉則不比兩人正經,摸了摸鼻子方纔面色不自然地說道:“我可比不上阿兄和杜十九郎,背不熟那些經史,只想着還不如去試一試博學鴻詞科,真是自嘆不如!”

三位客人或勉勵或打趣,顏家兄弟幾個不禁大笑。就是殷夫人,亦是笑着招手示意有些不知所措的外甥到面前,輕輕按了按他有些瘦弱的肩膀,竟是徑直叫出了顏真卿的小名:“羨門子,有志固然好,卻不可光是口中說。如杜郎君抄書破千卷,這才得有今日。王郎君作詩如吃飯喝水一般自然,方纔能夠隨手拈來。你從小都是我和你舅舅阿孃一塊教的,你阿孃說如今你漸長,我倒是希望你另拜一位名師。”

說到這裡,殷夫人便看向了杜士儀道:“杜郎君今日正巧來拜訪,我倒是想請託一二。嵩山盧公大名鼎鼎,不知道能否讓羨門子拜於門下?”

杜士儀愣了一愣,隨即便笑了起來:“盧師有教無類,如顏十七郎這般少年大志的俊傑,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我近日打算回山一趟,倘使顏十七郎有意,不妨和我一塊回嵩山。”

殷夫人立刻想都不想地點點頭道:“那卻好!我回去之後便和十七郎的阿孃和舅父好好商量商量!”

82.第82章 崔氏奔告急,杜郎護馳歸505.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1089.第1089章 戰雲再起237.第237章 心若鐵石語如刀297.第297章 投胎是個技術活925.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621.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169.第169章 美人心計341.第341章 官高一級坑死人737.第737章 節度幕府236.第236章 殺威,告急543.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453.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107.第107章 珠玉輝耀動人心261.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869.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288.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424.第424章 奴薄命,郎無情284.第284章 迎難而上154.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1112.第1112章 凱旋1200.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624.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666.第666章 奚奴白狼504.第504章 雷霆70.第70章 賜官放歸244.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335.第335章 直諫的藝術573.第573章 備戰請纓767.第767章 傳訊火箭1071.第1071章 名將之心胸281.第281章 衝撞194.第194章 梅花風骨世無雙1016.第1016章 畢其功於一役819.第819章 虛情假意696.第696章 血緣難斷901.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930.第930章 霸主將衰180.第180章 罷相之由,仗義相助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818.第818章 殺雞儆猴620.第620章 欣欣向榮897.第897章 劍術教習774.第774章 斬首示衆689.第689章 大考之爭1013.第1013章 上元夜遊270.第270章 請君入甕1129.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1216.第1216章 痛打落水狗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887.第887章 五鎮節帥619.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437.第437章 香茶美樂,弟子隨侍894.第894章 新老交替1128.第1128章 紛紛亂亂大後方1163.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240.第240章 阿姊784.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991.第991章 條條大道,任君選擇731.第731章 追根溯源,河西節度1030.第1030章 羣起待攻1171.第1171章 兵諫逐節度344.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328.第328章 餘怒977.第977章 迎親日的大排場317.第317章 寶劍贈英雄,珍籍贈知音1005.第1005章 不疑538.第538章 國之支柱358.第358章 得見天日867.第867章 從天而降508.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3.第3章 援手617.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482.第482章 宇文統之心429.第429章 無效婚姻1017.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883.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265.第265章 不測之禍146.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爲上1199.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639.第639章 陰人的功力139.第139章 此去靜候鵬展翼491.第491章 父舅之心1221.第1221章 范陽請降165.第165章 顏氏家風,夫人託甥616.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112.第112章 名門夜宿,大風起兮367.第367章 聖心何在469.第469章 都督好茶792.第792章 王帳喋血130.第130章 萬年縣試822.第822章 文武歸心924.第924章 千里終南三日回175.第175章 各展神通545.第545章 白登山869725.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