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9章 終章 三天下易主

昔日雕樑畫棟,豪宅林立的十六王宅和百孫院,只餘下了焦黑廢墟。

御史臺中大獄中,到處都是死屍,鮮血淋漓,慘不忍睹。

大明宮紫宸殿殿上,李璬看着面前持劍而立,劍尖上猶自滴落鮮血的長子楚王李仿,甚至連怒罵的力氣都沒有了。

那天房琯被擡出宮中,激起長安官民一片譁然動盪,楚王李仿出動左神武軍強行彈壓的時候,飛龍騎終於現身,壓得左神武軍不敢動彈。可正因爲飛龍騎這樣強大的震懾效果,接下來這一個月,李璬哪敢再觸動杜幼麟和飛龍騎,只試圖以自己的手腕挽救這場越來越接近失控的清洗,可他的一切努力全都是徒勞。尤其是從天下各地快馬加鞭送到長安的檄文,以及截獲的送往各鎮節度使處的書信,讓楚王這些本就野心勃勃的皇子們一個個全都殺紅了眼睛。

幾位皇子竟然本着殺光了宗室就沒人和自己爭搶的狗屁思維,矯詔派人前去嶺南各流放地,不分是否和檄文之事有涉,一股腦兒將那些宗室全都賜死。用楚王李仿的話來說,想當初李林甫都曾經如此清洗過異己,他身爲皇子,當然更可以這麼做!

而李璬發現此事的時候,已經是連阻止都來不及了。不但如此,如今他要面對的不止是十六王宅那一片焦土,不止是御史臺大獄中死傷無數的宗室以及宦官宮人,而是面前這個竟是持劍上大殿,逼自己退位的兒子!

“阿爺,我最後再勸你一次,退位吧!就是因爲你的優柔寡斷,這才讓那些宗室上躥下跳興風作浪,這才各大邊鎮擁兵自重,不聽節制!只有你退了位,我才能收拾局面,重振大唐,削除藩鎮,讓萬邦來朝,天下歸心!”

狗屁,狗屁!你這樣倒行逆施,民心軍心全都散盡了,還提什麼削藩!

李璬在心裡連聲怒吼,可他卻唯恐激怒了已經完全喪失理智的李仿,儘量用小心翼翼的口氣問道:“你那些弟弟呢?”

他原本還抱着萬分之一的僥倖,可看到李仿嘴角流露的那一絲陰惻惻笑容,他登時只覺得渾身血脈都彷彿被凍結了。他艱難地蠕動了一下嘴脣,聲音中與其說是憤怒,還不如說是驚懼:“你怎麼能下如此毒手!他們都是你弟弟,之前那些事不都是你們一起做的?”

“阿爺你錯了,那些屠殺宗室的事都是他們做的,和我又有什麼關係?”李仿大笑了起來,卻是突然回劍歸鞘,沒事人似的說道,“誰讓他們這麼愚蠢,對我那攘外必先安內的話信以爲真?我對他們說,殺了那些最有威脅的宗室,然後削藩,最後咱們兄弟幾個自己爭,到時候不論勝敗,都可以仿照玄宗皇帝那樣,把那些無緣皇位的兄弟優厚地養起來,他們竟然就當真了!他們也不看看,那老東西防兒孫如防賊,對兄弟哪是真的那麼優厚?只有死人才無需防範,他們又哪裡知道,北門四軍早已是我的囊中之物!現如今杜幼麟的飛龍騎已經被團團圍困,插翅難飛,我有他在手,就不信杜士儀真能棄子不顧!”

“你瘋了,你真的是瘋了!”

李璬渾身顫抖,面色慘白,豆大的汗珠從額頭上一點一滴掉落在地,背後更是完全溼透了。儘管這皇位來得僥倖,但當初他勝出的時候,心中除了惶恐,也不是沒有過暗自竊喜,可現在,他只恨自己當初爲何會那麼愚蠢,認爲不戰而勝是運氣,理所當然地登上了皇位。眼見得李仿按劍上前,他情不自禁地蜷縮成了一團,直到李仿再次拔劍對準了他。

“朕退位,朕退位給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李仿哈哈大笑,這才隨手丟掉了寶劍,一字一句地說道,“識時務者爲俊傑,阿爺你既然這麼爽快,我也不好做得太過分了!禪位大典之後,我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我纔是大唐之主!”

李璬要禪位給長子李仿的消息本該是一石激起千層浪,震驚長安,但如今卻是反應平淡。百官家宅全都被禁軍團團圍住,甚至連外間到底發生了什麼都不得而知,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又有誰還能顧得上天子禪位是否出自甘心情願?至於黎民百姓,在關緊家門的同時,無數人家都在暗暗禱告,能有哪路兵馬開到長安,解救這場曠日持久的亂局。

次日正是一個豔陽高照的大晴天,一個個官員們如同豬狗牛羊似的被人從家宅之中驅趕了出來,而後渾渾噩噩進了大明宮丹鳳門,通過漫長的龍首道登上含元殿。上至宰相,下至九品小官,每一個人的心裡都大不是滋味。

高高的寶座上,李璬正猶如泥雕木塑一般坐在那裡,他很清楚,無論今日這禪位大典是否能順利進行,這都將是他最後一次坐在這至高無上的天子寶座上。

李仿身穿袞冕,緩緩穿過文武百官中間那通道登上含元殿時,神情之中帶着幾分不可一世的傲然。想當初中宗何等昏聵,可只要逼得武后退位,長安一定,天下州縣無不臣服,軍將無不俯首帖耳;而太宗得位,睿宗得位,玄宗親政,全都是一場政變之後便一了百了,現如今他也不過是用的同樣一種辦法。但使他坐在皇位上,天底下自然心向天子!躊躇滿志的他最後一次在李璬面前跪拜了下去,胸中滿是異日君臨天下的得意。

可就在他雙膝觸地,象徵性地低下腦袋的時候,突然只聽得大殿上教坊司的絲竹管絃戛然而止,在這一片寂靜中,傳來的是一個並不響亮,卻很有穿透力的聲音。

“亂臣賊子,也敢妄想天子大位!”

偌大的含元殿上也不知道擠滿了多少不甘心不情願的大臣。聽到這驟然暴喝,無數人顧不得那些李仿的黨羽,虎視眈眈糾察是否有人失儀的鴻臚寺官員,紛紛轉頭往聲音來處看去。可是,擋着的腦袋實在是太多太多,他們能夠知道的就是那邊廂傳來的陣陣騷動。須臾,那騷動就已經蔓延到了大殿的每一個角落,不管是否看沒看到那說話的人,可一個消息已經人盡皆知。

杜士儀回來了!幽州節度使,加開府儀同三司,太尉,秦國公杜士儀回來了!

倉促之間站起轉身的李仿看着那個逼近自己的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不知道自己安置在大殿之外的禁軍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只是下意識地開口叫道:“來人,快來人!”

他看到了大批甲士衝入含元殿,可卻不是如他所願把杜士儀拿下,而是由左右兩路,立刻控制了他安置在大殿四周圍那些監控羣臣的官員,緊跟着便朝自己圍攏了過來。他本能地後退了兩步,直到後背撞到了什麼阻礙物,回頭一看,發現是同樣瑟瑟發抖的李璬,這才猛地計上心頭,竟一把抓起李璬,把人當成擋箭牌似的擋在身前,右手在腰間一抹,竟是掏出一把匕首架在了李璬的脖子上。

“誰要是再上前一步,我就殺了他!”

“弒父,弒君,天下大罪,無出其右!你若是敢下手,他日全長安城的官民百姓少不得要見識一場凌遲大刑!”

和誅九族一樣,凌遲之刑也並不在永徽律疏覈定的五刑之中,可李仿實在是民憤太大,故而此時此刻杜士儀這話一出,立刻引來了無數附和聲。那些義憤填膺的呼聲如同潮水一般向李仿捲去,這位本打算今天君臨天下的楚王只覺得整個人彷彿隨時隨地都會溺斃一般,連氣都有些透不過來。可是,他仍舊死死抓着李璬作爲擋箭牌,試圖進行最後的負隅頑抗。

“杜士儀,你有什麼資格說我!先帝玄宗,是被你帶兵進京威逼退位的,現在你又故技重施,帶兵回長安,以大義之名,行大逆之舉,你以爲天底下的人眼睛全都瞎了不成!”

杜士儀閒庭信步似的走在含元殿中央那大紅的地毯上,聽到李仿直到這時候還想要挑起輿論,他不禁哂然一笑,隨即淡淡地說道:“我此行長安,除了隨身前鋒營百名將卒之外,絕沒有再多一兵一卒!長安城中駐軍數萬,卻是開門迎我進長安城,含元殿前禁軍數千,卻是讓路送我進含元殿,李仿,你剛剛說天下人眼睛不可能全都瞎了,沒錯,正因爲天下人不是聾子瞎子,這幾年來你兄弟幾人倒行逆施,天下人全都看得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

李仿這才明白爲什麼杜士儀能夠無聲無息地進入這含元殿,卻原來根本兵不血刃,沒有經過任何廝殺,他下了無數功夫,撒下無數金錢的禁軍就此倒戈!他發出了一聲絕望的哀嚎,隨即兩眼死死瞪着杜士儀,沒有去看他挾制在手的父親李璬一眼。直到這一刻,他方纔真正明白,眼前的這個人比自己認爲的要難對付千倍萬倍,他想象中的登上帝位便可馬到成功,簡直是癡心妄想。

他獰笑一聲,把心一橫正打算在李璬身上捅一個窟窿,以示自己玉石俱焚的決心,可就在這時候,他陡然聞到了一股難聞的騷臭味。

他先是一愣,隨即便陡然之間狂笑不止,甚至連眼淚都笑了出來。

“阿爺,你好歹也是當了幾年天子的人,只不過這樣的陣仗之下,你就失禁了,你不怕死了之後也被人當成笑話?”

毫不留情面地揭破了這樣一件丟臉的事後,李仿眼見杜士儀面露譏誚,他突然明白了過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猛地將李璬一腳踹開,旋即閃電一般擡起匕首往自己胸口刺下。杜士儀現身之後的言行舉止已經很明白地揭示了一個事實,殺了李璬,只會給杜士儀減少一個麻煩,還不如留下這麼個天子噁心人,至於他自己,與其活下來零碎受苦,不如就這樣死了!

說時遲那時快,只不過是這生死一瞬間,杜士儀固然紋絲不動,可一個人影卻猶如閃電一般從最前排那幾個高官身後閃了出來,越過被踹飛的李璬,直接撞入了李仿懷中,一手緊緊扭住了其右腕。接下來的貼身肉搏只不過持續了短短數息,就只見那疾撲上去的人影擡起頭來,恰是一口咬着一把匕首,雙手卻已經將李仿牢牢鎖住,甚至還熨帖地卸掉了這位楚王的下頜,以防其咬舌自殘。

“大帥,已拿下逆賊李仿!”

已經而立之年的阿茲勒成熟穩重,在幽州時,身爲右廂兵馬使的他不再如同從前那樣彷彿一把出鞘的鋼刀,鋒芒四射,可此時此刻在無數文武官員的眼中,在李仿要揮刀自盡時仍然不顧生死撲上前去,最終將其生擒活捉的阿茲勒,簡直如同一匹孤狼一般兇殘。而且,地上還有點點滴滴的血跡,阿茲勒的臉上也還有一條血痕,分明在這生死相搏之中受傷了,可當事者本人就如同沒事人似的,這實在是讓觀者無不心中發麻。

“李仿殺十六王宅之中宗室上百,弒弟,謀殺君父未遂,兇暴無道,此等悖逆兇徒,百死無辜!”杜士儀歷數李仿之罪,目光最終落在了面色癡呆,形容憔悴而消瘦的中書令房琯身上,“此等大逆不道之徒,便交由房相國審理,請務必給無辜受害的宗室,以及天下臣民一個交待!”

我?

房琯自從被楚王李仿一番痛毆引起民憤之後,就一直在家臥牀休養,其他的事情家人都不敢告訴他,今天是受傷之後首次迴歸朝堂,結果卻要親眼見證一次荒謬絕倫的禪位!而杜士儀的出現,李仿挾持李璬自盡不成又被生擒,他已經覺得自己的腦子跟不上變化了。等到他終於領悟杜士儀要自己做什麼,他不由得反問道:“杜大帥就不怕我公報私仇?”

“房相國若是那樣的人,天底下也就沒有正人君子了。”杜士儀含笑給房琯送了一頂高帽子,見其一愣之後,當即凜然答應了下來,他就掃了一眼其他文武羣臣,擲地有聲地說道,“如此亂臣賊子爲禍一時,陛下身爲君父,不能挾制,不能彈壓,聽憑其爲所欲爲,甚至還鬧出了這樣一場簡直是笑話的禪位大典,着實是滑天下之大稽!”

李璬早已經被李仿那利刃加頸的威脅嚇得失禁,此時此刻聽得杜士儀這般痛罵自己,他心中又是苦澀又是恐慌,竟是眼前一黑,就這麼活生生嚇昏了過去。然而,在如今的節骨眼上,沒有人注意這位名義上的大唐天子,每一個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杜士儀身上,甚至已經有人做好了準備,如果杜士儀打算廢了李璬,仍然要沿用從前那推舉之法定立新君,那麼就是拼着得罪這位功勳彪炳的元老,這次也一定要否定這個建議。

那樣折騰一回,看似公允,實則太折騰了!千辛萬苦選出個李璬,可結果簡直是坑人!

杜士儀當然知道這些關注自己的目光究竟是爲了什麼,因此他絕口不提什麼東宮和新君,直截了當地說:“派人送陛下回去休養,然後立刻由飛龍騎先行清理十六王宅,然後快馬加鞭派人去嶺南,查訪流放到那裡的宗室是否有幸存。至於長安這邊,先行把政務都收拾起來,然後懲處了逆賊李仿,其他的再作計較!”

這樣的措置,含元殿中不說人人滿意,至少是大多數人都鬆了一口氣。李仿等幾個皇子肆虐長安的這幾年,也有不少人附庸其下,希望能夠撈一個從龍之功,同樣也有很多人位高權重卻袖手旁觀,在儀王、懿肅太子以及平原王等三系遭到清洗的時候緘默不語。這些人最怕的就是清算!至於那些希望恢復正常秩序,能夠讓大唐恢復萬邦來朝盛世氣象的大臣們,也希望能夠快刀斬亂麻解決問題,不要曠日持久。

如果說,上一次長安官民是對李隆基大失所望,希望能夠選出一個賢明的天子君臨天下,重振大唐,那麼,經過李璬父子這幾年的大肆折騰,已經沒有人再想折騰一次了,哪怕今天李璬方纔當衆露出了那最難看的醜態。誰能保證,被扶上皇位的不會又是一個昏君?

含元殿前那寬闊廣場上駐守的,仍然是從前那些禁軍,並不見杜幼麟和飛龍騎蹤影,可魚貫下了龍首道的文武官員們卻發現,地上彷彿剛剛下過雨,又或者是灑水沖洗過一般,到處都是*的,有人覺察到那是剛剛澆水清洗過,也有鼻子靈敏的人嗅到了一種血腥的味道,更有人發現那些禁軍當中的統兵大將們,彷彿和李仿掌權時期的格局大不相同,那幾張跟着李仿最緊的熟面孔,已經完全不見了,顯而易見已經成了李仿倒臺之前的犧牲品。

領命主審李仿一案的房琯掃了一眼這些禁軍,忍不住對左右幾個和自己較爲熟悉的官員說道:“有道是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從前那些禁軍瞧上去除了狐假虎威,其他的什麼都談不上,現如今卻總算是有幾分精氣神!唉,這次無論如何都要把太尉留下來,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啊!”

含元殿外,劫後餘生的大臣們如何三三兩兩議論紛紛,這時候留在空空蕩蕩的含元殿內的賀蘭進明不用聽也能猜到兩三分。此刻他獨自面對杜士儀,卻覺得壓力巨大,甚至後背心已經有些冒汗了。他很擔心自己這幾年的不作爲被杜士儀認爲是楚王李仿一黨,更擔心杜士儀認爲自己是李璬的心腹,事到如今,他已經很清楚,楚王李仿是死定了,李璬就算能夠繼續在位,只怕也會被完全架空,這時候要是他還不站隊,就只有被清理靠邊站這唯一一條路!

“進明兄。”

賀蘭進明聽到這個稱呼,立刻滿臉堆笑地說道:“進明不過癡長几歲,怎敢當大帥敬稱爲兄?大帥三頭及第時,進明末學晚輩而已,尚在家讀書,而論治國秉政用兵更是無一能及。這幾年忝爲輔臣,非但一事無成,更是無法制衡李仿,以至於他橫行不法,大逆不道,進明慚愧得無以復加,還請太尉處分。”

如今的滾滾歷史洪流早已偏離了既定的方向,杜士儀也不會因爲歷史上賀蘭進明坐視不救張巡南霽雲等,以至於雎陽陷落,就對這傢伙喊打喊殺。沒好感歸沒好感,眼下這樣的時局,他卻需要用賀蘭進明這種明哲保身的人。

因此,見其如此卑躬屈膝,他便輕描淡寫地說道:“是否處分你,那是陛下的事,我又何來越俎代庖?不過,陛下此次被李仿脅迫禪位,驚嚇交加以至於失禁,只怕要就此靜養。朝中李仿黨羽你應該很清楚,房相國主審李仿,那些黨羽就交給你了。”

賀蘭進明先是心中咯噔一下,旋即一陣竊喜,可等和杜士儀雙目對視時,他又油然生出一種忌憚,暗想此時此刻藉機清除異己,只怕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當下他立刻滿口答應。眼見杜士儀沒有留他商量其他事情的意思,他這才小心翼翼地問道:“大帥衆望所歸,長安官民無不盼望回朝秉政。更何況大帥兩定朝綱之大功,又婉辭郡王之封,高風亮節古今罕有。依在下淺見,應加尊號,如此百官自然賓服無話,天下百姓也就能安心了。”

“哦?什麼尊號?”

見杜士儀無可無不可地問了一句,賀蘭進明卻是越發笑容燦爛:“仿周朝姜太公舊例,進太師,尊號尚父。”

尚父?我又不是郭子儀!再說,除卻姜子牙這位赫赫有名的尚父太公,董卓那廝也曾經自號尚父,下場可是糟糕透頂!

杜士儀哂然一笑,直接把賀蘭進明這個建議給回絕:“陛下又不是三尺孩童,不過比我年輕幾歲,尚父之議今後休提。”

見賀蘭進明有些訕訕的,他便不緊不慢地說道:“陛下既然靜養,我自然不會就此撒手不管離開長安,撥亂反正,正其時也!”

等打發走了賀蘭進明,杜士儀方纔對一直隨侍身邊的阿茲勒吩咐道:“從即日起,你改任龍武大將軍,等僕固瑒調回來任羽林大將軍之後,給我好好把北門四軍重新整頓起來。別的可以寬宥,但軍中趨附李仿一黨,全數給我清洗乾淨。”

“是,大帥!”

看着阿茲勒凜然答應後快步離去,杜士儀左右環顧着這恢弘壯麗的含元殿,目光落在了那空空蕩蕩的寶座上。

一步之遙!

應天四年三月初十,李璬禪位於長子楚王李仿。禪位之日,禁軍倒戈迎太尉杜士儀入宮,李仿先挾持李璬,後自盡不可得,爲幽州右廂節度使杜隨生擒。中書令房琯主理十六王宅及百孫院焚燬一案,宗室死傷三百二十六人,倖存數人,多爲幼童。李仿諸弟子侄亦皆爲其所害,無一倖免。十日後,梟首示衆李仿於長安獨柳坡,其子六人皆廢爲庶人,誅其黨羽二十三人,長流嶺外者不計其數。

三月二十五,有長安官民上書請上杜士儀尚父尊號,卻而不受,遂改授太師,進宋王,開府於宣陽坊,置長史以下屬官二十六員,總征伐及軍國大事。遂以杜廣元節度河東,李光弼節度幽州,河東節度使張興入朝爲中書侍郎,以僕固瑒爲左羽林大將軍,杜隨爲左龍武大將軍。杜幼麟爲太僕卿,兼知內外閒廄使,仍領飛龍騎。

三月二十九,改明年曰元泰元年。

五月,嶺南各州縣奏宗室喪報,庶人李仿等矯詔賜死宗室一百二十三人,倖存者五人,令妥善保護,馳驛送長安。

七月初一,復於河東道行兩稅制,分宗室皇莊,召隱戶流民屯田。

李璬靜養於蓬萊殿,內外事務皆決於外朝,不復過問。越五年,帝崩而無子,宋王遍擇宗室,立哀帝閔。然宗室凋零,人心向杜。又三年,宋王西巡安西四鎮,見於闐王尉遲勝等諸王於龜茲。時值大食犯境,盡出安西北庭聯軍十萬,大敗大食,以葛邏祿倒戈謀叛,又平葛邏祿謀落部,以安北大都護府左廂兵馬使阿爾根爲葛邏祿兩廂可汗。西域平,軍中民間長呼萬歲,聲震雲霄。宋王班師抵京之日,哀帝遂下詔禪位。

至此,以華代唐,改朝換代。

619.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1167.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393.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1078.第1078章 權相末路115.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179.第179章 喜慶年節,盛世氣象1156.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978.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1172.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881.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1241.第1241章 風雲際會61.第61章 赫赫崔氏,天子宣召670.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990.第990章 異域團圓895.第895章 惠妃薨754.第754章 風雨來兮381.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18.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873.第873章 斷腕求活676.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123.第123章 劍舞賀壽,寒意凌人964.第964章 巧舌如簧586.第586章 羽翼漸豐,天子好玄57.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651.第651章 以下凌上1133.第1133章 將才難展,忠義難全907.第907章 姊妹如花1024.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1041.第1041章 夜襲971.第971章 安祿山讓路746.第746章 直攖其鋒738.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186.第186章 面聖420.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629.第629章 巧言令色,雷厲風行1154.第1154章 孤家寡人722.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769.第769章 你輸定了!570.第570章 招兵買馬1008.第1008章 故人已老195.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762.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1148.第1148章 誅楊644.第644章 計臣末路1097.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98.第98章 色戒嗔戒806.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42.第42章 圍爐炙肉話家國1118.第1118章 西域之爭59.第59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1179.第1179章 勢如破竹786.第786章 火箭之利,腹心之言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961.第961章 欺人太甚1057.第1057章 諍諫諷諫134.第134章 睚眥必報950.第950章 漠北烽煙1108.第1108章 翻臉872.第872章 心狠手辣1121.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146.第146章 試賦之道,靈動爲上348.第348章 逆轉516.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152.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誰人889.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290.第290章 殺雞儆猴1208.第1208章 不死軍魂1100.第1100章 大亂將起399.第399章 仇人不見,今非昔比293.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391.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178.第178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275.第275章 星光螢火,烹茶待君506.第506章 了卻前事,調令回京23.第23章 盧氏三考1251.第1251章 立東宮801.第801章 節度之威249.第249章 鳳求凰162.第162章 慶功宴後,穿心一劍38.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790.第790章 薦君使吐蕃415.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1085.第1085章 得志便猖狂302.第302章 婚約嫁妝243.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1.第1章 兄妹310.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427.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230.第230章 軍法人情1202.第1202章 見杜則喜,人心向背582.第582章 慶功之喜838.第838章 備戰防胡658.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854.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813.第813章 聲東擊西384.第384章 黑暗之中的曙光1113.第1113章 一呼百應1124.第1124章 擁戴太子738.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1157.第1157章 安北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