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天家無親情,身爲天子,李隆基在面子上做得極好,無論是當初因爲太平公主被誅殺後不得不真正放權的父親睿宗李旦,還是他的那些兄弟們,他都禮敬優待備至,但從真正意義上來說,他從來沒有放鬆過防範。

如果不是有一些死忠的臣子護着,他的父親睿宗李旦很可能死在當初那一場政變的太平公主“亂黨”手上;而他和兄弟們一面表現出恭仁禮讓,一面卻又苛刻地監視着他們的每一點行蹤,以至於性格最爲恣意的岐王李範忍受不了鬱鬱而終;至於他的兒子們,如今從李嗣謙改名爲李鴻的太子不再居於東宮,其他皇子也是甫一出閣便賜第於十王宅,平日外出和進宮都有嚴格的限制。至於他的皇妹和皇女們,所有駙馬也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

尚主就不能夠居於高位,他把這一條真正發揮得淋漓盡致。

然而,對於僅有的兩個一母同胞的妹妹,李隆基的感情卻大不相同。更何況,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全都選擇了入道爲女冠,始終沒有成婚。早年間她們常常入宮,陪他閒聊下棋賞玩,儘管這樣的親近在這些年漸漸少了,可如今看到金仙公主在病榻上睡着的時候,眉頭尚且緊緊蹙在一起,病痛折磨得她看上去形銷骨立,寬大的衣袍裹在身上,越發顯得楚楚可憐,他不禁生出了幾許掩不住的煩躁和怒意。

他們兄弟五人當中,寧王李憲和薛王李業仍在;申王李援死了,其人一貫好酒,喜好高談闊論,當年武后在時,他和這個次兄關係還算融洽,對其死訊自是不免惋惜;岐王李範死了也就罷了,那個弟弟一直都看不清現實,一直心懷怨望,就不知道他剪除了那些與其交往過密的人,也是爲了保全。可金仙公主一貫溫和有禮,深悉養身之道,爲什麼她也很可能這麼早早就要離他而去?那麼他呢,會不會這一個個兄弟姐妹之後,就輪到他了?

“真的無可設法?”

玉真公主覺察到了李隆基的怒意,儘管她也很想滿天下找到最好的大夫來醫治一母同胞的阿姊,但最終,她還是搖搖頭道:“阿兄,阿姊說過,事已至此,不用興師動衆,勞民傷財,如此即便還有餘壽,也在別人的抱怨聲中被折騰完了。阿兄如果有心,就多陪一會兒阿姊吧。”

儘管李隆基對金仙公主的心意頗爲動容,然而,默默陪坐了一刻鐘,他就緩緩站起身來,見一旁玉真公主的眼睛仍然紅腫,他忍不住躊躇片刻,最終低聲說道:“杜君禮如今畢竟官居中書舍人,若是今後有人指摘他和長公主交從甚密,於他官聲有礙,於你的名聲也不好聽。”

此話一出,玉真公主登時面色一白。她低下頭來默默稽首行禮,算是答應了,可當把李隆基送了出去,聽到兄長頭也不回地低聲吩咐她好好照顧病榻上的阿姊時,她一手掩上了房門,剛剛好容易忍住的眼淚剎那之間又噴涌而出。

她的兄長看似關心病重垂死的妹妹,但卻不能耗費更多的時間陪一陪她;而她,即將失去一直以來都最最親近的阿姊,在膝下養了足有數年的弟子玉奴,也遠赴了蜀中,至今還未回來;甚至在多年以前,給了她一段刻骨銘心愛戀的愛人,也因爲天子對兄弟的猜忌而遠貶千里之外;而今,就因爲她的兄長兼大唐天子的一句話,她又要失去唯一的知己?就在剛剛聽到那句話的時候,她是多麼想回答一個不字,又是用了多少氣力,方纔硬生生把這個字吞了回去。

她已經很少見杜士儀了,可真的要爲了兄長,與其從此成爲陌路,永世不相見?

當玉真公主迴轉了金仙公主病榻前的時候,她忍不住握着那隻和從前豐腴不同,業已骨瘦如柴的手,喃喃自語道:“阿姊,阿姊不要拋下我,不要讓我孤零零一個人……”

她本以爲金仙公主已經因爲藥湯的作用而昏睡了過去,然而,當看到阿姊的眼角滾落出了幾顆淚珠的時候,她終於恍然驚覺。而就在這個時候,她也感覺到自己緊緊握着的手輕輕動了動,緊跟着,耳畔便傳來了極低的聲音。

“元元,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等我好些,帶我到開元觀去。”

李隆基匆匆而來,匆匆而去,卻把在景龍女道士觀探望金仙公主的杜士儀給帶回了宮。當他在洛陽宮宣政殿中,細細打量着這個數年未見的年輕臣子時,他想到之前玉真公主站在其人身邊雙目紅腫的樣子,不知不覺生出了一個念

如此人才,也難怪玉真多年常來常往。早知今日,當初她若是直接求爲駙馬,即便她比杜士儀更年長,他未必就會拒絕。但現如今,杜士儀經過一次一次的磨礪,早已從一塊從頑石中剛剛琢磨出來的璞玉,化成了一塊漸漸散發出讓人難以忽視氣息的美玉,他就沒辦法讓給妹妹了

“朕已經吩咐過中書門下,明日起,你正式與張子壽一同知制誥。”

杜士儀幾乎想都不用想,就按照禮制出口成章地表達了一番惶恐和感激,然而,讓他意外的是,李隆基緊跟着又用相當和顏悅色的態度吩咐道:“你的妻子出自八娘門下,你將八娘視作爲長輩,這是應該的,但今後你以不到三十之齡,官居知制誥,朝中萬衆矚目,貴主之門,不可長留,以免爲人所謗。”

早在自己官居左拾遺,漸漸躍居天子近臣之後,杜士儀和金仙玉真公主的往來就已經很少了,兩人都深知衆口鑠金的道理。所以,此刻天子刻意再次提醒,杜士儀在恭敬答應的同時,忍不住又生出了幾許難以名狀的悵惘。

他有妻兒,有親友,而且日後還可以交更多的朋友,提挈更多的後進,可是,玉真公主就沒有那樣大的自由了。抑或者,他可以暗示一下她,不用再一味和司馬承禎在仙台觀修真打坐,不妨和從前一樣,聚名士於一堂,日日以豪詩長賦下酒,以解幽居寂寞?

幾句沒有太大營養的君臣對答之後,李隆基突然說道:“薊州刺史盧濤舉告幽州長史趙含章貪贓一案,朕令御史中丞裴寬親自查驗,前次征戰,你曾經身在幽州,據悉趙含章重用的靜塞軍司馬杜孚又是你的叔父,你覺得此案如何

看來,裴耀卿不管是否建議過,沒收趙含章財產,以撫卹幽州軍馬這一條,天子不會知道和他有關至於天子是否知道此事緣起一段婚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陛下,臣對趙大帥並不熟悉,至於幽州共事,時間也很短,但臣在與裴戶部坐鎮幽州,主持糧秣軍械調配以及徵發整軍等等事務的時候,正巧叔母帶着從弟回到幽州,提到了一件讓臣萬般無奈的事。”杜士儀如實將杜孚之妻韋氏讓他出面提親,而薊州刺史盧濤又強硬表態的事一一道來,最後才長揖說道,“至於趙大帥是否真正貪贓枉法,臣那時候身爲代州長史,無法盡知。然而,身爲幽州長史,卻仗勢逼凌麾下刺史嫁女於親信之子,總是不妥的。”

這樁公案裴寬早就問出來了,可李隆基實在是覺得難以置信,如今杜士儀也同樣這麼說,他不禁又好氣又好笑,但轉念再深思,他又生出了深深的震怒

趙含章貪贓的證據已經都查出來了。可比貪贓更惡劣的是其濫用私人,甚至於逼凌盧濤嫁女的這種猖狂

“杜孚是你的叔父,倘若朕罷免他的官秩,他得知你不爲其說話,大概會埋怨於你吧?”

杜士儀不假思索地答道:“昔日廣平郡公爲相時,其從叔曾經求官,卻爲廣平郡公所奏請拒絕。臣不敢與廣平郡公並肩,然則叔父若有不法事,不敢請法外寬宥。”

面對這樣的回答,李隆基頓時撫掌大笑:“怪不得你和宋廣平相得,脾性卻是一模一樣的也罷,你自去吧,明日起供職中樞,不要遲了”

當杜士儀從洛陽宮出來的時候,就只見早起自己帶去景龍女道士觀的那些從者,都等候在天津三橋的盡頭。他快步上前和衆人會合,見赤畢張了張嘴,顯然憂心忡忡,他就笑着說道:“從明日開始,我就要日日早朝了,你們可得全都打起精神來”

這一句話讓衆人頓時憂思盡去,跟着杜士儀時間最長的赤畢更是笑了起來。然而,衆人笑吟吟地簇擁了杜士儀回到觀德坊的杜宅,卻只見張興正焦躁不安地等候在門口。今日一早杜士儀離開永豐裡崔宅的時候,曾經留過話,讓張興如果願意,儘可以留在崔家藏書樓中,沒想到人已經回來了。

“奇駿,你這是……”

迎上前來的張興見杜士儀面露訝色,他便無奈地苦笑道:“家中來了客人,是使君的叔母和從弟。”

能夠讓能言善辯的張興應付不了的,杜士儀想也知道里頭那母子倆是如何一個嘴臉。他眯了眯眼睛,隨即哂然一笑道:“居然到我這裡來耍賴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赤畢,你待會兒在外頭聽我吩咐。奇駿,你口才急智盡皆無雙,可對付有些人就差點火候,跟我來,學着一點”

第1192章 誰之天下第949章 天寶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1218章 重見天日第1099章 破罐子破摔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74章 禮書經算技,閨門需五藝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140章 突變第673章 逝者已矣,生者猶不息第213章 神狼之怒第23章 盧氏三考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490章 家務事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880章 闖宮第338章 親迎對詩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420章 酒不醉人人自醉第309章 人生如賭戲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124章 聲若碎雲金童舞第766章 薦君鴻詞科第508章 制舉之始,重逢之樂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598章 杜氏雲州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49章 請君入甕第69章 纖纖決意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994章 圍困示威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1046章 取爾父而代之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538章 國之支柱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674章 衣錦還洛陽第428章 天理公道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216章 還君琉璃,念君平安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410章 組合拳,忙示好第251章 不求騰達,但求名師庇寒士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85章 弔唁之日,親疏遠近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688章 雲州降格,舞弊之道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1074章 血書第1234章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第1230章 玉石俱焚第173章 誰人得利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836章 生死之間跨一步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771章 談崩了?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692章 蛇之七寸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352章 盡得聖心,撼張不難第26章 金針撥障術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54章 竇宅夜宴下馬威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507章 拜見師長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108章 驚變第365章 報應不爽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960章 兒女婚事,牛相病危第310章 親不慈,親不待第136章 強中更有強中手...第1214章 安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