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

每個月的月考,對於盧鴻的入室弟子來說,都是一場考驗。

儘管盧氏草堂如今已經有近百聽講的學子,但大多數人都是通不過盧氏三考,也拿不到那些大儒名士的薦書,於是只能附廬聽講,聽憑自由來去,並沒有參加月考的資格。而夠資格參加月考的人,每到最後幾天就已經開始緊鑼密鼓地預備了起來,因爲每個月的考問都是盧鴻親自出題,人人的卷子都根據各人選擇的課業而不盡相同,若要想作弊,那不但丟臉,而且幾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爲如此,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月考了,但崔儉玄還是死活拖着杜士儀熬了兩個通宵,當最後好容易答完了,眼巴巴看着大師兄笑吟吟把卷子收上去的時候,眼圈發黑的他忍不住打了大大的一個呵欠,隨即才精疲力竭地往後一仰,叫苦連天地抱怨道:“除了試賦,咱們既然都是學得一樣,爲什麼非得兩份不同卷子,盧師這不是自己給自己添麻煩嘛!真是的,天知道我多不容易才把那些書啃完……”

仰天躺着的他見杜士儀站起身懶洋洋伸了個懶腰,卻不像自己這樣疲憊,他不禁一個鯉魚打挺坐了起來,又掃了一眼那些書案上摞起老高的線裝書,倒吸一口涼氣說道:“真不知道你這小子哪來這麼好的精神,這幾個月你算算你抄了多少書?要聽講,要定期交課業書卷,要爬山,要回去看十三娘,還要月考,這時間你居然夠用!你小子還任由那個柳惜明在外頭傳揚你江郎才盡,你這是……這是……”

聽到崔儉玄一下子卡了殼,分明找不出準確的形容詞,杜士儀便笑眯眯地說道:“你是不是想說,我這是扮豬吃老虎?”

“對,沒錯,就是這意思!扮豬吃老虎……這形容真是妙絕!”崔儉玄立時在身下坐席上狠狠拍了一巴掌,結果卻被那巨大的反震力震得手掌生疼,一面倒吸涼氣揉着手掌,一面沒好氣地說道,“我就說,你肯定沒安好心!”

“我都是做不出詩來的人了,當然是江郎才盡!”

杜士儀沒理會崔儉玄的白眼,走到書案邊上翻開那一本本抄錄好又親手裝訂的線裝書,心裡頗有一番說不出的成就感。自從送走公孫大娘之後,他除卻隔三差五回去探望杜十三娘以及在草堂聽講,還有盧鴻單給他開的史籍小竈,便開始了閉門屋中坐,一心只抄書的日子,原因自然是他每抄一本書,就會原原本本記下一本書。現如今好幾個月過去了,從《春秋公羊傳》、《左傳》、《吳越春秋》、《史記》十數卷以及《永徽律疏》二十九卷,只從這滿屋子的手抄書就能看出他這些日子下的苦功夫。

當然,倘若不是盧鴻和盧望之這些師兄們都拿出了自己珍藏的書籍,他也不可能抄了這許多。畢竟,《永徽律疏》可不是想找就能找得到的,尤其是這大多數人都在求爲文學雅士,而不是爲法吏的盧氏草堂。

現如今,草堂附廬聽講的貧家學子,不少都開始學他用線裝書的形式抄書讀書,在這些人當中,肯下苦功的他已經成爲了一個榜樣。

崔儉玄見杜士儀背對自己摩挲着那一本本的書,突然開口問道:“喂,杜十九,公孫大家說的少室山五乳峰少林寺,你打算什麼時候去?”

一聽到崔儉玄問這個,杜士儀頓時手上一頓。他對於少林寺的印象實在是深刻得有些過分了,因而竟是發呆片刻方纔轉身笑道:“怎麼,你就打算丟下草堂這邊的學業跑去那兒學劍?”

“難道不能兩邊兼顧?”崔儉玄自信滿滿地挺起了胸膛,繼而振振有詞地說道,“出將入相嘛!手無縛雞之力怎麼行,我從小騎得馬射得箭,就是劍術也跟着兩位老師練過一陣子,要不是這回我阿孃說動我祖母愣是把我送了出來,我這劍法說不定已經有所小成了!再說,盧師又不是那種拘泥規矩的人,平時講課也是深入淺出,只要咱們去好好說明,他一定會答應的!”

“等到這一回月考的結果出來再說。”看到崔儉玄一瞬間變成了一張苦瓜臉,杜士儀不禁笑了起來,“怎麼,莫非你對自個的考問結果沒把握?”

“呸呸,你少烏鴉嘴!”崔儉玄氣急敗壞地狠狠瞪了杜士儀一眼,這瞌睡勁終於再也忍不住了,站起身就徑直往西屋走去,頭也不回地說道,“天大地大,睡覺最大……兩天沒閤眼,這一回我非得睡個飽才行!我可警告你,別來吵我,否則我可不客氣!”

聽到那彷彿是重物砸在竹牀上的聲音,接着是翻身,最後則是演變成了一陣陣鼾聲,杜士儀不禁暗歎崔儉玄人不如其貌,別說錦心繡口,根本就是刻薄嘴直肚腸,就連晚上入睡也比誰都要快。想到《永徽律疏》只剩下了最後一卷斷獄的最後一部分,他揉了揉太陽穴,隨即便來到了臨窗的書桌前。

既然抄書已經夠累夠繁重了,他可沒興趣再虐待自己,因而早就讓田陌去做了一套桌椅送來。當初東西送進來的時候,還引來了衆多非議,可眼見得抄書方便,那些世家子弟固然大多依舊不齒,卻也有想着趁在盧氏草堂求學之際,多抄幾本書帶回去的貧寒學子厚顏來觀摩了一番,回去立刻自力更生山寨了一套自用。

不過抄了小半頁,他就立時靜下心來,儘管外頭不時傳來了附廬聽講那些學子的說話聲,月考結束弟子的交談聲,甚至還有讀書聲喧鬧聲,但他幾乎充耳不聞。不時手腕酸了,他便停下來揉揉手肘,繼而默默誦讀剛剛抄下的內容,待到恢復過來便繼續抄錄,若渴了就拿起旁邊白瓷缸裡頭的水喝上一口,不知不覺就已經忘卻了時間。

草屋外頭並肩站着的裴寧和盧望之看着這一幕,盧望之便含笑說道:“這幾個月小師弟每天抄書不輟,那一本本線裝書已經把書案都堆滿了,我之前一時興起考問一二,他竟都能倒背如流。果然是勤能生巧,剛剛那捲子我送到盧師那兒的路上翻看了一二,他那所答都很有自己的見解。”

“要是連月考都過不了,也枉費盧師一番苦心造就。只可惜崔十一着實是懶散,他既然和杜十九形影不離,怎就不好好學學杜十九的勤勉?”說到這裡,裴寧只覺得恨鐵不成鋼,突然瞥見盧望之那臉上的微微笑容,他頓時生出了一個念頭來,當即皺眉說道,“大師兄,不會是崔十一不學好的,就偏偏學到了你的懶散不修邊幅吧?”

“三師弟你這是什麼話,就是十一郎要學,也應該學我的錦繡文章不是嗎?”盧望之笑眯眯地回敬了裴寧,見這位師弟的臉色一時更冷了,他這纔不緊不慢地說道,“我知道大夥兒都把你當成這盧氏草堂的監學御史,可你也別老是板了這麼一張臉。明明連小師弟的筆墨紙硯都是你悄悄留意着,一有不足就給他補齊,爲何當着他的面卻老是橫挑鼻子豎挑眼?就連十一郎在那熬夜讀書的時候,你也在草屋面前徘徊過,可面上卻老這麼冷冰冰的,這又是何苦?”

一番話說得裴寧面色數變,最後惱羞成怒地說道:“我只是不想有人墮了盧師的名聲!總而言之大師兄你給他們好好做個榜樣,我先走了!”

見裴寧走得飛快,盧望之不禁笑呵呵地摩挲着下頜那短鬚,繼而打了個呵欠嘀咕道:“這春天容易犯困,沒想到秋天也容易犯困……也不知道小師弟哪來的這麼好精神……話說這已經好幾個月了,長安城中的大喪,應該差不多了吧?”

六月太上皇駕崩的消息在盧氏草堂中並未引來太大的波瀾,甚至不如山東河南河北等地的蝗災最終得到控制更引人關切。就連杜士儀,對於那個長安城中退位數載最終撒手人寰的太上皇李旦,也並沒有太大的感受,唯一感慨的就是李旦和中宗李顯這對難兄難弟着實一生坎坷而已。傍晚時分,當他終於將《永徽律疏》第三十卷原原本本抄錄完之後,長舒一口氣的他幾乎想都不想地就把筆丟回了筆洗中,站起身來便做了幾個活動腰腿的動作。

“小師弟,盧師請你去草廬!”

聽到外頭的喊聲,杜士儀微微一愣,連忙拿着鎮紙壓了桌上那墨跡未乾的麻紙,隨即匆匆出門。在金針撥障最終成功後,盧鴻就搬出了山洞,由諸弟子合力在瀑布西北又蓋了一座更加軒敞的草廬。眼下他撥開厚厚的布簾子進入屋中,見盧鴻正坐在居中主位上,連忙長揖行禮。

“盧師。”

“坐吧,不用多禮。”見杜士儀應命跪坐了下來,盧鴻便開口說道,“你入門已經三月有餘,勤勉用功在衆人之中當屬第一,我看在眼裡很覺欣慰。不過,你這三月每日早起攀山,然後抄書幾近萬字,聽講也都不曾拉下,實在是太拼命了。司馬道兄說過,你這身體本屬大病初癒,不可太勉強。”

不等杜士儀開口辯解,他就不容置疑地說道:“你這次月考,答問無懈可擊,不過,你也別一心一意只顧着讀書,其他陶冶性情的東西也不妨學一學。從明日開始,你去向你三師兄學琵琶吧。”他一面說一面指了指一旁書案上的一份書卷,笑吟吟地說道,“那是司馬道兄的一卷樂譜,什麼時候你能將其用琵琶彈好,就算是你琵琶出師了。至於琵琶,我記得你大師兄那裡還收了兩隻,你且先學起來。”

直到杜士儀臉色微妙地出了草廬,盧鴻方纔笑呵呵地捋了捋自己那梳理整齊的鬍子。少年郎勤奮好學自然是好事,可總得一張一弛。再說了,裴寧那太過板正的性子,也該有個人扳一扳,只不過,彷彿單靠杜士儀,卻也未必夠……

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1137章 文士烈膽第518章 文壇新秀,濟濟一堂第739章 人人皆道君粗鄙第1029章 與虎謀皮第1005章 不疑第754章 風雨來兮第1140章 絕情絕義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603章 宇文拜相第1017章 快刀斬亂麻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1037章 大戰將起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894章 新老交替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380章 聖眷恩貴主第1055章 貪利者上鉤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999章 決然第31章 手足連心第404章 強項令第78章 救人如救火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773章 趁火打劫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7章 崑崙奴第783章 火藥第257章 妙筆如刀,妓家商未來第738章 扮豬吃老虎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035章 亂第104章 臨行殷切囑,意恐...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1148章 誅楊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785章 蹣跚起步如幼童第800章 巨閹惜舊情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6章 婉拒第722章 有你之處,便是故鄉第1187章 戮力同心第529章 負荊請罪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503章 明 經及第第53章 勳戚相邀約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607章 長安急召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209章 變生肘腋第723章 主動請纓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1189章 衆望所歸第430章 失道義者需教化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1088章 喋血第1251章 立東宮第1064章 炸毛第1066章 殺王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565章 敲山震虎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1236章 內訌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599章 走馬上任第210章 勇者魄,美人膽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1172章 河東節度易主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458章 波瀾乍起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57章 酒逢知己千杯少第431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第1032章 御前訴衷腸第844章 鬧劇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16章 一盤好菜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8章 有志不在高第1150章 過馬嵬驛不見君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612章 老驥慧眼,託以俊傑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775章 賜紫服金魚,歲末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