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不招人嫉是庸才

自從當年太平公主藉着入道爲女冠躲開了突厥默啜可汗的求親,入道就成爲了大唐貴女中間的一種風尚。然而,把這種風尚真正推向了極致的,卻還是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她們入道之時,玉真觀和金仙觀耗費數百萬貫,奢侈已極,而後十餘年間相從的貴女,更是不計其數。兩人之中,玉真公主性子隨心所欲,喜動不喜靜,常常來往於宮中,相從者自然更多。相形之下,性子較爲恬淡的金仙公主便從者甚少。

不但人少,而且金仙公主看似平和,卻是個眼裡不揉沙子的人。但凡冷眼旁觀覺得人另有所圖,立時便冷淡相對,久而久之女冠們來來去去,長留的只有寥寥數人。前日剛剛隨駕到洛陽,玉真公主居於定鼎門大街東第二街正平坊的安國女道士觀,而她則是居於洛水南岸道德坊的景龍女道士觀,不復當初在長安時二觀相對的格局。因她閒時並不喜歡入宮,到這裡來拜訪的人就更少了。

這一天,得知崔九娘帶了杜十三娘一塊來看她,她頓時露出了欣悅的笑容。儘管杜士儀這個妹妹她見的次數屈指可數,可她卻頗喜其孝悌聰敏,唯一遺憾的便是旁人巴不得姊妹女兒入道巴結她們這些公主,杜士儀卻對她說妹妹愚鈍不能修道典,讓她好不可惜。而崔九娘守制這幾年她一直未曾得見,心中也頗有幾分記掛,這會兒見兩人進來,恰是嬌豔清麗不分上下,她不禁笑了起來。

等到婢女搬來坐具讓崔九娘和杜十三娘全都坐了,她問了杜十三娘一路見聞,得知杜十三娘是奉兄長之命前來拜見她,還要再去見玉真公主,她便微微嗔道:“你兄妹倆纔剛到東都,你阿兄偏會差遣你唉,他如今是左拾遺,不好再和從前那樣老是出入我姊妹之門,免得人說閒話。”

“阿兄倒不是怕人說閒話,而是剛剛抵達,崔家十一郎君帶着他去四處尋訪合適的宅院了,畢竟不數日就要上任,再無空閒,因而方纔是我來拜見貴主。”說到這裡,杜十三娘又側頭看了一眼崔九娘,笑着說道,“我當年也在洛陽住過一年,其實不用崔家九娘子相陪,是九娘子好些年沒見貴主,心中想念,所以才陪我過來。”

“她哪裡是想念我往日她黏着元元最多,之所以願意上我這兒來,要麼就是涎着臉求我幫忙溜出家去,要不就是惦記着我那好廚子的拿手絕活”

崔九娘被金仙公主調侃得面上微紅,當下就輕聲嘟囔道:“貴主說得我彷彿除了玩就知道吃似的

“哪裡不是?你呀,脾氣又爆烈,嘴裡也是想着什麼說什麼。今天既是十三娘說你想念我,那我索性留着你好好陪陪我。”說到這裡,金仙公主在左右三個女冠身上一掃,旋即笑着說道,“玉曜,你陪十三娘去一趟正平坊安國女道士觀。對元元說,九娘我留下了,她這個當師傅的別惦記”

杜十三娘本就想設法把崔九娘留在這景龍女道士觀,此刻金仙公主果真留人,又讓王容陪她去安國女道士觀,她心裡別提多高興了。見崔九娘擠了擠眼睛,分明也樂意留下,她便頷首笑道:“那我這就去正平坊了。對了,阿兄說,今冬時氣不好,如今雖則開春,但乍暖還寒,還請貴主食素之外,偶爾也進少許葷腥,於強身健體更有利。”

“杜十九郎好意我心領了,既然已經身屬道門,哪裡能不禁口?”金仙公主微微搖了搖頭,等到杜十三娘和王容一前一後離去,她這纔看向瞭望着兩人背影微微發呆的崔九娘,屏退了其他人後,若有所思地問道,“九娘,兩三年不見,你已經老大不小了。雖則是因爲你祖母和你父親的喪事拖延至今,可你家阿孃莫非就沒個成算不成?你家阿姊已經耽誤了,總不成你也一直留在家裡。”

“實在嫁不出去,我就學無上道師和無上真師。”崔九娘懶懶地吐出這麼一句話,見金仙公主又好氣又好笑,她方纔撒嬌似的抓着她的手臂,眉開眼笑地說道,“不說這個,無上道師可知道,十三娘日後就是我嫂子了。我家阿孃已經和杜十九郎商定了,等阿兄得了鄉貢明經就交換婚書。”

聽得杜士儀竟是和崔家定下了這樣的婚約,金仙公主挑了挑眉,卻並沒有覺得有多少意外。司馬承禎的批語,讓本應該最受公卿貴女青睞的杜士儀無人問津,也一併影響了杜十三孃的婚姻,可崔家卻不一樣。兩家既然有那樣的情分在,杜十三娘又是那樣有情有義聰慧機敏的女子,崔家怎會放過如此優秀的子媳?於是,她見崔九娘高興得什麼似的,忍不住笑着讚許道:“你家阿孃好眼光”

那邊廂杜十三娘和王容一塊上了牛車起行,還不等出道德坊,看完了杜十三娘捎帶的杜士儀那封信,王容便突然低聲問道:“杜郎君此番擢升之喜,我卻正好在路上,都沒來得及對他說一聲恭喜。年不滿二十的左拾遺,縱觀整個大唐,都是沒有先例的。”

“阿兄也很高興,不過,左拾遺看品級也只有從八品,和萬年尉平齊,這職位真的那麼要緊麼?”杜十三娘雖則跟着殷夫人顏真定讀了衆多經史,但對此卻不甚了了,路上也沒來得及多問,此刻忍不住就向王容詢問了起來。

“你要是早幾天問我,我只能回答你此職清要,其他卻說不上來。幸好昨日玉真觀主前來時,和尊師提到此節,我正好在旁聽到了。”

王容說着就頓了一頓,彷彿在回憶當時玉真公主那番言語,隔了片刻方纔輕聲說道,“萬年尉、監察御史、左拾遺,論品級都是從八品,然則以清要論,卻是前者最低,後者最高,因萬年尉雖是京尉,卻不上朝,而監察御史也只是上朝得見天子,可唯有左拾遺乃是天子近臣,每日不但在宮城門下省當值,而且每逢喜慶年節必有賞賜,位卑職顯,最是讓人殷羨。更難得的是因爲員數有限,等閒情形下,先要遷並非正官的左拾遺內供奉,然後再真授左拾遺,杜郎君卻是一舉得正員官,不知道多少人羨慕他這番際遇。”

“那阿兄豈不是又成了衆矢之的?”儘管兄長升官是好事,但杜十三娘一想到杜士儀又要迎接衆多算計嫉恨,心裡就不禁一陣不安,“還有王娘子說的那些員外的內供奉,會不會也對阿兄……”

“不招人嫉是庸才。”王容輕輕念出了一句話,隨即苦笑道,“這話不是我說的,是二位觀主交談之中提到,這是聖人命人制書授官時說的話。杜郎君最善應變,想來不會有事的。更何況,人人都知道杜郎君忠直,更知道他鬼見愁的名聲,惹上他的人全都沒什麼好下場,何必非要和他過不去?”

“希望如王娘子吉言。”杜十三娘撲哧笑了一聲,舒了一口氣,心裡放心不少,可看到王容袖了信箋,又笑着取了一條編織精巧的絲絛,下頭綴着一枚琉璃珠給她,她忍不住紮了眨眼道,“這是帶給阿兄的?”

“這是給你的。”王容見杜十三娘好一陣錯愕,她便笑道,“勞煩你每每要這般煞費苦心來見我,這便算是我一丁點心意。琉璃坊新燒製了這一批,我閒着親手打了一條絲絛繫了,杜娘子留着掛玉佩什麼都好。”

“那我可就不客氣啦”杜十三娘笑着把絲絛收在了懷中,卻見王容有些躊躇地拿起了旁邊的一卷東西,她正納悶時,王容卻低聲說道,“這是我上元夜觀月偶得的曲子,你帶回去請杜郎君看看曲譜可有失當之處。替我轉告杜郎君,雖賀高升,更願平安。”

帶去的是信,帶回來的卻是曲譜,以及王容轉述玉真公主金仙公主對左拾遺一職的評判,以及她對自己的提醒,杜士儀捏着那一卷用紅絲絛所繫的樂譜,不禁陷入了沉思。而杜十三娘知道兄長緣何這般出神,輕輕咳嗽了一聲,這才繼續說道:“玉真公主和金仙公主一樣,我拜見時,她不過隨口說道了幾句閒話,倒也感慨了一聲說阿兄升官好快,怕是日後不能常常出入她們門下。對了,我在玉真公主那兒遇見了一個人呢,霍清說是阿兄曾經見過的。”

“唔?在玉真公主那兒遇見的……莫非是苗晉卿?”

“不是那位苗郎君,而是太子校書郎王泠然。他似乎是碰了個釘子,臉色不太好,走路也心神不定,險些撞到了我。”說到那個冒冒失失的王泠然,杜十三娘顯然並沒有留下什麼好印象,皺了皺眉又繼續說道,“霍清說,玉真公主指點他去找張說之張相國自薦了。”

王泠然這個人,杜士儀幾乎就快要忘記了,此刻杜十三娘提起,他想起從前在玉真公主別院相逢的一幕,竟覺得仿若就在昨日。轉眼間自己已經轉了第二任官,王泠然終於守選得了校書郎,卻仍不得不奔走於權門貴第,人生境遇的差別可見一斑。

“再有,就是最後一件事。”杜十三娘微微眯起了眼睛,臉上露出了狡黠的笑容,“阿兄和十一郎君找到合適的宅院了嗎?”

“哪有這麼快。崔十一那傢伙就是憊懶,他哪裡是找房子,根本就是藉機四處閒逛帶我認路,不過託他的福,我總算知道各坊都住着哪些名人。”

“那我就雪中送炭了。”杜十三娘狡黠地輕咳了一聲,旋即一本正經地說道,“王娘子說,千寶閣劉膠東在靠近洛陽宮天津三橋的觀德坊有一處私宅,宅子從前是賃給河南府一個司戶參軍的,如今人已經離任,正好空着內外三進,整潔雅靜,最要緊的是上朝方便,距離端門不過一坊之地。阿兄既然和劉膠東熟識,不妨去暫時賃下。左右就是住上一年,又方便又清淨,劉膠東必然歡喜,旁人也只會覺得理所當然。”

第491章 父舅之心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003章 左右逢源最難事第818章 殺雞儆猴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563章 暗度陳倉第933章 一方支柱第978章 新婚燕爾,御前言志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234章 奚族之主,殺機隱現第1030章 羣起待攻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312章 離婚!第225章 薊北樓上夕陽會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242章 制書褒獎,天子之賜第845章 害羣之馬第895章 惠妃薨第620章 欣欣向榮第858章 夾起尾巴隱忍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160章 興慶宮大清洗第566章 雲州招商第313章 大功告成第411章 良才美質第1131章 火中了斷君臣義第816章 歧途不歸路第169章 美人心計第49章 天子徵召第50章 禮有大倫第110章 雷厲風行殺心動第1005章 不疑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118章 行卷第869章 死到臨頭,反咬一口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1186章 內外交困的李隆基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707章 十銓之始,請託薦人第1061章 聽壁角的長輩們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536章 告御狀!第865章 慶豐年中暗流涌第253章 親朋知己,人生最樂事第752章 飛箭傳書第226章 尊卑長幼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467章 夫唱婦隨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487章 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第373章 樹倒猢猻散第351章 明察秋毫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1181章 兵臨城下,金蟬脫殼第896章 漠北亂局第589章 副使何人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35章 代州裴主代州事第92章 羣貴雲集,張顛吳狂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608章 河東節度第958章 玲瓏心竅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1102章 殺羅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652章 平定第77章 珠聯璧合第768章 鄯州變天第219章 夜半佳人來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1145章 嚴防死守第1105章 反擊第413章 撬動第908章 兇威高熾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255章 不是兵諫的兵諫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202章 靈犀第501章 聯手善後第1027章 一呼百應第916章 胡兒眼淚雙雙落第671章 大動干戈,不死不休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1261章 大唐還有救嗎?第1052章 節度進京,羣英薈萃第598章 杜氏雲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