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情深意長

由京兆尹源乾曜親自主持的今歲府試明經進士諸科解送者鄉飲酒禮結束之後,便是十月貢士雲集京城戶部集閱解納文狀,十一月審覈發榜公示所有人的名單,然後含元殿拜謁。若是別的州府,此刻早已經忙着送這些鄉貢舉子們上京,可京兆府畢竟佔了天子腳下的便宜,舉子們比其他州府多了數月的行卷和干謁時間。而杜士儀覷了這個空子,因杜十三娘請求,他也想趁此機會回嵩山探望盧鴻,便命人去敦化坊顏宅送了個信,約好了啓程時間。

儘管顏真卿尚是垂髫童子,但一路上他卻不肯乘車,只和杜士儀一塊騎馬而行。最初他還有些拘束,到後來發現杜士儀處處把他當成大人一般看待,不復家中那些兄長似的,他也就放開了許多,就連那些除了考進士之外其他的心願夢想,也都掏了出來對杜士儀說。

什麼要在書法上超過伯父和諸位兄長,什麼要文武雙全,什麼要濟世安民……至少杜士儀自忖自己若是真的還在這年紀,是絕對不會如此立大志的。於是,想想顏家和殷家幾代人精研經史,家學淵源,而盧氏草堂中更多的是根本談不上家學的寒門學子,雖說此刻再談這些有點晚了,他還是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顏十七郎,雖則盧師學問精深,有教無類,可眼下草堂求學的弟子太多了,盧師能抽出來指導你的時間,恐怕並不多。”

“謝謝十九兄提醒。”顏真卿笑得露出了一個小酒窩,面色卻堅定得很,“伯父也好大姑母也好,阿孃和舅舅也好,學問確實都很精深,可他們說,想讓我出來走一走看一看,尤其是親眼見一見嵩山盧公這樣,和朝中賢臣良將名流雅士不一樣的隱者。倘若不是一窩蜂都上嵩山太顯眼了,我家那些阿兄們原本都想一塊兒去拜見盧公的,至於弟弟們更是不知道多羨慕我呢!”

聽到顏家殷家那些長輩和顏氏兄弟們竟然如此考慮周全,杜士儀頓時放下心來。一時顏真卿再問山中景象和師兄弟們,他自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當說到盧望之和裴寧的時候,他想了想便採用了形象的說明詞。

“大師兄很好認,草堂中舉止最隨意,最最懶散的那個人,就是大師兄。至於三師兄,你只要瞅着那個不會笑的人就行了。”

顏真卿是否大失所望,杜士儀只看他那亮閃閃的大眼睛,卻也不能確定。而無論是在樊川老宅,還是在東都崔宅,幾乎完全沒有和弟弟妹妹相處經驗的杜十三娘,對於杜士儀這次帶上了年僅十歲的顏真卿,她最初還有些不知如何相處,可見小傢伙從最初的沉穩恭敬,到漸漸性子明快爽朗了起來,她也就對其漸漸熟絡了。顏真卿從來不肯坐牛車,她晚上投宿時就常常親自做些漿水,讓杜士儀分給衆人。眼見天氣驟然轉冷,她又勻了杜士儀的一件披肩給他,到最後杜士儀笑着示意顏真卿不要再稱杜娘子,而是稱一聲阿姊的時候,她聽着那一聲從未聽見過的阿姊,整張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車馬過桃林縣,如今長安東西兩市的鬥寶大會已經完結,又再沒有什麼劫案作梗,四處旅舍都有空屋子,杜士儀便選了一家投宿,並沒有去縣廨見老相識劉縣尉。畢竟,那樁案子雖不能說是完美結案,可已經按照劉縣尉的佈置結了,如今再把死了的肖樂揪出來也於事無補。等到從桃林縣啓程,須臾又是兩三日,一行人終於抵達了東都洛陽。

顏真卿早就聽杜士儀提過,要去一趟永豐裡崔宅,這一路上少不得打量着這座和長安城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東都。及至沿着長夏門大街南行,遠遠看到了永豐裡崔宅那烏頭門時,杜士儀突然就只聽一陣馬蹄聲從後方傳來,等幾騎人從身旁呼嘯而過,眼看到了那邊崔宅門口的時候,隨風還飄來了一個聲音。

“聖人制令,追贈趙國公!”

沒想到這麼巧竟然和朝廷弔喪追贈的使者一塊抵達,杜士儀連忙趕了上前,等到了崔宅烏頭門外,就只見那一行天使已經被迎了進去。崔宅的門丁顯然早就得到了消息,看見他們這一行的時候也絲毫沒有任何忙亂,爲首的上前行禮之後,得知杜十三娘也一塊來了,他連忙滿臉感激地開口說道:“杜郎君,這會兒崔家上下應是都在迎接天使,車馬暫時安頓在這外院,我悄悄去知會傅媼安頓了各位可好?”

“好,便有勞了。”

“制曰:名臣地緒,奇士風操,忠則好謀,義而能勇,往屬之難,備宣誠節,逮加委任,方茂徽猷,不幸徂謝,良深軫惻,可贈使持節都督兗州諸軍事。”

追贈的制書並不算太長,而與此同時更有賞賜縑採布帛米粟等物用於治喪以及慰問。使者親自到殯堂弔唁過了之後,又說了一些勸慰的話,便被崔家人請了去用飯休息。而這時候,耐着性子等這一幕完結的崔儉玄知道杜士儀兄妹來了,立刻二話不說拔腿就往客舍跑,到了院門外,聽到裡頭傳來了一陣陣說話聲,其中一個彷彿是孩童,他頓時愣了一愣,一進門看見杜十三娘身邊果有個童子,他便好奇地說道:“杜十九,十三娘,怎的今天還帶了別人來?”

“這是京兆萬年顏十七郎。”杜士儀說着又補充了一句,“日後十有八九是你的小師弟。”

“啊,他這麼小年紀便要前往嵩山求學?”

崔儉玄見顏真卿在杜士儀引見後,肅然舉手對自己行禮,他呆了片刻趕緊一絲不苟地還禮不迭,口中連道佩服。這一有外人,他便不敢隨口說話了,當杜十三娘說要去拜祭崔諤之,顏真卿亦是說既然來了,一定也要拜祭一番,他更是換了一副莊重嚴肅的臉,陪着三人往外走。還未到殯堂,一行衆就和迎面而來的崔九娘撞了個正着。

杜士儀習慣了崔九娘那爆炭性子,可這會兒迎面相見,見人搶先斂衽行禮,說了幾句無可挑剔的官話便匆匆避開,他不禁有一種太陽打西邊出來的感覺。陪着杜十三娘和顏真卿殯堂行禮後,趙國夫人就派傅媼請他們一塊相見,他少不得帶着兩人前往寢堂。

時隔十數日,纔剛喪夫的趙國夫人顯得更加清減了,精神卻尚可。說到杜士儀府試奪魁,她臉上更是露出了與有榮焉的笑容,勉勵一番後,她又笑着對顏真卿說了幾句,等小傢伙自己藉口旅途勞頓先行告退,她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欣賞之色。只留下杜氏兄妹,她先是問了二人打算,聽說杜士儀要回嵩山拜見盧鴻,她想了想便開口說道:“既是杜十九郎要去嵩山,不妨順路把十一郎的課業冊子一塊帶上。”

“十一郎的課業冊子?”杜士儀先是一愣,隨即看到對面的崔儉玄一臉的正經,他不禁若有所思地說道,“莫非十一兄已經決定痛改前非,守制三年期間苦讀史話,每月送卷子給盧師批閱?”

“喂,什麼痛改前非……”崔儉玄正要抗議,可被母親厲眼一瞪,想到近些日子母親一反從前對自己的溫和縱容,竟是變成了嚴母,他頓時縮了縮腦袋,輕聲嘟囔道,“我只是不想對不起盧師的一番期望,與其在家荒廢日子,不如學兼文武!”

見崔儉玄果然從頹廢沮喪中恢復了過來,杜士儀心頭自然大喜,當即點頭應道:“此事容易,趙國夫人放心!”

趙國夫人含笑點頭,又看着杜十三娘關切地問道:“十三娘,你也要跟着你阿兄回嵩山?”

杜十三娘連忙欠身應道:“是,盧公對阿兄有授業解惑之恩,阿兄能有今天,盧公居功至偉,所以我想當面答謝。”

“這也是應該的。”沉吟片刻,趙國夫人便開口說道,“崔氏連遭噩耗,雖則當初五娘答應過你,要教你閨門五藝,如今留你在東都卻是不妥了。進退禮儀,你已經嫺熟。而經史書法,你阿兄既是和顏家有些交情,不妨求教於殷夫人。殷家世代家學,尤其是女子人人精通經史,書法更是一絕,你若是能從學殷夫人,對日後大有裨益。至於樂器,只讓你阿兄教就行了。”

聽到趙國夫人竟連這些事情都爲自己考慮到了,杜十三娘心頭感動,慌忙起身謝過。可纔剛屈膝就被傅媼扶了起來,待到被傅媼拉到趙國夫人身邊坐了,她就只覺得趙國夫人輕輕伸手捋了捋她的額發。

“十三娘,那一日聽說你爲了你阿兄隨玉真公主入宮陳情的時候,五娘和九娘固然大吃一驚,我也是心驚肉跳。你的禮儀是我親自教的,可那時候我哪裡想過會有這一天。所以,你阿兄此番能得解頭,要感謝嵩山盧公固然不錯,可你也同樣居功至偉。”

“夫人所言正是。”杜士儀見杜十三娘被說得面上緋紅,突然站起身深深一揖道,“十三娘,藉着今日之機,謝謝你這些年來,爲我這個阿兄做的所有事。”

“阿兄……”杜十三娘低低叫了一聲,本待站起身去把杜士儀扶起來,可眼睛卻又酸又澀,腳下也彷彿僵住了一般。直到崔儉玄開口說話,她才趕緊低頭用絹帕擦了擦眼睛。

“都是些大好事,阿孃和杜十九也是的,非鬧得這樣感傷……”崔儉玄說着便乾咳打岔道,“十三娘是天底下最好的妹妹,我從來都這麼說!好啦,那邊阿兄他們在款待天使,阿孃,杜十九和十三娘他們也該餓了……對了,阿姊怎麼不在?”

寢堂外頭的崔九娘已經佇立了好一會兒,此刻聽到這最後一句,方纔面容微黯地離去。阿姊不露面,還不是爲了她當初冒冒失失嚷嚷出來的一句話?

第398章 下馬威第319章 合則知己,不合遠之第830章 鬼迷心竅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83章 羣情激奮,東窗事發第294章 風雪飄搖,十一郎歸來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268章 殺!第755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1021章 寧極堂前話聯姻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541章 此去俟待封疆回第982章 獻俘獻捷第509章 宗主再斷姻緣第1129章 風雨飄搖的東宮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962章 人之將死第44章 盛氣凌人第555章 小別勝新婚第1199章 又是一場清洗第337章 拼命杜十九郎第889章 問君願從否?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795章 杜氏幼麟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574章 不速之客第560章 明修棧道第6章 婉拒第198章 鬱輪袍,情相悅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647章 雁門賦第383章 愛之深,恨之切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223章 小卒頂真,大帥之威第192章 帝妃會羣英第621章 雲州培英堂第791章 幕府再添英才第1265章 又追贈一個太子第1177章 巧言勸弒父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1164章 義子將前鋒,兒統飛龍騎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394章 小婿見丈人第37章 山中無歲月,草堂有春秋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第308章 陛下此言差矣第386章 大膽十三娘第641章 禮賢下士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781章 詩品高下,河州刺史第281章 衝撞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1240章 南陽王的抉擇第202章 靈犀第227章 大義之名第895章 惠妃薨第881章 最寒帝王心第343章 亂謀逆象,紛至沓來第249章 鳳求凰第850章 激將法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530章 視若己出,借刀磨子第1109章 待風雷乍起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392章 黃泉之路,請君走好第794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第760章 段氏秀實第1112章 凱旋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218章 飛龍閣上與君約第152章 鷸蚌相爭,漁翁...第13章 謁縣令第34章 驚雷一舞振人心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426章 一哭二鬧三上吊第568章 天子之賞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1051章 西域新主第1257章 長安城太小了!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878章 夤夜凶訊第455章 師傅師孃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931章 遊說北歸第87章 心悅卿兮卿不知第98章 色戒嗔戒第405章 金屋藏嬌,辭君遊天下第864章 軍功由邊釁起第1073章 忠臣遭屈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363章 張丞相新樓宴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