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1章 立東宮

天子終於要立東宮了!

無論十六王宅那些皇子皇孫,還是朝中上下的大臣,全都覺得這是一個好消息。上次李隆基在收復洛陽之後,把杜士儀急急忙忙召回來,就是打着要處理身後事的旗號,結果駕幸十六王宅,號稱選東宮的盛事,卻鬧出了永王父子行刺天子和杜士儀君臣的大案子,而永王李璘吐露出的那些內情,更是轉眼間街頭巷尾人盡皆知。雖說君臣大倫擺在那,可李隆基先頭丟下長安便大失人心,如今的輿論也好,民心也罷,偏向何方那是顯而易見的事。

即便李隆基此後退居宮中不上朝,放了權,可招降幽州史思明之事,也一樣讓很多人在背後搖頭嘆息,甚至捶胸頓足。天子當到瞭如今這份上,已經不足以懾服天下臣民,各部番邦,誰都希望東宮早日有主,天子早日傳位。可無數請立東宮的奏疏就和裴寬請增設宰執的奏疏一樣,雪片似的入宮,然後石沉大海,朝堂民間積蓄的壓力已經很大了,甚至有人隱隱覺得,如果再這樣下去,遲早會爆發出一場大亂!

所以,消息傳出來的當夜,也不知道有多少大臣徹夜不歸,在親友處商量着明日之事,至於十六王宅之中,外頭飛龍騎看守得嚴嚴實實,內中卻是衆多皇子皇孫蠢蠢欲動,一夜之間也不知道許出去多少承諾,可真正心安的卻沒幾個人。天子只是撂下來這樣一句話,卻沒有具體的宗旨,甚至連一句多餘的話都沒有,再想到杜士儀尚未迴歸,河北道自從連戰連捷直逼幽州的捷報之後,也沒有新的消息傳來,無數人在期盼之餘,心裡都空落落的。

如今是夏日,天亮得早,當晨鼓響起,坊門和各處城門依次打開,衆多的官員就從四面八方往興慶宮聚集而去。按日子今天並不是大朝時節,可哪怕是平日裡躲懶不去上朝的,今天也都穿戴了整齊,站在宮門前。待到進宮的時辰,若從高處放眼看去,就只見勤政務本樓前那東西五百步,南北三百步的廣場上,黑壓壓足有數千人。對於未來大唐天下的主人,每一個人都在猜測,在議論,在暗地期盼,數千人當中,彷彿有一股洶涌的浪潮正在醞釀着。

勤政務本樓雖說富麗堂皇,可較之大明宮含元殿那直入雲霄的恢弘還是要差一些,但對於百官來說,卻也有一大好處,那就是不用攀爬那高高的龍首道。即便如此,頭前幾個上了年紀的高官在走上高高的大殿之後,仍然有些氣喘吁吁。尤其是裴寬只覺得眼皮一陣陣跳個不停,心裡亦是極其不安。

按理說東宮有主,他應該高興,可爲什麼他總覺得今天會有事發生?

這是李隆基數月以來第一次在朝會上露面。當他坐在寶座上,眼看羣臣叩首俯伏階下的時候,卻早已沒有了曾經的顧盼自得心滿意足。

盛世太平的虛幻被安祿山那場叛亂擊得粉碎,而從前人人恭維聖明英主,功業直追太宗皇帝的奉承聲,自打他倉皇逃離長安之後,就再也聽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昏庸、老邁、敗家等等無數詆譭的字眼。即便不在他面前說,可他又豈會真的一丁點都聽不到?而他身爲天子,甚至不能去遏制這些聲音,因爲他已經力不從心。因爲就連那些還擁護帝室的臣子,想的也不過是定立新君,重新奠定新朝氣象。

“朕纔是大唐天子,朕纔是!”

用極低的聲音如此呢喃了一句之後,李隆基深深吸了一口氣,竭力控制住自己微微顫抖的雙手。爲了今日臨朝不出任何岔子,他特意把太醫帶在了身邊,甚至不惜用了虎狼之藥。此時此刻,當跪拜的朝臣們起身肅立,偌大的大殿中再沒有其他的雜聲時,他方纔徐徐開了口。

“安賊叛亂,懿肅太子暴薨,廣平王建寧王從死,東宮虛位已久,以至於民心不安,外人都說,是朕一片私心,遲遲不定國本,甚至對朕頗有詆譭惡言。”

用這樣一番直截了當的話開了頭後,李隆基便一手死死摳着扶手,整個人卻坐直了身體,面上竟是露出了幾分猙獰之色。

“可朕難道情願如此?安祿山辜負了朕多年厚恩,悍然反叛,楊國忠辜負朕之信賴,定避禍蜀中之策!而發兵征討,朕用的哥舒翰等人,無不是多年來功勳累累之將,誰知道竟是一敗再敗!朕是老了,故而輕信了他們,可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從前朕是要面子,忍氣吞聲,可今天朕不得不說,如今有名持忠義,實則居心叵測之人,藉助這場兵災,謀取名望,謀取私利,不得上命而發兵,逼凌君父!”

聽到這裡,大殿裡終於再也維持不了肅靜,一下子炸開了鍋。天子把話說到這個份上,那就是把從前還藏着掖着的那層心思全都給揭開了,分明把矛頭指向了杜士儀!杜士儀如今爲招討元帥,手上捏着大唐最最精銳的十數萬大軍,確實容易遭人忌諱,而且此前不少舉動確實有些逾越,可仔細想一想,要不是杜士儀和郭子儀發兵及時,長安入賊手,李隆基逃得慢一些,大唐說不定就要亡了!

更何況,杜士儀要真的想動手,奉天子回長安平亂的時候驟下殺手,這位天子還能安坐於此?

因此,裴寬努力平復了一下驚駭欲絕的心情,高聲說道:“陛下慎言,否則徒教忠臣良將寒心!”

“忠臣良將寒心?怎麼沒人覺得朕是否寒心!”

李隆基自己也遽然提高了聲音。他死死瞪着裴寬,最後突然咯咯笑了起來:“裴卿能夠守住長安,靠的是杜家人之助,能夠當上相國,靠的同樣是杜家人力捧,故而方纔出此言,不是嗎?不過,朕很寬大,不計較這些,但是,所有有意於東宮的宗室,你們全都給朕聽好了!”

下頭衆多的皇子皇孫,往日也難得面見君父一面,這會兒參差不齊站在那裡,焦急等待着東宮人選的出爐,可誰曾想李隆基突如其來說出了這麼一番話,這麼一番徹底撕破臉,不啻於要和杜士儀決裂的話!杜士儀可不是那些昂首就戮的愚忠之人,這一撕破臉,可就沒有一絲一毫的餘地了!

大殿之外值守的宦官和禁衛們,此時此刻聽到裡頭的聲音,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露出茫然,抑或是呆滯的表情。張良娣身爲懿肅太子妃,今天顧不得被人窺破會是什麼結果,硬是換了一套宦官的衣衫,帶着李靜忠使通了門路到這裡來打探,可卻不想李隆基竟是這樣“剛烈”。聽到李隆基接下來的話是對那些宗室說的,她忍不住使勁用尖銳的指甲掐了掐掌心,這才恨恨罵了一句。

“老賊之前派李係去幽州傳旨,他是故意的!他就沒想讓人活着回來!”

李靜忠登時悚然而驚,心裡仍不禁抱着萬中無一的僥倖。可就在這時候,他只聽得裡頭傳來了李隆基的聲音。

“南陽王李係自從啓程去幽州,入河北道之後便杳無音信,如今生死不知!如若河北道此前戰事正酣,也許是路上阻斷了,可如今前方只剩下范陽、漁陽和密雲三郡,他這一行人的行蹤卻至今不明,分明是前頭有人暗害宗室血脈!你們身爲李唐宗室,匡扶社稷是你們的天職,儀王李璲,如今皇子諸王之中,你最年長,朕意立你爲東宮,命你爲天下兵馬大元帥,想你身爲賢王,應該足夠擔負此責!”

儀王李璲身爲十二皇子,確實是如今活着的皇子當中最年長的一個,前次十六王宅和百孫院大抄檢中,他也是主事的諸王之一,但要說賢王,那當然是笑話。從前天子帶了杜士儀駕幸十六王宅,他這個最年長的皇子卻沒有那個榮幸引來君父,連他自己也覺得自己的勝算實在是很低。現如今,天上掉下來一個大大的餡餅砸在了他的腦袋上,他是既暈且眩,幾乎不敢相信這是事實。

不但是太子,而且還掛了天下兵馬大元帥之職!

他下意識地伏跪於地,正要叩謝君父一番,身後卻傳來了一個憤怒的聲音:“治亂立賢王,治世立嫡長,從前睿宗皇帝立東宮的時候,姚崇宋璟就曾經這樣諫勸過,阿爺自己還是因此登上大寶,如今立太子的時候,就忘了這一條不成!儀哥難道有功勞,難道有什麼出衆之處?”

豐王李珙簡直是出離憤怒了,他屋宅被毀,竭力主導的大搜檢之事也鬧得亂七八糟成了笑話,如今太子之位卻落到了其他人頭上,那他成了什麼?出於激憤,他幾乎是口不擇言,直接捅破了李隆基如何入主東宮的那一層窗戶紙。有他這麼一起頭,登時此起彼伏全都是諸皇子鬧哄哄的聲音。至於旁邊那些文武官員們,則是保持着詭異的寂靜。而站在最前方的裴寬見宗室那邊亂成一團,他不禁黯然低下了頭。

而李隆基見自己的金口玉言竟然不但不曾讓事情塵埃落定,而且還激起了一片反對之聲,他登時氣得牙齒咯吱咯吱直打架,眼前發黑腦袋發昏,彷彿隨時隨刻都會一頭栽倒,幾次想要出聲,喉嚨口都沒法放出一丁點聲音。可就在這時候,殿外突然傳來了一陣比裡頭更大的喧譁。

“捷報,捷報!”

大殿中宗室們的鼓譟聲終於漸漸停了下來,也不知道多少人扭轉頭往後看去。

“杜元帥已然收復范陽、漁陽、密雲三郡,斬殺叛將史思明,河北全境叛軍主力都已剿滅,如今業已同欽使南陽王回師長安奏捷!”r1148

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619章 千里回雲州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137章 當頭棒喝第667章 奪其心志,許其復仇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823章 寄君以厚望?第393章 請君同行,遷授縣令第118章 行卷第1149章 自刎第810章 蛇之七寸第346章 抗爭第1204章 招降第1049章 含沙射影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408章 誰讓你不經嚇?第650章 巡軍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22章 舌戰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106章 分道揚鑣第339章 催妝卻扇送新人第4章 司馬第279章 衆口鑠金第1156章 偷襲和反偷襲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854章 血戰出強將第588章 不願拜相願封疆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502章 春宵一刻,今夕除夕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464章 高升第135章 晴天霹靂,弱女...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539章 出鎮一方第1091章 憤懣第898章 勃勃野心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1059章 御前爭桃子第497章 栽贓第904章 三部使臣,各懷雄心第43章 夜半魅影第456章 同科再聚首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888章 義兒安祿山第1088章 喋血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266章 搶肉骨頭的狗第1097章 拔出蘿蔔帶出泥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447章 上敲下打,吐蕃疑人第1227章 人心向杜第15章 蝗雲如蓋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1142章 君逃臣留第348章 逆轉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031章 灞橋驛大火第99章 何謂大丈夫第1154章 孤家寡人第564章 負荊請罪,觥籌慶功第476章 傷別離第711章 銓試第295章 先爲親友後蒼生第1134章 自綁手腳第170章 藏鋒之劍第1272章 亂成一鍋粥第12章 薦師第1163章 東宮和右相第706章 交鋒前夜第970章 子當明父志第986章 杜卿膽色世無雙第224章 都督激賞,至親情怯第278章 君子不奪人之功第369章 簡在帝心,念君靈犀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783章 火藥第606章 雲州集第115章 朱坡京兆公第281章 衝撞第1248章 驚天動地的登聞鼓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96章 紅粉知己第1196章 翻臉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50章 禮有大倫第206章 爭鋒第1170章 內圖洛陽,外謀河東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