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2章 高風亮節?

小小一個鎮遠軍,郭子儀帶人過來的時候,只聽說是杜士儀在此接見都播懷義可汗,以爲自己不過是來當個陪客,並沒有太往心裡去。可是,等到進入這座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城堡,得知僕固懷恩和程千里都早自己一步過來,他就有些小小的納悶了。

即便是安祿山這場席捲大半個北方的動亂能夠這麼快平息,很大程度上都多虧了那位都播懷義可汗關鍵時刻倒戈一擊,否則河東保不住,這仗也就沒法打了,但杜士儀也不至於因此就把僕固懷恩和程千里再加上自己都召來此處。他心裡既然狐疑,少不得便對親自來迎他的虎牙問道:“元帥借接見懷義可汗之際召集我等,是不是還有什麼事?”

“這我就不知道了。”虎牙將此事推得乾乾淨淨,卻是笑道,“不止二位大帥和僕固將軍,平盧侯將軍和李將軍也在之前趕到了。”

這麼說,除了渾釋之在收復密雲郡之後迴歸幽州坐鎮,僕固瑒坐鎮漁陽,他麾下另一驍將韓遊瓌坐鎮密雲,其他收復河北有功的節鎮大將竟是雲集鎮遠軍?這怎叫一個羣英薈萃了得!

想歸這麼想,真正到了議事廳,見濟濟一堂全都是整個大唐頂尖的大將,郭子儀少不得把疑問全都藏在心底,笑着一一拱手見過。李明駿在新安獻城之後,人就跟着杜士儀,什麼時候消失不見的他也沒在意,等鄴郡安陽收復時,他方纔見過此人一面,可後來就又不見了,據杜士儀說是潛回平盧。此時此刻,見其和一個年不到五十,面目陌生的大將並肩而立,顯然交情很好,郭子儀立刻明白,那便是在平盧揭竿而起的侯希逸了。

他不禁在心裡犯嘀咕。安祿山如果活着,看到眼前這一幕估計得活活氣死過去——當了侯希逸十幾年的上司,卻還及不上只在雲州當過侯希逸兩年上司的杜士儀!

侯希逸對郭子儀的態度熱絡卻又不失分寸,自然不會越俎代庖,交淺言深。他仕途多磨折,當初張說看重他,王晙卻瞧不上,在奚王牙帳立下大功卻又不得重用,若無杜士儀招攬,只怕連個出身都難得。張守珪調了他卻又故意打壓他,等他騰挪回平盧,這纔算是終於打開局面。此刻,他和僕固懷恩等人聚在一起,虛虛實實探討一下兵法,探討一下各地追緝叛軍餘孽的進展,倒也其樂融融。

到最後,程千里不禁開口問了一句:“對了,那位懷義可汗還在和大帥說話嗎?我倒是對他好奇得很,能夠從一隅之地起家,現如今併吞契丹和奚人領地,竟是不遜於當初骨咄祿復辟*的光景了。”

“骨咄祿復辟*的時候,曾經鬧得大唐北部邊境州縣雞犬不寧,當時則天皇后一怒之下還給他改了惡姓,可卻難掩其崛起漠北之雄姿,我哪敢和這等人物相提並論?”

隨着這個聲音,衆人便只見一個身材健碩的中年人出現在面前。只見他闊眉大眼,雄姿英發,舉手投足自然合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極其符合時人對一代雄主的形象設想。此人沒有帶隨從,就這樣孤身直入此地,談笑自如,這樣的氣度很讓人心折,縱使郭子儀、程千里、僕固懷恩都是第一次見到這位名聲遠揚的漠北新貴,卻都在心底暗讚了一聲。

果然是英雄人物,怪不得安祿山那憨肥的死胖子招攬不成!

“羅義見過各位大帥!”

見對方這般有禮,衆人少不得齊齊還禮,僕固懷恩更是爽朗地笑道:“這兒是有兩位大帥,可我和侯將軍李將軍可不算。”

“現在不是,將來也就是了。”羅盈微微一笑,見郭子儀和程千里面色微變,他便打了個哈哈,再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他當了這麼多年的一族之主,擴張地盤招納英傑,早已不是昔日那嘴笨口拙的光景,接下來三言兩語就和衆人拉近了關係。當郭子儀探問之前答應杜士儀背棄和安祿山的聯盟時,他便笑了笑說:“杜元帥是曾經答應我,可以把安北牙帳城讓給我,但我之前已經謝絕了。烏德犍山雖好,卻不是我故鄉!”

把東西牙帳的設想一說,見面前這些大將,郭子儀如釋重負,程千里面露欽佩,而僕固懷恩則是對自己多了幾分親切,羅盈不禁很是慶幸自己的抉擇。

突厥覆滅,回紇黠戛斯換了新主,葛邏祿雖說名義上有共主,左右兩廂矛盾重重,同羅僕固更是杜士儀的左膀右臂,他驟然崛起根基不穩,若是強行以小吞大,不但日後隱患重重,而且還會面臨將來發生衝突和杜士儀決裂的危險。不說多年情分終究要記在心上,就是從利益得失上來說,也不值得!

“元帥來了!”

聽到這聲音,衆將立時停止了交談,各歸各位,一片肅然。羅盈亦是退到了客位,看上去和衆將顯得涇渭分明。等到杜士儀進來時,就只見他身後赫然是張興和陳寶兒。對於這兩者,在場衆人無不熟識,張興從代州開始受杜士儀徵闢出任掌書記,一路跟隨至今,要說是最信賴的肱股也不爲過,而陳寶兒則是從杜士儀在蜀中爲官開始便拜入門下,雖說中間空缺了數年不在其身邊,可行事無不貫徹了其師的宗旨。

“各位都坐吧,河北已經平定,我這個招討元帥也該功成身退了,大家不用這樣凜凜然。”杜士儀輕鬆寫意地笑了笑,又對羅盈說,“懷義可汗也請坐,你遠來是客,不要讓人笑話說我怠慢了客人。”

見杜士儀如此說,衆人的心情也就放鬆了下來,卻仍是等羅盈這個客人先坐了之後,方纔一一依次落座。

“本來這時候,我該在幽州城內,等着長安來的特使南陽王韋尚書以及高大將軍一行,但懷義可汗遠來不易,而且,幽燕叛軍前頭戰事不利,本來可以依託身後的奚人和契丹人,徵召爲兵員繼續爲戰,多虧了他在後方一力掃蕩,甚至連蠢蠢欲動的新羅人也退了回去,所以,我方纔先來到鎮遠軍會見他。”稍稍解釋了一下此中情由之後,杜士儀突然詞鋒一轉道,“而且,平心而論,我不想見朝廷這些使節!”

此話一出,下頭登時傳來了嗡嗡嗡的議論聲。

郭子儀是知道南陽王李係此行來意的,他和渾釋之彼那時正好被杜士儀急召到了清苑,看過杜幼麟的親筆信,但其他人就對此不甚瞭然了,如程千里便是驚疑不定。因此,當杜士儀說出李係此來代表朝廷招降史思明,天子不但答應給予其幽薊節度使的名號,而且可保留其兵員,繼續據有幽州范陽郡、檀州密雲郡、薊州漁陽郡,僕固懷恩脾氣最暴烈,登時蹭的站起身來,怒罵道:“簡直聞所未聞,長安那邊到底在想什麼!”

“如果前方戰事不利,如此招降史思明也就罷了,可那時候眼看整個河北就只剩下三郡之地,卻還給史思明封官許願,甚至大方地送出這三郡,簡直就是敗家子了!還是說,崽賣爺田不心疼?”侯希逸冷笑一聲,刻薄地說道,“說到底,陛下是覺得杜元帥功勞太大,成心打算添點堵。如果我沒猜錯,怕是在這樣的制書之外,順便給杜元帥加官進爵,三公和王爵隨手就給,順道再加上一條安撫河北道,其餘諸軍各回鎮守之地,這下就可以坐山觀虎鬥了。”

“做他的白日夢!”僕固懷恩被侯希逸一撩撥,砰的一聲狠狠拍在扶手上,“只知道用帝王心術馭人,昏君!”

這昏君兩個字差點讓程千里跳了起來。他自己這個節度使都是麾下將卒驅逐王承業當上的,要不是杜士儀的支持,肯定至今還是名不正言不順。河東軍中也不是沒人罵過昏君,可在這種場合罵出來,代表的意義卻截然不同。他偷眼去看郭子儀,見郭子儀無奈地苦笑一聲,最後站起身來。

“但如今幽州已經平定,史思明敗死,南陽王此來最大的目的也就落空了。元帥和我等不如好好迎接款待一番,然後送他們回去就行了。”

“我正是這麼想的。”杜士儀知道郭子儀是本着息事寧人的打算,他衝其點了點頭,這才淡淡地說道,“剛剛希逸所說,雖有氣話,但其實我也懶得回長安去。人人都想當宰相,但開元至今,也算是賢相輩出,可姚宋雖人人稱頌,當了幾年宰相?李林甫人人都知道口蜜腹劍,擅權營私,可他又當了幾年宰相?我還是從前的那個宗旨,與其回長安去,天天鬥心眼,不如踏踏實實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河北道歷經這一亂,也不知道有多少叛軍還逃散在各地鄉里,而糧價上浮了整整十倍!這樣的局面,也需要有人留下來主持,既然別人都希望我挑這個大梁,我擔起來又如何?”

程千里只道是杜士儀心情激憤,僕固懷恩這一聲昏君出口,說不定下一刻杜士儀就會接口說什麼清君側。如今天子威信幾乎蕩然無存,只要杜士儀一聲令下,只怕軍中很可能會想都不想就跟着殺回長安去,那時候結果就不可預料了。他萬萬沒有想到,杜士儀竟然如此高風亮節!

論起來和杜士儀關係最遠的他禁不住蹭的站起身,就此下拜行禮道:“元帥風骨實在是無人能及!等千里回到河東,一定竭力運糧,支援河北!”

程千里這一帶頭,郭子儀對杜士儀這決斷又是詫異又是感佩,還有說不清道不明的憤懣,可終究更加感動。朔方在河套平原的屯田如今也頗有成效,因此他自然也慨然答應運糧資助。

見侯希逸李明駿和都播那位懷義可汗面露激憤卻沒吭聲,僕固懷恩登時陰着臉說:“元帥若安撫河北,安北牙帳城呢?”

“懷恩,你隨我多年,也早就可以獨當一面了。此次能夠順利收復河北全境,全都仰賴各位浴血奮戰。我已經擬好了奏疏爲各位請功,子儀和千里的爵賞之外,請以懷恩爲安北大都護,以侯希逸爲平盧節度使,以李明駿爲安東大都護。”

嘴裡這麼說,杜士儀卻看向了議事廳之外。今天如此當衆一表態,從上至下很快就會知道,他杜士儀根本無心朝堂那些狗屁倒竈的事情,而是願意留在這飽經戰亂的河北之地!如此以退爲進,如果南陽王李係此行還帶着李隆基其他什麼亂命,那軍中立時三刻就要炸了!

那時候,可就別怪他沒留機會!

第45章 針鋒相對第649章 震怒!第366章 速刑杖殺,滅口遭疑第736章 隴右節度第320章 有朋在側解千愁第473章 極品好茶,利於美白第668章 出兵和留守第597章 弄巧成拙第778章 重建和迎親第98章 色戒嗔戒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542章 雲州好男兒!第311章 吳生求墨,不屈之音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276章 聲動九天,摘桃子第469章 都督好茶第831章 羣情激憤第938章 司馬昭之心第1147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798章 最是涼薄帝王家第1120章 大勢不可逆第484章 喜事連連第758章 乾坤大挪移第1136章 東西截擊第388章 風雲變幻第264章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第821章 誰人技高一籌?第1153章 奇冤未雪,怎傷遺孤?第870章 上元之夜,最後一擊第1196章 翻臉第510章 婚事眉目第367章 聖心何在第60章 我家有個小九妹第906章 滅國之功何不圖?第893章 國之柱石,一方父母第1113章 一呼百應第848章 請纓上陣第117章 此心安處是吾鄉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808章 分家第796章 名將喜相逢第20章 招搖逢窘迫第243章 願君此去上青雲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259章 丹心和腹心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883章 千里回京爲述職?第75章 掃席待知己第609章 許君給事中第2章 山雨第1025章 掃塵相迎,俶爾炸雷第315章 妾薄命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949章 天寶第1247章 君臣倒置第269章 恩怨幾許,豈可無回敬?第403章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第853章 凱旋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976章 海闊憑魚躍第433章 萬歲池第1094章 孺慕第239章 寒光雄曲,一箭穿心第803章 但使龍城飛將在第457章 新春長樂,萬事如意第683章 因果輪迴,含笑而逝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296章 表字君禮,忘年知己第834章 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第949章 天寶第808章 分家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762章 惟願郎舅再聚首第1088章 喋血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280章 貪得無厭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72章 天真的狂士第417章 憐卿真心第400章 李白引私訪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847章 杖殺示衆第652章 平定第260章 今科誰制頭第805章 紅山之上,布達拉宮第573章 備戰請纓第625章 爲副節度賀!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1196章 翻臉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1096章 全我君臣忠義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806章 真言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