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6章 潛入和策反

鄴郡近四萬叛軍,半數在安陽城中,剩下的則是屯兵北面的鄴縣以及滏陽。其中,安守忠領兵萬餘屯於滏陽,一面可以保證隨時出擊援救安陽,一面則是防範北面的蔡希德。滏陽原本是磁州州治,武德年間甚至還設有總管府,但此後則漸漸式微,到了貞觀年間,磁州甚至被廢,其下三縣,州治滏陽以及成安縣劃歸相州,也就是如今的鄴郡,而邯鄲縣則是劃歸州,也就是如今的廣平郡。

歷經大唐開國百餘年,滏陽戶口較之武德年間有了大規模的增長,因此,安守忠在駐守此地之後,強行在四鄉抽丁入伍,同時又加強城防。即便如此,因爲不時有到四鄉抓壯丁的軍隊回來,城防要說真的十分嚴密,卻也未必盡然。然而,安守忠早早囑咐派出去的小股兵馬,抽丁的時候務必要對方能夠說河北本地話,如有外鄉口音,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

此時此刻,又一隊抽丁的兵馬從城外回來,懶懶散散的趕着幾百號衣衫襤褸的平民。這些平民之中雖也有青壯,但也有老人和半大小子。當從城門洞中進去的時候,人羣中間的一箇中年漢子突然扭頭四望,滿是泥灰的臉上,一雙眼睛燦若晨星。進城之後,他趁押送的兵馬一個不留意,突然弄開繩索拔腿就跑。他這一跑,不少同樣被抓來的平民們羣起效仿,一時間亂成一團。

然而,安守忠駐兵滏陽的這一個月中,抽來的丁狀試圖逃跑,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那些將卒也只是怒罵了幾句後,立刻拍馬舉刀開始四下抓人,甚至還有叛軍在馬上笑呵呵地搭弓上箭,瞄準了逃散的人射了過去,間或有人慘叫倒地,反而引起了一陣陣鬨笑聲。

然而,第一個逃走的中年漢子卻極其熟悉這滏陽的路途,幾個急轉彎,又脫下了身上的外袍,將裡頭的小襖迅速反穿之後,又抹了一把臉後,他就變了個模樣,除卻光着腦袋,他看上去竟是像足了一個尋常的叛軍

此刻追兵堪堪而至,他卻反而快步迎上前去,憤怒地叫道:“我是劉校尉的人,那個傢伙竟然搶了我的馬”

聽到那純正的幽州口音,幾個追兵頓時嘻嘻哈哈了起來。其中一人甚至還諷刺道:“逃跑第一劉校尉?怪不得這麼慫看我們把那傢伙追回來”

見幾人縱馬飛馳而去,那中年漢子方纔如釋重負。他一看左右,立刻拐入了一條巷道。等到再次出現在人前時,他已然又換了一身打扮。這次卻是一身夥計衣裳,整身衣裳都是從酒肆裡偷來的。如此小心翼翼摸到了他想要找的地方,他仔細觀察了好一會兒,確定這裡並沒有什麼人監視,頓時放下了一顆心。他在同一個裡坊中找了個地方先行藏身,填飽了肚子後,等天黑時方纔再次悄悄閃了出來。

這是一座不過兩進的小院子,大約是因爲裡頭的人地位有限,而且滏陽又是在叛軍控制之下,裡裡外外總共也就是十幾個兵,甚至連值夜的人也不上心,腦袋一點一點打着瞌睡,根本沒有注意到一條黑影悄悄從身邊閃過。當來到了正中央的屋子前,他先是把耳朵貼在門上稍稍傾聽了片刻,隨即就把心一橫,伸手在門上輕輕敲了三下。

“這麼晚又有什麼緊急軍情?每天就是折騰折騰再折騰,以爲我阿兄不在了,我薛帽就好欺負不成”

聽到裡頭這陡然傳出的大嗓門,來人大吃一驚,慌忙一把推開門後閃了進去。他反手把門關上,立刻低聲叫道:“帽弟,是我”

屋子裡正中大案後斜坐的薛帽見有人不管不顧地闖了進來,本待喝罵,聽到這一聲,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下子彈了起來,就這麼赤着腳快步上前,等到了對方面前,他一把抓住人的臂膀,仔仔細細審視了老半天,這才猛地開口叫道:“阿兄,真的是阿兄都說你死在雍丘了,沒想到你還活着太好了,真是太好了”

“輕點,別驚動了外頭人”

薛嵩對於薛帽的激動卻顯得很緊張。果然,因爲這屋子裡的動靜,外頭立刻傳來了雜亂的腳步聲。他一個閃身躲到了屋子角落,而薛帽則是立刻大步走到了門前,把門一拉就怒聲叫道:“怎麼回事,難不成又是安將軍命我巡夜?

“校尉,不是你在屋子裡叫嚷什麼……”

“我是聽到外頭又有人吵鬧,去看看,然後把門鎖了,今天晚上就是天王老子來,也不理會他們惹惱了我鬧將起來,大家一塊倒黴”

見薛帽一副怒氣衝衝豁出去的表情,一幫軍士都是跟了他許久的,當即鬧哄哄答應之後,漸漸散去。見院子裡總算又安靜了下來,薛帽方纔連忙關門,扭頭一看便發現角落中的薛嵩已經到了一方坐榻上一屁股坐下,卻是滿臉疲憊,他快步上前緊挨着兄長落座,低聲問道:“阿兄,這些日子你到底是怎麼過的?既然逃出來了,怎麼不早點來找我?如今人人都說你死了,你如若貿然現身,只怕那些本就看不慣我兄弟的人更要落井下石”

“我要是真只是僥倖逃脫一劫,怎會不來找你?你我兄弟,我也不瞞你,雍丘之戰,我敗得慘了,落在了那位固安公主手裡。”

意識到兄長的意思是曾經一度被俘,薛帽差點沒把眼珠子瞪出來。等到聽薛嵩言簡意賅地說明了這些天的經歷,他面上表情變幻不定,尤其是得知兄長竟是在杜士儀身邊呆了許久,薛帽不禁輕輕吸了一口氣,隨即用極低的聲音問道:“那阿兄這次潛回見我,到底是怎麼打算的?是打算重歸大燕,還是……”

“大燕?安祿山都已經死了,還談什麼大燕”薛嵩見薛帽眉頭緊皺,似乎還有點不相信,他就把自己從杜士儀那所知的安慶緒和嚴莊勾結暗殺了安祿山,並殺死了段夫人和安慶恩的事一一道來,隨即方纔苦笑道,“杜士儀實在是老到,打探到這些消息之後,卻一直隱而不發,直到回了河北之後,面對新敗的唐軍,卻突然高調宣佈了此事,而後又把安慶宗這張牌給祭了出來現如今,安陽城中守軍恐怕人心惶惶,未必頂得住多久。”

“這麼說,阿兄是認爲,大燕恐怕不行了?我們需得立刻改換山頭?”

“如果杜士儀此人只是愚忠,還能指望朝中那位陛下因爲忌憚他功勳橫加掣肘,於是給安慶緒等人留下喘息之機,可他的心機手段……”薛嵩隱姓埋名在長安呆的那些日子,雖說嚴禁隨意離開宣陽坊杜宅,可那些大消息他還是都知道了,包括十六王宅那場變故。儘管杜士儀看似只是未雨綢繆通知了一些人,其他的什麼都沒做,可如果不是察覺到了什麼,如果不是算準了永王李的行動模式,如何能夠大獲全勝?

薛帽滿臉不解,薛嵩卻也不想解釋太多,他眼下還不能確定杜士儀對自己的態度,既然決定了降唐,他就不能讓心計遠遜的弟弟涉足太深。於是,他勉強笑了笑,這才一字一句地說道:“杜士儀甚至不怕我跑了,只派了三十個會說河北方言的隨了我打探,等進城時只是我孤身一人,其他人都回去了,足可見他對於鄴郡這一仗有十足的把握。帽弟,你實話對我說,安守忠如今駐兵滏陽,你有把握拉到多少人?”

“阿兄,不是我推搪,安守忠的爲人秉性你是知道的,之前因爲我曾經跟着侯希逸出使都播,都播反水,侯希逸也反了,我已經早就被懷疑了,如果不是我擺出破罐子破摔的架勢,再加上顧忌伯父和阿爺兄弟先後節度幽州,頗有一批老部將,只怕我早就沒命了。現在不說別的,就連外頭那十幾號人,我都不敢盡信,更不要說安守忠麾下那些人。”說到這裡,薛帽便咬牙切齒地說道,“只可惜阿兄你的嫡系兵馬全都被打散,否則我兄弟倆就能奪了這滏陽”

也算是投名狀

儘管弟弟所說的狀況處境很糟糕,但薛嵩卻只是微微蹙眉,並沒有氣餒:“那好,我之前打探到一些鄴郡兵將的情況,但到底滏陽城中有些什麼人還不太清楚。你給我解說解說,我們隨機應變,看看有沒有可趁之機”

這邊廂兄弟二人秉燭夜談,那邊廂滏陽縣廨中,安守忠也接到了鄴縣傳來的安陽告急消息。知道安陽城已經被圍困到連信使都派不出來的地步,他自是心煩意亂,可更讓他驚怒的,則是杜士儀命人大加散佈的安祿山已死,以及失蹤數月如今卻突然在唐軍之中現身的安祿山長子安慶宗

自從退守鄴郡之後,因爲安祿山始終不曾露面,他也曾經隱隱懷疑過這位大燕天子是不是有什麼不測。他因爲和安祿山同姓,因而登基之後就被封齊王,潛意識中和安祿山不但有上下之分,還有一種親近感,可安祿山登基之後脾氣越發暴虐,雖然他封了王,可感受卻反而不如從前。可不論如何,對於大燕來說,安祿山畢竟是一面旗幟,可現如今這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只怕對於河北各地的叛軍來說,全都是當頭一棒。他到底是該去救安陽的安慶緒那些人,還是做其他打算?

“大王”

安守忠隨口叫了一聲進來,須臾,一個親兵便推門而入,拱了拱手就低聲說道:“蔡希德從常山石邑派來信使,求見大王”

第327章 下獄,上封第134章 睚眥必報第605章 虛位以待俊傑才第69章 纖纖決意第422章 衆所矚目杜十九第86章 翁婿or翁媳第252章 宗主進京,美人狼狽第496章 賓主盡歡,破空一箭第735章 替罪羊,心不平第1200章 定風波還是避風波第432章 神仙師孃第1270章 有毒的誘餌第98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1121章 心灰意冷的死遁第1082章 獅子大開口第398章 下馬威第38章 手撥琵琶亦青春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371章 怨心深種,豐收大歸第580章 凌厲反擊第1001章 利誘韋堅第964章 巧舌如簧第282章 一箭雙鵰第463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84章 臨終囑聯姻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705章 冷麪師伯和漂亮師姊第1253章 以道事君,不可則止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一千零四十三章 死戰第354章 求親第1225章 兒孫如芻狗第1107章 狗咬狗第44章 盛氣凌人第1041章 夜襲第14章 蝗患猛如虎第882章 股慄無人言第644章 計臣末路第1183章 激爾勇向前第871章 連環套,計中計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925章 問君心何許第323章 秦王戰鼓第1201章 李隆基的噩夢第1245章 疾風驟雨的前夕第286章 公堂逞威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710章 一夜驚風雨,卻是銓試日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453章 敗者黜,勝者升第418章 誘之以利第801章 節度之威第340章 畫眉深淺入時無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156章 最是護犢京兆公第80章 墨窯制墨第729章 笑入胡姬酒肆中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210章 援軍奇襲第46章 全肉宴第33章 越女傳人第389章 勝敗之間第415章 奪人權柄,一言九鼎第808章 分家第1075章 直面酷吏第31章 手足連心第94章 救場如救火第1008章 故人已老第905章 三蕃朝千秋第853章 凱旋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79章 名動天下第1271章 復推又見軒然大波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自序有一個時代第325章 離心離德第787章 好男兒當如是第1065章 誰比誰更狠第290章 殺雞儆猴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1102章 殺羅第359章 善後第684章 樹倒猢猻散,胸中不平言第1024章 念君舊恩情第961章 欺人太甚第550章 託君以軍權第391章 仗義方爲友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273章 覆雨翻雲第648章 拔解,軍陣第1054章 團圓教子第951章 大軍調停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783章 火藥第885章 天倫之樂第18章 美人飄渺,功成身退第378章 舅舅第397章 錦城風光冠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