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河洛攻略

“天理昭彰,報應不爽。這是信佛的人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又或者是,人在做,天在看。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潼關東面的高牆上,杜士儀和郭子儀僕固懷恩並肩俯瞰河洛大地,彷彿是閒聊一般,說出了這麼一番話。一左一右的兩位大將全都不僅僅是擅長打仗的大老粗,即便僕固懷恩這個鐵勒人也心思敏捷,再加上長安的信使來得很快,兩人當然知道杜士儀說的是王忠嗣之事。對於這位從開元中後期開始崛起,聲名蓋過信安王李煒和張守畦,受到軍中無數將士尊崇的一代名將,兩人即便未曾與其共事過,但全都是服氣的。

僕固懷恩便嗤笑道:“什麼天理,長安城中只知道金口玉言,哪裡有什麼天理?如果不是這次安祿山叛亂,單憑賜鴆一事,只怕民間頂多是因此嘆息痛心,官場上還會是一片沉默,陛下照舊是安坐金殿,渾然不在意。”

杜士儀對僕固懷恩的反應深以爲然。

歷史上,王忠嗣就是被逼死得太早了,肅宗李亨即位後,甚至都不曾想到給這位一代名將追封唐代宗即位後雖說追贈了王忠嗣一個兵部尚書,可需得知道,潼關大敗後又投降了安祿山,甚至還給郭子儀李光弼寫過勸降信的哥舒翰,反而被追贈爲三公之一的太尉至於僕固懷恩,一樣是結局悽慘,轉戰北方戰功無數,卻因爲得罪了宦官而被逼得不能不反,甚至一條道走到黑引回紇入寇。至於郭子儀,幾度掌兵又幾度被解兵權,如果不是深悉如何自污自保,韜光養晦,又哪裡會留下所謂郭汾陽善始善終的佳話?可郭子儀就真的甘之如飴?

此時此刻,郭子儀沉默片刻方纔開口說道:“不管如何,王大帥若能夠重回河西,吐蕃再不敢越雷池一步,我等不用再擔心腹背受敵了”

既然郭子儀主動把話題拐回了河洛戰局,杜士儀也沒有繼續揪着王忠嗣的話題繼續死纏爛打下去。

當杜士儀說到哥舒翰於崤山隘道大敗之後,並不熟悉河洛的僕固懷恩便緊緊皺起了眉頭,郭子儀卻笑道:“我祖籍太原,自上頭三代就徙居關中,而後也很少到過河洛,但中原形勝之地,我也好歹都有相應研究,我這武舉可不是單憑武藝考出來的。再說,沒有邊令誠那樣的宦官指手畫腳,又有大帥這樣熟悉河洛之人,懷恩你就不用杞人憂天了

“我哪會擔心重蹈哥舒翰覆轍,我擔心的是,如果安祿山一味據洛陽城而堅守,攻起城來豈不是要死傷慘重?”僕固懷恩一面說,一面掰着手指頭算道,“安祿山從幽州和漁陽兩路出兵的時候,總共十五萬人,號稱二十萬,一路打下來沒折損多少,唯有崔乾佑這一路四萬大軍直撲長安後,在我和子儀的截擊追擊之下潰退敗北,估計逃回洛陽的只剩下數千。而河北大亂,史思明蔡希德又率兵四五萬火速回去平叛,也就是說,安祿山手中至少還有五萬人”

儘管僕固懷恩計算時的動作彷彿有些孩子氣,但郭子儀卻沒工夫去打趣他。一想到這五萬人萬一龜縮於洛陽堅城之中,不但會讓己方陷入攻城的泥潭之中,而且還會無限期拖延戰役的進程,同時讓洛陽百姓繼續陷於水深火熱的泥潭之中,他就覺得大爲棘手。突然,他眼睛一亮地說道:“如果能令河東兵馬從太原出擊又如何?一路虛,一路實,如此就可以聲東擊西,打安祿山一個措手不及”

“王承業此人,膽小如鼠,卻又貪圖功勞。我們離開長安時那一封來自太原的戰報陳情,想必你們全都看到了。竟敢把我安北大軍突入河北道的功勞算在他頭上,這個王承業如果還坐在河東節度使的位子上,哪怕他出兵河洛,我也要擔心這一仗會不會被他打得不成樣子”

杜士儀說到河東節度使王承業,竟是露出了森然怒色。火線提拔的河南節度使張介然頂多只能說是平庸,可王承業就簡直是昏庸無能,膽小貪功他示意僕固懷恩和郭子儀隨自己進入城樓中,親手攤開一張都畿道以及河南河東道的地圖後,他便在河陽橋上重重一點,隨即看了看身邊兩人。

“從太原出兵,經潞州上黨郡、澤州高平郡,過河陽橋就能夠直逼洛陽。此前張介然在武牢關失利,最終不得不退守洛陽的時候,就曾經燒燬了河陽橋,安賊入主洛陽之後,沒有抓到張介然以及東都留守李橙等人,在尚未得知都播並未依約進軍河東的情況下,他對王承業不屑一顧,當即就將河陽橋修復了,令蔡希德駐兵懷州河內郡,如今蔡希德回兵河北,懷州諸軍極其薄弱。怕就怕現如今得知我大軍進犯,再次焚燬河陽橋,以斷絕河東兵馬。”

“據說濮州東平太守吳王在安祿山兵進河洛時,曾經在濮陽組織兵馬抗擊,而河洛亦有另外一支義勇軍神出鬼沒,讓叛軍寢食難安,不知道能否給他們分別送信,令其設法保住河陽橋?而大帥以右相之名,嚴令河東節度使王承業出兵?”

郭子儀提出的這樣一個建議,在僕固懷恩看來也是上上之策,可那支義勇軍連叛軍都抓不着蹤跡,他們應該如何調度?而更要命的是王承業這樣一個貪天之功的小人,又會不會龜縮不出?於是,他對郭子儀的建議只能搖頭。

“老郭你說得容易,可做起來卻難。”

“義勇軍的位置暫時不明,恐怕難以聯絡。前河東節度使裴休貞如今閒住絳州,那裡是河東裴氏的根基,我已經派人送信給他,希望他能夠去見王承業,勸說其出兵河洛。如若不能……”杜士儀微微一頓,隨即一字一句地說道,“那就只能寄希望於河東兵馬能夠憑着一腔血性,搬開王承業這塊礙眼的石頭了”

杜士儀這番話中,分明透露了不可動搖的決心,僕固懷恩頓時大喜過望:“大帥說的是,就應該如此,那王承業既然不聽指揮,就撤了他”

郭子儀對於王承業也並沒有什麼好感,唯一擔心的便是朝中反應,可想想如若王承業貽誤軍機帶來的嚴重後果,他到了嘴邊的話最終還是吞了回去。多打一天仗就會多死無數人,爲此一定要速戰速決,即便毀謗加身也在所不惜,這是杜士儀一到潼關之後,對他交心時說的話,他至今想起還覺得五味雜陳。因此,對於僕固懷恩至今還稱呼杜士儀爲大帥,而不是相國這個問題,他竟是根本沒察覺到。

“報潼關之外有自稱河洛義勇軍的信使求見”

“這還真是來得及時”

杜士儀頓時大爲振奮,立刻開口吩咐道:“就帶到這裡來”

然而,等到那個風塵僕僕整個人都籠罩在一襲灰色大氅中的人被帶上來時,當其一解下風帽,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便同時發出了一聲驚咦,杜士儀亦是遽然色變:“張耀,怎是你?”

“看來,小郎君應該還來不及把消息稟告相國吧?此前安賊叛軍從漁陽和幽州兩路出擊之後,擔心河洛戰事不利,虎牙就向小郎君主動請纓出了潼關。他臨行前見了貴主,貴主就二話不說,帶着剩餘狼衛離開了終南山玉華觀。如今整個河洛的義勇軍總共有將近五千人,若非貴主憑宗室之名振臂一呼,也不會有這樣的聲勢。”說到這裡,張耀見郭子儀和僕固懷恩滿臉震驚之色,她便解釋道,“我家貴主,便是昔日和番奚族,而後退居雲州的固安公主。”

固安公主這些年來住在玉真觀,深居簡出,分外低調,郭子儀和僕固懷恩對於這樣一位昔日和番公主全都沒什麼瞭解,頂多只隱約聽過那些從前的傳聞。可眼下張耀所言實在是太過匪夷所思,一想到在天子宗室倉皇西逃之際,這樣一位掛着宗室之名,其實卻和皇族沒有半分關聯的女人挺身而出,他們全都不由自主生出了一股敬意。

“阿姊實在是太亂來了”

杜士儀忍無可忍地迸出了這麼一句話,心裡把杜幼麟大罵了一頓。這樣重要的事情,竟是沒有及早地告訴他如果早知道如此,他絕不會在長安逗留這麼久,早就率大軍出潼關入河洛了而郭子儀和僕固懷恩陡然聽到杜士儀冒出這麼一個稱呼,不由得交換了一個眼神,同時爲之大訝。

張耀見杜士儀臉色陰晴不定,少不得又解釋道:“貴主說,國難當前,人人當盡心。她一到河洛,就先行協助宋山主撤離了嵩山草堂的人,又封堵了通往草堂的路。而盧大郎裴三郎則是自告奮勇進了東都,負責在城破之時安置東都留守李橙等人,等待他日伺機內應奪城。貴主而後利用身份之便招募義勇軍抵抗叛軍,同時組織民衆避難,這是她和那兩位早就商量好的。如今,貴主已經聯絡上了濮州東平太守吳王李祗,預備分頭進兵。”

既然談到軍情,郭子儀和僕固懷恩也不再糾結剛剛聽到的稱呼問題,杜士儀更是招手示意張耀來到了長案上那一幅巨大的地圖面前。

發間銀絲密佈的張耀沉着地說道:“今年河南關中一定會耽誤了春耕,收成恐怕根本不能指望,如此江淮轉運就至關重要。所以,叛軍之中此前有人提出往東南進兵,奪取運河沿線糧倉,如若不能運走便立刻燒燬。所以,貴主聯絡吳王的意思是,由義勇軍主攻雍丘,只要能奪下此地,叛軍就不能往東南進兵運河周圍的重鎮,便可確保糧食供給,也就相當於斷絕了叛軍的補給。而吳王則是從濮州出兵,趁機收復靈昌郡,這樣,就能把叛軍擋在黃河對岸。如此一來,河洛叛軍以及河北叛軍就被從中割斷,正好各個擊破。”

杜士儀深深吸了一口氣,暫時把固安公主身處險境的事情丟在腦後,這才一字一句地說道:“好,便從阿姊之議。我將立刻兵出潼關,牽制叛軍主力”

第443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第1118章 西域之爭第780章 從一而終第638章 委君經學博士第640章 請君遊代州第913章 故人何紛紛第261章 天下第一尉第376章 貴主親做媒第1040章 人心思變第742章 千金買馬骨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844章 鬧劇第1148章 誅楊第577章 守城之戰第525章 阿姊來賀第1013章 上元夜遊第505章 腹心之謀,貴主之算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4章 司馬第247章 舉杯銷愁愁更愁第696章 血緣難斷第851章 大捷之後爭地盤第398章 下馬威第318章 昳麗姿容世無雙第804章 藝高人膽大第1165章 當頭一棒向天子第934章 美人計第466章 弟子美人,清福無邊第511章 風生雲起第427章 良才美質,憐卿無暇第678章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第569章 論功行賞∥∥第17章 驅鴨吞蝗第907章 姊妹如花第1244章 爲東宮一脈做主第966章 節度北庭第29章 詩未過半勢已成第730章 鬥毆濺血第330章 造勢!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1019章 磨刀霍霍第302章 婚約嫁妝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567章 無恥小人的下場第47章 晚輩心意長第1105章 反擊第30章 竹林之中論疾苦第717章 兩敗俱傷亦奢望第182章 衆矢之的第1155章 長安攻略戰第464章 高升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372章 無人仗義無人憐第784章 將有虎膽,巾幗雄心第344章 破家縣令,滅門令尹第201章 蟄伏待飛時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557章 天子之喜,崔氏之喜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534章 天助我也第41章 故人相見未從容第133章 奪魁第212章 美人計之下第168章 煥然氣象,司馬...第1204章 招降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229章 巡閱立威第600章 弄璋之喜第553章 慈悲爲懷第498章 原是故人伎倆第382章 東宮見太子第1038章 調兵遣將第471章 滾!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28章 一舞劍器動四方第979章 無垢之玉環第516章 破碎一片“芳心”第211章 美人計之上第488章 吳郡之盛,顯宦不絕第571章 千里來投第687章 龍蛇各有道第753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975章 瞞天過海第559章 糧荒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406章 見利忘義非君子第757章 君子器量第581章 大局已定第826章 老驥伏櫪,寶刀未老第750章 千里奔救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624章 兵荒馬亂,節度副使第616章 君欲魚死網破乎第771章 談崩了?第689章 大考之爭第802章 千金易取,人才難得第324章 裴將軍滿堂勢!第299章 見微知著,大獲全勝第357章 狗急跳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