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獻策安祿山

幽州城中,從年前下半年開始,就是外鬆內緊,一片肅殺景象,就連正月過年時,滿城上下仍然是這樣緊張的備戰氣氛。安祿山對外只宣稱是因爲都播叛亂,幽州以及平盧兵馬接到天子聖命,正在整軍預備進兵,再加上軍民早已習慣了這樣的軍管,倒也情緒穩定。只有中上層的軍官們隱隱感覺到,連日以來進入幽州城的軍人似乎太多了,而崔乾佑、田乾真、孫孝哲、李欽湊等有頭有臉的將軍更是不計其數。

只有安祿山麾下幾個高級幕僚,以及史思明阿史那承慶等心腹將領才知道,不止是幽州,平盧兵馬也正在往薊州漁陽集結,這其中有烏承恩、烏承珧、李明駿等十幾個從兵馬使到偏將裨將的將軍,所領兵馬少則千八百,多則兩三千。至於幽州附近駐紮的諸軍將領,更是全都聚集到了這裡。這些將士的安置問題,讓掌書記高尚和嚴莊這些幕佐忙得腳不沾地。而安祿山本人藉口養病,並不出面召見諸將,只是在水榭接見心腹。

這一天,當史思明再次來見,問及平盧防務以及緣何派侯希逸留守時,安祿山便嘿然笑道:“侯希逸是平盧地頭蛇,李明駿是因爲李林甫方纔調過去的,兩人這些年一搭一檔,關係很不錯,又和烏家兄弟交好,所以我只留下一個侯希逸鎮守,卻調光了他手中的兵,就是爲了以防萬一。畢竟,他昔日曾經是雲州舊將,說是這麼多年和杜士儀沒有過往來,可如果有萬一怎麼辦?”

史思明打起仗來殺人毫不手軟,心思也同樣靈敏,當即恍然大悟:“這麼說,等到我們舉兵的時候,平盧節度使會另外委人擔當?”

“那當然,如果我坐了天下,當然要委任最合適的人來掌兵,尤其幽州和平盧是我的起家之地,怎能讓外人染指,此次出征,我會任命呂知誨爲平盧節度使,掌管留後事,到時候第一件事就是殺了安東副都護夫蒙靈察如果侯希逸安分,我成功之後就把他們全族都遷到長安去,給他一個大將軍噹噹他如果不安分,就不要怪我不客氣了”安祿山一邊說,一邊吃力地擡起雙肩,挪動了一下足有三百餘斤的身體,這纔看着史思明說道,“至於這范陽節度使,此次我不能留你,當委派賈循暫時湊數,可異日此職自然歸你”

彼此兄弟這麼多年,如今雖然分了主從,可史思明知道,他和安祿山畢竟交情不同,這起家的范陽節度使交給自己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心裡一熱。接下來,兩人低聲計議了進兵的日期,纔剛定下就放在七日之後,卻不想外間突然傳來了一陣叩門聲,緊跟着就是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義父,外間有個戴着鐵面具的人求見,他自稱從長安來,說是有十萬火急的大事求見大帥。”

戴着鐵面具的人?從長安來?還有十萬火急的事?

安祿山和史思明對視一眼,全都覺得有些蹊蹺。史思明想了一想,便低聲說道:“我先去會會此人,如若沒有問題,再帶他來見大帥。”

對於自己這個結義兄弟,安祿山自然信得過,當即答應了。史思明大步出了屋子,見門外通報的赫然是安祿山的養子,出身奚人的安忠志,他就開口問道:“你見過那人沒有?他是獨自來還是帶着隨從,形貌如何,怎麼打動的門上通報?”

安祿山親生兒子便有十幾個,安忠志說是養子,其實如他這樣的養子,安祿山何止養了幾十上百,其實就是當成侍衛的。但安忠志卻和當年安祿山服侍張守畦似的,靈巧善媚,兼且忠心耿耿,甚至還在戰場上替安祿山擋過刀子,所以自然格外不同。

此刻聽到史思明發問,安忠志便立刻恭恭敬敬地答道:“我親自見過那人,他是獨自來的,風塵僕僕,看鬢髮蒼白,理應超過四十了,之所以能打動門上通報,是他說自己打長安來,有一個連劉駱谷都不知道的大消息。”

之前安祿山拒絕去長安城參加長子安慶宗的婚事,史思明就知道,曾經在長安主持情報工作立下汗馬功勞的劉駱谷算是給放棄了。畢竟,也許天子未必會立刻認爲范陽會反,可只要生出疑心,監視安家人以及劉駱谷的行蹤,就足以令其寸步難行。所以,現如今長安城有什麼大消息而劉駱谷沒法傳回來,這就不奇怪了。他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讚賞門前守卒的盡忠職守。可等到跟隨安忠志來到了安置那戴着鐵面人的屋子,看到人第一眼,他便意識到,守卒會輕易相信此人,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因爲此人哪怕一身風塵,又戴着面具看不出容貌如何,通身上下卻流露出一股不同一般的氣勢來,顯然絕非常人

史思明卻沒有那麼好糊弄,他藝高人膽大,擺擺手把安忠志給遣退了,便居高臨下地開口問道:“說罷,你有什麼大消息要稟告大帥?”

“陛下用大不敬的罪名撲殺了之前到過范陽來的輔琳,這算不算大消息?”

史思明原本還對來人帶着幾分懷疑和審視,聽了這聲音沙啞的一番話立刻悚然而驚。他也顧不得此人藏頭露尾的行跡,徑直問道:“什麼時候的事?”

“我從長安過來,日行六百里,就是四天前的事。”

才只四天前的事,就立刻把消息送到了這幽州,史思明終於生出了幾分重視。他深深吸了一口氣,大喝一聲來人,等到外間跟隨安忠志的親衛突然一擁而入,他方纔指着這鐵面書生道:“搜身”

見對方絲毫沒有慌亂,他才用稍稍緩和幾分的口氣說道:“對他客氣一些,這是例行公事,回頭我親自帶他去見大帥”

幾個如狼似虎的親衛原本打算大顯身手,聽史思明這麼說,這才收斂了起來。等到一絲不苟地搜完了這鐵面人的周身上下,甚至連鞋底都沒放過,便有人把目光放在了他那鐵假面上。有個莽撞的正要伸手去取,卻不防對方突然把頭一閃,隨即擡起右手,竟是大大方方地把臉上面具取了下來。然而,這露出真面目的行動卻讓幾個見慣了生死的親衛大吃一驚,甚至有人發出了低低的驚呼,就連史思明亦是眉頭大皺。

卻原來那鐵面人的臉上滿是大塊大塊的可怖疤痕,彷彿是被火燒過一般衆目睽睽之下,此人卻從容把鐵面又戴了回去,這才淡淡地說道:“我幼遭不幸,面目全毀,不得不如此見人,希望史將軍不要認爲我是故意藏頭露尾。”

如果不是因爲安祿山見過他,薛朝完全不用這麼麻煩。連日幽州平盧兵員調動頻繁,情勢顯然不對,如果安祿山反了,李隆基自然該死,可大軍一動,遭殃的人不知道會有多少所以羅盈和嶽五娘一對他交待了這件事,他立刻毫不猶豫地答應了。

想他薛家幾代和帝室聯姻,阿姊嫁給廢太子李瑛,兩個兄長一個娶的是公主,一個娶的是縣主,可結果如何,臨到頭還不是一賜死一貶死?

史思明對來人長什麼模樣沒興趣,既然證實對方身上沒有藏利刃兵器,而且帶回來的消息非同小可,他便暫時安心了,隨即努嘴吩咐兩個親衛一左一右將其牢牢挾制住,這才帶路前往見安祿山。等到了安祿山的寢室,他安排好了八名最忠心勇武的衛士隨侍,自己就親自站在了安祿山身側,將剛剛這鐵面人告知的那個消息低聲告知了。

果然,一聽到輔琳竟是因爲大不敬的罪名而被撲殺,安祿山同樣不禁變了臉色。他很快平順了呼吸,這才皮笑肉不笑地問道:“你日夜兼程趕到范陽要見我,就是爲了這麼一個閹宦的死?”

“既然大帥肯折節見我,自然就不僅僅是這樣一個消息。”儘管是在節度三鎮,手中擁有將近二十萬兵馬的安祿山面前,可薛朝卻仍是聲線平穩。歷經大變的他跟着羅盈多年薰陶,早已不是昔日吳下阿蒙了。“好教安大帥得知,楊國忠連日以來和哥舒翰打得火熱,甚至有消息說,他以突騎施可汗如今名不正言不順,哥舒翰則爲突騎施哥舒部落族長爲由,提請冊封哥舒翰爲西平郡王,將來說不定還能將突騎施收入囊中。”

“放屁”

忍不住吐出這兩個髒字的卻是史思明。他倒是和哥舒翰沒照過面,卻聽說過哥舒翰因王忠嗣而取了奪石堡城的首功,緊跟着排擠掉安思順節度河隴。儘管安思順和安祿山早就翻臉了,當不成兄弟,可哥舒翰的做派還是叫人看不順眼。更何況,此次天下節度只有哥舒翰回京,聽說天子對其之優厚,連安祿山從前也不過如此。而且大唐封異姓郡王並不是沒有,但都是投降的異族王族,憑什麼那老軍漢有此際遇?

史思明破口大罵,安祿山心氣也順不到哪去。可還不等他開口,就只聽薛朝繼續說道:“至於楊國忠爲何如此對哥舒翰百般示好,甚至把他在長安城一留至今,眼看過了二月還不放回河隴,甚至隨行哥舒翰來京的還有他麾下的王思禮等數員大將,並馬軍數千。歸根結底一句話,也是爲了防備安大帥。在他看來,有哥舒翰坐鎮,大帥恐怕就要歇下某種心思了。”

他怎麼知道自己已經打算動兵了?

安祿山登時心中大凜。須知此時此刻,就連他麾下很多將校都還不知道,他已經打定主意反他孃的不等他示意,史思明的手已經按在了刀柄上,彷彿一言不合就要動手殺人。然而,就在這樣殺機四伏的場合,薛朝竟然還笑了一聲。那笑聲襯托着他那不變的鐵面具,顯得異常詭異。

“所以,我眼下來見安大帥,不但是爲了傳遞消息,也是爲了獻計兵貴神速,如今長安那邊只有楊國忠在上躥下跳做準備,除他之外,還有誰覺得大帥是真的想反?從幽州到長安不過兩千五百餘里,沿途大小城池衆多,如若就這麼一路慢慢吞吞打過去,等到了潼關,各處兵馬早就全都合攏包圍了。如果安大帥要成大事,只有閃電奇襲,先下洛陽,直下潼關這一條路既然要快,就需得讓州縣主司願意獻城投降,一路還請大帥多用攻心之術,少用攻城之法,打出合適的旗號,令黎民擁戴,士庶歸心”

第357章 狗急跳牆第416章 誰家玉人最知音第636章 夏屋隱逸第46章 全肉宴第288章 大獲全勝,明通款曲第1039章 將星雲集第470章 葉鬼主第522章 拿人和蕃不心疼第1208章 不死軍魂第21章 救人如救火第1105章 反擊第745章 鄯州老卒第404章 強項令第402章 主客之爭,分化之道第1035章 亂第439章 兩稅第733章 威壓第561章 釜底抽薪第824章 心無所屬,情牽依第756章 親迎入城第700章 馬球場上見英豪第523章 風雲際會第776章 山崩地裂第1009章 一代新人換舊人第1203章 主心骨回來了第1044章 葛邏祿的決意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1103章 互相抄老巢第746章 直攖其鋒第1068章 令行禁止第172章 借刀殺人第626章 代州履新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833章 處分和大閱第36章 事了拂衣去第154章 今夜星光燦爛第205章 亂象初現第265章 不測之禍第1167章 王忠嗣賜鴆事件第492章 長痛不如短痛第948章 野心勃勃第440章 現場辦公會第658章 族消和同化第1093章 出征第811章 隴右第一炮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551章 錢糧人口,不可或缺第448章 拒之門外,三尚四論第233章 豪俠之道,飄零金枝第1060章 兒女之孝第1072章 君心涼薄第284章 迎難而上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1211章 生死之間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283章 袖手觀狗吠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1081章 雙殺第548章 覆滅第140章 突變第840章 薦君歸安西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293章 投桃報李,憐君孤零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239章 成王敗寇第841章 等價交換第554章 賜名霽雲第1050章 安西傳大捷第595章 另置別縣第822章 文武歸心第693章 點睛之筆第774章 斬首示衆第421章 酒酣之際話家國第1108章 翻臉第1124章 擁戴太子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890章 年少輕狂,難死心第911章 大雁塔上攬才俊第1182章 衆叛親離第113章 近鄉情怯第815章 圖窮匕見第105章 志同道合第1214章 安陽城破第1168章 河洛攻略第200章 幷州酒中豪第772章 心黑手狠第647章 雁門賦第680章 走馬上任第1235章 攻城攻心第195章 殊恩動京華,黯然話往昔第613章 冥頑不靈第709章 夤夜廢太子第127章 情到濃時情轉薄第39章 訪少林第829章 還君先鋒使,朔方君最賢終章二變天第939章 霹靂手段第1259章 喪子之痛第244章 一入都門天子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