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橫插一槓子

李林甫固然對河西隴右節度使一職垂涎三尺,杜士儀同樣不想放過這個從天上掉下來的機會——事實上,他除卻躲開了這場風波之外,其他的什麼都沒做,可事到臨頭不去搶奪那些果實,那他也就太過於聖人了。可是,如今安北牙帳城剛剛建成不久,漠北情勢看似安定,實則仍舊危機四伏,他不可能放下自己一直致力於經營的這片天地,又抽身而去兼領河隴。所以,他便把主意打到了王忠嗣身上。

儘管他和王忠嗣相交甚篤,杜廣元在王忠嗣麾下,王忠嗣長子王周則在他麾下,可最起碼的避嫌他卻還是知道的,回京之後除卻公衆場合之外,兩人絕不會私下碰頭,以防給人鑽空子。尤其是在韋堅和皇甫惟明私下會面出事後,他就更謹慎了。在如今這節骨眼上,他甚至沒有派人去給王忠嗣送信交流,而是直接選擇了通過宮中內侍打探聖意。果然,正懊惱韋堅倒臺太快的高力士須臾就送了信出來,說是李林甫舉薦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出鎮河隴。

韋堅和皇甫惟明的處分塵埃落定前兩天,杜士儀就已經帶着家人搬回了宣陽坊的私宅。此時此刻,他坐在書齋中若有所思地沉吟片刻,隨即便喃喃自語道:“夫蒙靈察……李林甫倒還真是挑的好人選。”

不回京不知道李林甫權勢之盛,如今見證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一夕之間猛然垮臺的這一幕,杜甫連最後一絲留京任官輔佐君王的僥倖之心也打消了。聽到杜士儀的唸叨,他不禁出言試探道:“大帥要就此事上書和李林甫打擂臺?”

“當然不。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主動上書,顯得我猴急,還不如等着陛下垂詢。這樣大的事,我和王忠嗣正好留在長安,陛下十有八九會召見我二人,到了那時候再隨機應變,比現如今貿貿然先出手強。”

李隆基這位素來自負的大唐天子,很喜歡用各種情況來考證臣子的忠誠,他大可以將計就計。

正如杜士儀所料,對於二鎮節度使這樣需要聖裁的要職,縱使是李林甫親自上書舉薦,李隆基仍然有自己的考量。這一次拿下韋堅和皇甫惟明,他是出於防範東宮的意識,可他並不願意讓李林甫把手伸得太長,能夠把持邊鎮軍中事務。因此,他思來想去,便索性一同召見了王忠嗣和杜士儀。

這還是杜士儀和王忠嗣兩人入京後,除卻朝會以及大宴這樣的大場合之外,第一次單獨見面。可在興慶宮興慶殿之外碰到的時候,兩人只是客氣地寒暄,一句旁的話都沒說。等到他們入殿參拜,天子賜座,李隆基果然就提到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之事。

“此前羅希秉上書奏明,韋堅從者曾經招認,韋堅除卻打算在放燈之夜見皇甫惟明之外,還打算私自會見你二人。”李隆基一面說,一面觀察二人臉色,就只見王忠嗣面色大凜,而杜士儀則眉頭微皺,但並沒有不自然的表情,便用溫和的口氣說道,“然則朕深知你二人素來謹慎自持,料想決不至於與其有所勾連。故而,朕快刀斬亂麻貶了韋堅和皇甫惟明,亦是不意株連太廣。”

朝野對於韋堅的處分本就有所議論,如今天子挑明,杜士儀便神態自若地說道:“陛下寬仁爲懷,臣亦不敢有所隱瞞。實則那天上元節之夜,臣本來還帶着家人暢遊燈市,卻巧合恰逢臣親家,嗣楚國公姜度,得其言說曾遠遠看見酷似太子殿下之人在坊市遊玩,臣想到東宮尊貴,若萬一在外偶遇,則行禮說話多爲不便,就帶着家人去玉真觀叨擾,也是想着躲個清閒。沒想到就在這大好的節慶晚上,東宮固然無事,韋堅卻私會皇甫惟明”

王忠嗣雖爲武將,可卻並不粗疏,杜士儀竟主動坦白此節,他當然不會說自己得了杜士儀口信,就也跟着說道:“臣本也是陪着妻兒散心,可想想上元節之夜常有權貴子弟出遊,動輒驚擾百姓,後來也就淺嘗輒止,早早回家了。如今想起來卻也有些後怕,如若真的韋堅路遇之後非要攀談,卻也不好拒絕。”

杜士儀回京之後,只見過親朋故舊,於謁的士人雖將墨卷投滿了杜家院子,可杜士儀卻並未見過其中一人,王忠嗣亦然。李隆基雖未讓人盯着,可杜士儀對宮中內侍素來大方,自然會有人順嘴將這樣的情形如實告知天子,順便吹捧他一兩句好話。於是,對於二人的實言相告,李隆基自然滿意得很。對於如今這空缺的河西隴右節度使之職,他便索性問了出來。

“河西隴右正當防禦吐蕃之要,你二人都曾於鄯州任職,前時右相舉薦安西四鎮節度使夫蒙靈察,你二人覺得如何?”

面對這個意想之中的問題,杜士儀便當先拱手答道:“陛下,夫蒙靈察鎮守安西四鎮這幾年,確實功勞不小,可臣斗膽問陛下一句,夫蒙靈察再威名赫赫,是否能及得上當初聲震西陲的蓋嘉運?”

李隆基頓時若有所思地說道:“不能及也。”

“那麼陛下,以蓋嘉運當年之軍功赫赫,聲名遠揚,兼領河西隴右節度之後,非但沒有寸功,反而丟了石堡城,何也?驕矜自滿,固然是其一,可他在西域太久,不通河隴地理人情,此其二也譬如臣當年節度隴右,則大唐和吐蕃已然議和,自可從容整備軍務人事;而臣調任朔方,已經有信安王多年來打下的深厚底子,也可緩緩上手。但如今河隴與吐蕃年年交戰,並不是安定的地方,可以容得將帥漸漸熟悉當地情形。”

杜士儀說到自己這些年出鎮的經歷,卻並沒有吹噓功勞,而是實實在在講述初上任的光景,李隆基只覺得入情入理,就連王忠嗣也不禁暗自讚歎其深通潤物細無聲的精要。果然,下一刻李隆基便出言問道:“若是照你這麼說,最好是用熟悉河隴之將?既如此,你曾節度隴右兩年,便是最精當的人選了”

“若非安北牙帳城剛剛建成,塞外各部仍需安撫,臣早就主動請纓了。臣在朔方已經八九年了,遠勝在隴右的年數,而且絕非臣誇口,漠北如今看似安定,情勢卻錯綜複雜,若非臣親力親爲,無人可以勝任”

儘管杜士儀此言狂放,可李隆基卻沒有一絲一毫的惱火,反而微微點了點頭,繼而躊躇了起來。

這時候,王忠嗣斜睨了杜士儀一眼,見其也正好看了過來,他立刻明白了對方的言下之意。他如今不再是年少輕狂,銳意求取邊功的時候了,可河東如今無事,范陽兼平盧節度使安祿山又崛起得極快,對奚人以及契丹的用兵也輪不到他王忠嗣,久而久之沒有戰功,難保李林甫會盯上自己。他當即主動出言道:“陛下,安北牙帳城剛剛落成不久,塞外各部仍虎視眈眈,杜大帥確實離不開。臣願請纓,出鎮河隴”

此話一出,李隆基頓時眼睛一亮。他定睛盯着王忠嗣看了好一會兒,隨即撫掌笑道:“好忠嗣肯擔責,更勝皇甫惟明十倍既如此,便以你節度河西隴右,兼領支度營田等留後事。想來河隴諸將看到你迴歸,定然會額手稱慶

王忠嗣連忙謙遜謝過。這時候,杜士儀方纔笑着說道:“恭喜陛下,河隴無憂也”

李隆基一推扶手站起身來,隨即若有所思地說道:“只不過,如此一來河東節度使便暫時空缺了。”

高力士一直侍立在側,眼看王忠嗣調任河隴已成定局,李林甫的盤算顯然落得一場空,他自然不吝錦上添花,小小推上最後一把:“陛下,以安祿山之資歷,尚能節度范陽、平盧。如今王大帥又節度河西、隴右,陛下既然幾次嘉賞杜大帥之功,何妨令其兼領河東?如此一來,但凡漠北有事,杜大帥便可徵調朔方、河東兵馬前往平亂,則安北牙帳城可以穩若泰山”

平時高力士縱使建言,也不會當着外臣的面,可此時此刻他順勢說出的這一番話,李隆基卻覺得極其入耳。想到杜士儀早已坦陳和李林甫不和,又分明自始至終遠着東宮,用這樣的人衛護京畿北面屏障,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他當即重重點頭道:“好忠嗣留下的河東節度,君禮以朔方節度使兼領,則京畿自北到西,再無可憂”

王忠嗣聽到這樣的措置,自也長舒一口氣。杜士儀在幾年之中定然會鎮守安北牙帳城,而其兼領河東,定然不會去動他重用的那些故將,這樣他就可以毫無顧忌地上任河隴。他趁着天子正高興,正要表明會將杜廣元帶去河隴上任,杜士儀卻突然開口說出了一句話。

“承蒙陛下欽點,臣之長子在王大帥麾下,已經有兩三年了,很是磨礪了一番。臣聽聞陛下有意重奪小勃律,臣請將其調往安西大都護府”

“嗯?”

此話一出,不但李隆基愣住了,就連王忠嗣都大爲意外。後者已經決定把杜廣元帶去河隴,也好趁着對吐蕃的戰事好好磨練其一番,卻不意想杜士儀竟主動表示把人調去西域

第1090章 廢物利用第1049章 含沙射影終章二變天第955章 兩面可汗第945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919章 人心向背定成敗第1004章 雄城奠基第374章 小妹有喜,麗正修書第1135章 烏合之衆第941章 拖延之計第1034章 軒然大波第1141章 都死了……第429章 無效婚姻第287章 狼狽而退終章二變天第857章 吃得苦中苦第377章 世人皆羨清貴好第572章 戰雲密佈第926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715章 軒然大波第285章 快刀斬亂麻第88章 萬里奔波,啓殯路祭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633章 伏殺局,裴休貞第631章 步步緊逼第475章 恩威並濟第1111章 昔日雲州三傑第4章 司馬第346章 抗爭第199章 臨別肺腑言,意恐遲遲...第817章 事後算總賬第862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75章 各展神通第910章 文人皆宮怨第512章 喜事將近第301章 問君心意第69章 纖纖決意第670章 結親還是結仇?第262章 纔出試場,又爲試官第914章 分崩離析第26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1045章 大捷之後的暗戰第151章 十三娘面聖第617章 度量和鬧事第532章 鐵骨柔情第9章 宗主第425章 天字第一號大壞蛋第477章 出蜀揚帆天下第356章 盟友第552章 造勢第116章 此去他日歸!第342章 長安不安天下亂第543章 孤身承雲州之重第468章 別有風情第899章 昔日故人今雄主第203章 面唾不容情,他鄉遇故知第959章 將相之私怨第451章 一箭雙鵰第653章 大丈夫第1080章 戰略資源,奇襲契丹第193章 一日看盡長安花第797章 黃金年代第623章 奚人降戶第876章 送女回長安,熱腸李光弼第76章 蒙塵和氏璧第630章 中眷裴七郎第322章 一日之內見三絕第381章 鷹擊長空,一箭雙鵰第81章 進士科試賦第132章 厚積薄發何畏奸第1207章 不破之城第1190章 磨刀霍霍謀東宮第726章 枝繁葉茂勢已成第901章 御前真言,東宮定第1162章 該退位了第761章 文武同心第77章 珠聯璧合第593章 太真之謀第861章 一鏡激起千層浪第655章 鐵勒拔曳固第860章 道基弘方,既隆且昌第52章 車馬碌碌向東都第725章 團拜辭諸相第125章 此曲只應天上有第145章 畫龍點睛的第二...第73章 盛名之下第835章 磨刀霍霍第217章 慶功宴後美人約第584章 雙贏之約第868章 公報私仇第249章 鳳求凰第676章 此心此情,可昭日月第719章 圖謀後事第1076章 沉鬱之下的大爆發第401章 相逢一笑道國策第1047章 國士第128章 第二波的造勢第493章 敬老的妙處第176章 曲江之會,書生論戰第1028章 盡掀底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