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五章 屠龍(四十四)

李淵如今依舊住在自己的府邸之中。雖說宮中已經傳來消息,在得知衛玄死訊之後,楊侑母子抱頭痛哭一番,隨後便同意禪讓,只待良辰一到李淵便可入宮受禪登基爲君,大隋江山易主在望,至少在關中之地隋朝的旗幟很快就要被李家旗號所取代。但越是此時,越要注意言行檢點。李淵性情沉穩,本來就有鈍重之名,此時就表現得更爲穩健。不但不入宮居住或是爲登基做

準備,反倒是閉門謝客連公務都不再處理,彷彿已經被之前的勸進嚇住,隨時準備掛印而去。李家的錦衣家將牢牢守住門戶,長安城內文武大員不管與李家有何等淵源,或者與李淵有怎樣深厚的交情,都無法入府拜見。只不過李家子女終究不是外人可比,尤其李

世民如今正帶兵爲李淵掃蕩關中,他要拜見父親沒人敢阻攔。就連李淵本人,得知二郎前來拜見的消息之後,也早早來到書房與兒子相見。

他此刻身上穿的不是公服,而是一身居家服飾,看上去就像個尋常富家翁一般,絲毫看不出半點即將登基爲王的模樣。“說起來冕旒龍袍未必就比這百姓衣衫舒服,只是如今國勢如此,容不得我等快活。楊侑小兒不知好歹,還在宮中哭哭啼啼,彷彿爲父奪了他什麼一樣。等到他做了富家翁

之後,便知富貴閒人日子何等快活,到時候就算要他接着做皇帝他也不肯。”

李淵臉上帶着慈祥的笑容,與自己的兒子打趣。他從來都是個好父親,固然對大郎有所偏愛,但是對二郎也並不苛刻。如今人逢喜事精神爽,就更有心情和兒子說笑。李世民的臉色卻很是嚴肅,聽父親說起此事他並未迴應,沉吟片刻之後才道:“兒進城之後,並未直接前來拜見大人,先是去了一趟……衛府。衛公家中正在準備發喪,卻

又擔心衝撞了大人,兒……要他們儘管操持,大人不會見怪。”李淵點頭道:“二郎做得不錯。雖說老賊死有餘辜,總歸人死不結仇,我李家寬宏大量,不與個死人計較。衛玄那郡公乃是楊廣所封,認與不認都在我一念之間。看在你的面上,準其以國公之禮下葬,也不必避諱時辰,我李家乃是武人出身,沒有那許多陳規陋習,更不能不許別人發喪。二郎回頭跟你裴叔父說一聲,若是衛家生計艱難無力

發喪,便從府中支應款項。不管怎麼說,衛玄生前都是朝中重臣,不可讓他的喪事太過簡陋。”

“兒在此替衛家謝恩。”李淵看看李世民:“二郎想說的怕不是喪事,而是與衛玄之約吧?爲父知道,當日得長安之時,你曾應諾保楊侑母子平安,保大隋宗廟社稷。如今覺得自己食言,有負於衛

玄,是也不是?”李世民平日剛毅勇健,可是在父親面前,卻沒有這個必要。當初爲了阻止退兵,可是連當衆嚎啕得事都幹過,也不差這一宗。他羞赧地點點頭,好像是幼子對着老父賣乖

。只不過這等神情出現在他身上,外人若是看見只怕身上要起一層雞皮疙瘩。李淵哈哈大笑道:“癡兒!你這點小心思如何瞞得過爲父?身爲男兒大丈夫,言而有信乃是立身之本,我李家子弟頂天立地,更要一言九鼎。爲父能有今天,亦是靠着人品名聲,聲名狼藉之輩又怎會有如此多的賢才投奔?你能這樣想,爲父心中歡喜的很。不過我輩爲大事者,不可拘泥於小節。爲父當日也曾發誓李家世代忠於大隋,願爲大隋江山肝腦塗地。難道這等誓言也是要守得?此一時彼一時,世人不會怪你背信棄義,只會說你處事果決。就算衛玄在此,也不敢用這樁事尋你晦氣。再說我們也未曾違背信諾,楊侑雖不可爲帝,卻依舊可以爲富家翁安享富貴。當今亂世,能得如此收場,已是僥天之倖。自劉寄奴奪取司馬家江山以來,亡國之君皆無善終。我們李家給楊

侑一個好收場,已經對得起衛玄。存亡國,繼絕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爲父留楊家人承襲血脈供奉祖宗,已然算是大善。換做旁人,怕是沒有這麼好的心腸。”李世民心知,劉文靜能逼迫衛玄入宮,說服楊侑主動禪讓,多半也是以南北朝舊事爲恐嚇。畢竟自劉裕滅司馬氏血脈開始,新君對前朝血脈大多要斬草除根,沒幾個人會遵守先賢之道。尤其當今天下幾股有力盜賊都非良善之輩,楊廣又鬧得天怒人怨,若是這些盜魁得了天下怕是真要把楊廣血脈斬殺殆盡。相比而言,還是歸順李家更有可

能得條活路。

只不過父親這番言語固然有理,可是能否真的實行也在兩可之間。之前李家也曾許諾忠於大隋,如今轉臉便行篡逆,楊侑的性命能維持到幾時,又有誰說得好?見他不語,李淵又道:“我兒不必多慮。楊家父子這等事做得難道少了?周靜帝說來,還是楊堅的便宜外孫,還不是被自家外祖父奪了江山,自己也失去了性命。他死的時

候不過九歲,又有誰爲他說話?楊家連童稚都不放過,如今被我李家奪天下亦是報應。與楊堅相比,爲父已經算得上佛心。”“大人所言自然不假,孩兒也知,此事早晚要做。如今天下大亂,楊侑無才無德,不足以爲至尊,爲天下蒼生計,我李家也要把江山掌握在手中。可是……”李世民沉吟片刻

,還是對父親如實說出心中所想。“可是如今樂郎君人還在江都,設若大人登基的消息傳到南方,楊廣必然動怒。到時候樂郎君只怕性命不保!依兒想來,此事不必急在這一時三刻,等樂郎君自江都返回

大人再行受禪也不爲遲。且拖延幾天時日,讓世人知曉大人並無篡逆之心,也亦是一樁好事。”李淵臉上的笑容漸漸消散,看向兒子的目光也變得嚴厲:“是九娘叫你來的吧?若非你孃親身體不適,她怕是還要把你娘請到長安,向我當面分說。也是平日把她嬌慣壞了,簡直不知輕重,家國大事豈容兒戲?她胡鬧也就罷了,你怎麼也跟着她鬧?李徐兩家累世相交,徐家爲李家衝鋒陷陣,李家爲徐家遮蔽風雨。不過論及交情,咱家幾代

祖先怕事也不如你,爲了友人寧願捨棄江山社稷,便是上古仁人君子怕是也萬難企及。”李世民不料父親忽然發作起來,心中驚詫之餘,又覺得蹊蹺。不過話已出口,自然沒有更改之理,他挺起胸膛,昂聲道:“大人!兒既是盡義亦是盡孝。拋開兒與樂郎君的交情不論,只說徐樂武藝兵法,皆爲我晉陽十萬軍中魁首。千軍易得一將難求,這等猛將若有不測,於我李家而言,便如同折斷臂膀。楊侑如今如籠中鳥插翅難飛,關中

各地亦爲孩兒攻取,大人遲幾日登基,亦不至於有損大局。我李家韜晦多年,何以不能多等這幾日?”“二郎!你幾時變得與九娘一般糊塗!”李淵的語氣更爲嚴厲:“論及兵法將略,你兄長遠不及你,可是論及謀略,你卻差得遠了。爲父登基可以不急在一時,甚至可以不急在這一年半載,若是爲了天下爲了大局,爲父再等幾年也等得。可若是爲了一武將性命就可以延遲受禪,這簡直是荒唐透頂!你身爲我李家帶兵之人,怎麼也如此糊塗?你難道不明白,爲父讓你執掌玄甲騎的用意?我且問你,如今玄甲騎莫非還是以徐樂爲軍主,自認爲徐樂的部曲,而非我李家的兵馬?若果真如此,爲父便不該安排你掌兵!”

第四百九十章 殺王(八十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南下(九十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肝膽(十一)第七百一十八章 屠龍(八十七)第七百三十七章 肝膽(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南下(四十八)第七百三十一章 屠龍(一百零一)第四百零八章 南下(一百一十七)第六百零八章 南行(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龍騰(八)第二百六十三章 逼迫(六十二)第七百二十三章 屠龍(九十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逐北(二十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逢(二十六)第四百三十二章 殺王(二十一)第三百五十九章 南下(六十八)第六百一十五章 南行(十二)第六百一十七章 南行(十四)第三百七十九章 南下(八十八)第六百七十六章 屠龍(四十五)第六百四十章 屠龍(九)第二百零三章 逼迫(二)第五章 六識第七百四十八章 肝膽(十七)第一百七十五章 逐北(二十四)第四百六十六章 殺王(五十五)第四百八十六章 殺王(七十九)第六百零八章 南行(五)第二百八十五章 逼迫(八十四)第四百七十四章 殺王(六十七)第七百二十六章 屠龍(九十五)第七百四十二章 肝膽(十一)第一百零八章 風起(五)第五百一十四章 相逢(二十一)第六章 值夜第二百五十章 逼迫(四十九)第二百三十章 逼迫(二十九)第七百二十二章 屠龍(九十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殺王(三十四)第一百六十章 逐北(九)第五百章 相逢(七)第一百九十四章 逐北(四十三)第六百七十四章 屠龍(四十三)第六百八十章 屠龍(四十九)第一章 神武縣中第二百八十七章 逼迫(八十六)第二百五十三章 逼迫(五十二)第五十一章 會盟(五)第三百二十八章 南下(三十七)第四百零三章 南下(一百一十二)第二百三十七章 逼迫(三十六)第一百零六章 風起(三)第一百六十一章 逐北(十)第七百三十一章 屠龍(一百零一)第二百五十章 逼迫(四十九)第七百一十五章 屠龍(八十四)第四百四十九章 殺王(三十八)第三百零八章 南下(十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南下(七十)第三百四十六章 南下(五十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逐北(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南下(四十六)第四百四十七章 殺王(三十六)第六百九十一章 屠龍(六十)第二百七十一章 逼迫(七十)第一百七十三章 逐北(二十二)第一百一十一章 風起(八)第四百五十四章 殺王(四十三)第八十四章 角力(十八)第二百七十章 逼迫(六十九)第三百五十七章 南下(六十六)第七十四章 角力(八)第七百三十八章 肝膽(七)第九十七章 角力(三十一)第四百二十章 殺王(九)第三百二十四章 南下(三十三)第九十章 角力(二十四)第五百九十五章 雄都(三十八)第一百四十五章 急雨(十五)第一百五十八章 逐北(七)第一百五十一章 急雨(二十一)第三百八十五章 南下(九十四)第三百七十六章 南下(八十五)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南行(十九)第六百四十七章 屠龍(十六)第二百六十一章 逼迫(六十)第九十章 角力(二十四)第四百四十八章 殺王(三十七)第五百三十二章 龍騰(九)第二百五十七章 逼迫(五十六)第四百三十五章 殺王(二十四)第六百三十章 南行(二十七)第二百四十三章 逼迫(四十二)第五百七十七章 雄都(二十)第六百七十四章 屠龍(四十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逼迫(八十八)第三百零一章 南下(十)第七百二十二章 屠龍(九十一)第三百八十七章 南下(九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