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

李安要想很好的駕馭這些麾下的人才,就必須有所保留才行,絕對不能把自己的秘密全部告訴這些傢伙,而且,就算自己真的說了,這些傢伙也未必會相信,到時候很有可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麻煩,所以,還是不要說的太清楚纔好。

對於研發電池產品,李安的信心是非常充足的,只要把幾個重要的配件給搞出來,產品就能夠研發成功了,這浪費不了多少時間,而一旦研發完成,李安就需要專門建設一個製造電池的工坊,專門用來生產電池,而且,規模還不能太小了,以用龐大的產量來分擔單個電池的成本,從而使生產出來的電池能夠白菜價,讓普通的老百姓也能用得起。

即便對於李安來說,乾電池的技術很是簡單,並沒有什麼研發的難度,可真的要把樣品做出來,那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而在樣品做出來之後,還需要設計合理的流水線車間,以最大限度的節約成本,這些又需要花費時間,所以,看似是非常簡單的一個小物件,真正想讓老百姓用上,沒有半年的時間,怕是很難做到了。

製造樣品並不需要採購太多的原材料,所以,李安需要的這些原材料很快就能準備齊全,然後,各個方面的負責人,就可以按照李安的要求,開始試着製造電池了,只要電池真的能夠放電,實驗任務就算是完成了,接下來就能夠設計大規模流水線了。

李安本想一心一意的搞研發,不過,皇帝似乎並不願意讓李安太閒了,之前已經讓李豫二人來跟着自己學習了,不過,這一次皇帝更狠,直接讓百孫院的很大部分孫輩來跟李安學習科學知識。

當然,這其中有些年紀太大和太小的都不適合跟着李安學習,只有年紀適中的纔會跟着李安學習一下科學知識,當然,這些傢伙也不全是皇孫,還有少量的孩子是皇太孫,比如嫡皇孫李豫的長子李適,已經到了學習的年紀了,儘管年紀還是太小,但皇帝還是想讓他早些學習。

既然兒子都來求學了,作爲父親的李豫,自然不好一共前來,否則父子同堂學習,要是兒子學的比老子好,那豈不是很尷尬,所以,李豫非常識趣的沒有加入到學習的行列,只把自己的兒子推進去了。

其實,所有的皇孫和皇太孫都是有人教育的,而且,都是大唐朝廷的精英人才,每個人的文化底蘊都超過李安,只不過,這些人只是在文學領域遠超李安罷了,在科學領域,李安隨便動動手指頭都超過他們一大截,這是皇帝讓皇孫們來跟李安學習的主要願意,當然,就算這些皇孫學不到什麼,只要會一點皮毛總是好的,就算長了見識了。

甚至,有時候,皇帝自己也會去研究一些科學方面的知識,在完全搞懂之後,顯得興奮無比,覺得李安是個天才,居然能發現生活在的很多奇妙現象,而這些最基本的知識,自然也需要讓自己的兒孫們知曉了,如此,皇帝便讓李安抽空的時候教教這些皇孫,讓他的孫子們能夠知曉一些最基本的科學知識,從而增加自己的見識。

既然皇帝都已經發話了,李安自然不能推辭,該教的知識還是要教的,不過,李安將秉承素質教育的宗旨,絕對不會強迫這些大唐的貴族花朵去學習,他們愛聽不聽,學成什麼樣就什麼樣,而且,學習的負擔非常輕鬆,更不會給他們佈置家庭作業,以免把這些花朵給累壞了。

至於教學的內容,李安早就已經想好了,就是做些簡單的物理和化學的實驗,讓他們看看熱鬧,然後,把這些實驗裡面最基本的原理告訴他們,如此,便可以應付這些傢伙了。

因爲百孫院的孫子們太多了,所以,爲了安全起見,李安需要親自過去一趟,就在內部的一間大堂內講課。

“李侍郎,陛下說了,這些皇孫都是小輩,李侍郎可以直呼其名,不必有所顧忌。”

一名引路的小太監,引着李安進入百孫院,開口說道。

李安點了點頭,大步走了進去,身後跟着兩名研發中心的助手,他們擡着一些最基本的儀器,充當李安教學的助手,也就是乾點苦力活罷了。

“李侍郎。”

一進入大堂,李安首先看到的是八位年紀比自己大好多的老頭子,他們是皇孫們的師傅,負責教育皇孫們學會文化知識,也就是詩詞歌賦之類的。

因爲擔心李安初來乍到,震不住這些身驕肉貴的祖國花朵,所以,他們也打算在大堂內旁聽,以震懾這些嬌貴的花朵,讓他們不至於混亂。

要說,這些皇孫的地位太高,未來的皇帝說不定就來自這些皇孫,但負責教書的師傅的身份也不低,八位德高望重的皇孫師傅有一半都是大唐皇族,剩下的四位也出自五姓七望,都是響噹噹的貴族身份,否則,哪裡有資格教育天子的兒孫。

正因爲師傅的地位也比較高,所以,他們教學的時候能夠震懾住這些皇孫,若哪個皇孫敢不聽話,他們一定會出手教訓的。

一般的皇孫,他們可以直接用戒尺教訓,皇帝知道了也不會怪罪,而對於嫡皇孫和特別受寵的皇孫,這些師傅自然不敢真的體罰,但會狠狠的教訓他們身邊親近的陪讀,會當着皇孫的面,把皇孫要好的陪讀給打一頓,因爲陪讀的身份較低,所以,打起來是一點情面也不留,即便是自己的孫子也不行。

一般情況下,能當皇孫陪讀的,至少也是當朝五品大臣家的庶子,地位不高也不低,而湊巧的事情,就是皇孫的陪讀裡面,很有可能就有這些師傅的親孫子。

在遇到皇孫犯錯的時候,他們就必須拿自己的親孫兒開刀,狠狠的體罰自己的親孫兒,以讓皇孫認錯。

對於李安的能力,這些老傢伙自然是非常認可的,但同時,他們的骨子裡還是有一絲淡淡的鄙視的,畢竟,在這些熟讀詩書的文化人眼裡,只有詩書禮儀纔是最高貴的,至於李安所掌握的科學知識,雖然也是非常使用,並徹底的改變了大唐帝國的現狀,但他們卻也覺得,這些不過是奇技淫巧罷了,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皇帝讓皇孫學這些,也是當成課外興趣的,主要的精力還是用來學習文化詩書了。

當然了,別說是大唐時代,即便是後世的文明社會,很多人也同樣秉承着讀書當官最爲高貴,其餘工作不過是下三濫的思想,科學家從來都是不受大多數人歡迎的職業,當官永遠是人們的最高追求。

這些老傢伙的思想早已根深蒂固,他們永遠都不會覺得科學技術比詩書禮儀重要,不過,對於這些能夠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的奇技淫巧,他們心裡也是比較認可的,但只能把這等科學排在詩書之後。

有八大金剛坐鎮學堂,所有的皇孫都比較老實的坐着,沒有一個敢放肆的,他們都好奇的看着李安,以及身後跟着的兩個土包子。

李安看了一下,房間內足有三十多名皇孫和皇太孫,李隆基的孫子絕對不止這麼些,但有些年紀太大和太小的,肯定不會來上課,也不好管理,只有五六歲到十五六歲的孩子,是最好管理的,也是最爲聽話的。

這些皇孫基本上都是李安沒有見過的,畢竟,李安沒事的時候也不會去百孫院裡玩兒,自然見不到這些傢伙,可有幾個孩子卻是李安見過的,一個是嫡皇孫李豫的長子李適,一個是皇十八子李茂的兒子李懷,還有一個是皇十六子的長子李偒,剩下的都有些眼生了。

這些孩子都是皇帝的孫輩和重孫輩,都是皇帝的血脈,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受寵的,在這些皇孫之中,有一些是連續兩代都是庶出的,地位相對就要低太多了。

比如,有的皇子的母親只是李隆基身邊的一個小小的夫人,這位皇子的地位自然就相對較低了,而這位皇子又娶了妾室,妾室生的孩子就是庶子,如此,兩代爲庶,地位之低可想而知。

在皇子這一代倒也體現不出多少地位的差異,畢竟,儘管他們很多人都是庶出,但至少都被封王了,既然是王,地位自然就比較尊崇了。

而下一代的皇孫就不同了,他們的父親封王了,可他們很多都是沒有爵位的,至少少數人封王了,一些庶出皇子的嫡子都很難封王,庶出皇子的庶子就更加難以封王了。

這纔是兩代的差距,若是再往後排幾代人的話,估計只能是貧民百姓了,就像三國時期的劉皇叔,祖上也是皇帝,可一代代疏遠之後,到了劉備這一代,就成了賣草鞋的貧民了。

當然,這些皇孫沒被封王,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的年紀不太大,還沒有到封王的時候,或者,以後他們至少也能封個郡王什麼的。

而嫡皇孫就比較特殊了,李豫早就被封了王,而李豫的兒子,在出生沒多久的時候,就被封爲奉節郡王,可見嫡出就是不一樣。

也就是說,這位嫡皇太孫纔出生沒多久就被封爲郡王了,而他的好多叔叔輩,卻暫時連郡王也沒有混上,估計要等好一陣子了。

李安給這些孫子上課,心裡或多或少的,還是有些壓力的,而此刻又有八位老傢伙旁聽,這心裡的壓力就更大了,還好李安準備的足夠充分,足以應對眼前的局勢。

科學課程與普通的詩詞教學不同,必須要有很多的實驗才行,否則,憑空去講解的話,估計沒有人能聽得懂,而一旦聽不懂,皇孫們就會失去興趣,就不想繼續聽了,這倒是給李安拜託這個任務提供了良機,可李安是一個負責任的人,絕對不會爲了自己躲懶,而故意講解一些讓皇孫們聽不懂的高深理論。

既然皇帝讓自己教這些皇孫,李安就要拿出自己的真本事,從最基礎的科學教起,一步步的把簡單的物理學知識都交給他們。

第一課也是最重要的一課,畢竟,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李安要讓這些皇孫喜歡上自己的第一節課,以後,都想着上科學課。

因爲大堂裡沒有黑板,李安自己帶了一個,並將其掛在前方,然後拿出石膏製造的粉筆,在黑板上寫下了光的折射和反射幾個大字,之後便轉過身來,看向衆多皇孫。

這些熊孩子,有的老老實實的看着自己,也有的在東張西望,只是在看到八位老傢伙的時候,把脖子縮了一下,顯然是有些畏懼的。

“諸位皇孫,陛下讓我來教大家科學方面的學問,希望你們能好好的學,今天是第一課,我們就從最簡單的學問開始學習。”

李安不卑不亢的看着衆皇孫,然後繼續說道:“光的的折射和反射,這是我今天要講解的內容,也是非常常見和簡單的,你們一定會感興趣的,上我的課與別的課不同,一定不會很枯燥,會很有意思的。”

衆皇孫聽了李安的話,一個個全都懵逼的狀態,根本就聽不聽李安說的是什麼,專門過來壓陣的八位老傢伙也蹙着眉頭,想看看李安講的是什麼。

“我的課不比詩書禮儀,需要經常性的做實驗,只要通過直觀的實驗,才能讓你們聽得懂,也才更加的有意思,好了,我們先來做實驗。”

李安說着,向身旁的助手使了個顏色,對方立馬把透明的玻璃杯給遞了過來,順帶還有一隻筷子和一壺水。

將筷子放入透明的玻璃杯之後,李安讓衆人全部都能看到,然後,開口說道:“你們看,這個筷子是直的,還是彎的?誰來回答這個問題。”

“是直的,直的。”

一名年紀較大的皇孫脫口而出。

李安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讚賞道:“說的非常正確,這個筷子是直的,是筆直的一根筷子。”

第八百五十章 僱傭勇士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第四百四十三章 交通秩序第五百九十章 補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實驗成功第九十二章 南疆妹子要李安保護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第二百一十九章 不甘心做傀儡第九百二十章 生活更好了第五百八十八章 兇手露餡第五百三十章 智擒狼一第九百八十一章 點心第八百七十三章 土著傳說第三百八十一章 扮豬吃虎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感謝第一千六百六十章第五百四十五章 蜘蛛美味七十五章 痛打劉駱谷第五百八十五章 僞善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第二百七十八章 李禕相助第六百章 離開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孝子穿素衣第八百八十七章 進入直布羅陀第九百八十九章 養殖第九百章 景區都有故事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第五百八十五章 僞善第六百六十七章 打架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第五百七十五章 割讓島嶼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斬殺吐蕃王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門票大賣第三百九十九章 道路擁堵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大雪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喂狗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第一千四百五十章第八百四十四章 馴化椰棗樹第一千六百三十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第一百八十六章 俘虜全部押往瀘州城第九百九十六章 空中走廊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逍遙第一百五十九章 國庫空虛第六百三十五章 編寫教材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隆基前來拜訪第二百零四章 面見阿奼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喂野豬第四百五十八章 飛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山谷第九百七十七章 試探第一千四百七十章第四百章 解除夜禁第三百二十四章 開車了第二百零二章 勸和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第八百零九章 傷亡不小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第六百四十六章 真能喝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第七百八十七章 突襲第八百五十九章 水的比熱第六百三十九章 分班第三百三十四章 鐵路開始運營第二百二十五章 土匪回來了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唐炮兵學堂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第九章 擴建一座院子第八百九十一章 保護區第二百零五章 面見爨崇道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偏心的趙母第一千六百零三章第九百一十二章 有錢就好辦第四百七十九章 五文一份第五百一十五章 審訊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火車站第三百七十二章 火車纔是戰略武器第一百三十六章 事情有變第七百七十五章 佯攻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斷氣了第一千五百八十四章第六十二章 李林甫第一千一百零九章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第三百二十六章 火炮研製計劃第三百零一章 工坊開工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太陽能燒烤爐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第一千零一章 十字街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