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冬小麥

視察工作自古以來都是最舒服最愜意的工作,作爲領導階層,走馬觀花的前往下屬單位視察,既舒坦又能增長見識,還能遊山玩水,下屬單位還要好吃好喝的招待着,天底下只怕沒有比這個更舒服的了。

所以,古往今來的領導,最喜歡的工作就是四處視察,美其名曰出差,其實,到底是幹了什麼,又有誰說得清呢?利用出差的機會遊山玩水、撩撩小娘,視察視察青樓,並體驗一番,那滋味還用說。

當然,李安還是比較負責任的,雖然主要的時間都用來欣賞風景和休閒了,但至少也在所有車廂裡走了一圈,算是過場了,在火車站也逛了好一會兒,並對落葉問題進行了指導,算得上很合格了。

晚飯自然全是美食,但比李安府邸的伙食,還是稍微有些遜色,吃完之後,李安帶着幾名護衛,在火車站的一處高臺上,欣賞整個火車站的夜景。

爲了保證安全,在夜間的時候,火車站是有衛兵來回巡邏的,而爲了能及時現可疑之人,火車站每隔一定距離就有一個火柱,可以將附近方圓幾十步的空間照亮。

李安抽出望遠鏡,對整個洛陽火車站,進行詳細的檢查,現了不少藏匿起來的暗哨,並對趕過來的洛陽火車站站長進行了表揚,說他明暗結合,防衛工作做的很好。

視察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第二日一早,李安乘坐火車返回長安城,並在傍晚的時候返回自己的別院。

皇帝巡幸洛陽城的前兩日,鐵路運營便宣告暫停,大部分火車,全都用來運輸軍隊,將兩萬龍武軍兵馬運往洛陽城,並立即控制洛陽城和周邊的戰略要地。

沿途的縣城和州城,也進駐了少量兵馬,以確保皇帝沿途的安全。

當然,皇帝出行的時候,還有有更多的兵馬,乘坐火車對皇帝進行護衛。

這一次,李隆基巡幸洛陽城,主要是因爲鐵路系統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出行更加的方便,李隆基想要體驗一下長途坐火車的感覺,另外,他已經很多年沒有前往洛陽城巡幸了。

在執政前期,李隆基經常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往返,在洛陽城的居住時間高達十一年,原因也非常簡單,長安城的物資供應太艱難,爲了節省國力,李隆基不得不經常住在洛陽城。

這裡所說的物資,主要是糧食,關中糧食難以滿足百萬人口的長安城,而大唐的糧食主產區在江南。

託大隋帝國的福,大運河從洛陽一直通往江南的杭州,還有一條通往東北一帶,所以,洛陽城可以得到東北和江南的大批物資,可謂是物資充沛,而從洛陽將這些物資運往長安卻非常困難,所要消耗的人力成本太大。

爲了節省一點,李隆基就經常帶着整個朝廷,前往洛陽就食,而隨着年齡的逐步增大,李隆基的體力和精力都大不如前,對於大半個月的旅途顛簸,實在有些受不了,然後,在李林甫的勸說下,便不再前往洛陽城,在長安城一住就是很多年。

現如今,鐵軌已經全面鋪向洛陽城,有了動力充足的火車頭,只需要六個時辰就可以抵達洛陽城,而且,坐在火車裡,基本感受不到顛簸,這對李隆基來說,巡幸洛陽城變得極爲容易,當然,說走就走了。

這一次巡幸洛陽城,朝中的大部分官員都會隨行,李隆基更是開恩,允許官員們帶家眷隨行,以陪伴宮中的妃嬪說說話,解解悶。

李安原本也想帶着顏如玉,去洛陽城散散心的,但一想到顏如玉挺着大肚子,出行多有不便,另外,家中的女僕也要照顧顏如玉,就更不能隨行了,趙六是管家,當然,也不能離開家,如此,李安只能獨自出行,陪伴皇帝東行。

雖然當初李隆基曾說過,出行的時候,人數要控制在五千左右,但他已經下令,允許大臣們的家眷隨行,如此,人數肯定遠遠不止五千,好在鐵路已經停運,所有列車,將全部爲李隆基的東行服務,以這些火車的運力,別說五千人馬,就算三萬人馬也可以一次性的運過去。

另外,由於抵達洛陽城之後,需要停留一段時間,爲此,皇室和大臣們需要使用的各種物品,必須帶齊。

這些物品的數量着實不少,好在有強大運力的貨運火車,將這些物資一次性的運過去,問題也是不大的。

在皇帝出之前,大量的太監、宮女和侍衛,一直在忙着,將各種物資運上貨運火車,如此,在皇帝出的時候,才能及時跟上,不至於讓皇帝在抵達洛陽城之後,找不到這些御用之物。

一列貨運火車掛載五十節車廂,而爲了運輸各種物資,鐵路局足足動用了三列火車,纔將所有的物資全部裝上車。

客運列車就更誇張了,足足動用了十五列火車。

除了最豪華的皇家運用列車,還有兩個貴族級別的紫紅列車,剩下的都是普通的列車。

皇家列車經過改進之後,掛載了二十節車廂,其中,皇帝專屬的車廂就高達三節,一節是睡覺車廂,一節是吃飯和休閒車廂,還有一節被裝飾城成小型朝堂,在裡面上朝都不成問題。

另外爲了防止噪音的感染,皇帝的車廂從第三節開始至第五節,最前面的兩節車廂是宮女和太監使用的軟臥級別綜合車廂,裡面既能聽休息,也能放置皇帝需要的各種物品,以隨時爲皇帝服務。

第六節開始,都是連續的軟臥車廂,可以安置大臣同行,也可以讓後宮的妃子住下,這就看皇帝的心意了,當然,絕對不能同時安排,大臣和妃嬪,絕對不能混在一起,最後是餐車和馬廄車廂。

這一次出行,李隆基帶了不少人,包括多名妃嬪,但他卻打算將所有妃嬪都放在貴族級別的紫紅專列上,讓他們與貴族女眷同行,只將還未冊封的楊玉環帶在身邊,由此可見,他對楊玉環寵幸之深。

由於鐵路運營已經停止,爲此,這一次皇帝出行,兩條鐵路都可以使用,屬於雙線並行,但必須保證李隆基的皇家專列旁邊,不能有同行的火車,以免遮擋視線,影響李隆基欣賞車外的風景。

爲了確保皇帝東巡洛陽城的順利,鐵路局的所有工作人員,全都忙的不亦說乎,長安與洛陽的火車站,更是每時每刻都在打掃之中。

一起準備就緒之後,皇帝準時出,離開大明宮北門外的長安城火車站。

迎着初升的朝陽,李隆基與楊玉環登上皇家御用專列,並進入第三節車廂,李安與幾名宰相進入第六節車廂,並每人一個小包間,以防止互相干擾休息。

隨着所有人員相繼上車,火車開始緩緩啓動,以勻的方式奔向洛陽城方向。

“三郎,天黑之前,我們真的可以抵達洛陽城嗎?”

楊玉環看着窗外的風景,開口問道。

“鐵路已經運行十餘日了,六個時辰當然可以抵達,這一點,阿蠻就不用懷疑了,我們很快就可以抵達洛陽城。”

李隆基認真的說道。

“三郎,我們去幾個車廂走走吧!”

楊玉環現,在御用車廂的前面,居然還有車廂,很想去看看

這前面的兩個車廂雖然是給宮女和太監住的,但由於是皇家專列,設施還是比較豪華的,也是皇帝在車廂的活動空間。

“三郎,李侍郎考慮的可真是周到啊!居然連宮女和太監住的地方都做的如此高貴。”

楊玉環走在第一節車廂裡,笑着說道。

“李侍郎是我大唐的英才,處處爲朕考慮,朕不會虧待他的。”

“三郎,你說李侍郎會不會明一對翅膀,如此,我們就能像鳥兒那樣,在天上飛翔了。”

楊玉環好奇的問道。

“阿蠻,你想在天上飛,哈哈!朕一定好好問問李侍郎,看他能否明一對翅膀。”

李隆基大笑起來,他覺得楊玉環太會異想天開了,在天上飛翔是鳥兒的專屬,人怎麼可能飛到天上呢?

走到第四節車廂,他們看到了更豪華的餐廳和更大面積的書房,舒適性增加了很多。

第五節車廂一進去,看到的是裝飾豪華的簾子,掀開簾子的一角,李隆基第一眼看到的是龍椅,除了龍椅之外,這節車廂裡還有十幾個紫木椅子,剩下的就是空地了。

“陛下,這裡有龍椅,這裡一定是陛下上朝的地方,陛下在車上也可以像在紫宸殿一樣,召見羣臣,李侍郎考慮的還真是周到。”

楊玉環在空曠的車廂裡走了一圈。

李隆基伸手摸了摸豪華的龍椅,輕輕坐在了上面。

“臣妾參見陛下。”

楊玉環走到李隆基身旁,向坐在龍椅上的李隆基行禮。

“平身,哈哈!”

李隆基扶起楊玉環,摟着楊玉環返回第三節車廂。

這一次,前五個車廂都是他們的活動範圍,比上一次的兩節車廂舒坦多了,也方便多了。

在陪着楊玉環半個時辰後,李隆基走向第四節車廂,並坐在靠窗的椅子上,宣李安覲見。

“陛下。”

李安頷行禮。

“李侍郎,不必拘禮,賜座。”

李隆基讓李安坐下。

李安也不客氣,直接坐了下來,並等待皇帝的詢問。

“李侍郎,你看到了吧!窗外的百姓正在耕地,準備種植小麥,他們所用的種子,全都是朕讓國庫下撥的,就算顆粒無收,這些百姓也是毫無損失。”

李隆基看向窗外,自豪的說道。

雖然,他不知道這些小麥種下去,會不會被凍死,但他相信李安的判斷,所以,不惜調撥國庫的小麥種子,讓老百姓試着去種植,收穫的糧食歸百姓所有,若是沒有收穫,損失的也是朝廷,這樣,老百姓纔有種植小麥的積極性。

看着車窗外黃牛耕地的場景,李安恭敬道:“陛下放心,微臣的判斷應該不會有錯的,這些小麥種下去,來年春耕之前,一定可以成熟,而只要老百姓嚐到甜頭,來年秋收之後,所有百姓都會搶着種植小麥,如此,關中的糧食產量有望增加一倍,關中將不會再缺糧。”

“朕也希望如此,若果真是那樣,我大唐的國力將會增加很多,人丁也會更加的興旺。”

李隆基顯得更加的興奮。

李安看向窗外,見老百姓艱難的驅使黃牛,在田地見辛苦的勞作,突然進言道:“陛下,以牛耕地,人和牛都辛苦,而且,耕地的效率也很慢,微臣打算研蒸汽機械,以替代耕牛,讓老百姓可以更輕鬆的耕地。”

“哦,李侍郎還能研耕地的機械,真是太好了,李侍郎大膽去做,朕會全力支持,哈哈哈!”

李隆基聞言大喜,若能讓強大的機械代替耕牛,老百姓的耕地負擔,必然能夠減輕不少,如此,同樣一個勞力,就能照顧更多的田地,糧食的產量,當然也就更大了,大唐不必後世,未開的荒野之地還是很多的。

“是,陛下,待返回京城之後,微臣就會立即開始研製,明年春耕之前,一定可以研成功,對了,微臣除了研耕地機械,還要一併研抽水機械,如此,就不必使用笨重的水車了,就算遇到大旱的季節,也可以從有水的河湖抽調水源,以灌溉乾旱的農田。”

李安看向窗外的水車,突然想到了抽水機械,只要有動力,抽水機械應該是不難製造的。

“抽水機械?可以將河溝裡的水直接抽入田地?相比水車能提高多少?”

李隆基對事關民生的項目,還是非常關心的。

“陛下,只要造的大一些,可以在幾日之內,將太液池的水全部抽乾。”

李安給出了誇張的比喻。

“幾日之內,將太液池的水全部抽乾,有這麼厲害,李侍郎一定要全力研,只要有了這樣的機械,日後,我大唐就再也不用擔心旱災了。”

李隆基的表情顯得非常興奮。

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第五百四十八章 釣魚執法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商會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第一百三十三章 下一盤大棋第五十三章 神鳥已入腹中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第四百七十章 又是這種行業第六百七十二章 斬首示衆第九百七十一章 蔭官第四百零五章 笨女人第九百四十七章 糾結第五百一十一章 釣魚第二百一十八章 暗藏危機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別惹老實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戰鬥團的訓練第九百二十七章 誰來侍寢第九百四十三章 手電筒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第七百二十三章 陌刀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有人搞破壞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三章 免費廣告第六百二十三章 賠償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第二百七十九章 逛燈會第七百三十九章 猜忌第九百七十五章 做樣子第六十九章 大唐的茶水第九十六章 拒絕招攬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扶弟魔第三百七十六章 鐵甲炮車的震懾力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第一百七十九章 金礦礦洞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第八百一十四章 城內不能造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不敢撈第四百五十六章 妥協第九百八十六章 子美家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第一千零二章 剛性吊橋第七百零八章 積水很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試探第二百五十五章 好奇的顏如玉第一千六百零五章第四百八十章 賣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爲啥瞞我第二百七十五章 皇帝生氣了第七百三十二章 盾構機第五百八十八章 兇手露餡第四百三十章 石國很重要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第四百七十八章 子美生氣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第一千五百六十六章第三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百二十三章 激烈爭論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第三百六十四章 世界地圖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第六百一十三章 寫封信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第八百六十章 西班牙第八百二十三章 買糧食第一百七十九章 金礦礦洞第六十七章 高力士邀請第三百七十八章 全民工業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第二百三十九章 溫暖的浴室第九百二十五章 半夜回家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喂狗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第三百四十一章 蒸汽船的作用第九百一十三章 妒忌第六百八十一章 燈塔第三百八十三章 蒸汽輪機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防刀衣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第九百六十五章 面子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第二百四十五章 宮廷宴會第六百一十二章 三千足矣第十九章 有刺客!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抓活的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第七百三十一章 城牆第一百九十六章 殺心燃起第七十九章 教南疆妹子滑雪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孫石匠第四百七十章 又是這種行業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第九百六十六章 香水出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養生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