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製作蜂窩煤

另外,李安從不限制這些男僕的自由,只要他們把活幹完了,想去外面溜達都可以,有優厚的條件做前提,李安並不擔心這些男僕會逃走,況且,大唐有律法,奴僕逃脫被捉住了要治罪,所以,只要不是實在過不下去的,一般情況下,奴僕是不會外逃的。

而這些男僕,在被李安買回來之後,過得比以前舒服滋潤多了,除了幹活比較辛苦之外,其它方面都比較舒坦,而這些農夫從小吃苦慣了,也感覺不到有多麼的辛苦,所以,就算讓他們一直在這裡幹活,他們也完全能夠接受。

不過,若是能夠重獲自由,他們當然會更加高興了,但前提是他們能夠獲得足夠的土地,或者朝廷改變稅收政策,讓他們有更好的出路,否則,他們寧願做李安的奴僕,也不願意做一個自由自在的人。

畢竟,人之所以會崇尚自由,是因爲衣食無憂,若是活都活不下去了,那麼還要自由幹什麼。

自古以來,老百姓的要求都非常簡單,只要能吃飽肚子,安安分分的做一名奴隸,那麼,就是盛世和中興,老百姓就要高呼萬歲,萬歲,萬萬歲。

朝代的更替,往往都是老百姓想做奴隸而做不成,這才揭竿而起,並尋找一位能讓他們順順利利做奴隸的英明君王。

古時的老百姓是樸實和善良的,因爲這個時候民智尚未開,老百姓知道的東西都很少,要求也很低,這非常有利於統治階級,但民智不開,必然無法提高整個社會的科學和生產力,從而讓落後的狀態一直延續下去。

但**的統治階級,肯定不願意開民智,因爲這意味着要承擔失去政權的風險,試想一下,當所有的老百姓全都非常精明,懂得治國的道理,懂得君權神授是虛假的奴化思想,他們還會甘心服從皇帝的淫威嗎?

只怕到那時,家傳的皇帝制度就會徹底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民衆選取制,既得利益的皇帝和貴族集團,肯定會極力阻止這樣的事情生。

李安將自己打算改革大唐稅收制度的想法,告訴這些男僕,就是讓這些男僕相信他這個阿郎,相信他是個好人,從而更加努力的幹活,這也算還是一種私心,但卻是善意的私心,至少能讓這些男僕心裡舒服一些,覺得他們的阿郎懂他們的心。

趙六的辦事效率非常快捷,很快就從周圍的村莊中徵集到大量的百姓,這些百姓聽說有錢掙,自然全都爭搶着前來找活幹。

李安的加工廠有很多貨車,不過,都是用來運木材和傢俱的,並不適合運輸石炭,爲此,李安畫了一張圖紙,讓部分工匠加緊打造半封閉式的貨車,這種貨車五面封閉,只有上部是空的,另外,前後兩面可以拆卸,這非常便於運輸石炭,而爲了節約人力,也採用蓄力運輸,驢馬和騾子全都用上了。

“阿郎,總共找來一百多人,您看夠不夠。”

趙六指着身後正在66續續抵達的農民,輕聲問道。

“夠了,趙六,乾的不錯,這裡有二十輛貨車,你讓他們五人一輛,帶着工具去石炭礦挖石炭,每一車都要裝滿,工錢按車算。”

李安採用的這種開採方式,是最原始的方式,五人一組,既要挖礦、裝車,還要運輸和卸貨,生產效率自然不高,但好在暫時還不打算大規模開採石炭,只要將幾個石炭倉庫儲備滿就行了,而且,這樣也非常方便計算工錢。

如今,正南面的石拱橋還沒有造好,這些農夫需要繞道下游的小橋過河,路程平白無故多了十里,這進一步降低了效率。

“趙六,找幾個人轉動水車,打點水上來。”

李安看着身旁的一大堆黃土,輕聲下令道。

此刻,他準備立即開始製造蜂窩煤,在現蜂窩煤的那一日,李安急匆匆的返回城內,同時,也讓人去石炭礦挖了一小車,所以,眼下,他手裡是有一點石炭的,而黃土就更不缺了,在建造倉庫的時候,爲了平整土地,將很多多餘的泥土全都堆在一處空地上,這些泥土之中,含有大量的黃泥,而黃泥是粘性很強的土壤,完全能夠用來製作蜂窩煤。

“阿郎,水打上來了。”

在趙六的吩咐下,幾名男僕很快就打了一大桶水,並提到李安的前方。

“你們幾個取一斗石炭和一斗泥土,放在一起加水攪拌。”

李安開口吩咐,並親自轉身拿起了蜂窩煤模具。

“阿郎,您現在要做的,就是您說過的蜂窩煤,這樣能行嗎?”

趙六心裡表示懷疑,而那些男僕更是不明覺厲,但李安的命令,在他們心裡就是聖旨,自然是必須要執行的。

“澆完水,把裡面的石炭硬塊全部搗碎,另外,要攪拌均勻,越均勻越好。”

李安手持模具,開始對這些男僕進行指導。

這些男僕幹活都很賣力,很快就將澆了水的石炭礦全部搗碎,並與黃土混合在一起,直到完全看不見泥土的顏色。

“好了,你們幾個看好了,看看我是怎麼操作的。”

李安將蜂窩煤模具猛的插入一堆煤泥混合物中,用力的按下去,然後拿出來,將其砸向一旁的空地上,緩緩拔起模具,一個漂亮的蜂窩煤便成型了。

“你們看清楚了吧!這就是蜂窩煤,現在模具只有幾個,你們在沒事的時候,負責製作蜂窩煤,王八,這事也由你負責。”

李安知道照顧蔬菜大棚非常辛苦,這五十人都很累,但蔬菜大棚不是每時每刻都需要照顧的,每日就那麼幾個固定的時間點在幹活,空閒時間還是不少的,與其讓他們閒着,倒不如讓他們多幹點。

老闆都是黑心的,任何人都不例外,李安突然覺得自己也變得黑心了,不過,王八倒是沒表任何意見,高高興興的就應了下來,也許,他也覺得,平時這些屬下空閒的時間過多了,是該爲老闆多幹一點活了。

“阿郎,石炭好好的,爲什麼要做成這個樣子,而且,還與泥土混合在一起,這樣還能燒得起來嗎?”

趙六看着這些帶孔的蜂窩煤,感覺有些奇怪,畢竟,他還不知道這種蜂窩煤的妙用。

李安也懶得解釋,只是告訴衆人,這些蜂窩煤做好之後,要放在外面曬乾,而後在硬了之後,纔可以放到蜂窩煤倉庫存儲起來,而且,還不能過一定高度,否則,最下層的蜂窩煤,很有可能會被壓碎。

因爲挖石炭是計件制,所以,那些被找來的百姓,都乾的非常賣力,一車車裝滿石炭的貨車,源源不斷的運入倉庫之中,很快就在第一個倉庫之中,堆了厚厚的一大堆。

幾名男僕也按照李安的要求,在忙着製作蜂窩煤,由於技術難度幾乎沒有,所以,這些男僕做的蜂窩煤非常好,與李安做的一模一樣。

看着地面上密密麻麻的蜂窩煤,李安心情大好,這些蜂窩煤做好之後,自己府邸日後就不需要那麼多的柴火了,這不但節約空間,而且,還能更好的節約成本,可謂是一舉多得。

下午的時候,李安帶着趙六返回府邸,並在臨行前,告訴王八,要加緊製作蜂窩煤,同時告訴加工廠的工匠,在組裝好全部輪椅之後,立即將這些輪椅運往信安王府邸。

返回府邸之後,李安一直在思考,思考如何向皇帝李隆基提議,改變大唐目前的租庸調政策。

李安所能想到的最好的稅收制度,就是大唐中期的兩稅法,畢竟,兩稅法就是在均田制被破壞的無以復加的基礎上誕生的,現在提前幾十年頒佈,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但兩稅法以擁有田地的多少進行交稅,必然會侵犯那些擁有大量土地的貴族,所要遭受的阻力是可以想象的,而且,這樣一來,李安會得罪大量的貴族,日後,在大唐還能不能混的下去都是問題,畢竟,若所有有權有勢的貴族都恨你,你的日子還能有多好過。

這個兩稅法,李安已經跟李適之提過了,並取得了李適之的認可,若他與李適之聯合,並爭取更多的朝廷官員加入其中,所遭受的阻力必然會大大減少,成功的可能性,自然也就更高了。

不論如何,李安已經下定決心,一定要儘快推行兩稅法,增加朝廷的稅收收入,適當抑制貴族們的財富,只有這樣,才能挽救大唐的財政,從而避免盛唐一步步衰落。

關於兩稅法的細節,李安已經想的很清楚了,爲了避免遭受過大的阻力,天賦適當降低一些,這樣一來,地少的農戶最受益,而貴族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輕微,至少在可接受的範圍之內,這樣,執行起來會輕鬆許多。

當然,這個兩稅法最核心的問題,是李隆基會不會支持,能怎麼支持,這個非常的關鍵,畢竟,李隆基現在牢牢的掌握着大唐的政權,只要他肯全力支持,這個兩稅法就一定能夠執行的下去。

而另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貴族究竟擁有多少土地,會不會有隱藏的土地,畢竟,在李隆基下令禁止貴族兼併土地之後,很多貴族就將已經兼併的土地隱藏起來,對抗李隆基的政策,而若要實行兩稅法,這些被隱藏起來的土地,必須全部找出來,並登記在冊,否則,就存在瞞報漏報的情況了,所能收到的稅收也會大打折扣。

“夫君,你一回來就做在這裡沉思,遇到什麼難事了嗎?”

顏如玉輕輕走到李安身旁,關心的問。

“哦,我在想國事,很重要的國事。”

李安表情嚴肅,但雙手卻輕輕的將顏如玉攬入懷中。

雖然他現在正在思考兩稅法,但這並不妨礙他撫摸自己的夫人,懷抱美人思考國事,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什麼重要的事情,難道不能告訴我嗎?”

顏如玉一臉關切的問,既然做了李安的女人,顏如玉就覺得自己應該關心李安,若李安遇到困難,他應該無條件的爲李安分憂。

李安撫摸顏如玉的臉蛋,吁了口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顏如玉,他知道,顏如玉熟讀各種書籍,是一個有思想的女子,也許,她會有更好的見解。

“夫君爲朝廷分憂的想法很好,只要向陛下提出,就已經問心無愧了,至於能不能行得通,就全看造化了,夫君不可強求,也大可不必煩惱。”

顏如玉溫柔的建議,她只是一名女子,雖然讀了不少書籍,但骨子裡還是女子那種一切順從的性子,就像水中的一棵浮萍,隨着生活飄蕩,從來不知道該爭取什麼,也不知道該如何爭取。

在這個小女子的心中,李安就是她的天,是她生活的全部,她會全心全意的跟隨李安,不論李安日後娶多少女子,她對李安的心都不會變。

“好了,國事就不談了,明日就是正月十五上元節了,到時候京城會解除宵禁,皇宮附近的街道上,也會佈滿花燈,就像去年那樣,夫人要不要去看看。”

李安回想起去年上元節時候的場景,心裡泛起一絲溫馨的感覺,那時候的自己,與顏如玉一同看花燈,心情是極好的,甚至,比現在還要好,也許是在大唐待的太久了,心境居然生變化了,現在的李安,竟有了中年人的感覺。

“好啊!好啊!這一次看花燈,我若是走不動了,夫君還會揹着我嗎?”

顏如玉表情沉醉的看着李安,在她看來,能趴在李安的背上,是他這一生最幸福的時刻。

“如玉,你是我的夫人,只要你願意,我可以一出門就揹着你,對我來說,能將自己的夫人背在身上,是我這一世最大的幸福。”

李安一臉真誠的說,顏如玉如此俊俏和溫軟,揹着她就是一種享受,李安心甘情願,也是人之常情。

“夫君。”

顏如玉眼神之中,浮現出一陣感動,並撲進李安的懷中。

第一千四百零六章第一千二百三十章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第九章 擴建一座院子第一千六百一十四章第四百一十五章 完全就是碾壓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第五百七十八章 安慰第九百二十九章 電報的設想第五百四十八章 釣魚執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奇妙傢俱惹好奇第八百一十八章 軍鴿第六百二十五章 逃難第八百三十八章 威脅第三十八章 大獲全勝第三十四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第六百零七章 獅子國傳說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第四十章 止孩夜啼第四百四十七章 鐵路通往國外第一百三十五章 吐蕃軍出動第三章 生活還是有奔頭的第五百五十五章 沒用的國王第二百四十四章 生豆芽的技術第四十三章 涿鹿山谷第一百九十一章 板甲的用處第一百四十七章 於誠節遇襲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一千零六十章 全身是美味第七百四十八章 計劃變動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第一千一百零七章第一千一百九十章第四百三十二章 動手割膠第四百七十一章 嫁禍第二百九十七章 陛下來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小妖精第一百八十三章 眼饞的土匪第五百三十三章 擒狼計劃第二十七章 蕃軍入寇蔚州第一章 打的就是你第九百三十三章 彩虹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第一千五百零四章第八百六十三章 縫口罩第五百三十八章 壽宴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跳井第一千六百零三章第四百六十九章 案發現場第二百六十七章 奸臣的無奈第二百七十六章 製作蜂窩煤第八百二十五章 尋歡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九章 奪橋第六百一十九章 殲敵大半第二十五章 我們都在想小娘第八百四十四章 馴化椰棗樹第一千六百四十章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第九十一章 元日大朝會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第五百四十四章 參觀工坊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禽獸之事第五十四章 雄偉的長安城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硅膠第六百五十一章 羽毛球第一千三百一十章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第六百六十九章 發難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城利器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第九百三十一章 第一節課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第一千五百零八章第四百九十四章 載重一噸第二百二十章 緊張的睡不着第一千一百七十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進入直布羅陀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第八百一十七章 加強進攻第九百五十四章 盪漾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京城也有活海魚第三百九十三章 安慶宗跑了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第八百七十五章 安全最重要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二章 可疑船隻第一千六百一十五章第八百九十九章 和談第十七章 殺人滅口第六十一章 唐朝的煎餅第七百六十四章 蹴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