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一心想要揪出跑掉的段儉漢一行人,覺得只有抓住他們,才能化解西部羈縻區的道路安全威脅,若是對其不聞不問,說不定等到自己返回的時候,就沒路可走了,這個巨大的威脅必須儘快解決,一刻也拖不得。
不過,西部羈縻區的環境太糟糕了,這裡大山太多太大,到處都是密林,生活着很多的野生動物,把一個生命力強大的人放在這個區域,一輩子都餓不死,光是採野果獵殺野味就足以養活自己了。
有大山的地方,都會有山賊,這裡的叢林物產豐富,就算山賊無法打劫外面財物,也能夠勉強生活下去,另外,有一些山賊也不是純粹的山賊,並不是以打劫爲生的,而只會偶爾打劫一次,其實就是山裡的山民,平時主要打獵和採集,但鹽巴這些最基本的物資,山裡是沒有的,打獵是無法獲得這些的,而在獵物收穫不多的情況下,拿獵物去換取鹽巴也不太現實,於是就只能搶了,這樣可以更好的改善自己的生活,讓自己能夠過上更好的日子。
總之,附近大山裡的情況非常複雜,什麼樣的情況都有,這裡面到底有多少隱居的山民,有多少打家劫舍的山賊,恐怕沒有人知曉,段儉漢一行人到底躲在什麼地方,也同樣沒有人知曉。
李安麾下僅有三百多兵馬,這麼點人馬若是進行搜山的話,真的是有點捉襟見肘,兵馬的數量實在是太少了,緊靠這麼一點人馬進行搜山,除非運氣特別好,否則,是不會有什麼太大戰果的。
周邊的姜姓部落,葛族部落,魯族部落都有不少人力,如果動員他們進山一起搜捕,可以最多獲得上萬的人力,但想要全部動員肯定也不行,總不能把老人孩子也動員去山上找山賊吧!這樣也太危險了。
一個部落能動員一千人就算是很大的數量了,三個部落動員三千人都很有壓力,而對於周邊的大山來說,這三千人馬一旦進去馬上就被稀釋了,看着黑壓壓的一大片,但對於大山來說,這麼點人還是太少太少了。
李安並不想爲了圍剿段儉漢而動用三個部落太多的資源,這些部落的百姓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能太耽誤他們的時間,這樣會嚴重影響他們生活的。
李安決定動員自己麾下帶來的人馬,分散進入大山深處,通過各種線索尋找段儉漢一行人,人多不一定能把事情辦成,人少也不一定就辦不成事。
另外,幾個部落只需要出少量的嚮導就可以了,當地人對於周邊的森林肯定更加的熟悉,讓他們做嚮導是最合適不過的事情了。
考慮到段儉漢一行人的實力,李安將隊伍分成很多組,一組僅有五個人,雖然僅有五人,但戰鬥力並不弱,而且,並沒有單獨的五個人,而是三五個小組相距不遠的配置,每兩組之間的距離不會大於一百步,可以做好隨時隨地的支援,只要一組有所發現,附近的各組都能夠立馬過來增援。
雖然人力非常不足,但只要劃片進行搜索,總會找到段儉漢一行人蹤跡的,李安對此很有信心。
爲了鼓舞士氣,李安親自帶領一隊人馬進山搜索段儉漢一行人,由於李安的重要性,所以,李安身邊肯定不會只有五個人,而是有十多人,且都是武功最高的護衛。
山路並不好走,而搜山很多時候根本就無路可走,需要在樹縫裡穿行,這樣行走起來就更加的困難了,如此,對人的體力是一個很大的考驗,基本上每走一段路就要停下來歇息一下,然後繼續行進,而爲了高效率的尋找敵人,肯定不能浪費時間去吃飯,所以,出發的時候,所有士兵都攜帶了充足的乾糧和清水,如此,到了飯點的時候,直接吃乾糧和喝水就可以湊合一頓了。
對於搜山,將士們自然是有些不太情願的,就爲了幾個敵人,居然要在大山裡來回的尋找,這太受罪了,心裡不爽是很正常的,而爲了讓將士們高興,李安許諾找到敵人之後,所有人都能獲得一筆不菲的獎勵,立功的還能升官,如此,這些戰士的士氣一下子就高昂起來了,身上也更有力氣了。
尋找了一上午,沒有任何的收穫,甚至,連一丁點的線索都沒有找到,李安首先是在幾名士兵被偷襲的地方開始搜山的,因爲這裡最有可能是他們的藏身之處,而這裡都沒有發現,可見這些傢伙的狡猾。
到了中午的時候,李安已經很疲累了,隨行的衆人自然也很累,與士兵們吃乾糧喝清水不同,李安的午餐可不能如此將就,哪怕只是一頓飯,也不能如此將就,也要吃的好一點才行。
隨行的士兵攜帶了炊具和食材,幾名士兵去附近找了一些木柴,準備開始做飯。
“挖無煙竈。”
李安開口要求道。
爲了防止被段儉漢發現,李安讓士兵挖個無煙竈,如此,在燒火做飯的時候,就不容易被發現了。
對於大唐龍武軍來說,所有人都會挖無煙竈,這項技術也沒啥難度,只要練習一次就能夠學會。
而所謂的無煙竈,並不是真的沒有煙,是將煙分散了,原本煙霧應該像一根柱子一樣往上飄的,而挖了無煙竈之後,炊煙就會非常均勻的往天上漂,這樣一來就不容易被人發現了,畢竟,人的肉眼視力有限,對於非常細微的煙塵是看不見的。
挖無煙竈主要就是幾個部分,一個是添柴坑,一個是放鍋坑,還有就是很長很長的煙道,另外必須準備一些蓬鬆的樹葉,如此,就可以組裝成一個合格的無煙竈了。
其中,添柴的坑要挖的大一些,這樣才能方便添加柴火,放鍋的坑不能挖的很大,要正好放入圓鍋才行,小一點無所謂,但大了肯定不行,大了就沒法放鍋了,在這兩個坑之間要挖通,柴火就是從添柴坑通過連接的洞口添加柴火的。
另外,挖出來的泥土要儘可能的堆放在添柴坑的周圍,以增加避光性,防止強光被周圍的人發現,當然了,這主要是在光線不好的時候纔有效果,在大白天的時候,這個顧慮就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了,大白天的時候,只有煙霧纔是最顯眼的,火光是不容易被發現的。
放鍋圓坑要多挖一些向前方放射的小溝,這些長長的小溝便是煙道,溝挖的越長,散煙的效果就越好,可以保證讓肉眼看不到炊煙。
當然了,光挖好煙道還不行,還要在煙道的上面鋪設很多樹枝,從而讓煙霧可以通過細小的樹縫升上來,並緩慢的向前飄,最後從三個長煙道的所有位置均勻的散發出來,這樣就不會形成一個非常明顯的煙柱了,也就不容易被遠處的人發現了。
炊煙的量是固定的,如此,自然是煙道越多越長,效果越好了,不過,越長的煙道,準備的時間就會越長,只要你願意,把煙道挖個幾十米都是沒啥問題的,後世行軍打仗,就有士兵將煙道挖個幾十米的,上面灑滿了樹枝,燒火的時候,從幾十米之外,都看不到一絲的炊煙,隱蔽性非常的不錯。
不過,無煙竈也不是萬能的,是短時間的效果最好,若是長時間燒火,那麼,就算是無煙竈也會被發現,因爲炊煙本身並沒有減少,只是在一定範圍內均勻散佈罷了,短時間的散佈自然不會留下任何痕跡,可時間長了之後,整個一片區域都會籠罩在一層薄薄的霧氣之中,而周圍別的地方卻沒有霧氣,如此,自然就比較容易被發現了,所以,無煙竈也不能維持太長時間,維持一段時間之後就要滅火,以儘可能的減少被發現的機率。
一般情況下,做飯的時間也持續不了多久,短時間的做飯,所產生的炊煙,在均勻散發之後,很快就會消失的無影無蹤,不會留下任何痕跡的,所以,完全不必過分擔心。
爲了增加隱蔽性,護衛挖了足足三個煙道,呈發散性挖掘的,每一條煙道的長度都在二十米以上,上面也蓋滿了蓬鬆的樹葉,柴火很快就點燃了,火光在下面,隔着十幾步都看不清,至於炊煙則沿着煙道均勻的開始散發,不仔細看根本就看不清,幾乎可以忽略炊煙的存在。
雖然段儉漢一行人的威脅是微不足道的,但爲了防止他們發現炊煙之後逃跑,所以,還是要小心一些比較好,越小心就越有可能發現他們。
野外的條件比較的艱苦,所以,做飯也非常的簡單,就是燒一鍋開水,並把早上準備的盒飯放在上面蒸煮,把涼菜涼飯給煮熱了就行了,另外,還要燒點開水,吃涼菜涼飯喝涼水,這是很容易生病的,李安並不習慣吃涼的,腸胃肯定也接受不了。
不過,儘管李安小心翼翼的搜尋,但仍舊始終找不到段儉漢一行人的蹤跡,不論李安如何認真細緻的尋找,就是找不到,對此,李安也是非常的無奈,畢竟,這裡的大山太大了,而李安麾下的人馬又太少,在上山尋找不足十個人的小團體,實在是有些困難。
但李安覺得,大山藏個人確實很容易,但藏的人總要吃喝吧!總要在山上活動吧!而不論是吃喝還是活動,總要留下一些痕跡纔是,不可能沒有任何痕跡的,就比如吃喝,必不可少的是燒火做飯,而燒火做飯肯定會有炊煙,李安掌握了無煙竈技術,但段儉漢一行人肯定沒有掌握這項技術,所以,段儉漢一行人若是要做飯,就肯定會有炊煙,而在大白天的時候,炊煙能夠在很遠的位置看到,而只要發現炊煙,就可以鎖定段儉漢的位置,正是因爲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李安才變得自信滿滿的,覺得一定可以發現並找到段儉漢一行人,從而解決這個禍患。
但實際情況卻並不像李安預料的那樣順利,在山上找了一天,任何炊煙都沒有發現,甚至連最基本的痕跡都找不到,就好像這夥人從來就沒來過大山裡似的,這讓李安感到大爲意外。
“這怎麼可能呢?段儉漢一行人既然逃入荒山,總要留下一點線索纔是,至少也該做飯吃吧!怎麼會任何痕跡都不留下呢?這太奇怪了。”
李安喝了一口熱水,開口說道。
陳龍開口道:“這段儉漢一行人,會不會已經離開大山,跑回南詔了。”
“不可能,路已經被我們堵住了,他們難道飛回南詔嗎?肯定還在附近,難道被什麼人收留了。”
李安開口說道。
陳龍說道:“被人收留了,這不會吧!附近的姜族,葛族,魯族都已經明確表態,一旦發現段儉漢立馬就會將其抓住,並交給我們,他們怎敢暗自收留段儉漢。”
李安點頭道:“你說的對,他們的確沒有這個膽子,不過,在這大山之中,會不會還有別的小部族,會不會還有別的勢力收留了他們。”
對於如此規模龐大的羣山,裡面到底有什麼,誰也說不清楚,就連當地人對於這座大山的認識都停留在表面上,還有很多地方是他們不瞭解的,也有一些是他們認爲的禁區,平時只要沒有特殊原因是絕對不會隨便進入禁區的,因爲進去的人就沒有幾個能夠活着出來的。
“這大山裡難道還有別的部族,我看他們多半是掉落懸崖了,屍首也被野狼叼了去,所以,我們才什麼都找不到的。”
陳龍開口說道。
他說的也很有道理,在這個大山之中,的確有不少懸崖和地裂,好多懸崖都是深不見底的,人跌落下去連個浪花都沒有,就好比一隻螞蟻掉落在火堆裡,不會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而存在的不少地裂也相當危險,這些地裂同樣也是深不見底,這要是不小心跌下去了,那小命就真的不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