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夏州城治所周邊的荒地,全部種上胡楊林的話,也不是多大的難事,只要發動城內的百姓去種植就可以了,一年就可以完工,平常澆水維護也沒多大的難度,幾年之後就能看到成果。

不過,夏州全境的荒漠化土地,絕對不止治所周邊這一塊,東南西北各個方向都出現了很大的荒漠化現象,尤其是北邊和西邊,荒漠化的程度是最高的,還有夏州北邊的幾個州郡,也都有非常嚴重的荒漠化現象,若是把這些地方的沙漠都消滅,是需要種植很多胡楊樹的,而且,剛栽的一兩年小樹苗是需要經常澆水維護的,要不然就乾死了。

在設備落後的前提下,想要維持如此大面積的植物造林,本身就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而更加困難的情況,是難以說服當地的老百姓,不容易獲得普通老百姓的支持。

畢竟,普通老百姓還指望家裡的耕地養活自己呢?讓他們退地種樹,他們的生計就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華夏子民,對土地有着非常堅定的執著,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願意放棄自己土地的,想要說服他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後世的人都明白植物造林對環境的作用,可這個時代的人卻不這麼想,他們開荒種地,砍伐巨大的樹木搭建房屋,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從而讓環境變得逐步荒漠化,可他們自己卻不這麼認爲,他們並不會覺得是自己砍伐樹木,破壞森林造成了土地的荒漠化,他們認爲是老天經常不下雨,這才導致了當地的荒漠化現象,甚至認爲是當地的什麼人做了壞事,所以,老天要懲罰這裡的人,不給這裡下雨,從而逐步讓這裡出現了荒漠化的現象。

這種對科學知識的無知,導致了要說服他們退耕還林會變得異常困難,甚至,根本就說服不了他們。

“夫人看到的這一片就有上千畝的荒地,這裡遠離河流,原先的耕地已經荒廢了,種任何莊稼都不會長的,可在夏州有太多這樣的地方,要是全部種上胡楊樹的話,是需要很多人力和物力的,後期的澆水維護都是一個大問題,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是你想的太簡單了。”

李安開口說道。

很顯然,李寒露所想的,只是把胡楊樹苗種下去就算完成任務了,可這樣顯然是不行的,種樹之後要澆水,甚至以後還要繼續澆水,直到小樹苗的根系發育到一定的時間,就有吸收地下深處水源的能力之後,纔不需要繼續澆水,之前的幼苗期是需要一直澆水的,否則,很有可能會栽不活的。

“夏州大部分荒漠地區都沒有人,就是荒漠而已,大唐的荒漠那麼多,管那些沒用的地方幹什麼,只要讓城池周邊充滿綠色就夠了。”

李寒露開口說道。

這種想法很短視,同時也很現實,畢竟,要想征服荒漠化的土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規模的荒漠化土地倒還不難治理,可面積較大的荒漠土地就比較難以治理了,那是需要投入巨大人力物力才能征服的,而除了朝廷之外,任何個人都是沒有能力做到這一點的。

而想要說服朝廷投入巨大人力物力去征服沙漠,這個難度實在是太高了,估計從皇帝到大臣,都不會有人同意,畢竟,大唐擁有萬里江山,土地面積已經足夠大了,魚米之鄉數之不盡,物產豐富冠絕天下,想要什麼樣的物產都有,如此,又何必在乎少量荒漠化的土地呢?把這些荒漠化的土地全部扔掉不用,朝廷都不會皺一下眉頭,畢竟,朝廷考慮任何事情,那都是要權衡利弊的,只有利大於弊的情況下,朝廷纔會一致通過。

而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去征服荒漠化的沙漠,這所能帶來的利益實在是太少了,至少在世人看來,利益不是很大,而所要付出的成本,簡直是天文數字,就連財大氣粗的朝廷都有些受不了的,所以,幾乎沒有通過的可能性。

當然,若沙漠不是在夏州,而是在長安城的邊上,每到颳風的季節,大量的沙塵暴便會席捲長安城,讓整個長安城陷入一片迷霧之中,如此的話,朝廷就會重視的,通過的可能性就會很大了。

比如後世的某個沙漠,規模也算是很大了,但朝廷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征服它,而究其原因就是因爲這個沙漠距離都城太近了,一旦到了颳風的季節,大量的沙塵就會席捲整個京城,讓生活在京城裡的貴族痛苦不堪,所以,便決定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去征服沙漠,併成功的把一個懸在京城頭頂的沙漠給征服了,從此之後,京城的沙塵暴情況就開始好轉了,好的不是一星半點。

“夫人說的是,我也就是隨便想想罷了,朝廷是不可能通過的,這些傢伙,哪裡能想到百年千年之後的事情,他們都只想眼前的事情。”

李安開口感嘆道。

任何一個帝國的朝廷,在考慮問題的時候,都是從利益的角度去思考的,追求利益是永恆不變的真理,指望他們考慮子孫後代,這顯然是不可能辦到的事情。

下午之後,風更大了一些,大風吹起的沙塵更多,也吹的更高更遠,甚至,站在高大城牆上的李安,也能感受到泥土進入自己鼻孔的感覺,這種泥土特有的氣味很容易感覺出來,而李安顯然不希望泥土吹到自己的臉上,尤其口鼻和眼睛裡,更是容不得沙塵。

“夫人,這裡的沙塵太大了,還是把口罩戴上吧!”

幾年之前,李安就已經發明瞭口罩,一種過濾性能先進的防護設備,有了這種先進的設備,就不用擔心沙塵進入自己的口鼻了,而眼睛的話,有眼睫毛的過濾,問題也是不大的,除非沙塵特別嚴重,那樣的話,就需要佩戴專業的防風沙眼鏡了,這樣的眼鏡也是有的,出發的時候是帶了的,現在風沙還不是很大,所以,也就用不着使用這種眼鏡了。

李寒露拿過一個口罩戴在了自己的口鼻上,李安也佩戴了,這樣,呼吸的時候雖然辛苦了一些,可也就避免了沙塵進入自己的口鼻,辛苦一些那也是值得的。

夏州城有內城和外城兩道城牆,而內城又分爲東西兩城,東城和西城大小相差不大,東城周長超過五里路,而西城稍小,周長不足五里路,至於外城的城牆,單獨一個方向就有十里路,周長大約在五十里的樣子。

當時建設這座城池的時候,是將其作爲胡夏都城設計的,所以,城池的規模才造的這麼巨大,而隨着胡夏帝國的滅亡,這裡的行政地位已經一落千丈,如此,維持如此規模的城池就不太合適了了,人口也沒有這麼多,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大的城池,所以,外城就逐漸不用了,當地的駐軍和士兵都進入內城生活,而居住在城外的老百姓,已經開始在內城和外城之間種植農作物了,甚至,有的老百姓爲了取土造房子,直接破壞外城牆,從而造成外城牆的逐步損毀,漸漸的就剩下東邊一塊區域的外城了,其餘的外城城牆幾乎都被破壞的不成樣子了,甚至有的地方被破壞的就剩下不足兩米高了,普通人都能輕鬆的翻越過去,就更別提抵禦強敵了。

對於老百姓肆意破壞外城的行爲,朝廷是不聞不問的,只要他們不去破壞內城城牆就可以了,畢竟這裡不是都城,要兩道城牆就是浪費,城牆也並不是越長越好的,畢竟,城牆越長需要的防守兵力就越多,若是沒有足夠多的兵力支持的話,防守將是一大難題,所以,主動放棄外城牆,利用有限的兵力,全力以赴守衛好內城牆,纔是上上之策。

而由於當初修建的時候,造的太堅固了,所以,即便老百姓肆意破壞,也未能完全抹去夏州城外城牆的基本輪廓,遠遠看過去,外城闊還是看的清清楚楚的。

而通過對城牆的破壞,也證實了當初的一些歷史記載,比如,按照歷史的記載,當初修築這個城牆的時候,是殺了許多工匠的,而被殺工匠的屍體就被埋在城牆的內部,在老百姓破壞外牆的時候,清楚的看到了這些人類的屍骨,好多挖到人頭骨的老百姓都被嚇得暈過去了,也有一些人在挖到人頭骨之後,嚇得不敢繼續破壞城牆了。

從李安坐站的角度看過去,眼前的外城牆輪廓,已經變成了不規則的鋸齒狀,這裡面既有大自然的風吹日曬的功勞,也有當地老百姓愚公移山般破壞的功勞,而再過幾百年的話,估計這裡就會變的完全找不到了。

被破壞的城牆,可不僅僅只有被廢棄的外城牆,內城裡面的皇宮大殿,也同樣被破壞的不成樣子。

當初修建城池的時候,內城最高大的建築,就是皇宮大殿了,那裡是胡夏帝國最高統治者居住的地方,建築必然是高達威猛的。

按照史書的記載,當時的夏州城是臺榭高大,飛閣相連,皆雕鏤圖畫,被以綺繡,飾以丹青,窮極文采,也就是說,用任何文字都表達不論這座城池的高大和宏偉。

在胡夏滅亡之後,因爲這座城池已經不是都城,所以,皇宮這麼高大的建築,自然是不能存在的,否則,讓一個戍守城池的小官住在如此豪華的宮殿裡,這成何體統,這樣皇帝豈不是很沒有面子,若是割據自立的話,都城和皇宮都省的建造了,所以,高大豪華的皇宮,是肯定不能繼續存在的,宮內的所有皇家使用物品,自然是全部被轉移走了,一個都不能留下,至於不能移走的高大宮殿,最靠譜省事的手段是直接封存,任其自生自滅,並且肯定不會花費任何錢財進行維護,久而久之,再高大豪華的宮殿也會變得荒蕪和冷清的,幾年之後,就算不進行封存,也不會有人住進去了,因爲只要沒有人類的居住和打理,再好的宮殿也是會變成各種動物樂園的,光是蜘蛛網就能把整個宮殿給搞得一團糟。

而胡夏帝國滅亡了幾百年,在這幾百年的時間裡,夏州城的好多建築都需要爲何,破損的部分城牆也需要進行修補,而需求的建築材料哪裡去找,廢棄的皇宮無疑是最佳的選擇,於是沒用處的廢棄皇宮就被逐步拆解了。

朝廷拆卸了皇宮的主要建築材料之後,剩下的殘渣也就沒有封存的必要了,如此,城內的老百姓需要蓋房子的,也會過去拆卸一些能夠使用的石頭和木料,從而讓皇宮大殿以更快的速度損壞,直到最後就剩下地基了,所有能用的材料都被拆卸一空,看着都覺得荒涼。

“夫人請看,城內的東邊有一大塊空地,上門搭建了一些小棚子,都是無家可歸的窮人住的地方,這裡曾經是金碧輝煌的皇宮,也就是赫連勃勃的皇宮,現在已經變得殘破不堪了。”

李安指着原先皇宮的位置,開口說道。

“哦,那裡就是赫連勃勃的皇宮,真的是什麼都看不出來了,現在看上去好荒涼啊!”

李寒露發出了感慨。

“是啊!那個地方曾經是整個城池最高大輝煌的地方,可如今卻成了最窮的流浪百姓居住的地方,同樣的土地,卻出現如此大的差距,真是令人感嘆啊!”

李安笑着開口說道。

而更讓李安感嘆的,是如此堅固的城池,居然很輕鬆的就被北魏大軍給攻破了,這讓人感嘆不已,而攻破這座城池的人物,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北魏太武帝拓跋燾,這個傢伙非常厲害,一生作戰無數,打過無數的勝仗,在攻打統萬城的時候爲了打探城內的虛實,居然親自穿上夏軍服裝隨潰軍入城,被發現之後,他竟然能夠混入皇宮,並利用女人裙子做繩子,偷偷的逃離城池。

wωw▪ttKan▪c o

第三百三十七章 洛陽火車站第九百章 景區都有故事第一千零四章 柴刀第三百章 不醉不歸第二百五十七章 皇族身份第一百一十八章 女兒樓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硅膠第八百五十八章 仙丹是毒藥第二百一十一章 牀弩第二百八十一章 李隆基前來拜訪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第一千二百零九章第一千二百九十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吾設此座久矣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第三百八十三章 蒸汽輪機第三百一十一章 望遠鏡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第九百三十章 乾電池第一千零六章 皇家獸苑第一百一十五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一十九章 回到長安第一千一百四十章第一千二百零二章第七百八十六章 偵察第一百六十一章 拜會二王子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第四百八十四章 改劇情第六百四十八章 投籃比賽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第一千三百八十七章第四十四章 我放你們走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斷氣了第一百一十章 章仇兼瓊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第一百七十一章 三大募兵措施第三百七十三章 芽兒來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第九百三十九章 說風情第一百四十四章 衰落的楊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有人挑事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人性的扭曲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第八百八十一章 人品第一千六百零八章第七百一十六章 塗料很好第三百八十七章 楊釗出名了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第八百六十五章 刺繡第一百三十章 吐蕃的承諾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隆基的本命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第五百七十三章 火山的危害第一百七十三章 南霽雲第四百零六章 前往萊州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第六百八十二章 禽獸之事第六十五章 陳玄禮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第三百零五章 安西的無奈第二百五十二章 大婚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第八十九章 大明宮滑雪表演第六十八章 心理失衡的劉駱谷第八百三十三章 宴請第五百二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九十五章 南詔公主第八十一章 顏如玉第二百六十二章 睡在溫暖的馬車中第八百六十二章 滿嘴沙土第一千三百零三章第一千五百五十章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第五百二十五章 易守難攻第七十六章 死活不承認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第七百九十七章 邁亞城第七百一十三章 胖子有險第七章 安祿山與嚴莊第三十七章 全軍出擊第九百三十六章 蓬萊池畔第四百一十章 地緣政治第一百零九章 山頂水壩第三百三十二章 鐵路的運力第六百六十三章 西天竺第五百六十七章 小船捕鯨第一千四百九十章第五百六十三章 圍獵第一千三百三十章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第九百二十二章 入港第四百一十四章 高原反應第三百四十六章 冬季的小麥第二百零二章 勸和第八百零一章 透氣孔